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恢复正常。
    作为临门一脚才被皇帝圣旨褫夺主查权的皇子, 萧迟却并没受到任何侧目或轻视。
    赈灾款巨案尘埃落定, 皇帝下旨嘉奖有功之臣,宁王萧迟位居首位,皇帝大赞他“能谋善断,洞察若微, 恪尽职守,深肖朕躬”。
    所谓深肖朕躬,即是很像他,这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当是最高赞誉。
    另,这主查权易主对外的说法,是宁王突发疾病。由于宁王生病了,颇重,皇帝不欲他病中在费神,这才另外挑个人来收尾的。
    三个御医在宁王府待足三天,期间日日赐药。待宁王病愈后,各种赏赐流水价自紫宸宫往宁王府和户部,撑足了萧迟面子。
    皇帝的行动告诉大家,宁王圣眷隆盛不逊旧日。
    群臣们当然就不会侧目了,他们能说什么?这对天家父子有没有闹什么别扭关他们什么事?
    萧迟入了值房,在大书案坐下,王鉴忙推开窗扇通风,又接过小太监的茶奉上,而后再出去张罗其他事情。
    没一会,他折回来了,小小声:“殿下,陛下有赏。”
    张太监领着小太监进门,接过托盘奉上。托盘不大,上面放着五六个墨锭,其中五个品字型摞在一起是新的,另一个用过,刚启封磨了一点。
    张太监见了礼,笑着说:“这昨儿新进的青圭墨,陛下用着说好,特地让给殿下送过来。”
    王鉴忙上前打哈哈凑趣,张太监很自然就和他说了起来,值房颇热闹一阵,而后张太监告退,王鉴亲自送出去。
    一托盘的上进贡墨搁在书桌最里头,萧迟面前。
    阳光从大敞的槛窗洒了他半身,墨锭油乌细腻,上面勾金松柏纹路映着日光金灿灿的,很精致,栩栩如生。
    萧迟垂眸看了片刻,淡淡:“收起来罢。”
    没有怒,也没有喜,很平淡的反应,小文子赶紧上前将墨锭收起,他提笔蘸墨,开始处理公务。
    下午,皇帝召萧迟。
    赈灾款结案至今,已经小半个月了。
    萧迟病愈上值后,在整理北地开春后漕运重开的事情,如今事情处理完毕,该他上折陈明。
    上午,把折子递上去。
    下午,皇帝召见他。
    说是有些地方折子写不详细,叫萧迟来问问。
    “陛下说,去年冬多地驿站报损,不知今春修缮如何?还有水路递运和接驳的调整情况,……”
    张太监小心瞄了眼,“陛下说,请三殿下过来问问。”
    说话间,他还往窗外瞄了两眼,见外头经过人少,暗暗松了口气。这小祖宗闹将起来,也不怕坠了圣威,顺带他这御前大总管也保住了面子。
    这差事不容易啊!
    只出乎意料的,不用他苦口婆心好说歹说,也没挨丁点脾气什么的,萧迟闻言站起身。
    那就走吧。
    平静得张太监都愣了愣,回神忙道:“好,好,三殿下请。”
    ……
    这是萧迟那个雨夜后第一次再来紫宸宫。
    高高的汉白玉台基,巍峨庄严的宫殿,带甲肃容的御前禁军,非常熟悉又陌生的一切。
    一道看不见摸不着却很清晰的隔阂,再也回不去了。
    立了片刻,踏上那条长长的陛阶登顶,绕过朱廊走了不长的一段,就是御书房。
    皇帝站在东次间的槛窗前,听见声响,立即转过身来,这是雨夜后父子第一次近距离见面。
    “迟儿来了?”
    皇帝是有愧疚的,他知道自己愧对儿子,赈灾款一案了结后就想召见萧迟,但又怕刺激他,萧迟才病愈,于是等了又等,等到今天。
    屏退宫人太监,二人坐下,皇帝说:“工部上报需修缮信陵,如今户部无甚大事,朕想着,就交由你兼理了。”
    信陵,大晋开国太.祖陵寝,修缮事情不大,意义却很重,说得上是委以重任了。
    这算还萧迟一个差事。
    皇帝急欲补偿萧迟。
    说完新差事以后,父子相对沉默了一阵,皇帝道:“迟儿,萧遇这回确实错了,父皇已严厉斥罚了他,并命他闭门思过。”
    所以萧遇近来一直称病。

章节目录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秀木成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秀木成林并收藏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