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动摇了!
失去苏杭一带这些江南富庶之地的粮食和财税,大清还能从那里筹措兵饷和粮食?别说招兵,现有的八旗兵和绿营兵都难以养活!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的旗人每月的开销都要朝廷负担。
曾国藩想起一个月前的的那批从荆州城逃出的数千旗人,简直是噩梦一般,幸好他们是从襄阳府逃往南阳府。这么一大批人每天吃喝开销,都够曾国藩再建一支一万人的部队了。
想到这里,曾国藩将眼光盯向了襄阳府等地,一个武昌府,实在负担不起他上万人的军队开销,朝廷又不会给他开军饷,所有的一切都要他自筹,得尽早想办法收集银两才行!
…….
却说冯云山得到磷肥的配方后,便四下让人寻找磷矿和制造磷肥的材料,没想到,十余天下来,便接到各地禀报,找到许多领磷矿,甚至连蛇纹石都找了出来。
磷矿却是太多,特别是小磷矿,几乎每个州府都有,而且这还是露天的或者是山体石壁上的,埋在地下的,这个时代,也很难找到。
虽然都是些微型矿藏或者是小型矿藏,不过,对于目前的生产力来说,已经足够了。
冯云山大喜,连忙下令新组建的石油化肥司的司长徐寿带人四处验证磷肥矿产,并进行组建开矿,建设磷肥厂。
蛇纹石在廣东的罗定、信宜发现很多,但其他地方却很少见。这对建设磷肥厂很是不便。
不过,已经精通化学的徐寿倒是极为聪明,他想到了替代的方法。既然蛇纹石有作用,它是那些成分有作用呢,根据他的试验,发现蛇纹石里含有镁铝等硅酸盐的成分,合信的那个磷肥制造配方,正是这些东西起的作用。
于是,徐寿很快为蛇纹石找到了替代品,便是云母。这种材料,很是常见,只是比较坚硬,难以粉碎。
很快,在冯云山的亲自过问下,各州府的磷肥厂都纷纷组建起来。
说是磷肥厂,其实也就是在各地磷矿产区之地,建设个大水泥窑,再配套磷矿场,焦炭场,粉碎场和包装场,跟这个时代的烧制瓷器的瓷窑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干脆照搬原本的瓷窑,造成巨大的磷肥烧制窑。
第462章 建好磷肥厂
广州西北方向几十里的南海与三水jiāo界之处,便有一处很小的磷矿。
以此作为试点,上个月,徐寿邀请合信,亲自带着石油化肥司的数十人,又从新成立的建设工程公司那边抽调了千余工人,在这个名叫小茅岭的小山冈上,建造了第一家磷肥厂。
此处靠近佛山镇,四周多是瓷器砖场和五金铁器作坊,很多火窑等。没怎么费劲,很快便运来水泥,建造了一处窑炉,并搭建厂房和宿舍。
徐寿按照圣王冯云山关于工厂的布局理念,分生产区、生活区两块建设。
生产区又按照实际生产的方便,合理布置了一番。
选取靠近磷矿和北江之间的地方,建造生产磷肥的窑炉。紧挨着窑炉的旁边,靠近磷矿之处又建了一处粉碎场,称之为粗粉车间,还从南洋公司第一机器厂订制了五台专门用于破碎磷矿的机器,以蒸汽机带动。
窑炉的位置较高,这样,只要窑炉烧制好的磷肥料一出来,便通过一道滑槽,滑落到低处的地面,这里是另一处粉碎场,这是精粉车间。
最后是包装工场,放有几台大秤。最是简单不过。
这磷肥厂的制造工艺最为简单不过。
虽然冯云山没到现场查看,但他根据后世经验的工厂经验,按照后世一般化工厂的思路设计了工艺流程。
除了从小茅岭这处小磷矿开采,作为原料磷矿的来源外,还特意在北江边上建造了一处码头,用来进出货物。冯云山考虑到的是,万一这处磷矿采光了,便可以从其他地方通过水路运到码头,然后一点点距离,便到了粉碎场。
粗大的磷矿从矿洞出来或者是一到货,先是通过工人用独轮车运到粗粉车间,jiāo给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变成拳头大小的颗粒。同时,蛇纹石或是云母也一同粉碎成拳头大小,按照合信给出的配方比例,添加上
失去苏杭一带这些江南富庶之地的粮食和财税,大清还能从那里筹措兵饷和粮食?别说招兵,现有的八旗兵和绿营兵都难以养活!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的旗人每月的开销都要朝廷负担。
曾国藩想起一个月前的的那批从荆州城逃出的数千旗人,简直是噩梦一般,幸好他们是从襄阳府逃往南阳府。这么一大批人每天吃喝开销,都够曾国藩再建一支一万人的部队了。
想到这里,曾国藩将眼光盯向了襄阳府等地,一个武昌府,实在负担不起他上万人的军队开销,朝廷又不会给他开军饷,所有的一切都要他自筹,得尽早想办法收集银两才行!
