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荣道:“爹爹,为啥咱村子里没有学堂呀?”
张传荣道:“学堂要有个地方开设,还要请先生,村里现在人人担心均工夫役的事儿,谁手上有多余的银子……”
他话音未落,李思纳闷的问道:“什么?均工夫役?这回摊派的是什么差事?我为何不曾听说过呢!”
此时张传荣也没了先前的忧虑,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李思,谁知道李思一脸愕然:“妹夫,你就是为了这个进山的?你……不会是听错了吧?”
张传荣和张皓文忍不住面面相觑起来,李思的酒已经醒了一半,他继续说道:“我也听说了琼中黎人作乱的事,但朝廷已经调遣了两广的兵力上岛剿贼,现在叛乱十有八九已经平定了,哪里用得着再征老百姓去打仗呢?”
原来如此!为了这不实的传言,他们差点把命赔上啊!不用说,这谣言肯定是王老三他们那一家子传播的。这样的恐慌会给他们带来不少好处,万一他们张家短了银子,再让王氏在吴老太太耳朵边上吹吹风,说不定王栓儿和皓春的事儿就成了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多亏了他和张传荣,他们家不但没有着了道,反而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况且,张皓文转念一想,因为不用去服役,村里各家各户的银钱就没那么紧张了。到时候他们出个大头,其他人再象征性的垫点,在村子里办个学堂并非是天方夜谭。
于是,他对张传荣道:“爹爹,咱们能不能出钱在村子里办个社学?”
“办社学?!那可是能上功德碑的好事呀!”张传荣脱口道,他刚才也在为张皓文读书的事情发愁,如果村子里头有个学堂,那不仅是宝儿,家里其他几个侄子也就能开始读书了。更重要的是,这样就能堵住村里人的嘴,以免他们在背后说三道四,盯着自己带回去的这些银子。张家人的名字上了功德碑,往后就更没有人敢欺负他们了。
这钱自然要从剩下的五百多两里面出,张成才应该是赞成的,就是不知道吴氏会不会反对。
张传荣正想着,李思听罢却皱起了眉头:“宝儿呀,办学堂容易,村头那观音庵,你外公先前办社学的地方,这些年荒废了,花几十两银子修修就成,你们现在也有这个钱了,可先生从哪里请呢?”
先生?张皓文对着张传荣一笑:“爹,看来明天咱们得去找梁管家啦!”
紧接着,他伸出了两只壮实的小胳膊:“爹爹,爹爹,咱们在龙楼镇上都没来得及给娘还有姐姐买东西呢,什么时候你带着宝儿去给她们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吧!”
李思听了张皓文的话乐了起来:“这孩子倒是孝顺。明天,阿舅和你爹就带你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去!”
第二天,张传荣和张皓文早早起来,先去了梁管家下榻的客栈,梁管家听后,笑着道:“我家老爷真没有看错人呐,你们不求财,不求地,竟然是要为村里筹办社学,好,这个忙我帮定了,你们就回家等着听信吧!”
紧接着,李思就带着张传荣和张皓文来到了谭牛村的集市上,这一回,他们直接绕过在外面摆摊的那些小贩,走到一家看上去颇为讲究的铺子跟前。
张皓文抬头一瞧,牌匾上写着“嘉湖细点”四个大字,想来应该是买点心的了。眼看李思进了铺子,那伙计招呼道:“李账房呀,您怎么今天得了闲?”
李思笑着道:“青安的姑父和表弟来了,带他们买点东西带回村里尝尝。”张传荣从没买过一次这么精巧的点心,他先前打完短工回家,最多也就是狠心花两个钱买点云片糕回去给家里孩子们嚼两片新鲜新鲜。这会儿看着一排排糕点,这个直爽的庄稼汉子露出了不知所措的神情。
张皓文知道自己的爹不舍得花钱,于是便伸出手指着台子上道:“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叫什么名儿,一样来几块儿。”
那小伙计眉开眼笑:“糖糕、枣子糕、杏仁饼……还有这种果子外头包了糖的,叫松仁缠、还有里面是核桃的……还有这八珍糕,这可是好东西,里头有山楂、茯苓、还有山药、麦芽,哪个娃儿积食不爱吃东西的,吃两块这八珍糕保准管用!”
张皓文一想每天张皓言和张皓方抢杂粮饭抢的不亦乐乎的场面,就觉得这种糕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于是就让小伙计把其余的一样包了几块,一共花了四钱银子,张传荣付了钱,小心翼翼的拎着纸包出了那“嘉湖细点”铺子的门。
买了吃的,穿的用的自然也不能少。没卖沉香片的时候张传荣买的那两匹潮蓝布,现在张皓文已经看不上眼了,李思带着他们找了家成衣店,张皓文给两个姐姐一人挑
张传荣道:“学堂要有个地方开设,还要请先生,村里现在人人担心均工夫役的事儿,谁手上有多余的银子……”
他话音未落,李思纳闷的问道:“什么?均工夫役?这回摊派的是什么差事?我为何不曾听说过呢!”
