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转奇 作者:肉色屋
天了,可是风还凉着呢。”
胤禛想你现在可不能被风吹坏了,万一你死了,你的那个秘密委托人在事后跳出来来指正我诬陷我,这可不行啊。所以你现在要好好的活着啊!活着看你的梦想再一次破灭!
胤禩笑着应了。
想着等一下要说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意图,胤禩亲自拿帕子给胤禛净手,二人坐下了,用膳期间胤禩还给胤禛布菜。
胤禛一面佩服胤禩,一面努力调整自己的面部神经,调整自己的眼神,调整自己全身的肌肉,去配合胤禩。
最后,胤禛想果然我现在是疏于练习了,只一顿饭,我竟然已感到力不从心了。
看来我要抓紧时间练习才行啊。
156演技
在胤禛努力配合胤禩的情况,一顿饭相当完美的用好了。
胤禛想离开的时候,又想到胤禩好像应该有事吧?
哎,怎么还不说?
茶都上了。
胤禩最终没有让胤禛失望,胤禩开始说了:“今天见到了果毅公夫人,听说已经整顿行装准备回来了。”
胤禛“嗯”了一声。
心里想你就掰吧,你就掰吧,你今天见到了那些人难道我还不知道。
其实胤禩说的确实是托词。因为他不能直接对胤禛说,胤禛,和珅给我递消息,阿桂、丰升额已经被皇帝圈入军机了,而福隆安暂时不回来了,而且皇帝还有意让丰升额接任九门提督之位。所以胤禩只能侧敲旁击,迂回前进。
不过胤禩对胤禛那一声轻轻的“嗯”表示极大的气愤。
这事情这么重要你竟然就给这样的反应。还想不想要皇位了?
只是,面上胤禩只有继续说:“这回来了,只怕都要进军机了。”
胤禛想这我也知道啊,而且丰升额已经和我有相当的默契了,而且不只是他,就是下面那个副统领和我也已经有相当的默契了。
胤禩只好又说:“只怕九门提督不会再空悬了。”
胤禛听了,心里想,看来你确实对这个位子虎视眈眈啊。
明山一事确实是你所为了。
胤禛终于说话:“此次大军回京,朝堂上必然充实。皇帝必定有所安排。”
看你说的轻描淡写的样子,我要是以为你一点别的想法都没有,那我真是白活两辈子了。只是胤禩还是笑着说:“王爷不妨先和那些人通通气。他们一旦回了京,上门的人只怕要踩破门槛了。”
真是没长进,关系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临时抱佛脚!
识于微时的交情才可靠,懂不懂啊?就你这样,只能是利益相关者了。
胤禛面上说:“平时也走动一二,很不必这样子。”
胤禩气结。
普通的交情在关键时刻能顶什么用啊?
交情都是处出来的懂不懂啊?现在真是大好时机啊,一方面显着你消息灵通,一方面显着你关心他人。你去不去啊?你不去我自己去了!我可绝不会手软。
胤禩还是笑着说:“王爷说的是。”
胤禛脑子里升起一个问号。怎么?不劝了?这不像你啊!你从来都是迂回一二的,这次这么快放弃了?
胤禛认真的看胤禩,见胤禩虽然掩饰,但眼睛里仍精光一闪。
看来你是有另外的打算了。怎么,准备自己上了?
这可不行!
那样我就暴露了。
所以胤禛说:“福晋说的也有理。走动走动也无妨。”
胤禛故意加重“福晋”二字的音节。可恨胤禩面不改色。倒把自己气了个正着。
胤禩这边被胤禛瞬间改变主意的行为也弄懵了,心里腹诽,都说女人善变,我看你才是真正适合做女人的呢!
想罢,忍不住在胤禛的脸上添加了女人的头发,头饰,衣服等等,然后自己被自己逗乐了,憋笑。
胤禛正看着胤禩呢,见胤禩眼里闪过笑意,心里发恨。还是那么乐意操控人!
看着我按着你的路子走你开心了吧。看你眼角飞的样子!
你什么时候能改改你这个老习惯啊!
一高兴就眼角就向上飞了。不是个瞎子都知道了。
想毕,又暗恨自己,怎么以前自己就没有发现呢!
胤禛心里又恨!自己真是瞎了啊!还瞎了这么多年!
不能原谅自己啊!
胤禛心里发恨,就想告辞了。
刚有这个意向呢,连忙又压下了,这好像有点反常了,平时他都是要在这里宿一夜的。
可是现在?
胤禛又看胤禩。
胤禩刚刚将自己的笑意压下去,努力正经的说:“王爷便宜行事吧。我不过是些小见识。”
胤禛一听,被激发了。
老八,你的戏演得可真好。
不过我也一定不会比你差啊!
不对。我不仅不能比你差,我还应该比你高明啊。
所以,胤禛又狠狠心坐住了,一面又想,以前这时候我们聊些什么呢?怎么我都想不起来啊?(乱入:四爷,以前你都是调情来的。)
不管这个了,重要的是现在,赶紧找一个安全的话题出来。
胤禛苦苦的想了一阵。
没想出来。
又看胤禩。
你倒是接着说话啊!你不是一贯的能说会道、八面玲珑吗?
胤禩这时也看胤禛呢。
你今天晚上是怎么啦?看了一眼又一眼的?
而且,好像话比较少啊。有什么难言之隐啊?看中哪家的姑娘啦?
没关系啊?抬过来!就是照样生不出儿子来。
胤禛看到胤禩也看他,暗叫不好,可不要给这个狐狸看出点什么来。
心里一急,果然生出一智来。
绵宁啊!现成的话题。
胤禛口气闲闲的开口了:“绵宁这会儿歇了吧?”
打太极啊?我跟着。于是胤禩说:“必是没歇。王爷还不知道我们家的规矩啊。您那里不歇,底下的人怎么敢歇?”
又接着说:“我叫人领了他来。”
胤禛矛盾。见还是不见?这可真是活生生的兄弟xx的证据啊。
胤禛心里自动的屏蔽了两个字。实在是承受不起啊。
可是就在他犹豫的当头,胤禩已经为他做好了决定,胤禛也错过了拒绝的机会。
不一会儿,绵宁来了,果然打扮的整整齐齐,显得精神烁烁的。
带着恭敬又亲热的态度,绵宁给自己的阿玛和额娘请了安,然后又端端正正的站了。
胤禛发问,或者说训话了。
“最近读了什么书?”
“读《幼学琼林》。”
“读到哪里了?”
“儿子正读其中的贫富篇。”
“背一段来。”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惟君子安贫……”
绵宁一气儿背了下来。
胤禛忍不住在心里点头,暗道,不愧是我的儿子。只是表面上却仍严肃一片。因为他已经打定主意,要趁机将绵宁摞到自己身边来,好远离了胤禩。
所以等绵宁一背好,胤禛就开始训话了。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你不要洋洋得意,你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天与地的距离,所以你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好达到我的期望。
绵宁的眼神就微微有点黯然了。才三岁半的孩子么。都是需要表扬和鼓励的啊。
不过,胤禩对此见怪不怪,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么。只是绵宁这个孩子真真难得,和他小时候一样聪慧。不亏是他的儿子!胤禩心里有那么些骄傲感。
最后胤禛训完了,当然最后的最后还是在言语上给了绵宁一块小小的糖,鼓励了一句。
胤禛说完了,轮到胤禩了。
虽然胤禩理智上认为刚才那是常例,但是情感上胤禩不能接受。谁叫你训我的儿子啊!
所以,胤禩拉过绵宁,说:“今天晚上给你添的松仁锦鲤,用的可香?”
绵宁立刻答道:“儿子用的香。额娘,明天还有吗?”
这小子因为胤禛最后的一句鼓励话,已经不沮丧了。他现在基本上也摸着这种惯例了,阿玛总是要训话的,而且这是为了他好,自己要认真的听着,只要最后一句是鼓励的话,那么实际上阿玛对他还是满意的。然后接着额娘就会表示关爱了,这时候可以趁机撒一下娇,提一些要求。
胤禩果然配合绵宁,用手轻轻的敲了敲他的脑门:“统共才那么几尾活鱼,已经进了你阿玛和你的肚子啦。”
又说:“这鱼你虽然喜欢,可是也不可这样挂在嘴上。记住,越是喜欢的东西越不可挂在嘴上,免得让人拿了这些东西来唬弄你。”
绵宁乖巧的说:“额娘,儿子知道了。”
胤禩笑咪咪的摸着绵宁的袖子,检查他的衣服是否厚薄,一面又补充说:“明天虽然没有那鱼,那是有你喜欢的羔羊肉。”
绵宁眼睛顿时一亮:“额娘,我们还像上次那样吃吗?”