…….
却说冯云山得到磷肥的配方后,便四下让人寻找磷矿和制造磷肥的材料,没想到,十余天下来,便接到各地禀报,找到许多领磷矿,甚至连蛇纹石都找了出来。
磷矿却是太多,特别是小磷矿,几乎每个州府都有,而且这还是露天的或者是山体石壁上的,埋在地下的,这个时代,也很难找到。
虽然都是些微型矿藏或者是小型矿藏,不过,对于目前的生产力来说,已经足够了。
冯云山大喜,连忙下令新组建的石油化肥司的司长徐寿带人四处验证磷肥矿产,并进行组建开矿,建设磷肥厂。
蛇纹石在廣东的罗定、信宜发现很多,但其他地方却很少见。这对建设磷肥厂很是不便。
不过,已经精通化学的徐寿倒是极为聪明,他想到了替代的方法。既然蛇纹石有作用,它是那些成分有作用呢,根据他的试验,发现蛇纹石里含有镁铝等硅酸盐的成分,合信的那个磷肥制造配方,正是这些东西起的作用。
于是,徐寿很快为蛇纹石找到了替代品,便是云母。这种材料,很是常见,只是比较坚硬,难以粉碎。
很快,在冯云山的亲自过问下,各州府的磷肥厂都纷纷组建起来。
说是磷肥厂,其实也就是在各地磷矿产区之地,建设个大水泥窑,再配套磷矿场,焦炭场,粉碎场和包装场,跟这个时代的烧制瓷器的瓷窑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干脆照搬原本的瓷窑,造成巨大的磷肥烧制窑。
第462章 建好磷肥厂
广州西北方向几十里的南海与三水jiāo界之处,便有一处很小的磷矿。
以此作为试点,上个月,徐寿邀请合信,亲自带着石油化肥司的数十人,又从新成立的建设工程公司那边抽调了千余工人,在这个名叫小茅岭的小山冈上,建造了第一家磷肥厂。
此处靠近佛山镇,四周多是瓷器砖场和五金铁器作坊,很多火窑等。没怎么费劲,很快便运来水泥,建造了一处窑炉,并搭建厂房和宿舍。
徐寿按照圣王冯云山关于工厂的布局理念,分生产区、生活区两块建设。
生产区又按照实际生产的方便,合理布置了一番。
选取靠近磷矿和北江之间的地方,建造生产磷肥的窑炉。紧挨着窑炉的旁边,靠近磷矿之处又建了一处粉碎场,称之为粗粉车间,还从南洋公司第一机器厂订制了五台专门用于破碎磷矿的机器,以蒸汽机带动。
窑炉的位置较高,这样,只要窑炉烧制好的磷肥料一出来,便通过一道滑槽,滑落到低处的地面,这里是另一处粉碎场,这是精粉车间。
最后是包装工场,放有几台大秤。最是简单不过。
这磷肥厂的制造工艺最为简单不过。
虽然冯云山没到现场查看,但他根据后世经验的工厂经验,按照后世一般化工厂的思路设计了工艺流程。
除了从小茅岭这处小磷矿开采,作为原料磷矿的来源外,还特意在北江边上建造了一处码头,用来进出货物。冯云山考虑到的是,万一这处磷矿采光了,便可以从其他地方通过水路运到码头,然后一点点距离,便到了粉碎场。
粗大的磷矿从矿洞出来或者是一到货,先是通过工人用独轮车运到粗粉车间,jiāo给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变成拳头大小的颗粒。同时,蛇纹石或是云母也一同粉碎成拳头大小,按照合信给出的配方比例,添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