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赤金头面,鬓边簪一朵鲜艳的绢花,面色如生,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映蘋平静地坐在她的身边,看见林红玉进来,飘一样走过来,递给她三封信。
林红玉的眼泪瞬间沾湿了信封,将信封上的收件人名字洇得一片模糊。
她甚至没有看到跪在床前痛哭流涕的庆国公夫妇一家人,而是眼前一黑,软软地倒了下去。
她醒过来时,天已经大亮。她挣扎着走到窗前,向外看去,就见外面早白芒芒一片,惨白的灯笼在风中微微的晃动,天上竟飘起了指甲盖大小的雪花,转眼地上的雪似乎又厚了一寸。
春枝给她披上绿缎披风:“郡主,这节骨眼上,您可不能病了。”
林红玉茫然地看着外面,突然道:“我的孝服准备好了吗?给我换上吧。还有那三封信,给我看看。”
春草眼眶红红,拿着赶出来的孝服进来伺候她穿衣。
林红玉接过那三封信,却意外地发现三封信的信皮上都写着她的名字。
她顾不上奇怪,颤抖着手随便撕开一封,却见里面又掉出一个完整的信封来。
再看那信封上所写,却是重历皇帝陛下亲启。
她微微一震,不知道老太太为什么会给李岩写了一封信,还不想让国公府的人知道。
她此时满脑子又昏又胀,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便把信揣到怀里。
再去撕开另一封,这封却是写给她的,她一看眼泪终是忍不住又“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老太太在信里说,不能跟她去郡主府,不能瞧着她出嫁,对不起她。又说,虽然知道她必会保得国公府上下性命,可是她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五姑娘嫁入太子府,玷辱了郑家的清白,更担心两家结亲之后,庆国公利令智昏,做出不知王法的事情来。到时候便算是保得性命,却会毁了郑守业和郑守泽两兄弟的前途,便是二房三房也会受到牵连。所以思前想后,只有以一死,换来郑家满门接下来几十年的平安荣华。
老太太最后还道:“我年事已高,为子孙长久计,也算是死得其所,不必哀伤。”
林红玉捂着胸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心里明白,老太太是以一死,让郑家上上下下避开这一场李岩一手操弄出来的政治风暴。等哥三个守完孝,这场风暴怎么也该停息了,郑家接下来,起码还能有三代的富贵。
心里想得明白,可是林红玉还是觉得整个胸腔都像被开水滚过一般,痛得她泪水横流。
春枝见她哭得实在太厉害,忍不住劝道:“丧报大约都送完了,不一会儿就要开灵堂,许人来祭奠。郡主也要去灵堂见客才是。”
这时春草已经给林红玉穿好衣裳,高声叫小丫头:“去把那件白狐裘拿来,外面这般冷,郡主可不能冻着了。”
林红玉这才抹抹眼泪,又打开第三个信封。没想到,这封信竟是给端王的!
她心中悲痛,实在想不出老太太为什么要写一封信给端王,便也把信揣入怀中。想了想,提笔写了一封信,再把老太太写给李岩的信封在里面,交给春枝,然后带着春枝去见了长华。
长华见她哭得满脸红肿,一双眼睛像两只熟透的红桃,忍不住劝道:“还说你比别人本事大,原来也是个没用的。老太太走都走了,你就是哭死又有什么用?”
只是她向来不懂得安慰人,这话说出来,倒有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
林红玉也没办法跟她计较,便道:“严姐姐,我让春枝送你回宫去吧。见了皇上,替我说一声,我要替老太太守孝,一时不便进宫。春枝那里有封信,你带着她亲手交给皇上吧!”
听林红玉叫自己姐姐,长华脸上的表情动了动,半天点了点头。
春枝自去安排送长华回宫不提。
林红玉这边叫人备了小轿,由冬凌陪着,顶着风雪去灵堂替老太太守灵。
庆国公府的老太太急病而亡,这消息不到中午就传遍了京城。不管跟国公府关系是亲是疏的,都紧赶着来吊祭,一时国公府门外的马车堵了两条街。
肖家头一个得了消息。一时也乱了套。最后肖成劝住了肖老太太和杜夫人,自己带着两个儿子先过来看看情况。
一进府,就见国公府里人挤人,乱作一团,他皱了眉头,直接进去要找郑守业和肖涓。
郑守业一下子仿佛老了十来岁,走出来时都有些摇摇晃晃。
肖涓跟在他身后半步,头也不敢抬。
肖成怒道:“你们两个不打起精神来,岂不是里里外外都乱了套?有什么事,以后再慢慢说,先把丧事办过去!”