胤禩摸了袖子又去整绵宁的衣领,一听绵宁说,就明白绵宁这是指上次自己“庖丁解牛”一样剔羊肉的手段了,所以又问:“你想像上次那样吃?”
绵宁继续星星眼:“儿子想。额娘,你上次那样,拿刀子,这样,那样”,一边说一边比划,“然后一条羊腿就在盘子上了。好看又好吃。”
胤禩纵容:“好,明天额娘在耍给你看。到时候你要多吃点。”
绵宁继续卖萌:“嗯,儿子一定都吃光。”
胤禩又说和绵宁说了几句,才让绵宁回去了。
一回身,胤禛一双眼睛正幽幽的看着自己呢。
胤禩当即心如擂鼓。
胤禛有这样的眼神,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胤禛一贯的表现和作为,胤禩难免心里就想这人不会又打着那个主意吧?怎么这么久了,他就是不死心呢?
哎,这可真是一个麻烦事情啊。
也不知道呕吐的借口还能用多久?万一胤禛什么时候兽性大发?自己可怎么办?
到了现在,自己还真的是吐不出来了。
每次装的都很辛苦啊。
157过招
这一次八爷真的是误会四爷了。
只是,不说四爷不知道,就是四爷知道,他也浑不在乎。误会就误会呗,老八误会他的次数还算少吗?那是像天上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的。
四爷眼睛幽幽的,那是因为被出现在他面前的场景给镇住了。
胤禛刚开始准备他一训完话,就让绵宁回去了,然后他接着和胤禩谈绵宁的问题,务必要让绵宁跟着自己过了。
但是胤禩没给他机会说话,就把绵宁拉过去了,而且还立即说上话了。
胤禛决定忍,没办法,因为胤禛想起来原先他们一直是这样过的。
然后胤禛听着绵宁一声“额娘”,心里就幸灾乐祸上了。
听听“额娘”,儿子哎,你真会喊。多喊几声,使劲的恶心着你八叔。
接着看到胤禩一脸淡然的样子,郁闷了。你怎么就这么淡然啊?又恶毒的想,莫非你觉得做女人比较适合你自己?
胤禛也尽力假装淡然的继续听着胤禩和绵宁的对话,又听几句,胤禛勉力压着嘴角,不让它抽搐。
这实在是让胤禛不能淡定啊。
谁能告诉他,眼前这个一副慈母状的人真的是前世那个面上永远如沐春风实际上心狠手辣的圣祖八阿哥?
看到眼前这场面谁能相信啊?
胤禛有点转不过弯来。
知道胤禩将一个女人演的不错,和眼见为实的一副慈母状在自己眼前,那冲击力真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啊。
等着绵宁走了,胤禛还被冲击着呢。
胤禛没回过神来,胤禩只好主动了:“王爷,可要用点点心?”
胤禛回过神来了,刚用了饭,用什么点心?糊涂!
接着又明白过来,胤禩在送客了呢。
你不让我待着,我偏待着,反正受苦的是你。
胤禛立即下定决心,便慢慢的说:“点心是用不着。只是我这里还真有一件事情。”
胤禩眉毛微挑了,和声说:“王爷有事,只管吩咐就是了。”
以前没见你这样好说话。
以前让你办事情,你不是都要哼上两哼,转上那么几转的么?
胤禛又恨上了,不过到底还是温温的说:“我想着绵宁也大了,老是住在内院也不像个事。不如找个时间,让他搬到外院去,单独分个院子给他。”
胤禩的眉毛都要飞起来了。
什么叫大了?
绵宁才三岁半好伐!
阿哥们哪个不是到六岁才搬到阿哥所的啊?
末了又想,你这是抽哪门子风啊?
胤禛看着胤禩的眼神和面目表情就知道胤禩不同意了,不过,若是胤禩还想在他面前做个恭顺端庄的福晋,胤禩就必须答应这件事情。
这样一想,胤禛觉得自己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啊。
胤禛心情不自觉的就好了一些,然后他听到胤禩说:“王爷怎么突然想起这件事情来?”
胤禛想这个果然是胤禩,这一句话就露出来了,不是一开口就反对也不是一开口就赞同,而是寻找原因。
不过胤禛早就准备好了,虽然按照他的迫切的内心,这个时候他应该说一句“这事我已经决定了,你别管了”来呛的胤禩哑口无言又郁结内里,但是实际上胤禛担心自己露馅,所以理性的说:“绵宁可不是大了么。刚才你也已经看到了,在他这个年纪能将书背的这么好本是很难得了,但你看他,竟是十分轻松,我想着看来这功课对他来说已经太轻松了。所以日后不妨对他更加严格要求,也好让他更加明理识人。”
果然又抽风了,想什么是什么?
圣祖当年对你怎么说的?戒急用忍!你难道不能将事情在你脑子里过几遍再说么。
胤禩这样想,却说:“要加功课加上去便是,何苦将他挪到外面去呢?在这里,有我照顾着衣食起居,他更能用心读书。”
胤禩想,虽然绵宁去了外院,也在他的掌控之中,可是毕竟还是不方便啊。自己的将来可都压在这小子身上了,万万不能大意啊。
胤禛听了胤禩的话,心里难免讪笑,看这老八真把自己当成良母了,好照顾衣食起居呢?所以便说:“自古慈母多败儿。我真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要将挪出去。”
胤禩的眼角跳了跳,又自己用力压住了。
胤禛看着却想,恶心着了吧,你还必须忍着,忍得辛苦不?
胤禩这边终于压下自己的眼角,笑着说:“王爷,这可真是好大一个帽子。我可带不了。”
胤禛听了又想你现在还真是忍功了得,以前不见你忍啊,那时候,你若是也忍让几分,我又何至于那样呢?
胤禩接上又说:“虽然说绵宁看着是比别些个小子聪明,可是王爷也不可操之过急,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很是有几分道理。”
胤禛心里,绵宁必须跟我。
胤禩见胤禛不吭声,以为胤禛真正被他说动,又接着说:“从圣祖开始阿哥们都是六岁离了人去尚书房读书的,绵宁而今可才三岁半,不如等他过了四岁,再让他挪过去。”
胤禩想,我就不信到了今年下半年你还有心思来操心绵宁住在哪里?读什么书的事情?
到时候只怕你看他一眼的时间都要挤出来了。
胤禛再怎么不愿意也必须承认胤禩说的挺有道理的。可是他的儿子怎么能在胤禩手里呢?
不行。
胤禛开始说:“你说的也是一番道理。”停了一下才又开口:“若是绵宁有一二兄弟做伴,处在内院倒也是尚可。可是现在你看,这内院之中到处是女人,长此以往,绵宁移了性子可怎么好呢?”
哼!我就不信我恶心不着你!
胤禩听了不止是眼角跳了,连嘴角上的微笑都挂不住了。
老四!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觉得你含沙射影呢?
而且,你不是人啊?你和绵宁在一起的时间还短吗?
