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重:下五旗旗主进京,奉天的八旗兵进驻丰台大营,这……真就只是整顿朝廷军务这么简单?

    如此看来,隆科多特意捡了这个时候进京,似乎就更不简单了。

    果然,与他一路同行,一起回京的隆科多,听说了这边带兵的正是石咏的舅舅,赶紧也过来相见。龚额顿时倍感受宠若惊,毕竟隆科多是皇帝的舅舅,他就因为做了一个好外甥的舅舅,就得了皇帝的舅舅如此礼遇,这位石大舅登时飘悠悠地如在天上,隆科多问他什么他便答什么。

    问过石大舅,隆科多非常满意,原本一直面带紧张的,如今竟似彻底放松下来。连带的,石咏却反而更加紧张了。

    一时过了古北口,两拨人马分道扬镳。隆科多与石咏进京,石大舅带着兵不能进城,直接取道城外,绕道京城南郊的行营去。

    隆科多则进了京城之后,才施施然对石咏说:“茂行,皇上这时候应该就在圆明园。不过你我千里奔行,走了这么远的路才到回到京里。我这把老骨头早就乏了,你虽然年轻,看起来也乏得很了,不如这样,我们先各自回去休整半日,明日再出城去圆明园面圣吧!”

    隆科多早就自作了主张,口中却还偏偏一副为石咏着想的样子。石咏只得应下了,道一声:“佟大人客气!”这才与隆科多作别,回转自家。

    石家人对石咏回来之事一点儿准备都没有。石大娘原本满心准备着兄长难得南来一趟京城,正好见一面,好生聚一聚,岂料到了日子没把兄长盼来,反倒将儿子给盼回来了。她与如英听见石咏回来的消息,赶紧迎出来。母子夫妻见面,自有一份欢喜。此外石家的孩子们似乎又更长大懂事了些,哥儿姐儿们整整齐齐地出来拜见父亲。

    唯独如英见了石咏,虽然欢喜,但却趁旁人不注意处,偷偷使了一个眼色。石咏会意,借口乏了,先回去梳洗更衣,终于回到自家内院。

    上房里,如英亲自替石咏准备了沐浴用的水,随即在石咏身边说了几句悄悄话。石咏一怔,心思一动,点头应下,自行去沐浴一回,换上了舒服的常服,由如英帮着将周身一一收拾妥当之后,便陪着如英一道,走出了石家的二门。

    “茂行哥,说实在的,你上回将那个洋人送回来,叫人办事可真办得不靠谱。”如英提起旧事,忍不住嗔怪,“那些个行商说是你在北疆买下了一个奴隶,没说别的,就叫咱家手下当奴仆使唤。我听李寿家的说那奴隶金发碧眼,模样还生得顶顶好,吓了一大跳,想咱们家要真收下这样一名仆役,还真不知道外头会生出怎样的流言呢!”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京为官的人家,犹要注意这个。好在如英有些见识,晓得石咏不会冒冒失失就直接买下个洋人。她听李寿家的转述,说是那人呆呆傻傻,身上头脸又有些伤痕,大致便猜到缘故,当即给京中她熟识的几位公使夫人去了信,问哪家能够帮忙收留一下的,此人的食宿及医疗费用,石家自会承担。

    于是米科没有在石家停留,而是当晚便送去了一名来自荷兰的造办处画工那里。石家则由李寿出面,为米科延医问yào。近来听说人已经好多了,只是听说依旧不会说话,整日沉默,似乎就是个傻子。

    石咏挠挠头,对自家媳fu儿纳头便拜,向如英道谢:“多谢夫人想得周到!为夫在这儿谢过夫人了。”

    当时的确是事出突然,他在北疆也一时没有想那么多,丝毫没想到在京里要怎么处置收留米科,好在有如英,否则御史参他一本,可真不是玩的。

    如英见他在家里这么多人面前也这样客气,忍不住微红了脸,伸出粉拳,佯装打他一记,同时嗔道:“哪儿有你这么多礼,谢来谢去的?”

    石家二门外有些石家的旧仆,此刻见到石咏与如英,都过来纷纷问好。

    如英便随意吩咐:“丁武,去套一下车,咱们爷这要到怡亲王府去一趟。”

    那“丁武”便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转身便去套车了。

    如英与丁武对话的时候,石咏就立在她身边,看似漫不经心地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