弃谈判,双方遵行原本“尼布楚条约”的结果,同时鄂罗斯也放弃与准噶尔的勾连。

    岂料眼见着在萨瓦快要放弃的时候出了幺蛾子。隆科多突然提出这次双方谈判的情形要向皇帝禀报,他需要立刻回京,得到准信了以后才能与鄂罗斯最后敲定谈判条款,因此要求萨瓦带同鄂罗斯使团在恰尔图等待。

    石咏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吃一惊,他这里可并没有听说任何消息,命中国使团在完成谈判之前便提前回京的。

    “不是整个使团,就是本官要提前回京。对了,茂行,你是这次谈判从头至尾的见证,你也随本官回京面圣一趟,等到皇上圣旨朱批,准许我们按这个策略与使团签订条约,便再回来,也不迟!”隆科多对石咏笑笑。

    这种时候,若是隆科多单独一人回京“面圣”就很奇怪,若是带同身为副手的石咏一起,便显得顺理成章些。

    听了隆科多的说辞,石咏心中的疑虑按捺不住,但他想了片刻,还是点头道:“这样也好,但是我想请大人在我等的谈判准备文书上签一个字,言明使团的谈判策略与底线就是这个,若是改换策略,必须先奏请朝廷知道,六部廷议之后方能改变。”

    石咏在这个时空最大的体会,便是这里不乏有才学、有能力之士,但是绝大多数时候,人越过了制度而存在,那么任何事便都仪仗办事的人——这个人靠不靠谱,直接决定事情的结果好坏。石咏最不希望如此,因此他在筹办这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时候,就已经制定了严密的章程,他从低位上将手下官员一一提拔起来的时候,也不断给他们灌输这样的理念:规章制度,比主事的人说出来的话更应该遵守。

    如今他与隆科多回京,他手下的这些官员还需要在这里坚守。他不希望势头良好的谈判因为两位主官的回京而又生出什么波折,于是才想出了这么一条: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日后换了个主官前来谈判,他希望能将原有的谈判策略坚持下去。

    隆科多想了想便应了,当真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谈判文件上签了个字,并且标注了一行小字,言明谈判的大方向除非有圣旨到此,否则任何人不得改动。

    随后石咏便一路随隆科多回京,他们来时北国尚是一片冰天雪地,可是归去时已经是草长莺飞,天暖日长。然而石咏心中总是生出惴惴:他有种预感,这次一来一回,许是京中已经发生了许多事了。

    就在快要抵京的时候,石咏在京城以北遇见了一大队身穿着八旗兵服的士卒,大约有五千人之多,看旗号是从奉天府来的。眼下已经是雍正年间,这样大规模的兵卒调动已不多见。石咏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没曾想,就是这样的偶遇,他也能被自家亲眷认出来:“哎嘛,这不是咏哥儿!”

    石咏在马上呆了半天才将对方认出来:“大舅!”

    自奉天进京的,不是别个,正是他嫡亲的娘舅,舒舒觉罗氏的龚额。舅舅一家已经多年没有回过京里,最近的一次算起来还是石咏与如英成婚的那一回,舅舅舅母是一起到京里来帮他张罗,撑场面的。他这位龚额舅舅多年来一直在奉天任职,先是文职,后来因为早年间也是弓马出身,所以后来转了武职带兵。只是,大舅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带了这么多兵丁进京?

    “咏哥儿,我进京前给你娘去过信,你娘回了说你在北疆和鄂罗斯人谈判呢。怎么有空回来了?”

    石咏随意答了几句,赶紧问舅舅为何事进的京。

    “咳,还不是为了那整顿八旗军务的事儿?下五旗旗主全进京了,我们这些带兵的也不例外,说是要拉到南苑去cāo练cāo练,我听说南苑离丰台近,应该会暂驻丰台吧!”大舅呵呵笑着,豪迈答道。

    “对了,你娘信上说了,你媳fu儿和家里几个小的俱个安好,咏哥儿……好外甥,你怕是还没机会接家信,再没想到这回京路上也能遇见舅舅的吧?”

    石咏赶紧谢过石大舅,虽说听了家人的平安信石咏倍感心安,可是到底心底那一抹疑云却始终无法消除,越来越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