胤禛看着胤禩勉强的笑容,心里爽到了极点。然后他接着说:“你若是担心绵宁离你太远,就先把绵宁安在松园。松园和这里能有多少路,跨过一道门就是了。”
末了又说:“有我看着,你总该放心了吧。”
胤禛说到这个份上,胤禩真的不能再驳了,除非他撒泼。可是他又不能。所以胤禩只好说:“有王爷亲自教养,我有什么可操心的。”
胤禛知道自己胜利了,脸上的笑容真心起来。
胤禩觉得很是刺眼,于是说:“既然如此,王爷就容我先为绵宁收拾安排去了。”
胤禛点头。
正好啊。我正发愁找不到理由回去呢。现在我可以回去了。
然后胤禩自顾自的走了。
胤禛稍后也回松园了。
等着胤禩得到消息,说胤禛回去了,胤禩不免更加气恼。
好你个老四,竟然做起甩手掌柜起来了。
然后胤禩便充分发挥当年应对胤禛的法子,将绵宁搬家挪窝的事情无限期的耽搁了下去。
反正大家都没有提到什么时候完成么。
胤禩心里也痛快了点。
等着胤禛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那么大的纰漏。然后立时的,将这几天刚刚积累起来的一点点对胤禩的好感又冲刷的没了。
本来胤禛因为这几天暗地里查看王府里的人员、事体、规章制度等等事情之后,心里勉强承认了胤禩的存在对他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认为胤禩做一个福晋还是合格的优秀的,自己对此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当满意的。
结果胤禩马上老毛病就犯了,所以胤禛一下子又气上了。
胤禛蹬蹬的到了竹园,也不管胤禩正在干什么了,开口便是:“绵宁明天就搬到松园去。”
胤禩正在裱画,同时在的还有绿珠和绿玉。
胤禩一抬头没有看胤禛,而是看了一眼站在胤禛身后的杨和福。
杨和福被胤禩一看,头立即低的不能再低了。
福晋,奴才实在是挡不住王爷的脚啊。您看,奴才衣摆上还有王爷的脚印呢。
胤禩一看之下立即收回了目光,笑着说:“王爷这是怎么啦?大阿哥本来就准备搬到松园去了。”
胤禛正站在胤禩的面前,所以胤禩越过他的目光,他明明白白的感受到了,心里想胤禩果然对他防范甚多。
胤禩一说完,就自去净手,然后让绿珠等人速速回避。
胤禛看着底下奴才一个个退了个干净,心里暗道,自己刚才果然是怒气上头了,竟然在奴才面前发作了,这样下去胤禩说不定要起疑,自己还是必须忍住啊。所以胤禛眼神放柔了:“刚才是我着急了。”
胤禩大度一笑,道:“王爷不怪我办事不力就好。”停了一下为自己找借口:“虽说松园就在隔壁,可是我到底不放心,所以事事亲力而为,只求绵宁住的舒服。不想却耽误了王爷的事,还请王爷体谅我这一片心吧。不过我刚去看了,已是布置好了,王爷看是明日就搬呢,还是选个日子让绵宁搬?”
胤禛被胤禩堵的说不出话来。
总不能指着胤禩的鼻子说:“你这是不放心我呢!你以为我不知道!我早知道了!”
胤禛暗暗的吐纳了几次才说:“你辛苦了。”又说:“这是小事,明日就搬了吧。”
我还不知道你啊,我若说选个日子,你一定能把日子定在几个月后。
要说胤禛还真是了解胤禩。
胤禩一听胤禛说明日就搬,心里就暗暗惋惜,他都已经看了日子了呢,过几个月才有好日子。
不过这个时候,胤禩一直想伪装自己,所以也就不提出这样的要求了。
所以在胤禛提出要求后的第十日,胤禛总算把绵宁放在自己身边了。
作者有话要说:特意在这里说了。
介于这几天我不如意的rp。每次我一回帖,第二天就抽没了。所以这几天就都不回帖了。
但是每一个留言我都认真看了。尤其是一个真心的读着伐gn的长评。我真心觉得这位gn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真心的读者。不同的观点,理性的口吻,还有最后的打分支持,所以感谢虽然不是我的第一反应,但绝对是我对gn你的永久的感觉。接着,我想我是荣幸的,或者这篇文章是荣幸的,因为有你这样的读者。
此时此刻,我虽然已经认识到gn说的有道理,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心里很有点小复杂。不怕gn笑话,我简直不敢看你写的长评,在第一时间。
当然,我现在也认识到,我确实是在不知不觉中黑了八爷。为什么用不知不觉,不是我想狡辩,也不是我想推脱。在我写的过程中,我着重的看了四爷的历史事迹,但是对于八爷,我现在发现,确实少了一些,我发现我对八爷的认识有大部分都是从查阅四爷事迹的过程中累积起来的。现在我意识到我范了我昨天自己说的那个错误,我将八爷敌人对他的评价当成了真正的评价,这本身已经失去了公允。
所以,我两眼一抹黑的偏了。
但是这不是我的本意。
在我的大纲中,到了后面,八爷才是那个真正传奇的人。是他让四爷改变,是他让四爷认识世界,是他让四爷认识到目前的种种不足,是他和四爷一起缔造了传奇。
所以,我在这里要向热爱此文的八粉们,说一声对不起,此文确实有失公允。
最后,我想对四粉们说,我果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四粉。我以前不应该怀疑我自己的立场。
158攘外
绵宁搬到松园以后,胤禛立即安排乌拉那拉家找出来的两个七八岁的孩子给绵宁作伴。
然后胤禛准备开始了他的第二个计划,可惜时不待人,胤禛这边还没有着手找美女呢,那边皇帝的圣旨就频发了。
阿桂、丰升额等人人还没到京城了,职务已经下来了,两个都是入值军机,丰升额更是像胤禩透露的那样被皇帝取为九门提督。
这一下子胤禛在先斗皇帝还是先斗胤禩之间左右摇摆。
攘外先安内!
这是胤禛的第一个想法。
可是实际上胤禛理性的告诉自己,这一安内很可能就会让自己失去攘外的资格。胤禛从来没有忘记当年的八爷党的种种手段,和他在他们手里吃的明的暗的亏。
况且,唉,胤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几年自己是怎么活的啊,怎么这么一个人在他身边,他硬是没有察觉到呢,不然何至于现在这样!什么事情都和他商量着来,什么事情都没有瞒着他,搞得现在自己真正是束手束脚,投鼠忌器,真正是作茧自缚啊!
胤禛苦闷,胤禛懊恼。
当时自己是怎么回事啊?
要说结发夫妻,他和那拉氏也是啊,可是他也是内外分清的。
怎么这辈子就变成这样了呢?
和胤禩生活的一幕幕又开始在胤禛脑子里乱串了,胤禛赶紧叫停,在自己的脑子里打了个结。
看来,也只有先斗皇帝了。
起码在这件事情上胤禩不会拖他的后腿啊。
这样一想,胤禛心里宽慰了一点。
不过胤禛可也没有忘记胤禩的终极目标。
但是,胤禛想只要自己做的皇帝,哪怕胤禩是孙悟空呢,他也翻不了天。况且到时候,就是谣言四起又如何?这样的谣言对作为皇帝候选人的自己来说确实有杀伤力,可是当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九五至尊以后,这样的谣言不过就是一阵泛不起涟漪的清风。到那时,让皇后暴毙一下也没什么,或者,就让他做第二个那拉氏吧,不明不白的收了金册,然后第二年就死了。
这个时候胤禛突然感激起弘历来,幸好弘历给他指了一个听着好其实门第不显的人,若是从龙八大家,胤禛觉得这事情还真是不好办。(
胤禛用了一个晚上想好了自己要走的路以后,就开始动手干了。
本来预备要找的女人不找了,既然先不想和胤禩对上,就不用给他添堵了,惹了他,自己也没好果子吃。反正还有名份正正的阿颜觉罗氏呢,先宠宠她,嗯,她的兄弟们也有用呢。
本来预备要干涉的生意不干涉了,胤禩的钱来的也不正当,他就大大方方的用了,还造福百姓呢,而且政治斗争真的是很烧钱的一项活动啊。
至于胤禩本人,胤禛的眉头打结了。
胤禩!胤禩!!胤禩——
这人永远都是胤禛心中的刺!无论在哪一辈子。
胤禛真的是不知道拿胤禩怎么办。
堵着他?明显不行。
晾着他?好像也不行。
剩下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维持现状。
胤禛觉得这实在太为难自己了。
现在每次他见了胤禩,心总是抽个不停,那真是什么滋味都有。所以胤禛就不愿意见胤禩,可是又不得不去。胤禛又开始怪自己,都是以前频率太频繁了。你说那时候要趁着胤禩呕吐那份上,疏远了该有多好啊,现在也不用去装样子了。
胤禛又一叹气。
叹气叹完了,还得去竹园啊。
已经两天没去了,再不去,胤禩该怀疑了。
胤禛漫步到竹园,见了胤禩,立即发现胤禩脸色不太好,胤禛心里惊了一下,不会是胤禩发现什么了吧。当即就问说:“气色不太好,可是有什么事烦着你了?”
胤禩看了看胤禛,总算没有浪费他的这一番做作,只是还是说:“是吗?并没有什么事情。”
胤禛这边也快速的过了一下这府里的事情,确实没有什么大事,可是胤禩这幅样子,明显是有事情,那么就是外面的事情了。外面有什么事情?
胤禛紧接着问:“今日你出去了?”
胤禩便点头,说:“去了庄亲王府,今日是老福晋的寿辰。”
胤禛默了一下,这现在是他们侄子的府邸了。这位老福晋是他们的弟妹了。难道胤禩是有所感怀?
接着胤禛又想到难道胤禩见到了他的亲人?随后又否定,如果是这样,胤禩掩饰还来不及呢,又怎会露出这样的神色来。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又想到永瑺如今是领侍卫大臣又是总理行营大臣,难道胤禩听说了什么?
