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让茶室中的姐妹们不必如何挂怀。
掌事宫女听闻是沈公公叫来的人,先落地了三分心,又见她模样明艳,颇有几分姿色,便打定主意守着她煮茶,以防她包藏祸心。
阿罗心里只觉好笑,却也没宽慰她什么,只自己去选了最鲜嫩的大红袍,据说是从源产地三千里加急送到宫里的。
继而她又点了两个年龄小的看着就好使唤的丫头去烧水,且大摇大摆地在茶具柜子里挑了一套贵重而不失新奇大方的建窑兔毫盏——此器内外均施黑釉,底足露胎,釉厚而釉汁垂流,自然形成了数条白褐色丝状纹,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俗称“兔毫盏”。
庆国西南方禹州有一府名为南阳,其府衙下辖有一县名曰建水,建水县中有一百年名窑,名为建窑。
史称一百多年前曾有皇帝赞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由此可见这建窑虽为民窑,但其在历代皇帝心中的地位却不可小觑。只是近年来建窑再不比当年,烧出的瓷器虽也称得上脱俗,却难当一句绝伦。
阿罗先是拿小丫头烧来的热水将茶具泡了一通,又用茶匙将鲜嫩的大红袍舀出放进配套的茶壶中,并参满热水。趁着茶叶还未舒展开,她又迅速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而后再将滚烫的沸水直直浇上茶壶里的茶叶,致使其翻滚。
盖上壶盖后,她又用沸水高高地朝茶壶盖中央浇下,浇了两圈后停下,这才不紧不慢地将茶壶里的茶仔细倒了三杯,置于檀木托盘中,又随手挑了几朵手边的干花缀在茶托里。
她捻了捻手边一篮子的脱水的白山茶,忍不住称赞:
“这白山茶做得极好,质脆而不碎不蔫儿,花瓣大抵完好,想必费了好些心思,却不知是哪位姐妹的好手艺?”
第13章 五月。赐兔毫盏
13.
一旁烧水的小丫头上前来卖好道,“是掌事的丁香姐姐做的,的确费了好多心思,那屋里全挂着花呢!每每晾好了拿出来,咱们茶室里的姑娘人手一束呢。”
一直在跟前监视阿罗煮茶的丁香原是个少言的性子,此时经此一夸,却也忍不住勾起两抹得意的笑来。
阿罗见她开怀,又倒了一杯茶在茶盏里,笑着递给她:“丁香姐果真好手艺,今日受了阿罗这杯茶,他日阿罗要来讨要姐姐的心头好,可千万别心疼。”
只见那丁香轻摆着手错开几步,按下阿罗的手,轻轻柔柔训她,“你这丫头却是个讨巧的,茶也煮得好。只是咱们为奴为婢的,哪里能用这珍贵的茶盏子?”
听到为奴为婢四字,阿罗眼神暗了暗,随后噘嘴嘟囔着:“有什么能用不能用的,到底只是个喝茶的碗罢了……”
虽是这样暗里抱怨着,手却诚实地将茶倒进一旁的普通茶碗里,这才叫丁香尝尝味儿。
随后又是免不了一阵夸赞,两人手拉手坐下说起闲话来。
那烧水的丫头名叫玲珑,确实是个会说话的,小心翼翼给阿罗端了碗茶来呈上,好话说了一通,最后才问道,“好姐姐,这茶……不如叫我去送吧?”
阿罗抿了口茶,要笑不笑地看着玲珑,丫头长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肤白唇红齿亮的,仔细端看又显出几分清艳来,看久了竟也有几分熟悉感。
“多大啦?”阿罗敛眉嗔她一眼,放下茶水问道。
那丫头还有几分不明何意,懵懂答道:“将将十五。”
“从前是官家还是庶身呀?”
“庶身。太穷,才辗转卖进来。”
屋里忽地就议论起来。宫里的女人,要么是个顶个的权势,譬如皇后谢清玄,要么是个顶个的富贵,譬如明德公主,还有……个顶个的清白穷惨。
“罢了,去送吧。”阿罗叹口气,拉着小姑娘的手将人扶起来,“到底是年纪小……得个青砖红墙尽够了,何必险中求富贵?没得赔了更贵重的玩意儿。”
玲珑低头没说话,端了檀木茶托福身道谢,“谢阿罗姐姐成全。”
阿罗和丁香看在眼里,相视一眼,俱都叹口气不再多话。
屋子里一水儿年轻漂亮的宫女眼睁睁望着玲珑就此走了,艳羡有之,不以为然有之,鄙夷亦有,没甚好说的了,权当个闲话说两句嘴便没后话。
阿罗还是担心玲珑在她的茶里动手脚的,便和众姐妹道了别,起身远远地缀在玲珑身后,轻轻浅浅地走着,闲庭信步,恍似个娇滴滴的贵女娃。
远远看见玲珑进去,阿罗这才笑着走快了些与沈达回了话。
沈达看见她跟看见及时雨似的,急急凑上招呼她,手里的白浮尘只管乱晃,“哎哟你这丫头,年纪小的都要叫你一声姑姑了,却还叫人操心……公主叫你进去侍茶呢。”
“玲珑不是已经进去了?”
