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倔强,老奴等也劝不了她。其实三娘心中还是挂念相国您的。只是……丧子之痛,终究不能轻易放下。”屋内传来老妇人沙哑的嗓音。想来是东安君身边的仆妇,正奉她的命令探视褚相。
“是我对不住那孩子。”病中的老人叹了口气。
接下来屋中许久未有人开口,只有老人沉重的咳嗽声。
常昀挥退自己身后跟着的宦官,一步步走近。他走到门口时,恰好有一名老妇人从屋内走出,这应当就是方才那名和褚相说话的人。
老妇人在见到常昀时一愣,迟疑了片刻后,朝他行了一个礼,“敢问贵客尊姓大名?”
这怨不得她,从琅琊而来的人,当然不曾见过新君是什么模样。常昀也故意不把自己打扮得像个皇帝,一身粗麻宽袍,瞧着寒酸,然而偏又气韵高贵,倒叫人不好猜测他的身份。
常昀没打算告诉她实话,随口胡诌了一个身份搪塞了过去。老妇人点了点头,想要告辞,常昀却又轻轻唤住了她。
“您是东安君身边的人吧。”
老妇点头,“老身乃东安君之傅母。”
“我能同您说几句话么?”
174、第 174 章 ...
“公子想问什么?”老妇人转过身去, 认真的注视着常昀。
出于某种直觉, 她总觉得常昀面善, 好似是在哪里见过似的。
常昀歪头想了一会,道:“贵府小娘子年幼时曾来过洛阳,在下曾见过她几面,想冒昧的问一句, 小娘子而今可好?”
常昀说的小娘子,指的是数年前曾经来到洛阳的阿念。如今阿念也有十五岁了,不少琅琊权贵都曾拐弯抹角的打听阿念的情况,打得是与褚家联姻的主意。
但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同,他的眼神清澈温柔,带着淡淡的怅然与怀念,却并无追名逐利之徒的热切。
傅母心下一软, 对他道:“小娘子一切安好,只是在听说表姊平阴君去世后, 难过的病了一阵子。”
“东安君一定很伤心吧,东安君可好?”他真正想打听的, 其实是与东安君有关的事情。
“东安君近来身子也不大好。”傅母选择实话实说,大概是因为面前的年轻人有一张让她觉得亲切的脸,于是她也就不由自主的将他当成了自己的晚辈,在常昀的搀扶下, 一面沿着回廊徐行,一面说道:“别看东安君数十年不归洛阳,她心里其实还是念着洛阳的亲故的。洛阳这几年不太平, 她心中忧虑,自然也就病倒了。”
见这个年轻人一脸担心,傅母又宽慰他道:“好在东安君毕竟年轻,身子一向不错。她又不似寻常妇人,家底丰厚,还愁找不到名医良药么?”
常昀于是不动声色的舒了口气。
“公子还有什么要说的么?”傅母本身就出身不低,又陪伴东安君多年,见多了各色人物,察言观色的本事磨炼得极其出色,很快就看出了常昀满腹心事重重。
常昀却摇头,“不,我没有什么要说的。”
他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探望褚相,和东安君的傅母说上这么几句话已经足够。
他沿原路返回,走入褚相休息的那间房屋内。
屋中清苦的药味弥漫,逼得人几乎窒息。老人躺在榻上,在听见常昀刻意加重了的脚步声后,他睁开了眼睛,“陛下来了。恕老臣病重,无法起身向陛下行礼。”
常昀并不在意这些,他径自走到一旁坐下,君臣又或是祖孙二人就这样相对无话。片刻后有婢女端上一碗汤药,常昀起身将药端了过去。
婢女被他这一举动吓了一跳,但又不敢阻拦。在收到褚相的眼神示意后,婢女躬身退下。
常昀端着汤药走到了褚相面前,老人伸手接过——他还不至于病到连进食服药都需要有人帮助的地步,那一双粗糙干燥的手将碗接了过去,仍然是稳的。
“有几个问题想向相国讨教。”常昀说:“我朝与东赫兰这一战,预计将持续多久。”
“约莫三四年。东赫兰此番南下,目的不在于劫掠财富更不在于宣扬国威。所以没办法如过去那样用丝绸食盐和公主换取和平。东赫兰吞并西赫兰,只余下西赫兰残部远逃西域,赫兰分裂尽半个百年,终于重归统一,南下进攻中原,一方面是为了消化战果,以战养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扬威。”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低头喝了一口药。在他说话的这段时间里,常昀一直都在认认真真的听。
“此外,东赫兰大概还想要河套一带。西赫兰余部犹存,以至于重新统一的赫兰不得不放弃西边部分草场,然而人口倍增之后,原先他们所拥有的
“是我对不住那孩子。”病中的老人叹了口气。
接下来屋中许久未有人开口,只有老人沉重的咳嗽声。
常昀挥退自己身后跟着的宦官,一步步走近。他走到门口时,恰好有一名老妇人从屋内走出,这应当就是方才那名和褚相说话的人。
老妇人在见到常昀时一愣,迟疑了片刻后,朝他行了一个礼,“敢问贵客尊姓大名?”