胤禛泛泛的问:“可是有不知礼的人惹你不快了?”
胤禩拧眉:“王爷为何这样说?庄亲王府上怎会有不知礼的人呢?”
胤禛想,不想我胡乱猜测你就快说。
胤禩停了一下才说:“我是为我自己感到羞愧?”
胤禛心口合一的说:“这可奇了?”后面一句在自己心里说,你也有感到羞愧的时候,都是装的吧。
胤禩接着说:“我近日来一直挂心这绵宁的生活,对王爷的生活起居竟然疏忽了,我实在是愧对王爷。”
胤禛立即被说的摸不着头脑了,心里暗道你忽略我是好事啊。我现在就怕你关注我太多。
不过你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
胤禛准备说一些安慰的话:“这怎么说呢?我好着呢。”
胤禩立即接上来:“正是因为王爷还这样想着,所以我就更加羞愧了。”
胤禛忍不住挑眉了。
胤禩看到了,就进入正题:“事情都这样了,王爷还这般想法,可见都是我的错了。”
胤禛眼睛都抽抽了。
胤禩才又说:“王爷可知道如今外面都怎么议论王爷?”
胤禛想,还能有什么,英明神武呗。
然后胤禩毫不留情的说:“宗亲之内似有人说王爷毫无手足之情。”
胤禛一听,怒了,这说的是什么呢?手足之情,你们配吗?胤禩,你也不想想你对我可有手足之情!当初是谁在我面前说二哥悖乱,叫我和一起去皇父那里揭发!当初是谁在我面前说大哥谋害二哥,叫我一起去皇父那里揭发!你知道手足之情是什么吗?
胤禛一怒之下,就将胤禩划分到前世去了。
胤禛这么想着,自然是目露凶光。
胤禩一见还以为胤禛上心了,接着说:“这也怪我,没有替王爷考虑周到。”
胤禛听了这话才想起了他和胤禩现在的处境。
哦,原来说的是永璇,永瑆他们。
胤禛颇有一点尴尬,因为这些人等实际上自己的孙子,所以,平时好像和他们来往确实不多,尤其是他现在还这么忙,这一块实在是更加有所疏忽了。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做了啊,怎么坊间会有这样的谣言?
胤禛就说:“怎么会有这等无稽之言?”又说:“你也先别自责。看看这谣言是从哪里来的?”
胤禩见胤禛果然跟上来说:“我也只是听了几句。他们又怎会在我面前说这样的话。若是这些话传到皇帝那里,王爷又辩无可辩,少不得要听训一番。虽然说清者自清,可是也有俗语说砍树一斧子,种树十年功,现在正值大批新人涌入的时候,王爷还是要有所防范吧。”
胤禩的能力胤禛还是承认的。所以胤禩说的这一番话,胤禛还是很有认同感的。
然后毕竟有多年互相协商的习惯在,胤禛脱口便问:“这要如何防范?”接着分析:“谣言这东西,向来是你越把它当回事情,它就越成真了。”
胤禩也知道胤禛说的对,实际上,他也从来没有想法要扑灭谣言或者镇压什么的。他是另有计划的。
胤禩还想了一想才说:“王爷的生日也快到了。虽说不是整寿,可是邀请几个兄弟来吃饭还是应该的。这样一来,大家自然就看到了王爷和兄弟之间兄友弟恭的手足之情了。到时候,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胤禛一听想好主意,就说:“到时候你安排吧。”
胤禩笑着点了头,又和胤禛说些对这个生日一些安排。
胤禛听了虽然知道面前说话的是胤禩,可是对于这些处处合着他心意的安排,竟是说不出一句驳斥的话来。
如果他只是博尔济吉特氏,如果他不是胤禩,这一切该有多美好。
以前两个人相处的一幕幕又开始在胤禛脑海中翻滚起来,泼墨作画,挥毫作诗,捧茶品茗,听音辩律,春日赏花,夏日观星,秋日听涛,冬日看雪,永远微翘的嘴角,永远春水的眼波,时而默契的相视,时而会心的微笑。
胤禛的心就这样软了下来,就这样柔了下来,他更加控制不住的想着,如果只是她,如果只是她,可是还没有等他想完呢,画面里那个人的微笑,那个人的眼睛,慢慢的变成了胤禩的微笑,变成了胤禩的眼睛。
胤禛的心一沉,胤禛的神一清,然后柔软褪去,坚硬重现。
这是胤禩!
这是要谋夺皇位的胤禩!
这是千方百计设计他、陷害他的胤禩!
159寿宴
三月底阿桂、丰升额连着福康安等人夹带着大军到京。
朝堂上一片忙碌,军机处也从来没有像当前这样人员充足过。皇帝的心情更是阳光一片。金川终于被拿下,他终于建下不世功夫;大臣们各个可亲可爱,办事从来不马虎;儿子们各个听话,父慈子孝共当楷模;国库充盈,大清国力强盛;外史来朝,言必称天朝。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丰升额密会胤禛,共同探讨了京中形式;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于敏中频频向胤禛示好;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和珅面对福康安的咄咄逼人之势,屡次向胤禩讨教;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健锐营和丰台大营已经隐隐的拧成了两股势力;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张明、何玉的田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惇妃之父的横财越发越大,兄弟几个都做了官。
胤禛很忙碌,胤禩很忙碌。
胤禛忙着安插人手,监视胤禩,同时忙着对胤禩瞒天过海。胤禛觉得后一个的难度真的很大,大的占用了他的一半的精力。
胤禩忙着策反胤禛,监视胤禛,同时暗中将胤禛的人马划拉到自己这里。胤禩觉得最近最后一项相当的不给力,胤禛最近结交的都是短期内用不上的人物。
所以胤禩决定在生日宴上给胤禛添火加柴。
四月二十五,胤禛的二十六岁的生日。
胤禩布置好了一切。请客名单早已让胤禛审阅,菜肴酒水也早已让胤禛过目,总之一切都好。
所以这一日到了,王府到旁晚时分就静静的开了侧门,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胤禛有同一个父亲(泛指灵魂上和身体上的)的永字辈中的关键人物都到了,正好堪堪两桌子。
胤禛撇下别扭,认真应付起自己的孙子和侄孙们。
不须臾,说席面得了,大家各自落座,永瑆,永璇,永瑢、永珹、永瑺等和胤禛一桌,刚要举箸,怎么觉得这么变扭呢。仔细一看,应了一句古诗了,遍插茱萸少一人。永琰不在席。
永瑢为人一向精明,不轻易说话,永璇不管,所以不顾永瑆的眼色,开口问:“怎么十五弟还没到?”
胤禛其实早就发觉了,而且也使人去查了,他倒不是认为胤禩没有发帖子给永琰,而是想弄清楚永琰什么没有来。结果也已经上报上来了,永琰宠爱的一个格格要生了,拖住了永琰。
胤禛若认为这是巧合,他就是傻子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明白胤禩想干什么了。
多么熟悉的场景,多么熟悉的手段。
以前他们是怎么做的?
遍请兄弟,除了二哥,又或者同时的,除了大哥和二哥。
结果如何?
兄弟们各有相好的,除了二哥,除了大哥,永远的孤家寡人。或者还有老三,不过,那是他自己折腾的,谁叫他企图两边讨好呢。
所以今天胤禩不只是要排除谣言,同时还要让新的谣言产生。
胤禛一点都不反对胤禩这样安排。
所以胤禛虽然知道了永琰不来的原因,但是还是开口到:“十五弟怎么还没来。哥哥们请在等等,少了他怎么行呢?”
这话一说,胤禛其实很囧,要知道以前他都是说弟弟们的,现在可好,老小了。
然后不等其他人开口又唤:“魏全泰,去看看,十五贝勒不定已经到了,你去迎一迎。”
魏全泰应了一声诺就去了。
胤禛一点都不担心魏全泰会空手而来,想必这个时候永琰的奴才正在王府某处被忽悠着,等着让人领来上来禀告呢。胤禩绝对不会不做这第二个安排的。
果然不一会儿,魏全泰就领着十五福晋的得用太监胡金保来了,一上来就跪下说:“奴才胡金保,给主子们磕头。”
磕头以后,胤禛问:“你主子呢?”
