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样。
此刻臧教授听着许家松问他这句话,沉默着点点头,并没有回答他。
许家松见臧教授不说话,也就只好继续说了下去。
所以,盗墓贼也有自己的一套。他们用的方法,正是我刚才说的“望、闻、切、问”四种方法。
这四点并不是中医理论,却和中医理论一样源远流长。毕竟从春秋时期开始,盗墓就已经盛行起来了。
所谓“望”,便是结合地形、地理环境,依靠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来判断墓穴的方位,甚至大小。
这也是有真实案例的。某年某月某日,某省中级人民法院对一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系列案件罪犯22人做出一审死缓判决。
之所以叫特大盗墓案,正是因为他们总涉案金额高达几个亿。
而其中,他们之所以可以准确找到这么大的墓葬和这么珍贵的文物,正是因为他们其中有盗墓世家,利用了他所了解的古代风水学和天文星象学。
听着许家松讲的这个案例,仿佛臧教授的脑海里也瞬间想起了当时的这件事情。
他并不是当时在场的领队,但当时在场的领队,正是他的一位朋友。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虽然这些盗墓的懂行也很精明,最后还是全都落网了。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倒是臧教授此刻听着许家松的话,不断地点着头。
见到臧教授点头,许家松嘴角笑了一下,随后又继续说起来。
由此可以知道,这“闻”便是望闻问切中最重要的开始。如果不能正确判断出底下墓葬的情况,很容易就会变成那两个人一样的结局。
所谓“闻”,具体意思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感官去切身感受,一种则是通过看和观察来感受。
感官切身感受?
正如之前所说,看土壤就能知道底下有没有墓葬,甚至闻土壤的味道就能知道墓葬价值怎么样、判断出墓葬是否被人盗过。
所谓“问”,便是询问。盗墓贼没这么傻,如果墓葬附近有人的话,他们就会假装各种原因往往是旅游为幌子,通过与当地人交流的方式暗中收集墓葬的各种信息。
当然了,通过这点就能看出盗墓贼个个都是能说会道的。在行业里面,这叫踩点。
“这么厉害?那他们的水平,完全不亚于我的学生……甚至不亚于我啊!”臧教授开口说道。
听着他的这句话,许家松只能是默默地杵着,也不做什么反应。
“别急教授,还有最关键的‘切’。这些都还只是动手前的准备工作罢了”许家松说道。
“这么多工作?那他们做完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吧?盗墓贼都这么有耐心?”一旁的小北突然也有些疑问,他开口问许家松。
许家松听见他开口,看了他一眼,只是默默地摇摇头,“当然不……”
第112章 问切
“盗墓贼当然也没这么大耐心。所以一般盗墓的都不会是一个人,虽然世家可能只有一个,但往往是两人或以上去盗墓。一是分工明确可以缩短时间,二是随时可以拉人垫背。”
“垫背?”小北继续问道。
“对,无非就是字面意思。世家也不可能全都这么精明,还是有很多墓葬是未知数,所以岁时遇到危险……”
许家松欲言又止,小北这才猛地反应过来。
只见臧教授摇摇头,“我说你小子连这都不明白还跟我学啥呢?”
小北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挠着脖子。
随后臧教授跟许家松示意,让他接着说。
所谓“切”,也是准备工序中的最后一步,最重要一步。
就跟考古队要勘测墓葬一样,如果是大型墓葬都要提前勘测。但盗墓贼的“勘测”,更注重的是如果打洞最为合适,可以直接进入到墓葬最关键位置。
古代的墓葬也不是只有一个洞穴这样,这点相信教授比我清楚。
正如前面说的,觉得死后去的那个世界要带好东西,古代人甚至觉得死后住的地方也要足够敞亮足够大。
如果不是技术跟不上的话,我相信古代的那些富豪、官吏,都会把自己的墓葬修出“花”来。
而墓葬最关键的位置,往往在这些房间中藏着。越是他们不想被后人挖到的地方,藏的越珍贵。
“切”正是运用南北派盗墓各自的那些技能,找到墓葬最宝贵的位置、最合适进洞的地方。
终于,许家松大概把他知道的都说完了。
他说完以后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好像发表了一次长篇演讲一样。
臧教授听他说完,竟然还伸出自己的左右手给他鼓掌!
