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是那样悲伤,那样落寞。
好像众星拱月时散在天幕角落里的孤星,原来强权傍身的君王,也是会寂寞的吗?
她不顾礼数,坐在床上痴痴望着他,将他的狼狈放肆都尽收眼底,也尽收心里。
他不知念到了第几句,忽然身子一歪,“嘭”地一声摔躺在地。
懿成忙趿了鞋下床去扶他,扑鼻而来是阵阵酒气,“陛下,您醒醒。”
默央借了她胳臂的力,跌撞着爬起来,撑开眼皮盯住懿成看了半天,“尔……乃何人?”
“陛下,您醉了。”他将整个身体都压在她肩上,懿成有点吃不消,她吃力地扶他向床的方向走去。
“大……胆……朕乃天子,天子至尊至贵……不可以醉,这……这不是你今夜告诫朕的吗……”
懿成心下不解,她何时敢与他说这种话了,她将他扶到床上躺下,“陛下,您当然可以醉。”
谁知刚要离开,却被默央一把拉入怀中,他的呼吸在寂夜里格外清晰,“别走,娘,别留我一人!别……我很怕,别走……别……”
原来是想他的阿娘了啊。这一会他连“朕”都不称了,想来是醉得狠了,
懿成撞入他的怀里,她闻到酒香和龙涎香紊乱交织的气味,好似她乱麻般的心绪。
她明知他什么都听不到,却还是自说自话:“我不走,我不会走。”
她在一个醉意朦胧的夜里,一个薄情冷血的君王怀里做出类似誓言的许诺,从此便作茧自缚了。
而默央显然没有听到,只一昧箍紧她,自顾自呢喃着卑微至极话语,“霁华,霁华,我错了,我什么都不要了,你别不理我……”
霁华?霁华是谁?
懿成心下一沉,好似有什么东西陡然碎裂了,她早该料到的。
那一夜默央抱着她,一会唤阿娘,一会又不停地唤那个名字。
“霁华”,“霁华”,“霁华”。
似有万千爱恋,万千难舍,还有万千苦痛。
懿成大约是能够感同身受的,她大胆伸出手,和他相拥而眠,直到眼眸黯然失色,与这黑夜殊途同归。
她不禁暗叹,这世上究竟还有多少情心痴心,这些恩爱际会,求而不得,也不知到底是孽是缘。
等翌日醒来,懿成发现床上早已空空荡荡,沉雪楼也空空荡荡,仿佛昨晚那个至情至性的默央,不过是她的妄念春梦。
只有那本《论语》还悄然躺在床尾,提醒她昨夜的真切,也提醒她不该怀有的那份微薄念想,她知道他趁醉将书给她,是不作数的,他应是打算送给那位名叫霁华的姑娘,那个幸运的姑娘。
晚些时候,兰池宫那已停歇多日的宫铃声突然响起来,后宫脂粉或多或少都对这叮铃声带了恨意惧意,而懿成此时更多的是疑惑。
手边那本不属于她的论语,到底要不要送还给他?
她无意间翻开了论语一角,只读了几句,便仿佛看到了那位苍老而儒雅的圣人仲尼,正在给满堂弟子娓娓讲诉这世间一切的人事道理。
直到卿缭来了,懿成才知道自己误了时辰。
还没有读完,真是可惜。
“公主万福,陛下遣奴才来问,耽搁至此,是腿伤未愈不良于行吗?”
懿成急急合上书,解释道:“不是,我只是……”
“公主不必同奴才费舌,既然一切妥当,请公主快些动身,莫让陛下久等。”卿缭保持行礼姿势不变。
“是,劳烦卿公公。”
懿成将书拢在袖子里,随卿缭进了暗道,其里豁然的光亮令她心生不解。
“卿公公,今日此间为何有灯?”
卿缭扶着她的手顿了顿,“陛下吩咐点上的。”
陛下?他为何?
或许这样亮堂,也便于他来来回回,懿成十分赞同自己找出的这个由头。
兰池宫内,默央正在闲看一些不知所云的折子,此时他无比想念太傅荀蠡,那个学识渊博刚正不阿的大儒师,是荀太傅给他讲尧舜禹,夏商周,给他描绘大越的疆域百姓和山川湖海,教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可惜太后和朝臣们都容不下他,又或许他只是太累了,才自愿放下一切,告老还乡去了。
“陛下万安。”
默央见了来人,神色稍缓,他拍了拍床塌,“过来。”
懿成顺从地走到他身边,犹豫着掏出那本论语双手奉上,“陛下昨夜不慎将此书遗落,奴婢前来归还。”
“不慎?”默央哑然失笑,“朕何时不慎了?朕可不喜欢有人自作主张,揣测朕心。”
“奴婢不敢。”
默央瞥了一眼那本书,“这书正是朕给你的。”
懿成惊得抬首看向他。
默央哂笑一声,将她拉上床榻,“你不必如此惶恐,昨夜朕醉酒一事,也无须故作遮掩,你这样,倒显多余了。”
“是,奴婢明白了。”
好像众星拱月时散在天幕角落里的孤星,原来强权傍身的君王,也是会寂寞的吗?
