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就得拱手相让昭明太子的势力。”
    “这个交易,淑妃娘娘有点吃亏啊。”
    襄助萧琰死遁在前,且一次完成,而蚕食接手昭明太子势力在后,这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甚至得持续几年以上。
    是什么让窦广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未曾食言,而一直坚持履行交易内容的?
    人品吗?
    人品导致他没有过桥抽板吗?
    别开玩笑了。
    以前裴月明和萧迟讨论过,大概是因为淑妃知道萧琰没死,这个把柄在手,窦广不得不履行。
    但其实感觉还是比较牵强的,淑妃知道窦广,窦广也知道淑妃,一抖露出去,谁也跑不掉,淑妃还有儿子娘家呢。
    再有一个,这淑妃后头甚至还死了。
    这其实是比较互相制约的,力度感觉远不到那份上,窦广履行一半就搁下了,那申元还真敢抖搂出来吗?
    不能的。
    所以不是这个。
    淑妃手里必然还拿着另外一个把柄,是萧琰这边非常重视的。她人虽死了,但这个把柄交给儿子弟弟拿着,即使申元蠢钝如猪,窦广也不敢毁约。
    裴月明长长吐了一口气,看向萧迟。
    寂静的石牢内,她轻声问萧迟:“如果你们兄弟仨都没了,陛下得在宗室内挑选嗣子,到时,你想想哪几个机会会比较大?”
    萧逸心一震。
    他倏地抬眼,看向裴月明。
    裴月明也看着他。
    两人对视片刻,他哑声:“……他果然幸运。”
    ……
    当年昭明太子距离登基就一步,他势力这么大,宗室里有死忠太正常了。
    萧琰死遁离开内宫以后,除了窦家表公子以外,他还有另一个更隐蔽的身份。
    某个宗室的儿子。
    或顶替或捏造,有些布置必须从小就弄起来了,否则就晚了。
    这事儿淑妃知道。
    甚至,有可能是她提议或者促成的。
    这个把柄捏在手里,还怕窦广耍花样吗?即使她死了,当年的交易也会一丝不苟完成,申元只要按照她定下的规划执行便可。
    至此,所有谜团才全部解开,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难怪啊,难怪萧琰想方设法宁愿牺牲叛军时间也务必要杀死萧迟和萧逸!
    毕竟大晋国力强盛,起兵造反直至成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艰难的。
    这最多就是个中下之策。
    而嗣子,则是个上上策!
    操作性强,成功率大,虽说一时认贼作父,但登上帝位坐稳龙椅以后,要怎么正名还不是他说了算吗?
    从石牢出来,天色已经入黑了,昏沉沉的暮色笼罩大地,蝉声嘶鸣。
    裴月明长吐一口气,“……只怕萧遇已经凶多吉少了。”
    平王府,本来就是萧琰王府改建的,一个废太子失意人,看不开太正常了。
    但两人也没有多少时间为这件事感慨,天入黑了,硝烟却没因此停下,战鼓隆隆震颤,一仰头就能望见冲天火光。
    “你说,哪个会是萧琰?”
    边快步往回走,裴月明低声问。
    这个她不懂,得萧迟来。
    萧迟已经思索一路,理出了大致方向,他沉吟一阵,说:“有四五个人可能是。”
    把所有不符合年纪的都先排除,年轻人中,再把他见过的都排除掉,剩下的就不多了。
    这个排除范围主要在京城宗室。大晋朝的分封制度,封是封了,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就藩的,在京的占大部分。譬如有前途的宗令平都王萧睦之类,当然更多的是庸碌宗室,宗室里头靠禄银生活的也不在少数。
    皇帝们会很适量让宗室就藩,这就免去很多麻烦。
    皇帝要是需要过继嗣子,当然优先在眼皮子底下选择。而大晋国祚绵长,至今已四百载,宗室很有规模,京里都选不完,外地的不会有机会的。
    萧迟是皇子,哪怕他不感兴趣,从小到大的宗室活动就没少参与过,他没见过的并不多。
    这么一排除,符合条件就不多了。

章节目录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秀木成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秀木成林并收藏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