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皇帝,其内柔情婉转如一腔春水,又仿佛含着缕缕幽怨——看的人身子都酥了半边。
    宋知欢不自觉向后退了一步,抬手掩着胸口——太美了!
    敏仪一见年贵妃的模样便知不好,回头望向宋知欢,见她如此形状,一时又是哭笑不得,只能悄悄瞪她一眼,然后上前笑着对年氏道:“年妹妹既然醒了,那便什么都好说了。你这一厥过去,可把万岁爷吓坏了,若你再不转醒,只怕这一宫的人都要吃了瓜落。”
    年贵妃闻言心念一动,目露期待地看着皇帝,开口唤道:“万岁……”
    年贵妃少时长于南境,一口吴侬软语虽不标准,却将其中的柔情婉转学了十成十的,此时轻轻开口,只令人觉春风拂柳、冬雪初化。
    宋知欢更受不住了,直恨自己不是个男儿身。
    敏仪心中无奈,却也对年贵妃笑道:“你既然醒了,我们也不多留了。”
    又对皇帝笑道:“万岁爷陪陪年妹妹吧,妾身带着知欢告退了。”
    皇帝略一颔首,摆了摆手,准了。
    敏仪拉着宋知欢告了退,出了承乾宫方恨铁不成钢地道:“她从前如何难为你的,都忘了不成?”
    宋知欢心里却念着年贵妃挺不过今年了,当即摇了摇头,凑在她耳边轻轻道:“何必和她多计较呢?不值当。”
    语毕回过身来,却又摇了摇头,悠悠感慨道:“如此一个佳人,可惜了啊。”
    敏仪先时未觉什么,后来回了殿里细细咂摸这一句话却有了些别样的理解,一下子心里一惊,一时手上半盏清茶一晃洒出不少去。
    黄莺亦是一惊,摆摆手让凑上来的小宫女退了,自己拧了巾子来擦了桌上的水珠儿,又为敏仪换了新茶,方问道:“您这是怎么了?”
    敏仪心中有些迟疑,却也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此时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又问道:“天儿热了,今年万岁爷预备着出宫去圆明园避暑,先打发人过去收拾,天气炎热,各处的天棚要搭好。晖儿和你淑主子畏热,尤其要注意。”
    黄莺答应了一声,见敏仪不欲多提便没细问,只笑道:“也有几年没在圆明园过五月节了,想来也比在宫里热闹。”
    敏仪听了笑道:“如今身份不同了,端午节皇上要宴请群臣,出了先帝的孝更要好好热闹热闹,你记得提醒我,明后日去找皇贵额娘取取经。”
    黄莺答应了一声,道:“您放心吧,这样要紧的事,奴婢定然不会忘了。”
    一时宋知欢回了永寿宫,见三五个小宫女凑在廊下做针线,近了一看,原是预备着端午用的荷包香囊,葫芦、绣球、鸡心等形状,做的小巧,小姑娘素手捏着穿针引线,花纹颜色鲜亮,针脚细密,可知是十足的用心。
    最特殊的是个穿着水绿衣裳的小姑娘,坐在廊下,面前摆着各色绉纱绫绸,一只素手捏着针线,手上一块料子上已有了八宝群花之态的雏形。身旁放着剪刀,小篓子内还有已成型了的绉纱蜘蛛、葫芦瓜果,鲜红绸子拧出的樱桃莓果分外逼真,葫芦也有青绿之态,滴翠浓郁。
    宋知欢细看了一会儿,笑道:“好灵的一双手。你是新进来的?叫什么名字?”
    那小宫女一惊,回过头看了一眼,忙起身请安,道:“奴才是新入宫的,柔成姑姑说,前头的忍冬姐姐出了宫,让奴才顶了她的名字。”
    宋知欢笑着打量了她一会儿,问道:“南人?”
    “是,家中祖籍嘉兴。”那忍冬回话道。
    “嘉兴?是个好地方。”宋知欢笑了一下,又问:“你做这些小豆娘是做什么用的啊?”
    忍冬道:“柔成姑姑知道奴才祖籍在南,特地问的。说娘娘喜欢这些东西,让奴婢多预备些。”
    宋知欢歪头看了柔成一眼,伸手在小篓子里拨弄两下,拾起一串碧色水波纹绸子制成的小粽子,问她:“这也是给本宫的?”
    忍冬悄悄抬眼看了宋知欢一下,面带羞怯:“奴才、奴才手艺不好,不敢向娘娘献丑。这小粽子您若是喜欢,自然就再好不过。”
    “好灵巧的一双手。”宋知欢细看了一会儿,笑道:“正巧那些翡翠珠玉的我也戴腻了,今年就用这一串儿了。”
    她温声对忍冬道:“你不必怕,我这永寿宫事儿不多,人也不多,不比别处热闹,却也自在些。你的手艺好,我很喜欢,你也不比羞怯。今年多大了?”
    忍冬答话道:“奴才今年十四了。”
    “还是个小姑娘的。”宋知欢仔细打量着她,十几岁的小姑娘,穿着身水碧的衬衣站在红墙边上,花骨朵儿一样,干净纯粹。
    她吩咐柔成:“就让她进内殿侍候吧,抓些小锞子给她玩儿。以后做些针线就是了。”
    又唤道:“辛夷,忍冬出去了,你屋里空着吧?她也不必那小宫女们挤了,让她搬去你屋里吧,你多教教她。”
    辛夷虽到了年纪,却没出宫去,如今随着柔成办差,已是好一副沉稳模样,此时笑着答应了一声,又拉着忍冬的手道:“还不快谢

章节目录

我在清朝当咸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青丘一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丘一梦并收藏我在清朝当咸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