胡金保伶俐的说:“回王爷,奴才的主子叫奴才向王爷向各位主子告罪。奴才的主子说,今日弟弟恐是来不了了,改日弟弟做东,请哥哥们到府上小聚,当作赔罪了。”
胤禛面不改色的说:“叫你主子安心,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必这样慎重,不过是兄弟几个找了机会聚一聚罢了。你主子既然有事,不到也无妨。”
也有看不惯或者故意找茬的,比如永璇:“老十五这是遇上了什么事情啊?”
胤禛也接上说,本来么,就是永璇不说,他也要问的:“正是八哥这话。你主子可是遇上了什么难事?”
胡金保又伶俐的说:“主子好着呢。就是,就是府里有个格格突然间动了,比原来的时间早了许多,主子一时脱不开身。”
胤禛抬头的恰到好处,然后目光一一的和永珹、永瑢等人碰撞了一回,才又说:“这确实是大事。十五弟这是第一次做阿玛吧,难怪他这么紧张。你回去告诉你主子吧,安心在府里吧,有好消息及时送过来。”
说完以后,把目光又转向了年长的永珹。
永珹在胤禛目光的注视下,开口说:“真是这话。你快快去吧。”
胡金保磕了头才去了。
胤禛自行说:“既然十五弟来不了了,请哥哥们入座,我们自己乐一乐。”
永璇不在乎的说道:“赶紧上菜上酒,今天要好好乐
天了,可是风还凉着呢。”
胤禛想你现在可不能被风吹坏了,万一你死了,你的那个秘密委托人在事后跳出来来指正我诬陷我,这可不行啊。所以你现在要好好的活着啊!活着看你的梦想再一次破灭!
胤禩笑着应了。
想着等一下要说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意图,胤禩亲自拿帕子给胤禛净手,二人坐下了,用膳期间胤禩还给胤禛布菜。
胤禛一面佩服胤禩,一面努力调整自己的面部神经,调整自己的眼神,调整自己全身的肌肉,去配合胤禩。
最后,胤禛想果然我现在是疏于练习了,只一顿饭,我竟然已感到力不从心了。
看来我要抓紧时间练习才行啊。
156演技
在胤禛努力配合胤禩的情况,一顿饭相当完美的用好了。
胤禛想离开的时候,又想到胤禩好像应该有事吧?
哎,怎么还不说?
茶都上了。
胤禩最终没有让胤禛失望,胤禩开始说了:“今天见到了果毅公夫人,听说已经整顿行装准备回来了。”
胤禛“嗯”了一声。
心里想你就掰吧,你就掰吧,你今天见到了那些人难道我还不知道。
其实胤禩说的确实是托词。因为他不能直接对胤禛说,胤禛,和珅给我递消息,阿桂、丰升额已经被皇帝圈入军机了,而福隆安暂时不回来了,而且皇帝还有意让丰升额接任九门提督之位。所以胤禩只能侧敲旁击,迂回前进。
不过胤禩对胤禛那一声轻轻的“嗯”表示极大的气愤。
这事情这么重要你竟然就给这样的反应。还想不想要皇位了?
只是,面上胤禩只有继续说:“这回来了,只怕都要进军机了。”
胤禛想这我也知道啊,而且丰升额已经和我有相当的默契了,而且不只是他,就是下面那个副统领和我也已经有相当的默契了。
胤禩只好又说:“只怕九门提督不会再空悬了。”
胤禛听了,心里想,看来你确实对这个位子虎视眈眈啊。
明山一事确实是你所为了。
胤禛终于说话:“此次大军回京,朝堂上必然充实。皇帝必定有所安排。”
看你说的轻描淡写的样子,我要是以为你一点别的想法都没有,那我真是白活两辈子了。只是胤禩还是笑着说:“王爷不妨先和那些人通通气。他们一旦回了京,上门的人只怕要踩破门槛了。”
真是没长进,关系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临时抱佛脚!
识于微时的交情才可靠,懂不懂啊?就你这样,只能是利益相关者了。
胤禛面上说:“平时也走动一二,很不必这样子。”
胤禩气结。
普通的交情在关键时刻能顶什么用啊?
交情都是处出来的懂不懂啊?现在真是大好时机啊,一方面显着你消息灵通,一方面显着你关心他人。你去不去啊?你不去我自己去了!我可绝不会手软。
胤禩还是笑着说:“王爷说的是。”
胤禛脑子里升起一个问号。怎么?不劝了?这不像你啊!你从来都是迂回一二的,这次这么快放弃了?
胤禛认真的看胤禩,见胤禩虽然掩饰,但眼睛里仍精光一闪。
看来你是有另外的打算了。怎么,准备自己上了?
这可不行!
那样我就暴露了。
所以胤禛说:“福晋说的也有理。走动走动也无妨。”
胤禛故意加重“福晋”二字的音节。可恨胤禩面不改色。倒把自己气了个正着。
胤禩这边被胤禛瞬间改变主意的行为也弄懵了,心里腹诽,都说女人善变,我看你才是真正适合做女人的呢!
想罢,忍不住在胤禛的脸上添加了女人的头发,头饰,衣服等等,然后自己被自己逗乐了,憋笑。
胤禛正看着胤禩呢,见胤禩眼里闪过笑意,心里发恨。还是那么乐意操控人!
看着我按着你的路子走你开心了吧。看你眼角飞的样子!
你什么时候能改改你这个老习惯啊!
一高兴就眼角就向上飞了。不是个瞎子都知道了。
想毕,又暗恨自己,怎么以前自己就没有发现呢!
胤禛心里又恨!自己真是瞎了啊!还瞎了这么多年!
不能原谅自己啊!
胤禛心里发恨,就想告辞了。
刚有这个意向呢,连忙又压下了,这好像有点反常了,平时他都是要在这里宿一夜的。
可是现在?
胤禛又看胤禩。
胤禩刚刚将自己的笑意压下去,努力正经的说:“王爷便宜行事吧。我不过是些小见识。”
胤禛一听,被激发了。
老八,你的戏演得可真好。
不过我也一定不会比你差啊!
不对。我不仅不能比你差,我还应该比你高明啊。
所以,胤禛又狠狠心坐住了,一面又想,以前这时候我们聊些什么呢?怎么我都想不起来啊?(乱入:四爷,以前你都是调情来的。)
不管这个了,重要的是现在,赶紧找一个安全的话题出来。
胤禛苦苦的想了一阵。
没想出来。
又看胤禩。
你倒是接着说话啊!你不是一贯的能说会道、八面玲珑吗?
胤禩这时也看胤禛呢。
你今天晚上是怎么啦?看了一眼又一眼的?
而且,好像话比较少啊。有什么难言之隐啊?看中哪家的姑娘啦?
没关系啊?抬过来!就是照样生不出儿子来。
胤禛看到胤禩也看他,暗叫不好,可不要给这个狐狸看出点什么来。
心里一急,果然生出一智来。
绵宁啊!现成的话题。
胤禛口气闲闲的开口了:“绵宁这会儿歇了吧?”
打太极啊?我跟着。于是胤禩说:“必是没歇。王爷还不知道我们家的规矩啊。您那里不歇,底下的人怎么敢歇?”
又接着说:“我叫人领了他来。”
胤禛矛盾。见还是不见?这可真是活生生的兄弟xx的证据啊。
胤禛心里自动的屏蔽了两个字。实在是承受不起啊。
可是就在他犹豫的当头,胤禩已经为他做好了决定,胤禛也错过了拒绝的机会。
不一会儿,绵宁来了,果然打扮的整整齐齐,显得精神烁烁的。
带着恭敬又亲热的态度,绵宁给自己的阿玛和额娘请了安,然后又端端正正的站了。
胤禛发问,或者说训话了。
“最近读了什么书?”
“读《幼学琼林》。”
“读到哪里了?”
“儿子正读其中的贫富篇。”
“背一段来。”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惟君子安贫……”
绵宁一气儿背了下来。
胤禛忍不住在心里点头,暗道,不愧是我的儿子。只是表面上却仍严肃一片。因为他已经打定主意,要趁机将绵宁摞到自己身边来,好远离了胤禩。
所以等绵宁一背好,胤禛就开始训话了。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你不要洋洋得意,你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天与地的距离,所以你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好达到我的期望。
绵宁的眼神就微微有点黯然了。才三岁半的孩子么。都是需要表扬和鼓励的啊。
不过,胤禩对此见怪不怪,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么。只是绵宁这个孩子真真难得,和他小时候一样聪慧。不亏是他的儿子!胤禩心里有那么些骄傲感。
最后胤禛训完了,当然最后的最后还是在言语上给了绵宁一块小小的糖,鼓励了一句。
胤禛说完了,轮到胤禩了。
虽然胤禩理智上认为刚才那是常例,但是情感上胤禩不能接受。谁叫你训我的儿子啊!
