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设了个三尺见方的木桌,上面用红布缠好,放了笔墨纸砚,是之后要用来清点各人猎物的。
冬狩不光是君上带领臣子们的一次玩乐,也是考校骑射的好地方。所以年年狩猎时都总要有些名目用以激励,什么猎到第一只猎物的,猎物数量最多的,亦或是制服了猛兽最多的男儿,或多或少都有些赏赐。
只是因着某些心照不宣的缘故,除非像先帝晚年那样不曾亲自下场之外,年年狩猎的第一只鹿都要交由陛下亲自来打,只有林中放了首猎的烟火,其他人才能开始大展身手。
除此之外,冬狩倒也没什么规矩,愿意露脸的便在林中多待一阵,不愿意的,晃一圈便回营地来烤火喝茶也没什么不行。
这次宁衍自登基以来头一回亲狩,自然兴致满满。
他今日难得穿了件火狐皮子的大氅,内着一身轻甲,略厚的棉布内衬被腕甲服帖地扣在他的手腕上,只露出了一点墨色的布边。
宁衍腰间配着长剑,手里还挽着一把牛角弓。
太阳从山那头逐渐升起,微凉的日光落在宁衍身上,将那身火红的皮子映得发亮。
宁衍肤色本就白皙,被这披风一衬更是好看,他单手挽着缰绳,手指修长有力,随意地握着缰绳在腕子上绕了两个圈,自有一股漫不经心的从容。
他身上那上好的红狐毛色鲜亮,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宁衍左手边是宁越宁辞两个同胞兄弟,右手边则是难得出来一趟的景湛。
这位崇华朝的国师今日终于换下了他向来仙风道骨的广袖长袍,穿了一身与宁衍样式相似的轻甲,手里只单单拿了把剑,看起来像是单单陪着宁衍助兴的。
而宁怀瑾则落后一些,在宁衍身后两步外静静地看着他。
相比于宁衍身侧那万众瞩目的位置,宁怀瑾更愿意像这样站在群臣中,与众人一起看着他的背影。
在站在宁衍身侧时,宁怀瑾总要在心里提点自己君臣之分,时时刻刻自省下,到底疲累。
但若是这种就不一样了,他不必站在帝王面前,而是可以泯于众人之间,正大光明地像所有人那样看着宁衍。
他的目光汇聚在万千之中,不怎么起眼,也不会被宁衍注意,反而让他觉得放松。
只有这时候,在宁怀瑾眼里,宁衍才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那个被他一手养大,会弯着眼睛叫他皇叔,在被罚抄书时会耍赖躲懒的孩子。
而且,从宁衍登基那天开始,宁怀瑾便站在祭天的高台下这样看着他。从那之后,无论是祭祀饮宴,亦或是出游巡视,他大多都是站在这样落后一些的地方望着宁衍。
——到现在已经十年了。
宁衍已经长大,长成了一个坦坦荡荡,立身持正的好帝王,令他欣慰,也令他有隐秘的自豪。
宁怀瑾想,这样好的孩子,他可以看上一辈子。
宁怀瑾忽然想起,当初宁衍第一次被宁宗源送到恭亲王府时,他自己就是宁衍这般大。
那只路都走不太利索的糯米团子在他眼皮子底下抽条长大,在不知不觉间就忽而长成了这样一副大模样。
这个认知让宁怀瑾忽而有些发怔,他下意识往前回忆了一下,发现这十年的日子并不能完全被他记住,除了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能被他瞬间想起来之外,大部分日复一日的琐碎时光都已经在这十年里碎成了经年累月的习惯,从他的记忆中翩然而去,转而刻在了他的本能里。
只是这样一来,那些时间就好像被人凭空偷去了一般,仿佛只过了短短一瞬间,那些被偷窃的时光就被人填填补补,将当时那个小团子捏成了现在这个少年。
思及此,宁怀瑾觉得胸口有些莫名的发堵,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冰凉的冷风流进他的肺腑,可他非但没觉得舒爽,反而觉得更堵了。
“王爷。”站他身边的谢珏忽然开口道:“陛下还尚未大婚呢,您怎么就一脸孩子长大不由爹的表情了。”
宁怀瑾微微一愣,下意识就想否认:“怎么会,陛下——”
他想说哪能这样说陛下,也想说不敢以宁衍的长辈自居,可想说的太多,谢珏愣没给他机会。
