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祟祟的,张皓文有两次都碰见了王氏的娘来张家看她,要知道,这老太太以前可是好几年都没上过一次门的。
    老三张传福仍然和以前一样一心一意跟着张传荣为家里出力,而且,周氏最近怀孕了,这让张传福更有干劲儿,张传荣和张传贵在外面跑,地里头的事儿多半都是他在张罗着。
    至于张传华,家里房子盖好了以后,干了这么多年农活的他好像一下子松垮下来,无所事事,张传荣已经平日在李氏面前已经流露出他对这个二弟隐隐的忧虑了。
    张皓文觉得他爹的担心不无道理,穿越前中了彩票几年后就家破人亡的故事他没少听说,确实,要是不给这些人们找点事儿干,说不定他们就会在安逸中走上歧途。
    张皓文简单喝了碗白粥,和张皓言一起往学堂走去。“宝儿,你背书怎么背的这么快呀?有没有什么诀窍?现在先生开始教《千字
    文》和《千家诗》了,《千字文》真不好背,我怎么也记不住啊!”
    诀窍?张皓文心想,自己的记忆力确实不错,但穿越前这么多年的学习经验也很有帮助。自己这两个哥哥嘛,要说张皓方是比张皓言聪明,张皓言和别家的孩子相比也不笨,他吃亏在九岁才开始读书认字,说实在的有点晚了。况且,从小干农活,忽然间就坐下来读书了,转变起来怎么也要一个过程。
    “你平时是怎么背的呀?”张皓文反问他。
    “我?”张皓言摸着脑袋:“我就是先生教的文章一遍遍的读呀,还能怎么背?”
    “你试试这样……”张皓文拿着手中的小石头在地上一划:“把背的文章分成一小段一小段,一、二、三……瞧见没,这是一柱香的时间,这个时间过去呢,你就重复第一小段和第二小段,然后过半炷香、半个时辰、一天,各自重复一遍……我回去给你画个表,你就知道了。还有,平时没事的时候多回忆回忆,不要背完了就放在那儿不管它……你这么背几天,看是不是比先前的法子好一点吧。”
    这时张皓文先前用来背单词的方法,其实韩先生也是让他们在重复中学习,每天“温故而知新”嘛,只是重复的次数没有那么多罢了。“平时多回忆回忆……”张皓言陷入了沉思,两人继续往前走着,眼看已经走到了学堂门口,韩景春仍然穿着他那件陈旧却平平整整,没有一丝皱褶的长衫,站在门口等着学童们的到来。
    借钱
    一见张皓文,韩景春马上露出了笑容。张皓文和张皓言则赶紧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先生。”
    韩景春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不光是学习,平时的礼仪也非常注重,每逢朔望日,还要拜孔子像,每日在课堂前都要温习一张张如何侍奉父母,尊长爱幼的故事的图画,那些先前只知道疯玩疯跑的村里的娃儿,一开始读书之后马上就好像彻底变了个人。
    “嗯,好、好,皓言,你进去读书吧,皓文,你跟我过来一下。”韩景春对他们说道。
    张皓文把书篓往上背了背,好奇的跟着韩景春走进了旁边的斋房。这间小屋是当时特地加盖的,让教书先生在课与课之间休息,批改学生们的字帖、文章的地方。韩景春把张皓文叫到跟前,对他说道:“皓文呀,把你的手伸出来给我瞧瞧。”
    张皓文纳闷的把两只小手伸到了韩景春的面前,韩景春把他的手拿起来捏了两下,点头道:“嗯,差不多了。”
    张皓文一开始还不解其意,后来一转眼看到旁边的毛笔,他忽然明白了:“先生,您是不是要开始教我写字啦?!”
    韩景春微笑着点了点头:“如今科举虽然以文章取士,但若是想让文章入得了大宗师的眼,一手好字非常关键呐!先前为师没有让你开始写大字,那是因为你人还太小,手劲儿不足,若是过早练字,未免会对你的筋骨不利。你人长得快,我看你这手已经可以开始握笔了,从今日起,你就随着大家一同开始练字如何?”
    张皓文自然高兴,他穿越前也练习过毛笔字,不过,当他看见韩景春的字的时候,他心里那叫一个自惭形愧啊,韩景春的字工工整整,一笔一划既饱满,又圆融,秀丽中带着刚劲,华美中又有几分清隽,比印出来的字还要整齐,张皓文知道练字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他早就想快点开始了。
    见张皓文不停点头,韩景春拿出一卷纸,打开一瞧,上面正是他为张皓文准备的一张张可以临摹的字帖。韩景春一捋胡子,有些得意的道:“为师虽然科名蹭蹬,一直考到这么大岁数也没中举人,但为师的字,却是几任学道都称赞过的。在文昌县彭县尊手底下,凡是重要的来往公文,县尊大人也都要让我誊写,就是因为为师这一手字还算过得去啊。皓文呐

章节目录

农家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风暄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暄和并收藏农家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