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那安平,不也是户部尚书的侄女?此番本欲故技重施,只那北国偏远莽荒,安平又有去无回,朝堂内那帮大臣相互推诿,哪里那么容易又找个公主出来!”
安荣公主莞尔一笑,“母后,安荣也好,安平也好,您想用那奴婢李代桃僵,代安荣嫁去北国,既然如此,何不让她名正言顺,又何必顶了假公主的名头,留北国以话柄呢?”
姜太后沉思半晌,失声而笑,“册封一个奴婢做公主?然后让她以新公主身份和亲北国?安荣,你要知道这并非易事,我猜傅莙第一个不答应。”
“既然已有人选,又何必舍近求远。至于傅太后,她不过爱与母后逞口舌之能罢了,不足为患,现下朝廷之事,桩桩件件哪有不仰仗母后英明的?”安荣索性说个敞亮,“何况,还有默央……”
姜太后对默央痴缠自己女儿之事早早略有耳闻,眼下听安荣又提起他,这便正色道:“安荣,告诉母后,他是否又来扰你了?”
安荣淡褐色的眼睛里掠过某种无法言说的失落哀伤,她摇摇头,戚戚然笑道:“并未,请母后放心。”
姜太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安荣又接着说:“母后,安荣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君权至尊至贵,君命不可违逆,此事成败与否,都只需默央的一句金口玉言,若他仍……”安荣似乎不忍再说下去,“若他仍对女儿有意,不如借此东风,顺水推舟也好。”
姜太后听罢,沉思片刻,终于满意地笑了,果真是她嫡出的女儿,“安荣,你想的也很周全,真是青出于蓝。”
“母后说笑了,母后为大越殚精竭虑,安荣不过班门弄斧,哪里——咳咳……”
姜太后眉头又拧起来,“安荣,可是又犯病了?唉……国事不该叫你劳神,来——这是御膳司才呈来的药膳。”
“咳……多谢母后,安荣能陪母后说说话,求之不得。”安荣公主忍住咳嗽,白瓷般的脸涨得通红。
姜太后心疼地拉起安荣公主的手,“好孩子,好孩子。”
这位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女人突然就柔和了起来,或许她不是一个好的当政者,不能事事以大局为重,也不能凭一己之力扶起这个日薄西山的国度,但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母亲,这一点毋庸置疑。
酒后失言
懿成自打上回在暗道摔了腿后,兰池宫的宫铃便再没有响起,反而是清钟声悠悠荡荡从兰池宫传出,愉悦了整个后宫。
日日黄昏时分,她都枯坐在沉雪楼上,天际的云时而在余晖闪耀,时而阴沉欲垂,可云端之下的这座永明皇宫,却一如既往的辉煌。
懿成听到远方传来的宴会笙乐,离得这样远,她也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热闹,她想宫廷里的宫宴,一定灯火通明,一定人潮攒动,一定比曾经瑞王府酒苑那场极乐盛宴还要堂皇,还要壮丽。
只是,除了这一室清冷的月光,她什么也没有,或许——
懿成摸出那枚挚爱铜钱,它就像可以握在手中的北极星,在月下泛起暧昧的光泽,与那日手握红线的小皇帝遥相呼应。
至少——她还有一枚铜钱,不是个分无分文的可怜人。
懿成不由得笑起来,上了床榻,和衣而眠。
那夜懿成是被吵醒的,她一向浅眠,一睁眼,便看到默央长身而立,在她床畔,正居高临下地瞅着她。
她被月夜的来客吓了一大跳,“陛下?您——怎么来了?”
毕竟离他上一次来沉雪楼,已时隔太久,久到懿成已记不清年月了,不过只稍稍靠近他,她便自个儿找到了答案,那是比酒苑还浓郁眩目的酒气。
默央突然咧嘴冲她一笑,从怀里摸出一卷书递给她,“赏你的!”
懿成从没见过这样反常的小皇帝,她明知他已神志不清了,却仍旧为他的笑迷了眼。
“还不谢主隆恩?”默央捏住书角抖了抖,装不住严肃,转瞬又笑了。
懿成接过书来,那是一本——《论语》,是——《论语》。
她眼泪不由分说涌湿了眼眶,一时间如鲠在喉。
复而她看向面前这位神采奕奕的少年帝王,那本是她在脑海里遐想了千百次的模样,可面对这样的他,懿成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默央在房里踉踉跄跄,“你这小奴才,有些见识,又敢杀人,深得朕心!深得朕心!深得朕心哈哈……”
他又说这样的话了。
凄清月华从西窗进,在他纷乱的脚步间流转,他举手投足都像极了天上谪仙。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懿成知道他在背诵论语,不过她学识尚浅,对其中深义只懂个大概,可他的对月诵论语时的神情是那样
安荣公主莞尔一笑,“母后,安荣也好,安平也好,您想用那奴婢李代桃僵,代安荣嫁去北国,既然如此,何不让她名正言顺,又何必顶了假公主的名头,留北国以话柄呢?”
