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闷声朝身后追来的临修问话了。
“临修,”陈三境眉目前微有些茫然,“你说……明德好是不好?”
临修整理官服的手顿了顿,试探般地回答道:“公主自然是好的,何况……您一直喜欢公主啊。”
“……临修,”陈三境沉默半晌,这才出声道,“为我更衣罢。”
他转身看着窗外……外面好大一棵枝繁叶茂的海棠树——那是他刚来京都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
自此,往些年从未放在心上的记忆在脑海里纷至沓来。
但他没作何反应,只是任由临修为他套上官服。
大人竟然没有自称本官……临修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他觉得……今天的大人,好悲伤呀。
穿好官服,坐上马车,陈三境环视一圈,朝外头问道,“临修,我的暖炉呢?就是外面总套了一个绣着绿竹的暖炉套的那个?”
“大人,如今才九月呢……往日里不是腊月里才添暖手的物事吗?”
“也罢。”复又合上帷帘,陈三境遂闭目养神去。
马车一路悠然,颠簸甚少,不一会儿便稳稳地停在侧方宫门外,此时天还未亮。
黑沉沉的雾色里,陈三境没让临修搀扶,自己跳下了车,从午门旁侧的门入了宫。
临修站在原地抓耳挠腮,饶是想不通:
九月的天里没备暖炉……大人居然生他气了!
这……竟然也能生气?
难道九月里的大人怕冷吗?
莫非……是得了病罢……
正待临修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时,他家老爷竟又辗转回来了!不怕误了上朝奏事的时辰吗?
他家大人幽幽地喊他一声:“临修……你且在这里思索一番,本官喜欢公主什么。”
临修:这一声喊得……活像个怨妇。
“若是本相下朝回来之时你还没想出来,就按府里规矩处置你。”
临修:……分明是个恶妇。
*
过了一个时辰,陈三境还没出得宫来。
临修松了口气,将马车赶至不打眼的角落里停下,坐在车外继续冥思苦想。
他不知道大人今日为何让他思虑这些没甚头脑的事,也不敢问,反正也不算是个难题。
又过了半个时辰,各式探讨声四起,原是陆陆续续有各位大人从宫门处出来。
临修如往常一样下车等候大人。
人走了一半,他没见着大人的人影儿。
他朝前走了几步,希望大人眼神好些,能轻易找到他。
不消多时,宫门前只剩下三两个人还在往外走,他家大人还不见人影。
等宫里出来最后一位大人,却是礼部尚书章兴业大人。
“章大人,请留步。”临修等不得了,他弯腰上前拦住章大人,“章大人,奴才冒失了。只是大人还不曾出得宫来,心中着急,这才来问问您。”
章兴业摇头晃脑地抚须一笑,“本官出来时,丞相还在皇上的御书房里呢。想必有事商讨,你且再等一等,应当快出来了。”
临修连连鞠躬应声,“诶,这就好。多谢大人相告,免去小的心中焦虑。”
章兴业说了声“无妨”,嘴里嘟囔了句不知什么玩意儿,便乘了自家轿子走了。
临修离得近,耳力又好,听得一清二楚:这陈侍郎老大不小的人,终于要成婚了。
先皇膝下子女只寥寥几个,明德公主乃是老来女,与当今圣上更是一母同胞,自小娇宠却未被宠坏,且自请为先皇仙逝守孝三年有余。
由此,公主的亲事便耽搁下来了。耗到今日,明德公主竟已双十有二了。
临修细细想来,许是圣上在和大人讨论与公主的婚事罢,他只管等着便是。
第23章 九月。御书房请婚
23.
御书房内,进门两手边摆着足有人高的卷云如意细口广身花瓶,里面插着大束紫竹。瓶身后面具都贴着字画,一幅龙飞凤舞的章草小字,摹的是张千的《新亭记》;一幅行云流水的行书大字,摹的是杜白的忧国诗,皆为皇上亲笔。
“参见皇上。”陈三境走到御书房中央,距皇上书桌六尺处,双手托举于头顶,深深一揖。
“陈爱卿来啦。”
庆嘉帝年纪与陈三境相仿,两人私交近十年,不可谓感情不深厚,“你也知道,今日只是谈谈你与明儿的婚事,不必拘谨,坐吧。”
陈三境沉着点头,扫了眼那熟悉的檀木椅面,一言不发地坐下:
唔……为什么今日御书房里没有备软垫?
作为皇上亲信的陈侍郎,早便坐惯了软垫。
这些个做奴才的,真是愈发疏忽了。
“陈爱卿,不知你可想过何时迎娶明儿?”
皇帝爽朗地笑一声,将手里的奏折随手扔在沉香木漆桌上,雍然起身,绕行过去,落座于陈三境对面。
怪哉,皇上从头到尾都没有让他娶公主的念头,此时这般发问,想是房内有人偷听。
难道是公主身边的那个……阿罗?
