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小路,路边菜园一畦畦,有人正在劳作。闻到豆子香气,这里有一间豆腐坊,远近闻名。再往前走一走,看到学舍与钟。
    孩童们正在学诗,林山卿三人没有走近打扰,就站在围栏外往里望。
    她还是想到了暘谷私塾,想到当时踮起脚,在窗外看山南水北,她记得有小公子送给她风车。
    春风來矣,她想起许多温暖的旧事。
    站久了便离去,前方有屋舍,背后是一地书声。
    屋舍周围都是田地,芍娘认出来了,她道:“是药材呢。”
    这户人家应当是个郎中。
    郎中恰好从屋内出来,腰间系着布包,将晒干的药材收进去,他很忙碌,动作麻利。
    他的背后还跟着一人,使得三人诧异。
    是王越笙。
    王越笙一抬头,看见了不远处的三人,明显一愣。
    林山卿也一时愣住,反应过来便笑着点头。
    她想接着往前走,王越笙却叫住她。
    “等一等,太子妃。”
    郎中听见太子妃三字,动作有些慌乱,他擦了擦手,迎上前去。
    “太子妃,来里面坐坐。”
    林山卿也走累了,便笑着应下。
    郎中院落里有中草药味,有些清香,有些刺鼻。
    她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王越笙也跟着坐在旁边。
    “这位是我表叔,从前是府里的管家,后来不想理事了,便来这郊外当个郎中种药材。”
    林山卿莞尔一笑。
    王越笙道:“我喜欢钻研医术,故常来此处,太子妃呢,怎么忽然来了郊外?”
    林山卿答:“只是想出来走一走,不知不觉走到了这里,碰巧遇上了王姑娘。”
    王越笙笑:“这样的凑巧难得一遇,上次的牛肉干很好吃,府中之人赞不绝口,多谢太子妃。”
    “不用客气。”
    “表叔家的茉莉茶极好,太子妃要不要尝一尝?”
    “好啊。”
    这话刚完,郎中已经沏了一壶茶来到院子里。
    “自家种的茶,自家的茉莉花,也是自己炒制的,太子妃尝尝罢。”
    茶很清香,驱赶了一些困乏,林山卿称赞。郎中便又进屋去,用纸包了一些茶叶送予她。
    王越笙低头喝了一口茶,对林山卿道:“上次东宫,周姑娘冲撞了太子妃,我替她赔个不是。”
    林山卿差点就要将此事淡忘,她道:“王姑娘与她是……”
    “是一同长大的姐妹,她有些心高气傲。”
    笑了笑:“可不会做什么坏事,就是一张嘴不饶人,她若说了什么话可别往心里去,她自己也是说过就忘。”
    林山卿回:“没有放在心上,以后若是有缘碰到她,我——绕着走。”
    “哈哈哈……”
    又是一番闲聊罢,王越笙要回府了。她一走,林山卿便也跟着告辞,不过郎中又递过来一个纸包。
    季节交替气温不稳,容易受了凉,林山卿大概是吹了些风有些咳嗽,他注意到了,拿给她一包鱼腥草,让回去熬些汤汁喝。
    林山卿接过道谢,她记住了这郊外的书声以及药香,回去要绘在地图上。
    不知前方还有没有什么可逛,林山卿站在路边踟蹰。
    “前方还有什么呢?”
    林山卿有些自言自语。
    “有粮仓。”
    这是一个陌生的声音,林山卿回过身,面前站着周南。
    他行一礼,笑着道:“太子妃是来这里逛一逛?”
    “乘兴而来,周南大人呢?”
    “叫我周南便好,我是来此协助阿旸装运粮草。”
    “阿旸?”
    她有些惊讶。
    前方车队行来,几人都退至一旁让道。
    周南道:“太子妃随周南去前方看一看罢。”
    “好。”
    顺着这条路往前,是一些高大的建筑物,里面储备着粮食等,有专人把守,此时车队往外运,林山卿问:“这是要运往何地?”
    “紫阳县。”
    紫阳县的旱情林山卿每日都有所耳闻,想来是去赈灾的。
    她立在一边看着人们搬运着麻袋,这里春风明媚,远处却是水深火热,她一声叹息,她又想起自己的家国,离国又何尝不是水深火热,她如今连故国的消息都很少听到。
    低头,自嘲一笑。
    有士兵一时不察,麻袋砸到了他的腰,一声痛呼。
    周南立刻赶过去。阿言对林山卿道:“太子妃,我去帮帮忙,您与芍娘去那边歇一歇。”
    她转头看,旁边有屋舍。
    颔首,带着芍娘走过去。木门推开,有一人躺在竹床上,吓了林山卿一大跳。
    此人动了动,坐起身,芍娘惊呼:“殿下!”
    江风旸皱了眉,嫌吵。

章节目录

战城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柳忆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柳忆之并收藏战城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