她不顾礼数,坐在床上痴痴望着他,将他的狼狈放肆都尽收眼底,也尽收心里。
他不知念到了第几句,忽然身子一歪,“嘭”地一声摔躺在地。
懿成忙趿了鞋下床去扶他,扑鼻而来是阵阵酒气,“陛下,您醒醒。”
默央借了她胳臂的力,跌撞着爬起来,撑开眼皮盯住懿成看了半天,“尔……乃何人?”
“陛下,您醉了。”他将整个身体都压在她肩上,懿成有点吃不消,她吃力地扶他向床的方向走去。
“大……胆……朕乃天子,天子至尊至贵……不可以醉,这……这不是你今夜告诫朕的吗……”
懿成心下不解,她何时敢与他说这种话了,她将他扶到床上躺下,“陛下,您当然可以醉。”
谁知刚要离开,却被默央一把拉入怀中,他的呼吸在寂夜里格外清晰,“别走,娘,别留我一人!别……我很怕,别走……别……”
原来是想他的阿娘了啊。这一会他连“朕”都不称了,想来是醉得狠了,
懿成撞入他的怀里,她闻到酒香和龙涎香紊乱交织的气味,好似她乱麻般的心绪。
她明知他什么都听不到,却还是自说自话:“我不走,我不会走。”
她在一个醉意朦胧的夜里,一个薄情冷血的君王怀里做出类似誓言的许诺,从此便作茧自缚了。
而默央显然没有听到,只一昧箍紧她,自顾自呢喃着卑微至极话语,“霁华,霁华,我错了,我什么都不要了,你别不理我……”
霁华?霁华是谁?
懿成心下一沉,好似有什么东西陡然碎裂了,她早该料到的。
那一夜默央抱着她,一会唤阿娘,一会又不停地唤那个名字。
“霁华”,“霁华”,“霁华”。
似有万千爱恋,万千难舍,还有万千苦痛。
懿成大约是能够感同身受的,她大胆伸出手,和他相拥而眠,直到眼眸黯然失色,与这黑夜殊途同归。
她不禁暗叹,这世上究竟还有多少情心痴心,这些恩爱际会,求而不得,也不知到底是孽是缘。
等翌日醒来,懿成发现床上早已空空荡荡,沉雪楼也空空荡荡,仿佛昨晚那个至情至性的默央,不过是她的妄念春梦。
只有那本《论语》还悄然躺在床尾,提醒她昨夜的真切,也提醒她不该怀有的那份微薄念想,她知道他趁醉将书给她,是不作数的,他应是打算送给那位名叫霁华的姑娘,那个幸运的姑娘。
晚些时候,兰池宫那已停歇多日的宫铃声突然响起来,后宫脂粉或多或少都对这叮铃声带了恨意惧意,而懿成此时更多的是疑惑。
手边那本不属于她的论语,到底要不要送还给他?
她无意间翻开了论语一角,只读了几句,便仿佛看到了那位苍老而儒雅的圣人仲尼,正在给满堂弟子娓娓讲诉这世间一切的人事道理。
直到卿缭来了,懿成才知道自己误了时辰。
还没有读完,真是可惜。
“公主万福,陛下遣奴才来问,耽搁至此,是腿伤未愈不良于行吗?”
懿成急急合上书,解释道:“不是,我只是……”
“公主不必同奴才费舌,既然一切妥当,请公主快些动身,莫让陛下久等。”卿缭保持行礼姿势不变。
“是,劳烦卿公公。”
懿成将书拢在袖子里,随卿缭进了暗道,其里豁然的光亮令她心生不解。
“卿公公,今日此间为何有灯?”
卿缭扶着她的手顿了顿,“陛下吩咐点上的。”
陛下?他为何?
或许这样亮堂,也便于他来来回回,懿成十分赞同自己找出的这个由头。
兰池宫内,默央正在闲看一些不知所云的折子,此时他无比想念太傅荀蠡,那个学识渊博刚正不阿的大儒师,是荀太傅给他讲尧舜禹,夏商周,给他描绘大越的疆域百姓和山川湖海,教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可惜太后和朝臣们都容不下他,又或许他只是太累了,才自愿放下一切,告老还乡去了。
“陛下万安。”
默央见了来人,神色稍缓,他拍了拍床塌,“过来。”
懿成顺从地走到他身边,犹豫着掏出那本论语双手奉上,“陛下昨夜不慎将此书遗落,奴婢前来归还。”
“不慎?”默央哑然失笑,“朕何时不慎了?朕可不喜欢有人自作主张,揣测朕心。”
“奴婢不敢。”
默央瞥了一眼那本书,“这书正是朕给你的。”
懿成惊得抬首看向他。
默央哂笑一声,将她拉上床榻,“你不必如此惶恐,昨夜朕醉酒一事,也无须故作遮掩,你这样,倒显多余了。”
“是,奴婢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