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路过恰尔图的鄂罗斯使节,见萨瓦为这事惊奇不已,便嘲笑他:“你也去过京城,难道就真的没有听说过咏大人和他的衙门吗?”

    萨瓦:“……我就不信了,难不成咏大人还真就没有什么能求到我头上的?”

    可是一转眼,石咏还就真的求到了萨瓦这里,表示想要从他手下买下一名奴隶。

    这名奴隶,名叫米科,金发碧眼,肤色却微黑,应当是长年累月暴晒的结果。据说是彼得大帝时期率领鄂罗斯远征俘获的俘虏,备受欺凌,因此精神受了刺激,不会说话也不听不大懂别人说的话,被萨瓦当做奴隶使唤,时时打骂捉弄。石咏见了,心生不忍,于是来见萨瓦,想要买下米科此人。

    萨瓦心知拉拢石咏的机会来了,于是命人将米科洗剥干净,换上一套体面的衣衫,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石咏帐中去。他只道东方的官员于这种事情上往往荤素不忌,石咏只要收下米科,日后他就能大肆借题发挥。

    岂料石咏当天就大大方方地给萨瓦那里送了二十枚金币,说是米科的身价。萨瓦无语,二十枚金币,可以在恰克图买四五个努力了。萨瓦晓得这么一来,石咏是光明正大地给将米科从他手中买走,一点儿空子也不肯让人钻,一点儿人情也不让人占。

    萨瓦于是又立即着人打听米科在石咏“帐中”过得如何,却听说米科一被送到石咏帐前,连帐都没进去,就立即被一群在蒙古行走的行商带走,送去京城了。萨瓦登时在自己帐里发脾气,大叫鄂罗斯俗谚,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为什么咏大人这个人就真的一丝缝儿都没有的。

    结果一名一向跟着萨瓦的通译当了真,便帮着向萨瓦解释:咏大人不姓“蛋”,他姓“石头”的“石”,石头么,自然是没缝儿的。

    第410章

    石咏只所以会相中一名不会说话的“奴隶”, 源于他偶尔一回在两国使团谈判的营帐边见到米科,见到他百无聊赖地蹲坐在地上, 手中正将一根拇指粗的麻绳打成一个大大的绳结。

    石咏一见那绳结便觉此人的经历不一般, 因为他打出来的绳结是标准的“水手结”。于是石咏才会稍加驻足, 低头默默看了一会儿米科打结。

    就在这时, 鄂罗斯使团的人出来,见到这番情形,认为是米科“有碍观瞻”, 萨瓦身边登时出了几名低等级的士兵, 一个直接抓起了米科的头发,另一个则冲着米科怒吼大骂。石咏在恰克图浑了多日, 晓得这些士兵口里没有什么好话, 大抵都是“你是猪”、“你全家都是臭猪”之类很差劲的骂人言语。

    米科一伸双手,将手中的绳结一扔, 同时拼命护着自己的头发, 被那几名低等士兵拽去, 一顿拳打脚踢之后倒在道旁,奄奄一息。可是他此前编好的绳结却正好丢在石咏脚边。

    石咏则在那一瞬间看清了米科的手——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粗壮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茧子, 这一瞬间令石咏想起了当日曾在广东行船时见过的船工。石咏记起傅云生的嘱托, 这几年来,他虽然寻了些关于远洋的书籍送到广州去,也介绍了一些懂得航海技术的外国传教士给傅云生认识,但是傅云生觉得还不够。

    本着“宁可错抓, 不可错放”的念头,石咏立即遣人打听了米科的现状,并且亲自出面,向萨瓦提出购买这名奴隶。米科一到手,他立即将人送回北京进行治疗,并且写信给了在京的几名传教士,希望他们能帮助唤起米科的语言能力和记忆。与此同时,石咏也没让萨瓦钻半点空子,很快萨瓦就对这个根本啃不动的中国使团彻底丧失了希望,重新将注意力转回两国边境的谈判上来。

    这一次谈判,一旦谈到僵局,中国使团便提出以停止互市贸易为威胁,bi迫鄂罗斯使臣让步。偏生萨瓦得到的命令是,停什么都不能停止互市贸易。毕竟如今双方在北(南)疆边境上的互市贸易,已经是鄂罗斯重要的物资来源之一,故而中国使团一旦提出这一点,萨瓦就慌了神,根本没办法继续强硬下去。看这样子,这萨瓦支持不了多久,应该就会放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