这怨不得她,从琅琊而来的人,当然不曾见过新君是什么模样。常昀也故意不把自己打扮得像个皇帝,一身粗麻宽袍,瞧着寒酸,然而偏又气韵高贵,倒叫人不好猜测他的身份。
常昀没打算告诉她实话,随口胡诌了一个身份搪塞了过去。老妇人点了点头,想要告辞,常昀却又轻轻唤住了她。
“您是东安君身边的人吧。”
老妇点头,“老身乃东安君之傅母。”
“我能同您说几句话么?”
174、第 174 章 ...
“公子想问什么?”老妇人转过身去, 认真的注视着常昀。
出于某种直觉, 她总觉得常昀面善, 好似是在哪里见过似的。
常昀歪头想了一会,道:“贵府小娘子年幼时曾来过洛阳,在下曾见过她几面,想冒昧的问一句, 小娘子而今可好?”
常昀说的小娘子,指的是数年前曾经来到洛阳的阿念。如今阿念也有十五岁了,不少琅琊权贵都曾拐弯抹角的打听阿念的情况,打得是与褚家联姻的主意。
但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同,他的眼神清澈温柔,带着淡淡的怅然与怀念,却并无追名逐利之徒的热切。
傅母心下一软, 对他道:“小娘子一切安好,只是在听说表姊平阴君去世后, 难过的病了一阵子。”
“东安君一定很伤心吧,东安君可好?”他真正想打听的, 其实是与东安君有关的事情。
“东安君近来身子也不大好。”傅母选择实话实说,大概是因为面前的年轻人有一张让她觉得亲切的脸,于是她也就不由自主的将他当成了自己的晚辈,在常昀的搀扶下, 一面沿着回廊徐行,一面说道:“别看东安君数十年不归洛阳,她心里其实还是念着洛阳的亲故的。洛阳这几年不太平, 她心中忧虑,自然也就病倒了。”
见这个年轻人一脸担心,傅母又宽慰他道:“好在东安君毕竟年轻,身子一向不错。她又不似寻常妇人,家底丰厚,还愁找不到名医良药么?”
常昀于是不动声色的舒了口气。
“公子还有什么要说的么?”傅母本身就出身不低,又陪伴东安君多年,见多了各色人物,察言观色的本事磨炼得极其出色,很快就看出了常昀满腹心事重重。
常昀却摇头,“不,我没有什么要说的。”
他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探望褚相,和东安君的傅母说上这么几句话已经足够。
他沿原路返回,走入褚相休息的那间房屋内。
屋中清苦的药味弥漫,逼得人几乎窒息。老人躺在榻上,在听见常昀刻意加重了的脚步声后,他睁开了眼睛,“陛下来了。恕老臣病重,无法起身向陛下行礼。”
常昀并不在意这些,他径自走到一旁坐下,君臣又或是祖孙二人就这样相对无话。片刻后有婢女端上一碗汤药,常昀起身将药端了过去。
婢女被他这一举动吓了一跳,但又不敢阻拦。在收到褚相的眼神示意后,婢女躬身退下。
常昀端着汤药走到了褚相面前,老人伸手接过——他还不至于病到连进食服药都需要有人帮助的地步,那一双粗糙干燥的手将碗接了过去,仍然是稳的。
“有几个问题想向相国讨教。”常昀说:“我朝与东赫兰这一战,预计将持续多久。”
“约莫三四年。东赫兰此番南下,目的不在于劫掠财富更不在于宣扬国威。所以没办法如过去那样用丝绸食盐和公主换取和平。东赫兰吞并西赫兰,只余下西赫兰残部远逃西域,赫兰分裂尽半个百年,终于重归统一,南下进攻中原,一方面是为了消化战果,以战养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扬威。”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低头喝了一口药。在他说话的这段时间里,常昀一直都在认认真真的听。
“此外,东赫兰大概还想要河套一带。西赫兰余部犹存,以至于重新统一的赫兰不得不放弃西边部分草场,然而人口倍增之后,原先他们所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