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走在布满石子的路上,仿佛走在云端。
十个工分!所有人都是十个工分!所以陈延也是。陈延看着自己鲜红的指头,刚才手印下面是十工分,他没有看错。
这件事似乎对很多人都没有多少影响,只有陈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年底的时候他可以分到多一倍的粮食,说不定不用欠生产队的机动粮了,或许奶奶平时也能吃一个鸡蛋补充一下营养。
陈延越走脚步越轻快,他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然而对于给他带来改变的人饭,他的脑子又陷入了一团浆糊的状态之中。所有人都说他跟柯知青有点什么,只有他知道,柯知青是真的对他没有什么,只是对他好一点而已,他见过人家处对象的眼神是什么样子,尽管在他身边的好几乎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他也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
得做点什么,报答她,陈延暗暗的想。
☆、第 27 章
第二天早上, 柯一凡的窝棚门口多了两个鸡蛋, 还有一捧浆果。也不知道是谁送来的。
柯一凡猜想应该是那群黑五类们, 他们大概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很久,那个疯狂的时间段里, 他们被剥夺了作为社员的合法待遇,直到现在,都不敢为自己讨回公道,被“教育”“改造”造成的阴影始终像一个无形的枷锁一样束缚着心灵。
她接这几个鸡蛋接的理所应当,正好给自己补充一下营养。
就是吃的有一点噎得慌,看给饿的,嗓子眼都饿细了。
…………
不远处的陈庄小队里,李花收到儿媳妇娘家的回信, 踌躇良久,心里隐隐担心这是什么重要信件,再加上还有别的想头, 最后, 她还是包上头巾, 决定往山上走一趟。
家里的鸡鸭都准备了食料, 好好的关在圈里,篱笆门也都锁好,并请求邻居照看, 李花迈出了这个屋子。
她还背着一个小包袱,里面放着水和食物。
于是今天无所事事的柯一凡,找到了事情做, 她刚坐下不久,就听见有人叫她,从昨晚她到大台子上讲话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了她。李花几乎是毫无阻碍的被人引领到了柯一凡工作的地方。
李花十分不解,“他们咋都认识你?”
柯一凡嘿嘿一笑,“你儿媳妇现在是村里的会计啦,掌握着他们的工分,他们当然认识我。”
李花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坐在凉棚里唯一的椅子上,将怀里的信拿出来,“亲家寄来的信,是加急的,我怕是有什么急事,就给你送过来。”
柯一凡撕开信,难得那对养父母肯多花一毛钱寄一封鸡毛信,她拆开看了之后就是撇嘴:果然寄信过来就是没好事。
李花瞅着儿媳妇,“咋啦?是有什么事不,我这个亲家能不能帮一把?”
其实并没有什么事,信里说弟弟上学需要钱,纸笔都没钱买,要去垃圾堆里捡。说来说去还是要钱,有这写信的一毛钱,可以买两个本子了。父母还真是舍得在向她要钱这方面花钱。
柯一凡决定提前给婆婆打个预防针,希望以后养父母说她忘恩的时候能站在她这边,“能有什么啊,说我弟弟,上学没钱买本子,只能垃圾堆里捡纸笔。如果我有钱,就寄过去给他们点,算是他们借的。”
李花的关注点很清奇,“有人往垃圾堆里扔书本啊?还有笔?城里人真有钱,咱们农村就没处捡去。”
柯一凡点头道:“对,城里也有工人,也有厂长嘛,工资差距还是有的,有的双职工,有的一家只有一个人工作,带着五六个孩子,就挺难的。我家就挺难的,只上到初中,我爸妈就不让我上学,在家里帮忙,平时去火柴厂打零工。呐,知青里的周明媚,家里就是双职工,就两个孩子,她下乡就是受苦,她父母经常给她寄巧克力饼干,麦乳精,奶粉什么的。我下乡,算是享福吧。”
李花就什么都懂了:“可怜的孩子。”
“咱们家要盖房子,也没法借给我爸妈,上次就说了,但是他们听不进去,你等我再写封信向他们借钱,他们就不会再寄信来了。也省的你大老远跑来一趟,家里的鸡怎么办呐,院子里还有菜园呢。耽误事。”柯一凡咬着钢笔帽,随便找了一张纸,开始写起来。
她没有注意到她说完这番话之后,婆婆脸上呐呐的神情,欲言又止,却什么都没说。
柯一凡刷刷的写完信,将信纸又装回信封里,给婆婆拿着。又拿了鸡蛋让婆婆吃,兴奋的介绍这里的一切,知道婆婆应该还想着陈延,又带她去隧道旁边看陈延。
“您中午在这儿吃完饭再走吧,这里的饭免费,多打一份没什么的。”
然而婆婆死活不愿意占公家的便宜,柯一凡只能作罢,目送婆婆走上了回家的路,不见了身影,这才转身离去。
回到凉棚里,柯一凡才想起来一件自己遗忘的事情:“婆婆身上的包袱是干什么的?来了之后好像并没有解开过?”