所以,胤禩拉过绵宁,说:“今天晚上给你添的松仁锦鲤,用的可香?”
绵宁立刻答道:“儿子用的香。额娘,明天还有吗?”
这小子因为胤禛最后的一句鼓励话,已经不沮丧了。他现在基本上也摸着这种惯例了,阿玛总是要训话的,而且这是为了他好,自己要认真的听着,只要最后一句是鼓励的话,那么实际上阿玛对他还是满意的。然后接着额娘就会表示关爱了,这时候可以趁机撒一下娇,提一些要求。
胤禩果然配合绵宁,用手轻轻的敲了敲他的脑门:“统共才那么几尾活鱼,已经进了你阿玛和你的肚子啦。”
又说:“这鱼你虽然喜欢,可是也不可这样挂在嘴上。记住,越是喜欢的东西越不可挂在嘴上,免得让人拿了这些东西来唬弄你。”
绵宁乖巧的说:“额娘,儿子知道了。”
胤禩笑咪咪的摸着绵宁的袖子,检查他的衣服是否厚薄,一面又补充说:“明天虽然没有那鱼,那是有你喜欢的羔羊肉。”
绵宁眼睛顿时一亮:“额娘,我们还像上次那样吃吗?”
胤禩摸了袖子又去整绵宁的衣领,一听绵宁说,就明白绵宁这是指上次自己“庖丁解牛”一样剔羊肉的手段了,所以又问:“你想像上次那样吃?”
绵宁继续星星眼:“儿子想。额娘,你上次那样,拿刀子,这样,那样”,一边说一边比划,“然后一条羊腿就在盘子上了。好看又好吃。”
胤禩纵容:“好,明天额娘在耍给你看。到时候你要多吃点。”
绵宁继续卖萌:“嗯,儿子一定都吃光。”
胤禩又说和绵宁说了几句,才让绵宁回去了。
一回身,胤禛一双眼睛正幽幽的看着自己呢。
胤禩当即心如擂鼓。
胤禛有这样的眼神,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胤禛一贯的表现和作为,胤禩难免心里就想这人不会又打着那个主意吧?怎么这么久了,他就是不死心呢?
哎,这可真是一个麻烦事情啊。
也不知道呕吐的借口还能用多久?万一胤禛什么时候兽性大发?自己可怎么办?
到了现在,自己还真的是吐不出来了。
每次装的都很辛苦啊。
157过招
这一次八爷真的是误会四爷了。
只是,不说四爷不知道,就是四爷知道,他也浑不在乎。误会就误会呗,老八误会他的次数还算少吗?那是像天上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的。
四爷眼睛幽幽的,那是因为被出现在他面前的场景给镇住了。
胤禛刚开始准备他一训完话,就让绵宁回去了,然后他接着和胤禩谈绵宁的问题,务必要让绵宁跟着自己过了。
但是胤禩没给他机会说话,就把绵宁拉过去了,而且还立即说上话了。
胤禛决定忍,没办法,因为胤禛想起来原先他们一直是这样过的。
然后胤禛听着绵宁一声“额娘”,心里就幸灾乐祸上了。
听听“额娘”,儿子哎,你真会喊。多喊几声,使劲的恶心着你八叔。
接着看到胤禩一脸淡然的样子,郁闷了。你怎么就这么淡然啊?又恶毒的想,莫非你觉得做女人比较适合你自己?
胤禛也尽力假装淡然的继续听着胤禩和绵宁的对话,又听几句,胤禛勉力压着嘴角,不让它抽搐。
这实在是让胤禛不能淡定啊。
谁能告诉他,眼前这个一副慈母状的人真的是前世那个面上永远如沐春风实际上心狠手辣的圣祖八阿哥?
看到眼前这场面谁能相信啊?
胤禛有点转不过弯来。
知道胤禩将一个女人演的不错,和眼见为实的一副慈母状在自己眼前,那冲击力真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啊。
等着绵宁走了,胤禛还被冲击着呢。
胤禛没回过神来,胤禩只好主动了:“王爷,可要用点点心?”
胤禛回过神来了,刚用了饭,用什么点心?糊涂!
接着又明白过来,胤禩在送客了呢。
你不让我待着,我偏待着,反正受苦的是你。
胤禛立即下定决心,便慢慢的说:“点心是用不着。只是我这里还真有一件事情。”
胤禩眉毛微挑了,和声说:“王爷有事,只管吩咐就是了。”
以前没见你这样好说话。
以前让你办事情,你不是都要哼上两哼,转上那么几转的么?
胤禛又恨上了,不过到底还是温温的说:“我想着绵宁也大了,老是住在内院也不像个事。不如找个时间,让他搬到外院去,单独分个院子给他。”
胤禩的眉毛都要飞起来了。
什么叫大了?
绵宁才三岁半好伐!
阿哥们哪个不是到六岁才搬到阿哥所的啊?
末了又想,你这是抽哪门子风啊?
胤禛看着胤禩的眼神和面目表情就知道胤禩不同意了,不过,若是胤禩还想在他面前做个恭顺端庄的福晋,胤禩就必须答应这件事情。
这样一想,胤禛觉得自己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啊。
胤禛心情不自觉的就好了一些,然后他听到胤禩说:“王爷怎么突然想起这件事情来?”
胤禛想这个果然是胤禩,这一句话就露出来了,不是一开口就反对也不是一开口就赞同,而是寻找原因。
不过胤禛早就准备好了,虽然按照他的迫切的内心,这个时候他应该说一句“这事我已经决定了,你别管了”来呛的胤禩哑口无言又郁结内里,但是实际上胤禛担心自己露馅,所以理性的说:“绵宁可不是大了么。刚才你也已经看到了,在他这个年纪能将书背的这么好本是很难得了,但你看他,竟是十分轻松,我想着看来这功课对他来说已经太轻松了。所以日后不妨对他更加严格要求,也好让他更加明理识人。”
果然又抽风了,想什么是什么?
圣祖当年对你怎么说的?戒急用忍!你难道不能将事情在你脑子里过几遍再说么。
胤禩这样想,却说:“要加功课加上去便是,何苦将他挪到外面去呢?在这里,有我照顾着衣食起居,他更能用心读书。”
胤禩想,虽然绵宁去了外院,也在他的掌控之中,可是毕竟还是不方便啊。自己的将来可都压在这小子身上了,万万不能大意啊。
胤禛听了胤禩的话,心里难免讪笑,看这老八真把自己当成良母了,好照顾衣食起居呢?所以便说:“自古慈母多败儿。我真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要将挪出去。”
胤禩的眼角跳了跳,又自己用力压住了。
胤禛看着却想,恶心着了吧,你还必须忍着,忍得辛苦不?
胤禩这边终于压下自己的眼角,笑着说:“王爷,这可真是好大一个帽子。我可带不了。”
胤禛听了又想你现在还真是忍功了得,以前不见你忍啊,那时候,你若是也忍让几分,我又何至于那样呢?
胤禩接上又说:“虽然说绵宁看着是比别些个小子聪明,可是王爷也不可操之过急,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很是有几分道理。”
胤禛心里,绵宁必须跟我。
胤禩见胤禛不吭声,以为胤禛真正被他说动,又接着说:“从圣祖开始阿哥们都是六岁离了人去尚书房读书的,绵宁而今可才三岁半,不如等他过了四岁,再让他挪过去。”
胤禩想,我就不信到了今年下半年你还有心思来操心绵宁住在哪里?读什么书的事情?
到时候只怕你看他一眼的时间都要挤出来了。
胤禛再怎么不愿意也必须承认胤禩说的挺有道理的。可是他的儿子怎么能在胤禩手里呢?
不行。
胤禛开始说:“你说的也是一番道理。”停了一下才又开口:“若是绵宁有一二兄弟做伴,处在内院倒也是尚可。可是现在你看,这内院之中到处是女人,长此以往,绵宁移了性子可怎么好呢?”
哼!我就不信我恶心不着你!
胤禩听了不止是眼角跳了,连嘴角上的微笑都挂不住了。
老四!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觉得你含沙射影呢?
而且,你不是人啊?你和绵宁在一起的时间还短吗?
