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不问,却不好和太妃说这些。
    此时齐嬷嬷都知道了,太妃也想问了,清芷在旁边接话证实道:“太妃,是真的,奴婢听说光往外送银子买粮就十多万。”
    还有针线房的奖赏,怕是也会发下来的,要是真的,府里的人没有不眼红的,清芷几个早就已在议论,她们是伺候太妃的,一个月得的还不够那边手缝里流出来的。
    太妃是真的肉疼了,“怎么往外送这么多,靖凯马上成亲了,府里银子也不宽裕,都不知道帮一下她大哥。”
    她有些心气不平,“齐嬷嬷,你看她那个银子会怎么花,府里还有那么多金子,明嫣成亲后是不是会拉走,王爷问她要些,明嫣能给吗?”
    对二小姐的事,齐嬷嬷一直关注,到是知道一些,忙回道:“太妃还是不要问这些,也免得伤了和气,二小姐是帮着王爷的,现在您看王爷何时再要过银子花,要是您去问,不免让二小姐觉得太妃偏爱王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太妃细思了下,是这个道理,叹了口气,“齐嬷嬷你说的对,只是……。”她心里还是不甘心,那么多,难道都带去镇国公府吗?
    齐嬷嬷也松口气,太妃听劝就好,只是,二小姐那边太张扬了,这银子,也太让人眼红了。
    让人眼红的寇明嫣却在汀芳院叹气,“这来的快,走的也快。”齐亮他们怎么也得再给一些,当然不给也行,只是寇明嫣总是觉得不自在。
    她点了五张两千两的银票,嘱咐姚黄,“这个是给去北面的那些人的,单放着,齐亮回来记得提醒我。”
    “小姐,这是不是太多了?”姚黄被这数目吓了一跳,“听说都带了些银子去,也收了些东西,府里已经有不满的了。”
    “有不满的了?”寇明嫣嗤笑了一声,“别管那些人,多劳多得,谁有意见找我来。”
    她看了眼姚黄,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你去外面给人做事,一个给你一两银子,一个给你十两,你选那个?”何况齐亮这一趟可是得了马铃薯这个物种。
    这道理浅显易懂,姚黄不言语了,只是心里却觉得这和外面不那么一样,只是她的身份和齐亮都是一样的,当然希望主子仁慈。
    玉楼却在一旁嘟着嘴,“奴婢也要好好学做针线了,这次奴婢得的最少。”
    云红得的最多,有一百多两,只觉得跟做梦一样。
    姚黄却并没把得的银子拿走,都放在小姐这里了,从前,她一向是补贴家里的,她如此行事,寇明嫣是赞同的,女孩子,在这个时代是必须要好好打算的。
    第140章 流民
    一夜安稳,唯有冷风呼啸肆虐的声音在梦里都不停歇,睡眠中偶尔醒来的寇明嫣有几分忧虑。
    晨光中不等姚黄几个进来就已从床上坐了起来,她深叹了口气,感觉着寒凉的冷气侵袭着皮肤,今日是必要出去的,太子发话了,捏着鼻子也得去看看。
    一番收拾后,带着丫环婆子坐在马车上,一行人从固北王府出来,直奔南城门,玉楼叽叽喳喳的声音一直不停,寇明嫣笑看着几个人。
    等马车一拐上南宁路,外面搭建好的一些简易的房子车里几个人看不见,可是杂乱的声音已传了进来,玉楼好奇地掀开帘子,从缝隙里往外看,入眼帘的是衣衫褴褛的流民在走动,惹得她一声惊叫。
    她缩回身子,“小姐外面?”神情迷慌早没了笑容。
    车里沉寂下来,姚黄几个一一看过,都心里打鼓。又走了一段路,玉楼忍不住又看去,忙叫道:“有官差,小姐那里在施粥了。”
    车里已不暖和了,好在都穿得多,车这时也停了下来,知道是到了,姚黄已先下去了。
    几个人慢慢地一个挨着一个地下了马车,站在车旁看着施粥的地方,这毕竟是皇城底下,怎么也得管,不然,真闹起来,谁也兜不住,这就是挨近皇城的好处,不然也不会跋山涉水地跑这来。
    从雕栏玉砌中过渡到这里,姚黄几个脸色发白,有些接受无能,寇明嫣也是无法接受,可是该看的,该知道的也要知道。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女人还是得有刚性和韧性,这个世界对女人不是那么慈悲,年轻时领悟的东西越多,日子才能过得越好,生活实在是需要智慧的。
    王府从前的日子都觉得苦,可是谁也没短了吃食,这天下到底是要乱还是能一直平稳下去有谁知道,帝王已现,这应该是好现象,只是寇明嫣拿不准的是,这是要乱多久,这天灾是不是真的有三年。
    这是个靠天吃饭的时代,有时候,一场天灾就能结束一个王朝,从前只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只有看到才能明白。
    户部的主事沐宠正派人分着早食,他是寒门出身,靠的是皇上的提拨,不过这几年也止步与此了。
    被户部尚书点名过来安抚流民,他就知道不好,这个差事弄不好,就把他搭进去,只是不容拒绝。
    寇明嫣一往这边走,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昨日的事已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能得些粮

章节目录

挽天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一灯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灯红并收藏挽天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