“哎哟喂你管她做甚,只快快进去回话才是大好。”
阿罗心中了然,公主定是想让她趁着机会多看看她心心念念的“恩人”罢。
得了如此机会,阿罗心动了。
她实在不想放弃这样一个引起陈三境注意的机会。
上次祭典再见、玉漆宫外送礼后,她一遍遍去剖析她
掌事宫女听闻是沈公公叫来的人,先落地了三分心,又见她模样明艳,颇有几分姿色,便打定主意守着她煮茶,以防她包藏祸心。
阿罗心里只觉好笑,却也没宽慰她什么,只自己去选了最鲜嫩的大红袍,据说是从源产地三千里加急送到宫里的。
继而她又点了两个年龄小的看着就好使唤的丫头去烧水,且大摇大摆地在茶具柜子里挑了一套贵重而不失新奇大方的建窑兔毫盏——此器内外均施黑釉,底足露胎,釉厚而釉汁垂流,自然形成了数条白褐色丝状纹,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俗称“兔毫盏”。
庆国西南方禹州有一府名为南阳,其府衙下辖有一县名曰建水,建水县中有一百年名窑,名为建窑。
史称一百多年前曾有皇帝赞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由此可见这建窑虽为民窑,但其在历代皇帝心中的地位却不可小觑。只是近年来建窑再不比当年,烧出的瓷器虽也称得上脱俗,却难当一句绝伦。
阿罗先是拿小丫头烧来的热水将茶具泡了一通,又用茶匙将鲜嫩的大红袍舀出放进配套的茶壶中,并参满热水。趁着茶叶还未舒展开,她又迅速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而后再将滚烫的沸水直直浇上茶壶里的茶叶,致使其翻滚。
盖上壶盖后,她又用沸水高高地朝茶壶盖中央浇下,浇了两圈后停下,这才不紧不慢地将茶壶里的茶仔细倒了三杯,置于檀木托盘中,又随手挑了几朵手边的干花缀在茶托里。
她捻了捻手边一篮子的脱水的白山茶,忍不住称赞:
“这白山茶做得极好,质脆而不碎不蔫儿,花瓣大抵完好,想必费了好些心思,却不知是哪位姐妹的好手艺?”
第13章 五月。赐兔毫盏
13.
一旁烧水的小丫头上前来卖好道,“是掌事的丁香姐姐做的,的确费了好多心思,那屋里全挂着花呢!每每晾好了拿出来,咱们茶室里的姑娘人手一束呢。”
一直在跟前监视阿罗煮茶的丁香原是个少言的性子,此时经此一夸,却也忍不住勾起两抹得意的笑来。
阿罗见她开怀,又倒了一杯茶在茶盏里,笑着递给她:“丁香姐果真好手艺,今日受了阿罗这杯茶,他日阿罗要来讨要姐姐的心头好,可千万别心疼。”
只见那丁香轻摆着手错开几步,按下阿罗的手,轻轻柔柔训她,“你这丫头却是个讨巧的,茶也煮得好。只是咱们为奴为婢的,哪里能用这珍贵的茶盏子?”
听到为奴为婢四字,阿罗眼神暗了暗,随后噘嘴嘟囔着:“有什么能用不能用的,到底只是个喝茶的碗罢了……”
虽是这样暗里抱怨着,手却诚实地将茶倒进一旁的普通茶碗里,这才叫丁香尝尝味儿。
随后又是免不了一阵夸赞,两人手拉手坐下说起闲话来。
那烧水的丫头名叫玲珑,确实是个会说话的,小心翼翼给阿罗端了碗茶来呈上,好话说了一通,最后才问道,“好姐姐,这茶……不如叫我去送吧?”
阿罗抿了口茶,要笑不笑地看着玲珑,丫头长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肤白唇红齿亮的,仔细端看又显出几分清艳来,看久了竟也有几分熟悉感。
“多大啦?”阿罗敛眉嗔她一眼,放下茶水问道。
那丫头还有几分不明何意,懵懂答道:“将将十五。”
“从前是官家还是庶身呀?”
“庶身。太穷,才辗转卖进来。”
屋里忽地就议论起来。宫里的女人,要么是个顶个的权势,譬如皇后谢清玄,要么是个顶个的富贵,譬如明德公主,还有……个顶个的清白穷惨。
“罢了,去送吧。”阿罗叹口气,拉着小姑娘的手将人扶起来,“到底是年纪小……得个青砖红墙尽够了,何必险中求富贵?没得赔了更贵重的玩意儿。”
玲珑低头没说话,端了檀木茶托福身道谢,“谢阿罗姐姐成全。”
阿罗和丁香看在眼里,相视一眼,俱都叹口气不再多话。
屋子里一水儿年轻漂亮的宫女眼睁睁望着玲珑就此走了,艳羡有之,不以为然有之,鄙夷亦有,没甚好说的了,权当个闲话说两句嘴便没后话。
阿罗还是担心玲珑在她的茶里动手脚的,便和众姐妹道了别,起身远远地缀在玲珑身后,轻轻浅浅地走着,闲庭信步,恍似个娇滴滴的贵女娃。
远远看见玲珑进去,阿罗这才笑着走快了些与沈达回了话。
沈达看见她跟看见及时雨似的,急急凑上招呼她,手里的白浮尘只管乱晃,“哎哟你这丫头,年纪小的都要叫你一声姑姑了,却还叫人操心……公主叫你进去侍茶呢。”
“玲珑不是已经进去了?”
“哎哟喂你管她做甚,只快快进去回话才是大好。”
阿罗心中了然,公主定是想让她趁着机会多看看她心心念念的“恩人”罢。
得了如此机会,阿罗心动了。
她实在不想放弃这样一个引起陈三境注意的机会。
上次祭典再见、玉漆宫外送礼后,她一遍遍去剖析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