“哎。”谢珏与宁怀瑾年龄相差不大,脾性却差了天差地别,他拉长了音调,冲宁怀瑾挤了挤眼睛,揶揄道:“王爷别不承认啊,这又不是什么丢人事儿。去年凌丫头及笄那天,明远面上看着多高兴,实际上还不是在府中待了一天未出门。”
谢珏说着,故作深沉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感慨道:“你们这些当爹的,看着都一样,连眼神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差不了多少。”
宁怀瑾:“……”
宁怀瑾一心想反驳,可看着谢珏那张“我什么都懂”的脸,又觉得只要开口便是越描越黑,便憋气地不说话了。
太阳已经彻底升了起来,冬狩的时辰将近,宁衍拉了一把缰绳,从众人面前转过身来。
“今日冬狩,各位都是世家子弟,骑射功夫自不必说,也不必朕多激励了。”宁衍今日兴致好,语气中都带着笑意。他抬起手,用马鞭遥遥像猎场另一头的木架子上一指,说道:“朕只说一句……看见那张弓没,这弓还是当年朕学骑射时亲用过的,今日就放在那当彩头,捕获猎物最多者,便将这弓拿回去玩儿吧。”
“若拿不了头名也不怕。”宁衍笑道:“今日人多,二三名也有彩头,朕备了块红玉如意,还有三十匹锦缎,端看各位一决高下了。”
拿宁衍亲自用过的硬弓来,这彩头便不小了,各家骑射学的好的少年都卯着劲儿要拿这“御赐之物”,偶尔有几个骑射一般的,便瞬间面露遗憾之色,开始寻些日常交好的世家公子们帮忙,想要博个近路,寻思着拿不了第一,第二第三也挺好。
连宁越也不免亮了眼睛,扯着宁辞的袖子,跃跃欲试道:“皇兄的弓,我也想要了。”
“你人才比那弓高多少。”宁辞瞥了他一眼,毫不留情地道:“何况就你手里那张弓,顶多打打兔子和野鹿,想打别的物件可是难。”
宁越:“……”
小王爷被打击得够呛,灰溜溜地垂下脑袋,不想理宁辞了。
宁衍三言两句便叫那些年轻的世家子们摩拳擦掌,他微微一笑,也不多说了,径直从箭篓
冬狩不光是君上带领臣子们的一次玩乐,也是考校骑射的好地方。所以年年狩猎时都总要有些名目用以激励,什么猎到第一只猎物的,猎物数量最多的,亦或是制服了猛兽最多的男儿,或多或少都有些赏赐。
只是因着某些心照不宣的缘故,除非像先帝晚年那样不曾亲自下场之外,年年狩猎的第一只鹿都要交由陛下亲自来打,只有林中放了首猎的烟火,其他人才能开始大展身手。
除此之外,冬狩倒也没什么规矩,愿意露脸的便在林中多待一阵,不愿意的,晃一圈便回营地来烤火喝茶也没什么不行。
这次宁衍自登基以来头一回亲狩,自然兴致满满。
他今日难得穿了件火狐皮子的大氅,内着一身轻甲,略厚的棉布内衬被腕甲服帖地扣在他的手腕上,只露出了一点墨色的布边。
宁衍腰间配着长剑,手里还挽着一把牛角弓。
太阳从山那头逐渐升起,微凉的日光落在宁衍身上,将那身火红的皮子映得发亮。
宁衍肤色本就白皙,被这披风一衬更是好看,他单手挽着缰绳,手指修长有力,随意地握着缰绳在腕子上绕了两个圈,自有一股漫不经心的从容。
他身上那上好的红狐毛色鲜亮,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宁衍左手边是宁越宁辞两个同胞兄弟,右手边则是难得出来一趟的景湛。
这位崇华朝的国师今日终于换下了他向来仙风道骨的广袖长袍,穿了一身与宁衍样式相似的轻甲,手里只单单拿了把剑,看起来像是单单陪着宁衍助兴的。
而宁怀瑾则落后一些,在宁衍身后两步外静静地看着他。
相比于宁衍身侧那万众瞩目的位置,宁怀瑾更愿意像这样站在群臣中,与众人一起看着他的背影。
在站在宁衍身侧时,宁怀瑾总要在心里提点自己君臣之分,时时刻刻自省下,到底疲累。
但若是这种就不一样了,他不必站在帝王面前,而是可以泯于众人之间,正大光明地像所有人那样看着宁衍。
他的目光汇聚在万千之中,不怎么起眼,也不会被宁衍注意,反而让他觉得放松。