此时张传荣也没了先前的忧虑,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李思,谁知道李思一脸愕然:“妹夫,你就是为了这个进山的?你……不会是听错了吧?”
张传荣和张皓文忍不住面面相觑起来,李思的酒已经醒了一半,他继续说道:“我也听说了琼中黎人作乱的事,但朝廷已经调遣了两广的兵力上岛剿贼,现在叛乱十有八九已经平定了,哪里用得着再征老百姓去打仗呢?”
原来如此!为了这不实的传言,他们差点把命赔上啊!不用说,这谣言肯定是王老三他们那一家子传播的。这样的恐慌会给他们带来不少好处,万一他们张家短了银子,再让王氏在吴老太太耳朵边上吹吹风,说不定王栓儿和皓春的事儿就成了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多亏了他和张传荣,他们家不但没有着了道,反而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况且,张皓文转念一想,因为不用去服役,村里各家各户的银钱就没那么紧张了。到时候他们出个大头,其他人再象征性的垫点,在村子里办个学堂并非是天方夜谭。
于是,他对张传荣道:“爹爹,咱们能不能出钱在村子里办个社学?”
“办社学?!那可是能上功德碑的好事呀!”张传荣脱口道,他刚才也在为张皓文读书的事情发愁,如果村子里头有个学堂,那不仅是宝儿,家里其他几个侄子也就能开始读书了。更重要的是,这样就能堵住村里人的嘴,以免他们在背后说三道四,盯着自己带回去的这些银子。张家人的名字上了功德碑,往后就更没有人敢欺负他们了。
这钱自然要从剩下的五百多两里面出,张成才应该是赞成的,就是不知道吴氏会不会反对。
张传荣正想着,李思听罢却皱起了眉头:“宝儿呀,办学堂容易,村头那观音庵,你外公先前办社学的地方,这些年荒废了,花几十两银子修修就成,你们现在也有这个钱了,可先生从哪里请呢?”
先生?张皓文对着张传荣一笑:“爹,看来明天咱们得去找梁管家啦!”
紧接着,他伸出了两只壮实的小胳膊:“爹爹,爹爹,咱们在龙楼镇上都没来得及给娘还有姐姐买东西呢,什么时候你带着宝儿去给她们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吧!”
李思听了张皓文的话乐了起来:“这孩子倒是孝顺。明天,阿舅和你爹就带你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去!”
第二天,张传荣和张皓文早早起来,先去了梁管家下榻的客栈,梁管家听后,笑着道:“我家老爷真没有看错人呐,你们不求财,不求地,竟然是要为村里筹办社学,好,这个忙我帮定了,你们就回家等着听信吧!”
紧接着,李思就带着张传荣和张皓文来到了谭牛村的集市上,这一回,他们直接绕过在外面摆摊的那些小贩,走到一家看上去颇为讲究的铺子跟前。
张皓文抬头一瞧,牌匾上写着“嘉湖细点”四个大字,想来应该是买点心的了。眼看李思进了铺子,那伙计招呼道:“李账房呀,您怎么今天得了闲?”
李思笑着道:“青安的姑父和表弟来了,带他们买点东西带回村里尝尝。”张传荣从没买过一次这么精巧的点心,他先前打完短工回家,最多也就是狠心花两个钱买点云片糕回去给家里孩子们嚼两片新鲜新鲜。这会儿看着一排排糕点,这个直爽的庄稼汉子露出了不知所措的神情。
张皓文知道自己的爹不舍得花钱,于是便伸出手指着台子上道:“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叫什么名儿,一样来几块儿。”
那小伙计眉开眼笑:“糖糕、枣子糕、杏仁饼……还有这种果子外头包了糖的,叫松仁缠、还有里面是核桃的……还有这八珍糕,这可是好东西,里头有山楂、茯苓、还有山药、麦芽,哪个娃儿积食不爱吃东西的,吃两块这八珍糕保准管用!”
张皓文一想每天张皓言和张皓方抢杂粮饭抢的不亦乐乎的场面,就觉得这种糕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于是就让小伙计把其余的一样包了几块,一共花了四钱银子,张传荣付了钱,小心翼翼的拎着纸包出了那“嘉湖细点”铺子的门。
买了吃的,穿的用的自然也不能少。没卖沉香片的时候张传荣买的那两匹潮蓝布,现在张皓文已经看不上眼了,李思带着他们找了家成衣店,张皓文给两个姐姐一人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