胤禛看着胤禩勉强的笑容,心里爽到了极点。然后他接着说:“你若是担心绵宁离你太远,就先把绵宁安在松园。松园和这里能有多少路,跨过一道门就是了。”
末了又说:“有我看着,你总该放心了吧。”
胤禛说到这个份上,胤禩真的不能再驳了,除非他撒泼。可是他又不能。所以胤禩只好说:“有王爷亲自教养,我有什么可操心的。”
胤禛知道自己胜利了,脸上的笑容真心起来。
胤禩觉得很是刺眼,于是说:“既然如此,王爷就容我先为绵宁收拾安排去了。”
胤禛点头。
正好啊。我正发愁找不到理由回去呢。现在我可以回去了。
然后胤禩自顾自的走了。
胤禛稍后也回松园了。
等着胤禩得到消息,说胤禛回去了,胤禩不免更加气恼。
好你个老四,竟然做起甩手掌柜起来了。
然后胤禩便充分发挥当年应对胤禛的法子,将绵宁搬家挪窝的事情无限期的耽搁了下去。
反正大家都没有提到什么时候完成么。
胤禩心里也痛快了点。
等着胤禛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那么大的纰漏。然后立时的,将这几天刚刚积累起来的一点点对胤禩的好感又冲刷的没了。
本来胤禛因为这几天暗地里查看王府里的人员、事体、规章制度等等事情之后,心里勉强承认了胤禩的存在对他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认为胤禩做一个福晋还是合格的优秀的,自己对此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当满意的。
结果胤禩马上老毛病就犯了,所以胤禛一下子又气上了。
胤禛蹬蹬的到了竹园,也不管胤禩正在干什么了,开口便是:“绵宁明天就搬到松园去。”
胤禩正在裱画,同时在的还有绿珠和绿玉。
胤禩一抬头没有看胤禛,而是看了一眼站在胤禛身后的杨和福。
杨和福被胤禩一看,头立即低的不能再低了。
福晋,奴才实在是挡不住王爷的脚啊。您看,奴才衣摆上还有王爷的脚印呢。
胤禩一看之下立即收回了目光,笑着说:“王爷这是怎么啦?大阿哥本来就准备搬到松园去了。”
胤禛正站在胤禩的面前,所以胤禩越过他的目光,他明明白白的感受到了,心里想胤禩果然对他防范甚多。
胤禩一说完,就自去净手,然后让绿珠等人速速回避。
胤禛看着底下奴才一个个退了个干净,心里暗道,自己刚才果然是怒气上头了,竟然在奴才面前发作了,这样下去胤禩说不定要起疑,自己还是必须忍住啊。所以胤禛眼神放柔了:“刚才是我着急了。”
胤禩大度一笑,道:“王爷不怪我办事不力就好。”停了一下为自己找借口:“虽说松园就在隔壁,可是我到底不放心,所以事事亲力而为,只求绵宁住的舒服。不想却耽误了王爷的事,还请王爷体谅我这一片心吧。不过我刚去看了,已是布置好了,王爷看是明日就搬呢,还是选个日子让绵宁搬?”
胤禛被胤禩堵的说不出话来。
总不能指着胤禩的鼻子说:“你这是不放心我呢!你以为我不知道!我早知道了!”
胤禛暗暗的吐纳了几次才说:“你辛苦了。”又说:“这是小事,明日就搬了吧。”
我还不知道你啊,我若说选个日子,你一定能把日子定在几个月后。
要说胤禛还真是了解胤禩。
胤禩一听胤禛说明日就搬,心里就暗暗惋惜,他都已经看了日子了呢,过几个月才有好日子。
不过这个时候,胤禩一直想伪装自己,所以也就不提出这样的要求了。
所以在胤禛提出要求后的第十日,胤禛总算把绵宁放在自己身边了。
作者有话要说:特意在这里说了。
介于这几天我不如意的rp。每次我一回帖,第二天就抽没了。所以这几天就都不回帖了。
但是每一个留言我都认真看了。尤其是一个真心的读着伐gn的长评。我真心觉得这位gn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真心的读者。不同的观点,理性的口吻,还有最后的打分支持,所以感谢虽然不是我的第一反应,但绝对是我对gn你的永久的感觉。接着,我想我是荣幸的,或者这篇文章是荣幸的,因为有你这样的读者。
此时此刻,我虽然已经认识到gn说的有道理,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心里很有点小复杂。不怕gn笑话,我简直不敢看你写的长评,在第一时间。
当然,我现在也认识到,我确实是在不知不觉中黑了八爷。为什么用不知不觉,不是我想狡辩,也不是我想推脱。在我写的过程中,我着重的看了四爷的历史事迹,但是对于八爷,我现在发现,确实少了一些,我发现我对八爷的认识有大部分都是从查阅四爷事迹的过程中累积起来的。现在我意识到我范了我昨天自己说的那个错误,我将八爷敌人对他的评价当成了真正的评价,这本身已经失去了公允。
所以,我两眼一抹黑的偏了。
但是这不是我的本意。
在我的大纲中,到了后面,八爷才是那个真正传奇的人。是他让四爷改变,是他让四爷认识世界,是他让四爷认识到目前的种种不足,是他和四爷一起缔造了传奇。
所以,我在这里要向热爱此文的八粉们,说一声对不起,此文确实有失公允。
最后,我想对四粉们说,我果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四粉。我以前不应该怀疑我自己的立场。
158攘外
绵宁搬到松园以后,胤禛立即安排乌拉那拉家找出来的两个七八岁的孩子给绵宁作伴。
然后胤禛准备开始了他的第二个计划,可惜时不待人,胤禛这边还没有着手找美女呢,那边皇帝的圣旨就频发了。
阿桂、丰升额等人人还没到京城了,职务已经下来了,两个都是入值军机,丰升额更是像胤禩透露的那样被皇帝取为九门提督。
这一下子胤禛在先斗皇帝还是先斗胤禩之间左右摇摆。
攘外先安内!
这是胤禛的第一个想法。
可是实际上胤禛理性的告诉自己,这一安内很可能就会让自己失去攘外的资格。胤禛从来没有忘记当年的八爷党的种种手段,和他在他们手里吃的明的暗的亏。
况且,唉,胤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几年自己是怎么活的啊,怎么这么一个人在他身边,他硬是没有察觉到呢,不然何至于现在这样!什么事情都和他商量着来,什么事情都没有瞒着他,搞得现在自己真正是束手束脚,投鼠忌器,真正是作茧自缚啊!
胤禛苦闷,胤禛懊恼。
当时自己是怎么回事啊?
要说结发夫妻,他和那拉氏也是啊,可是他也是内外分清的。
怎么这辈子就变成这样了呢?
和胤禩生活的一幕幕又开始在胤禛脑子里乱串了,胤禛赶紧叫停,在自己的脑子里打了个结。
看来,也只有先斗皇帝了。
起码在这件事情上胤禩不会拖他的后腿啊。
这样一想,胤禛心里宽慰了一点。
不过胤禛可也没有忘记胤禩的终极目标。
但是,胤禛想只要自己做的皇帝,哪怕胤禩是孙悟空呢,他也翻不了天。况且到时候,就是谣言四起又如何?这样的谣言对作为皇帝候选人的自己来说确实有杀伤力,可是当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九五至尊以后,这样的谣言不过就是一阵泛不起涟漪的清风。到那时,让皇后暴毙一下也没什么,或者,就让他做第二个那拉氏吧,不明不白的收了金册,然后第二年就死了。
这个时候胤禛突然感激起弘历来,幸好弘历给他指了一个听着好其实门第不显的人,若是从龙八大家,胤禛觉得这事情还真是不好办。(
胤禛用了一个晚上想好了自己要走的路以后,就开始动手干了。
本来预备要找的女人不找了,既然先不想和胤禩对上,就不用给他添堵了,惹了他,自己也没好果子吃。反正还有名份正正的阿颜觉罗氏呢,先宠宠她,嗯,她的兄弟们也有用呢。
本来预备要干涉的生意不干涉了,胤禩的钱来的也不正当,他就大大方方的用了,还造福百姓呢,而且政治斗争真的是很烧钱的一项活动啊。
至于胤禩本人,胤禛的眉头打结了。
胤禩!胤禩!!胤禩——
这人永远都是胤禛心中的刺!无论在哪一辈子。
胤禛真的是不知道拿胤禩怎么办。
堵着他?明显不行。
晾着他?好像也不行。
剩下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维持现状。
胤禛觉得这实在太为难自己了。
现在每次他见了胤禩,心总是抽个不停,那真是什么滋味都有。所以胤禛就不愿意见胤禩,可是又不得不去。胤禛又开始怪自己,都是以前频率太频繁了。你说那时候要趁着胤禩呕吐那份上,疏远了该有多好啊,现在也不用去装样子了。
胤禛又一叹气。
叹气叹完了,还得去竹园啊。
已经两天没去了,再不去,胤禩该怀疑了。
胤禛漫步到竹园,见了胤禩,立即发现胤禩脸色不太好,胤禛心里惊了一下,不会是胤禩发现什么了吧。当即就问说:“气色不太好,可是有什么事烦着你了?”