只有这时候,在宁怀瑾眼里,宁衍才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那个被他一手养大,会弯着眼睛叫他皇叔,在被罚抄书时会耍赖躲懒的孩子。
而且,从宁衍登基那天开始,宁怀瑾便站在祭天的高台下这样看着他。从那之后,无论是祭祀饮宴,亦或是出游巡视,他大多都是站在这样落后一些的地方望着宁衍。
——到现在已经十年了。
宁衍已经长大,长成了一个坦坦荡荡,立身持正的好帝王,令他欣慰,也令他有隐秘的自豪。
宁怀瑾想,这样好的孩子,他可以看上一辈子。
宁怀瑾忽然想起,当初宁衍第一次被宁宗源送到恭亲王府时,他自己就是宁衍这般大。
那只路都走不太利索的糯米团子在他眼皮子底下抽条长大,在不知不觉间就忽而长成了这样一副大模样。
这个认知让宁怀瑾忽而有些发怔,他下意识往前回忆了一下,发现这十年的日子并不能完全被他记住,除了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能被他瞬间想起来之外,大部分日复一日的琐碎时光都已经在这十年里碎成了经年累月的习惯,从他的记忆中翩然而去,转而刻在了他的本能里。
只是这样一来,那些时间就好像被人凭空偷去了一般,仿佛只过了短短一瞬间,那些被偷窃的时光就被人填填补补,将当时那个小团子捏成了现在这个少年。
思及此,宁怀瑾觉得胸口有些莫名的发堵,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冰凉的冷风流进他的肺腑,可他非但没觉得舒爽,反而觉得更堵了。
“王爷。”站他身边的谢珏忽然开口道:“陛下还尚未大婚呢,您怎么就一脸孩子长大不由爹的表情了。”
宁怀瑾微微一愣,下意识就想否认:“怎么会,陛下——”
他想说哪能这样说陛下,也想说不敢以宁衍的长辈自居,可想说的太多,谢珏愣没给他机会。
“哎。”谢珏与宁怀瑾年龄相差不大,脾性却差了天差地别,他拉长了音调,冲宁怀瑾挤了挤眼睛,揶揄道:“王爷别不承认啊,这又不是什么丢人事儿。去年凌丫头及笄那天,明远面上看着多高兴,实际上还不是在府中待了一天未出门。”
谢珏说着,故作深沉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感慨道:“你们这些当爹的,看着都一样,连眼神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差不了多少。”
宁怀瑾:“……”
宁怀瑾一心想反驳,可看着谢珏那张“我什么都懂”的脸,又觉得只要开口便是越描越黑,便憋气地不说话了。
太阳已经彻底升了起来,冬狩的时辰将近,宁衍拉了一把缰绳,从众人面前转过身来。
“今日冬狩,各位都是世家子弟,骑射功夫自不必说,也不必朕多激励了。”宁衍今日兴致好,语气中都带着笑意。他抬起手,用马鞭遥遥像猎场另一头的木架子上一指,说道:“朕只说一句……看见那张弓没,这弓还是当年朕学骑射时亲用过的,今日就放在那当彩头,捕获猎物最多者,便将这弓拿回去玩儿吧。”
“若拿不了头名也不怕。”宁衍笑道:“今日人多,二三名也有彩头,朕备了块红玉如意,还有三十匹锦缎,端看各位一决高下了。”
拿宁衍亲自用过的硬弓来,这彩头便不小了,各家骑射学的好的少年都卯着劲儿要拿这“御赐之物”,偶尔有几个骑射一般的,便瞬间面露遗憾之色,开始寻些日常交好的世家公子们帮忙,想要博个近路,寻思着拿不了第一,第二第三也挺好。
连宁越也不免亮了眼睛,扯着宁辞的袖子,跃跃欲试道:“皇兄的弓,我也想要了。”
“你人才比那弓高多少。”宁辞瞥了他一眼,毫不留情地道:“何况就你手里那张弓,顶多打打兔子和野鹿,想打别的物件可是难。”
宁越:“……”
小王爷被打击得够呛,灰溜溜地垂下脑袋,不想理宁辞了。
宁衍三言两句便叫那些年轻的世家子们摩拳擦掌,他微微一笑,也不多说了,径直从箭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