这让许家松有些受宠若惊。
其实许家松自己也是有目的的,他想通过这一次,确立自己在臧教授面前的位置。
无论臧教授到底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好!说得好!”臧
此刻臧教授听着许家松问他这句话,沉默着点点头,并没有回答他。
许家松见臧教授不说话,也就只好继续说了下去。
所以,盗墓贼也有自己的一套。他们用的方法,正是我刚才说的“望、闻、切、问”四种方法。
这四点并不是中医理论,却和中医理论一样源远流长。毕竟从春秋时期开始,盗墓就已经盛行起来了。
所谓“望”,便是结合地形、地理环境,依靠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来判断墓穴的方位,甚至大小。
这也是有真实案例的。某年某月某日,某省中级人民法院对一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系列案件罪犯22人做出一审死缓判决。
之所以叫特大盗墓案,正是因为他们总涉案金额高达几个亿。
而其中,他们之所以可以准确找到这么大的墓葬和这么珍贵的文物,正是因为他们其中有盗墓世家,利用了他所了解的古代风水学和天文星象学。
听着许家松讲的这个案例,仿佛臧教授的脑海里也瞬间想起了当时的这件事情。
他并不是当时在场的领队,但当时在场的领队,正是他的一位朋友。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虽然这些盗墓的懂行也很精明,最后还是全都落网了。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倒是臧教授此刻听着许家松的话,不断地点着头。
见到臧教授点头,许家松嘴角笑了一下,随后又继续说起来。
由此可以知道,这“闻”便是望闻问切中最重要的开始。如果不能正确判断出底下墓葬的情况,很容易就会变成那两个人一样的结局。
所谓“闻”,具体意思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感官去切身感受,一种则是通过看和观察来感受。
感官切身感受?
正如之前所说,看土壤就能知道底下有没有墓葬,甚至闻土壤的味道就能知道墓葬价值怎么样、判断出墓葬是否被人盗过。
所谓“问”,便是询问。盗墓贼没这么傻,如果墓葬附近有人的话,他们就会假装各种原因往往是旅游为幌子,通过与当地人交流的方式暗中收集墓葬的各种信息。
当然了,通过这点就能看出盗墓贼个个都是能说会道的。在行业里面,这叫踩点。
“这么厉害?那他们的水平,完全不亚于我的学生……甚至不亚于我啊!”臧教授开口说道。
听着他的这句话,许家松只能是默默地杵着,也不做什么反应。
“别急教授,还有最关键的‘切’。这些都还只是动手前的准备工作罢了”许家松说道。
“这么多工作?那他们做完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吧?盗墓贼都这么有耐心?”一旁的小北突然也有些疑问,他开口问许家松。
许家松听见他开口,看了他一眼,只是默默地摇摇头,“当然不……”
第112章 问切
“盗墓贼当然也没这么大耐心。所以一般盗墓的都不会是一个人,虽然世家可能只有一个,但往往是两人或以上去盗墓。一是分工明确可以缩短时间,二是随时可以拉人垫背。”
“垫背?”小北继续问道。
“对,无非就是字面意思。世家也不可能全都这么精明,还是有很多墓葬是未知数,所以岁时遇到危险……”
许家松欲言又止,小北这才猛地反应过来。
只见臧教授摇摇头,“我说你小子连这都不明白还跟我学啥呢?”
小北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挠着脖子。
随后臧教授跟许家松示意,让他接着说。
所谓“切”,也是准备工序中的最后一步,最重要一步。
就跟考古队要勘测墓葬一样,如果是大型墓葬都要提前勘测。但盗墓贼的“勘测”,更注重的是如果打洞最为合适,可以直接进入到墓葬最关键位置。
古代的墓葬也不是只有一个洞穴这样,这点相信教授比我清楚。
正如前面说的,觉得死后去的那个世界要带好东西,古代人甚至觉得死后住的地方也要足够敞亮足够大。
如果不是技术跟不上的话,我相信古代的那些富豪、官吏,都会把自己的墓葬修出“花”来。
而墓葬最关键的位置,往往在这些房间中藏着。越是他们不想被后人挖到的地方,藏的越珍贵。
“切”正是运用南北派盗墓各自的那些技能,找到墓葬最宝贵的位置、最合适进洞的地方。
终于,许家松大概把他知道的都说完了。
他说完以后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好像发表了一次长篇演讲一样。
臧教授听他说完,竟然还伸出自己的左右手给他鼓掌!
这让许家松有些受宠若惊。
其实许家松自己也是有目的的,他想通过这一次,确立自己在臧教授面前的位置。
无论臧教授到底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好!说得好!”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