不过人已经走远,她也无从考证了,只
十个工分!所有人都是十个工分!所以陈延也是。陈延看着自己鲜红的指头,刚才手印下面是十工分,他没有看错。
这件事似乎对很多人都没有多少影响,只有陈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年底的时候他可以分到多一倍的粮食,说不定不用欠生产队的机动粮了,或许奶奶平时也能吃一个鸡蛋补充一下营养。
陈延越走脚步越轻快,他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然而对于给他带来改变的人饭,他的脑子又陷入了一团浆糊的状态之中。所有人都说他跟柯知青有点什么,只有他知道,柯知青是真的对他没有什么,只是对他好一点而已,他见过人家处对象的眼神是什么样子,尽管在他身边的好几乎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他也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
得做点什么,报答她,陈延暗暗的想。
☆、第 27 章
第二天早上, 柯一凡的窝棚门口多了两个鸡蛋, 还有一捧浆果。也不知道是谁送来的。
柯一凡猜想应该是那群黑五类们, 他们大概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很久,那个疯狂的时间段里, 他们被剥夺了作为社员的合法待遇,直到现在,都不敢为自己讨回公道,被“教育”“改造”造成的阴影始终像一个无形的枷锁一样束缚着心灵。
她接这几个鸡蛋接的理所应当,正好给自己补充一下营养。
就是吃的有一点噎得慌,看给饿的,嗓子眼都饿细了。
…………
不远处的陈庄小队里,李花收到儿媳妇娘家的回信, 踌躇良久,心里隐隐担心这是什么重要信件,再加上还有别的想头, 最后, 她还是包上头巾, 决定往山上走一趟。
家里的鸡鸭都准备了食料, 好好的关在圈里,篱笆门也都锁好,并请求邻居照看, 李花迈出了这个屋子。
她还背着一个小包袱,里面放着水和食物。
于是今天无所事事的柯一凡,找到了事情做, 她刚坐下不久,就听见有人叫她,从昨晚她到大台子上讲话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了她。李花几乎是毫无阻碍的被人引领到了柯一凡工作的地方。
李花十分不解,“他们咋都认识你?”
柯一凡嘿嘿一笑,“你儿媳妇现在是村里的会计啦,掌握着他们的工分,他们当然认识我。”
李花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坐在凉棚里唯一的椅子上,将怀里的信拿出来,“亲家寄来的信,是加急的,我怕是有什么急事,就给你送过来。”
柯一凡撕开信,难得那对养父母肯多花一毛钱寄一封鸡毛信,她拆开看了之后就是撇嘴:果然寄信过来就是没好事。
李花瞅着儿媳妇,“咋啦?是有什么事不,我这个亲家能不能帮一把?”
其实并没有什么事,信里说弟弟上学需要钱,纸笔都没钱买,要去垃圾堆里捡。说来说去还是要钱,有这写信的一毛钱,可以买两个本子了。父母还真是舍得在向她要钱这方面花钱。
柯一凡决定提前给婆婆打个预防针,希望以后养父母说她忘恩的时候能站在她这边,“能有什么啊,说我弟弟,上学没钱买本子,只能垃圾堆里捡纸笔。如果我有钱,就寄过去给他们点,算是他们借的。”
李花的关注点很清奇,“有人往垃圾堆里扔书本啊?还有笔?城里人真有钱,咱们农村就没处捡去。”
柯一凡点头道:“对,城里也有工人,也有厂长嘛,工资差距还是有的,有的双职工,有的一家只有一个人工作,带着五六个孩子,就挺难的。我家就挺难的,只上到初中,我爸妈就不让我上学,在家里帮忙,平时去火柴厂打零工。呐,知青里的周明媚,家里就是双职工,就两个孩子,她下乡就是受苦,她父母经常给她寄巧克力饼干,麦乳精,奶粉什么的。我下乡,算是享福吧。”
李花就什么都懂了:“可怜的孩子。”
“咱们家要盖房子,也没法借给我爸妈,上次就说了,但是他们听不进去,你等我再写封信向他们借钱,他们就不会再寄信来了。也省的你大老远跑来一趟,家里的鸡怎么办呐,院子里还有菜园呢。耽误事。”柯一凡咬着钢笔帽,随便找了一张纸,开始写起来。
她没有注意到她说完这番话之后,婆婆脸上呐呐的神情,欲言又止,却什么都没说。
柯一凡刷刷的写完信,将信纸又装回信封里,给婆婆拿着。又拿了鸡蛋让婆婆吃,兴奋的介绍这里的一切,知道婆婆应该还想着陈延,又带她去隧道旁边看陈延。
“您中午在这儿吃完饭再走吧,这里的饭免费,多打一份没什么的。”
然而婆婆死活不愿意占公家的便宜,柯一凡只能作罢,目送婆婆走上了回家的路,不见了身影,这才转身离去。
回到凉棚里,柯一凡才想起来一件自己遗忘的事情:“婆婆身上的包袱是干什么的?来了之后好像并没有解开过?”
不过人已经走远,她也无从考证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