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疥之患,自古而今,中原最大的威胁都来自北方。如果府库不充,只能先装备一支军队,照本王看来,倒是该先东北后西南。”
林红玉听得耳熟,立刻抬头,就见端王越众而出,站在太子对面。
朝堂上人所皆知,郑国公府与端王府有旧仇,好几年不曾有过往来,端王的岳家卫相一系,也是被林红玉给搞掉的。
谁也搞不清楚,端王此时站出来,是想给太子添堵呢?还是想讨好郑家?可是郑家两大主力,庆国公和林红玉都不吭声,他跑出来有用吗?
林红玉眼光复杂地看向端王。这才是聪明人啊。太子所为,李岩必不能赞许,朝堂上,人人都畏于太子与英国公的势力,不敢出声,只有端王,不避与郑国公家的仇怨,也不怕得罪太子,一心为国家社稷发声!
肖成本来也一直不敢吭气。六部之中,除了他一这部,另外五部都跟徐相一起,倒向了太子。所以所谓国库不够充盈之说,全是废话。新唐如今可谓富得流油。打造两个火器营绝不是难事。问题是太子有了私心,一心只想壮大英国公一系,才导致这个局面。若抛开这些政治算计,就该如林红玉所言,装备两军才是正理。
可看到端王站出来,他挣扎不已,半晌,还是越众而出:“倒不如将户部之银一分为二,剩下一半,由民间自筹,如此便能南北兼顾,可以无忧。”到时候他多拨银子,两边其实都不需要再自筹。
他这主意一提,当即就把太子的鼻子气歪了。
谁不知道郑家富甲天下?自筹一半,对郑家来说是九牛一毛。可英国公家虽然久占富庶的东南,可是不擅营商,实力远不如郑家。更何况,他怎么能让到嘴的肥肉莫名飞掉一半?
“肖尚书,军费哪有叫民间筹钱的道理?端王所言,虽不无道理,可是俄国人已经占了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若是开战,一来,那里人烟稀少,所受损失有限,二来两国交战,总要遣使而宣。一两年内,只怕打不起来。反观东南,地方富庶,人口众多,流寇年年都来,为保护百姓,孤曾经奏启父皇,断绝海禁,可父皇却说不能因小失大,孤日日为东南百姓忧心。如今既有了这威力极大的火器,可将流寇灭绝,怎可不赶紧先顾及东南一带?庆国公,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庆国公见这战火到底烧到自己身上,暗暗叫苦。东北有他弟弟儿子,他当然希望能装备起来。可是……这江山还有几年就易主了,这个时候得罪太子,日后庆国公满门只怕都没有好下场,至于东北的战争,虽然林红玉分析有可能,可谁知道呢?
他只得埋头低声道:“太子……所言极有道理。”
太子听了,脸上一喜,就知道这庆国公不敢反驳。
却没想到,庆国公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话:“但此事,不如再问问国师的意见?”
太子:……。他还真看走眼了!谁不知道所谓国师姓林,可却是郑家人?!
“正是,不如问问国师的意见!”端王居然也加入进来。
肖成硬着头皮,也出了声:“臣也赞成,再听听国师的意见!”
林红玉:……。这三个,如今在朝堂上,算是她的嫡系?!端王也太聪明了些。
太子脸色一沉,眼神有些发冷。
林红玉只得起身,微微一笑,对着太子一躬行礼,道:“这事,我同意太子的看法。”
端王:?!马屁拍歪了?
庆国公:?!原来你也怂?
肖成:……我被带坑里去了。女人果然靠不住。
太子却仰天大笑,一副满朝尽在掌握中的志得意满:“国师果然有见识。”
当天晚上,林红玉又陪着李岩遛弯,李岩难得地满脸愁容。
“你……为何要说赞同太子的看法?!”
林红玉也是心情沉重:“皇爷爷,以其为了此事争执不休,不如让他们早早开工,立刻开始营造这批新式鸟铳。至于最后给哪只军队使用,等营造出来,再来商议不迟。”
李岩一愣,半天苦笑一下,长叹一口气:“过此日子,你再提议,全国多建几处兵工营造所。”
林红玉莫名地红了眼圈。李岩虽然年纪最大,可绝对心胸开阔,眼界宽广。相比这下,太子实在让人不放心。
“皇爷爷,您一定一定要长命百岁。”
李岩嘴角苦笑,拍了拍她的手:“你不说,你那个时代都还做不到让人长命百岁吗?尽全力,听天命吧!”
“皇爷爷,我还有一个提议,比兵工营造所还重要。”林红玉只得转移话题。
李岩看向她。
“建军校!皇爷爷,就算是有了新式鸟铳,没人会使,没有战法,还是一样会败。”
她便把她自己所知的现代军校情况说了一遍。
李岩听完,久久不语,半天,突然问出一句差点儿没把林红玉吓死的话。
“如果让你来立储,你会选谁?”