郑守业眼里含泪,点头称是,又求肖成帮着主持大局。
肖成正好被李岩责令闭门思过,倒是有闲。当下也不客套,立刻就开始指派人手。
他是从小官一步步升上来的,办事能力一流。不一会儿功夫,门外知客的,二门引路的,端茶送水的,引入灵堂的,全分派妥当,国公府的人才算是有了主心骨,开始井井有条地接待前来
映蘋平静地坐在她的身边,看见林红玉进来,飘一样走过来,递给她三封信。
林红玉的眼泪瞬间沾湿了信封,将信封上的收件人名字洇得一片模糊。
她甚至没有看到跪在床前痛哭流涕的庆国公夫妇一家人,而是眼前一黑,软软地倒了下去。
她醒过来时,天已经大亮。她挣扎着走到窗前,向外看去,就见外面早白芒芒一片,惨白的灯笼在风中微微的晃动,天上竟飘起了指甲盖大小的雪花,转眼地上的雪似乎又厚了一寸。
春枝给她披上绿缎披风:“郡主,这节骨眼上,您可不能病了。”
林红玉茫然地看着外面,突然道:“我的孝服准备好了吗?给我换上吧。还有那三封信,给我看看。”
春草眼眶红红,拿着赶出来的孝服进来伺候她穿衣。
林红玉接过那三封信,却意外地发现三封信的信皮上都写着她的名字。
她顾不上奇怪,颤抖着手随便撕开一封,却见里面又掉出一个完整的信封来。
再看那信封上所写,却是重历皇帝陛下亲启。
她微微一震,不知道老太太为什么会给李岩写了一封信,还不想让国公府的人知道。
她此时满脑子又昏又胀,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便把信揣到怀里。
再去撕开另一封,这封却是写给她的,她一看眼泪终是忍不住又“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老太太在信里说,不能跟她去郡主府,不能瞧着她出嫁,对不起她。又说,虽然知道她必会保得国公府上下性命,可是她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五姑娘嫁入太子府,玷辱了郑家的清白,更担心两家结亲之后,庆国公利令智昏,做出不知王法的事情来。到时候便算是保得性命,却会毁了郑守业和郑守泽两兄弟的前途,便是二房三房也会受到牵连。所以思前想后,只有以一死,换来郑家满门接下来几十年的平安荣华。
老太太最后还道:“我年事已高,为子孙长久计,也算是死得其所,不必哀伤。”
林红玉捂着胸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心里明白,老太太是以一死,让郑家上上下下避开这一场李岩一手操弄出来的政治风暴。等哥三个守完孝,这场风暴怎么也该停息了,郑家接下来,起码还能有三代的富贵。
心里想得明白,可是林红玉还是觉得整个胸腔都像被开水滚过一般,痛得她泪水横流。
春枝见她哭得实在太厉害,忍不住劝道:“丧报大约都送完了,不一会儿就要开灵堂,许人来祭奠。郡主也要去灵堂见客才是。”
这时春草已经给林红玉穿好衣裳,高声叫小丫头:“去把那件白狐裘拿来,外面这般冷,郡主可不能冻着了。”
林红玉这才抹抹眼泪,又打开第三个信封。没想到,这封信竟是给端王的!
她心中悲痛,实在想不出老太太为什么要写一封信给端王,便也把信揣入怀中。想了想,提笔写了一封信,再把老太太写给李岩的信封在里面,交给春枝,然后带着春枝去见了长华。
长华见她哭得满脸红肿,一双眼睛像两只熟透的红桃,忍不住劝道:“还说你比别人本事大,原来也是个没用的。老太太走都走了,你就是哭死又有什么用?”
只是她向来不懂得安慰人,这话说出来,倒有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
林红玉也没办法跟她计较,便道:“严姐姐,我让春枝送你回宫去吧。见了皇上,替我说一声,我要替老太太守孝,一时不便进宫。春枝那里有封信,你带着她亲手交给皇上吧!”
听林红玉叫自己姐姐,长华脸上的表情动了动,半天点了点头。
春枝自去安排送长华回宫不提。
林红玉这边叫人备了小轿,由冬凌陪着,顶着风雪去灵堂替老太太守灵。
庆国公府的老太太急病而亡,这消息不到中午就传遍了京城。不管跟国公府关系是亲是疏的,都紧赶着来吊祭,一时国公府门外的马车堵了两条街。
肖家头一个得了消息。一时也乱了套。最后肖成劝住了肖老太太和杜夫人,自己带着两个儿子先过来看看情况。
一进府,就见国公府里人挤人,乱作一团,他皱了眉头,直接进去要找郑守业和肖涓。
郑守业一下子仿佛老了十来岁,走出来时都有些摇摇晃晃。
肖涓跟在他身后半步,头也不敢抬。
肖成怒道:“你们两个不打起精神来,岂不是里里外外都乱了套?有什么事,以后再慢慢说,先把丧事办过去!”
郑守业眼里含泪,点头称是,又求肖成帮着主持大局。
肖成正好被李岩责令闭门思过,倒是有闲。当下也不客套,立刻就开始指派人手。
他是从小官一步步升上来的,办事能力一流。不一会儿功夫,门外知客的,二门引路的,端茶送水的,引入灵堂的,全分派妥当,国公府的人才算是有了主心骨,开始井井有条地接待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