陈大人入仕七年,深谙含沙射影之道,“公主容姿绰约,蕙心纨
“临修,”陈三境眉目前微有些茫然,“你说……明德好是不好?”
临修整理官服的手顿了顿,试探般地回答道:“公主自然是好的,何况……您一直喜欢公主啊。”
“……临修,”陈三境沉默半晌,这才出声道,“为我更衣罢。”
他转身看着窗外……外面好大一棵枝繁叶茂的海棠树——那是他刚来京都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
自此,往些年从未放在心上的记忆在脑海里纷至沓来。
但他没作何反应,只是任由临修为他套上官服。
大人竟然没有自称本官……临修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他觉得……今天的大人,好悲伤呀。
穿好官服,坐上马车,陈三境环视一圈,朝外头问道,“临修,我的暖炉呢?就是外面总套了一个绣着绿竹的暖炉套的那个?”
“大人,如今才九月呢……往日里不是腊月里才添暖手的物事吗?”
“也罢。”复又合上帷帘,陈三境遂闭目养神去。
马车一路悠然,颠簸甚少,不一会儿便稳稳地停在侧方宫门外,此时天还未亮。
黑沉沉的雾色里,陈三境没让临修搀扶,自己跳下了车,从午门旁侧的门入了宫。
临修站在原地抓耳挠腮,饶是想不通:
九月的天里没备暖炉……大人居然生他气了!
这……竟然也能生气?
难道九月里的大人怕冷吗?
莫非……是得了病罢……
正待临修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时,他家老爷竟又辗转回来了!不怕误了上朝奏事的时辰吗?
他家大人幽幽地喊他一声:“临修……你且在这里思索一番,本官喜欢公主什么。”
临修:这一声喊得……活像个怨妇。
“若是本相下朝回来之时你还没想出来,就按府里规矩处置你。”
临修:……分明是个恶妇。
*
过了一个时辰,陈三境还没出得宫来。
临修松了口气,将马车赶至不打眼的角落里停下,坐在车外继续冥思苦想。
他不知道大人今日为何让他思虑这些没甚头脑的事,也不敢问,反正也不算是个难题。
又过了半个时辰,各式探讨声四起,原是陆陆续续有各位大人从宫门处出来。
临修如往常一样下车等候大人。
人走了一半,他没见着大人的人影儿。
他朝前走了几步,希望大人眼神好些,能轻易找到他。
不消多时,宫门前只剩下三两个人还在往外走,他家大人还不见人影。
等宫里出来最后一位大人,却是礼部尚书章兴业大人。
“章大人,请留步。”临修等不得了,他弯腰上前拦住章大人,“章大人,奴才冒失了。只是大人还不曾出得宫来,心中着急,这才来问问您。”
章兴业摇头晃脑地抚须一笑,“本官出来时,丞相还在皇上的御书房里呢。想必有事商讨,你且再等一等,应当快出来了。”
临修连连鞠躬应声,“诶,这就好。多谢大人相告,免去小的心中焦虑。”
章兴业说了声“无妨”,嘴里嘟囔了句不知什么玩意儿,便乘了自家轿子走了。
临修离得近,耳力又好,听得一清二楚:这陈侍郎老大不小的人,终于要成婚了。
先皇膝下子女只寥寥几个,明德公主乃是老来女,与当今圣上更是一母同胞,自小娇宠却未被宠坏,且自请为先皇仙逝守孝三年有余。
由此,公主的亲事便耽搁下来了。耗到今日,明德公主竟已双十有二了。
临修细细想来,许是圣上在和大人讨论与公主的婚事罢,他只管等着便是。
第23章 九月。御书房请婚
23.
御书房内,进门两手边摆着足有人高的卷云如意细口广身花瓶,里面插着大束紫竹。瓶身后面具都贴着字画,一幅龙飞凤舞的章草小字,摹的是张千的《新亭记》;一幅行云流水的行书大字,摹的是杜白的忧国诗,皆为皇上亲笔。
“参见皇上。”陈三境走到御书房中央,距皇上书桌六尺处,双手托举于头顶,深深一揖。
“陈爱卿来啦。”
庆嘉帝年纪与陈三境相仿,两人私交近十年,不可谓感情不深厚,“你也知道,今日只是谈谈你与明儿的婚事,不必拘谨,坐吧。”
陈三境沉着点头,扫了眼那熟悉的檀木椅面,一言不发地坐下:
唔……为什么今日御书房里没有备软垫?
作为皇上亲信的陈侍郎,早便坐惯了软垫。
这些个做奴才的,真是愈发疏忽了。
“陈爱卿,不知你可想过何时迎娶明儿?”
皇帝爽朗地笑一声,将手里的奏折随手扔在沉香木漆桌上,雍然起身,绕行过去,落座于陈三境对面。
怪哉,皇上从头到尾都没有让他娶公主的念头,此时这般发问,想是房内有人偷听。
难道是公主身边的那个……阿罗?
陈大人入仕七年,深谙含沙射影之道,“公主容姿绰约,蕙心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