林红玉动了动粉红的小唇瓣,半天心情沉重地摇了摇头:
林红玉听得耳熟,立刻抬头,就见端王越众而出,站在太子对面。
朝堂上人所皆知,郑国公府与端王府有旧仇,好几年不曾有过往来,端王的岳家卫相一系,也是被林红玉给搞掉的。
谁也搞不清楚,端王此时站出来,是想给太子添堵呢?还是想讨好郑家?可是郑家两大主力,庆国公和林红玉都不吭声,他跑出来有用吗?
林红玉眼光复杂地看向端王。这才是聪明人啊。太子所为,李岩必不能赞许,朝堂上,人人都畏于太子与英国公的势力,不敢出声,只有端王,不避与郑国公家的仇怨,也不怕得罪太子,一心为国家社稷发声!
肖成本来也一直不敢吭气。六部之中,除了他一这部,另外五部都跟徐相一起,倒向了太子。所以所谓国库不够充盈之说,全是废话。新唐如今可谓富得流油。打造两个火器营绝不是难事。问题是太子有了私心,一心只想壮大英国公一系,才导致这个局面。若抛开这些政治算计,就该如林红玉所言,装备两军才是正理。
可看到端王站出来,他挣扎不已,半晌,还是越众而出:“倒不如将户部之银一分为二,剩下一半,由民间自筹,如此便能南北兼顾,可以无忧。”到时候他多拨银子,两边其实都不需要再自筹。
他这主意一提,当即就把太子的鼻子气歪了。
谁不知道郑家富甲天下?自筹一半,对郑家来说是九牛一毛。可英国公家虽然久占富庶的东南,可是不擅营商,实力远不如郑家。更何况,他怎么能让到嘴的肥肉莫名飞掉一半?
“肖尚书,军费哪有叫民间筹钱的道理?端王所言,虽不无道理,可是俄国人已经占了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若是开战,一来,那里人烟稀少,所受损失有限,二来两国交战,总要遣使而宣。一两年内,只怕打不起来。反观东南,地方富庶,人口众多,流寇年年都来,为保护百姓,孤曾经奏启父皇,断绝海禁,可父皇却说不能因小失大,孤日日为东南百姓忧心。如今既有了这威力极大的火器,可将流寇灭绝,怎可不赶紧先顾及东南一带?庆国公,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庆国公见这战火到底烧到自己身上,暗暗叫苦。东北有他弟弟儿子,他当然希望能装备起来。可是……这江山还有几年就易主了,这个时候得罪太子,日后庆国公满门只怕都没有好下场,至于东北的战争,虽然林红玉分析有可能,可谁知道呢?
他只得埋头低声道:“太子……所言极有道理。”
太子听了,脸上一喜,就知道这庆国公不敢反驳。
却没想到,庆国公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话:“但此事,不如再问问国师的意见?”
太子:……。他还真看走眼了!谁不知道所谓国师姓林,可却是郑家人?!
“正是,不如问问国师的意见!”端王居然也加入进来。
肖成硬着头皮,也出了声:“臣也赞成,再听听国师的意见!”
林红玉:……。这三个,如今在朝堂上,算是她的嫡系?!端王也太聪明了些。
太子脸色一沉,眼神有些发冷。
林红玉只得起身,微微一笑,对着太子一躬行礼,道:“这事,我同意太子的看法。”
端王:?!马屁拍歪了?
庆国公:?!原来你也怂?
肖成:……我被带坑里去了。女人果然靠不住。
太子却仰天大笑,一副满朝尽在掌握中的志得意满:“国师果然有见识。”
当天晚上,林红玉又陪着李岩遛弯,李岩难得地满脸愁容。
“你……为何要说赞同太子的看法?!”
林红玉也是心情沉重:“皇爷爷,以其为了此事争执不休,不如让他们早早开工,立刻开始营造这批新式鸟铳。至于最后给哪只军队使用,等营造出来,再来商议不迟。”
李岩一愣,半天苦笑一下,长叹一口气:“过此日子,你再提议,全国多建几处兵工营造所。”
林红玉莫名地红了眼圈。李岩虽然年纪最大,可绝对心胸开阔,眼界宽广。相比这下,太子实在让人不放心。
“皇爷爷,您一定一定要长命百岁。”
李岩嘴角苦笑,拍了拍她的手:“你不说,你那个时代都还做不到让人长命百岁吗?尽全力,听天命吧!”
“皇爷爷,我还有一个提议,比兵工营造所还重要。”林红玉只得转移话题。
李岩看向她。
“建军校!皇爷爷,就算是有了新式鸟铳,没人会使,没有战法,还是一样会败。”
她便把她自己所知的现代军校情况说了一遍。
李岩听完,久久不语,半天,突然问出一句差点儿没把林红玉吓死的话。
“如果让你来立储,你会选谁?”
林红玉动了动粉红的小唇瓣,半天心情沉重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