姜太后沉思半晌,失声而笑,“册封一个奴婢做公主?然后让她以新公主身份和亲北国?安荣,你要知道这并非易事,我猜傅莙第一个不答应。”
“既然已有人选,又何必舍近求远。至于傅太后,她不过爱与母后逞口舌之能罢了,不足为患,现下朝廷之事,桩桩件件哪有不仰仗母后英明的?”安荣索性说个敞亮,“何况,还有默央……”
姜太后对默央痴缠自己女儿之事早早略有耳闻,眼下听安荣又提起他,这便正色道:“安荣,告诉母后,他是否又来扰你了?”
安荣淡褐色的眼睛里掠过某种无法言说的失落哀伤,她摇摇头,戚戚然笑道:“并未,请母后放心。”
姜太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安荣又接着说:“母后,安荣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君权至尊至贵,君命不可违逆,此事成败与否,都只需默央的一句金口玉言,若他仍……”安荣似乎不忍再说下去,“若他仍对女儿有意,不如借此东风,顺水推舟也好。”
姜太后听罢,沉思片刻,终于满意地笑了,果真是她嫡出的女儿,“安荣,你想的也很周全,真是青出于蓝。”
“母后说笑了,母后为大越殚精竭虑,安荣不过班门弄斧,哪里——咳咳……”
姜太后眉头又拧起来,“安荣,可是又犯病了?唉……国事不该叫你劳神,来——这是御膳司才呈来的药膳。”
“咳……多谢母后,安荣能陪母后说说话,求之不得。”安荣公主忍住咳嗽,白瓷般的脸涨得通红。
姜太后心疼地拉起安荣公主的手,“好孩子,好孩子。”
这位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女人突然就柔和了起来,或许她不是一个好的当政者,不能事事以大局为重,也不能凭一己之力扶起这个日薄西山的国度,但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母亲,这一点毋庸置疑。
酒后失言
懿成自打上回在暗道摔了腿后,兰池宫的宫铃便再没有响起,反而是清钟声悠悠荡荡从兰池宫传出,愉悦了整个后宫。
日日黄昏时分,她都枯坐在沉雪楼上,天际的云时而在余晖闪耀,时而阴沉欲垂,可云端之下的这座永明皇宫,却一如既往的辉煌。
懿成听到远方传来的宴会笙乐,离得这样远,她也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热闹,她想宫廷里的宫宴,一定灯火通明,一定人潮攒动,一定比曾经瑞王府酒苑那场极乐盛宴还要堂皇,还要壮丽。
只是,除了这一室清冷的月光,她什么也没有,或许——
懿成摸出那枚挚爱铜钱,它就像可以握在手中的北极星,在月下泛起暧昧的光泽,与那日手握红线的小皇帝遥相呼应。
至少——她还有一枚铜钱,不是个分无分文的可怜人。
懿成不由得笑起来,上了床榻,和衣而眠。
那夜懿成是被吵醒的,她一向浅眠,一睁眼,便看到默央长身而立,在她床畔,正居高临下地瞅着她。
她被月夜的来客吓了一大跳,“陛下?您——怎么来了?”
毕竟离他上一次来沉雪楼,已时隔太久,久到懿成已记不清年月了,不过只稍稍靠近他,她便自个儿找到了答案,那是比酒苑还浓郁眩目的酒气。
默央突然咧嘴冲她一笑,从怀里摸出一卷书递给她,“赏你的!”
懿成从没见过这样反常的小皇帝,她明知他已神志不清了,却仍旧为他的笑迷了眼。
“还不谢主隆恩?”默央捏住书角抖了抖,装不住严肃,转瞬又笑了。
懿成接过书来,那是一本——《论语》,是——《论语》。
她眼泪不由分说涌湿了眼眶,一时间如鲠在喉。
复而她看向面前这位神采奕奕的少年帝王,那本是她在脑海里遐想了千百次的模样,可面对这样的他,懿成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默央在房里踉踉跄跄,“你这小奴才,有些见识,又敢杀人,深得朕心!深得朕心!深得朕心哈哈……”
他又说这样的话了。
凄清月华从西窗进,在他纷乱的脚步间流转,他举手投足都像极了天上谪仙。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懿成知道他在背诵论语,不过她学识尚浅,对其中深义只懂个大概,可他的对月诵论语时的神情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