胤禩看了看胤禛,总算没有浪费他的这一番做作,只是还是说:“是吗?并没有什么事情。”
胤禛这边也快速的过了一下这府里的事情,确实没有什么大事,可是胤禩这幅样子,明显是有事情,那么就是外面的事情了。外面有什么事情?
胤禛紧接着问:“今日你出去了?”
胤禩便点头,说:“去了庄亲王府,今日是老福晋的寿辰。”
胤禛默了一下,这现在是他们侄子的府邸了。这位老福晋是他们的弟妹了。难道胤禩是有所感怀?
接着胤禛又想到难道胤禩见到了他的亲人?随后又否定,如果是这样,胤禩掩饰还来不及呢,又怎会露出这样的神色来。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又想到永瑺如今是领侍卫大臣又是总理行营大臣,难道胤禩听说了什么?
胤禛泛泛的问:“可是有不知礼的人惹你不快了?”
胤禩拧眉:“王爷为何这样说?庄亲王府上怎会有不知礼的人呢?”
胤禛想,不想我胡乱猜测你就快说。
胤禩停了一下才说:“我是为我自己感到羞愧?”
胤禛心口合一的说:“这可奇了?”后面一句在自己心里说,你也有感到羞愧的时候,都是装的吧。
胤禩接着说:“我近日来一直挂心这绵宁的生活,对王爷的生活起居竟然疏忽了,我实在是愧对王爷。”
胤禛立即被说的摸不着头脑了,心里暗道你忽略我是好事啊。我现在就怕你关注我太多。
不过你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
胤禛准备说一些安慰的话:“这怎么说呢?我好着呢。”
胤禩立即接上来:“正是因为王爷还这样想着,所以我就更加羞愧了。”
胤禛忍不住挑眉了。
胤禩看到了,就进入正题:“事情都这样了,王爷还这般想法,可见都是我的错了。”
胤禛眼睛都抽抽了。
胤禩才又说:“王爷可知道如今外面都怎么议论王爷?”
胤禛想,还能有什么,英明神武呗。
然后胤禩毫不留情的说:“宗亲之内似有人说王爷毫无手足之情。”
胤禛一听,怒了,这说的是什么呢?手足之情,你们配吗?胤禩,你也不想想你对我可有手足之情!当初是谁在我面前说二哥悖乱,叫我和一起去皇父那里揭发!当初是谁在我面前说大哥谋害二哥,叫我一起去皇父那里揭发!你知道手足之情是什么吗?
胤禛一怒之下,就将胤禩划分到前世去了。
胤禛这么想着,自然是目露凶光。
胤禩一见还以为胤禛上心了,接着说:“这也怪我,没有替王爷考虑周到。”
胤禛听了这话才想起了他和胤禩现在的处境。
哦,原来说的是永璇,永瑆他们。
胤禛颇有一点尴尬,因为这些人等实际上自己的孙子,所以,平时好像和他们来往确实不多,尤其是他现在还这么忙,这一块实在是更加有所疏忽了。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做了啊,怎么坊间会有这样的谣言?
胤禛就说:“怎么会有这等无稽之言?”又说:“你也先别自责。看看这谣言是从哪里来的?”
胤禩见胤禛果然跟上来说:“我也只是听了几句。他们又怎会在我面前说这样的话。若是这些话传到皇帝那里,王爷又辩无可辩,少不得要听训一番。虽然说清者自清,可是也有俗语说砍树一斧子,种树十年功,现在正值大批新人涌入的时候,王爷还是要有所防范吧。”
胤禩的能力胤禛还是承认的。所以胤禩说的这一番话,胤禛还是很有认同感的。
然后毕竟有多年互相协商的习惯在,胤禛脱口便问:“这要如何防范?”接着分析:“谣言这东西,向来是你越把它当回事情,它就越成真了。”
胤禩也知道胤禛说的对,实际上,他也从来没有想法要扑灭谣言或者镇压什么的。他是另有计划的。
胤禩还想了一想才说:“王爷的生日也快到了。虽说不是整寿,可是邀请几个兄弟来吃饭还是应该的。这样一来,大家自然就看到了王爷和兄弟之间兄友弟恭的手足之情了。到时候,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胤禛一听想好主意,就说:“到时候你安排吧。”
胤禩笑着点了头,又和胤禛说些对这个生日一些安排。
胤禛听了虽然知道面前说话的是胤禩,可是对于这些处处合着他心意的安排,竟是说不出一句驳斥的话来。
如果他只是博尔济吉特氏,如果他不是胤禩,这一切该有多美好。
以前两个人相处的一幕幕又开始在胤禛脑海中翻滚起来,泼墨作画,挥毫作诗,捧茶品茗,听音辩律,春日赏花,夏日观星,秋日听涛,冬日看雪,永远微翘的嘴角,永远春水的眼波,时而默契的相视,时而会心的微笑。
胤禛的心就这样软了下来,就这样柔了下来,他更加控制不住的想着,如果只是她,如果只是她,可是还没有等他想完呢,画面里那个人的微笑,那个人的眼睛,慢慢的变成了胤禩的微笑,变成了胤禩的眼睛。
胤禛的心一沉,胤禛的神一清,然后柔软褪去,坚硬重现。
这是胤禩!
这是要谋夺皇位的胤禩!
这是千方百计设计他、陷害他的胤禩!
159寿宴
三月底阿桂、丰升额连着福康安等人夹带着大军到京。
朝堂上一片忙碌,军机处也从来没有像当前这样人员充足过。皇帝的心情更是阳光一片。金川终于被拿下,他终于建下不世功夫;大臣们各个可亲可爱,办事从来不马虎;儿子们各个听话,父慈子孝共当楷模;国库充盈,大清国力强盛;外史来朝,言必称天朝。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丰升额密会胤禛,共同探讨了京中形式;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于敏中频频向胤禛示好;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和珅面对福康安的咄咄逼人之势,屡次向胤禩讨教;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健锐营和丰台大营已经隐隐的拧成了两股势力;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张明、何玉的田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惇妃之父的横财越发越大,兄弟几个都做了官。
胤禛很忙碌,胤禩很忙碌。
胤禛忙着安插人手,监视胤禩,同时忙着对胤禩瞒天过海。胤禛觉得后一个的难度真的很大,大的占用了他的一半的精力。
胤禩忙着策反胤禛,监视胤禛,同时暗中将胤禛的人马划拉到自己这里。胤禩觉得最近最后一项相当的不给力,胤禛最近结交的都是短期内用不上的人物。
所以胤禩决定在生日宴上给胤禛添火加柴。
四月二十五,胤禛的二十六岁的生日。
胤禩布置好了一切。请客名单早已让胤禛审阅,菜肴酒水也早已让胤禛过目,总之一切都好。
所以这一日到了,王府到旁晚时分就静静的开了侧门,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胤禛有同一个父亲(泛指灵魂上和身体上的)的永字辈中的关键人物都到了,正好堪堪两桌子。
胤禛撇下别扭,认真应付起自己的孙子和侄孙们。
不须臾,说席面得了,大家各自落座,永瑆,永璇,永瑢、永珹、永瑺等和胤禛一桌,刚要举箸,怎么觉得这么变扭呢。仔细一看,应了一句古诗了,遍插茱萸少一人。永琰不在席。
永瑢为人一向精明,不轻易说话,永璇不管,所以不顾永瑆的眼色,开口问:“怎么十五弟还没到?”
胤禛其实早就发觉了,而且也使人去查了,他倒不是认为胤禩没有发帖子给永琰,而是想弄清楚永琰什么没有来。结果也已经上报上来了,永琰宠爱的一个格格要生了,拖住了永琰。
胤禛若认为这是巧合,他就是傻子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明白胤禩想干什么了。
多么熟悉的场景,多么熟悉的手段。
以前他们是怎么做的?
遍请兄弟,除了二哥,又或者同时的,除了大哥和二哥。
结果如何?
兄弟们各有相好的,除了二哥,除了大哥,永远的孤家寡人。或者还有老三,不过,那是他自己折腾的,谁叫他企图两边讨好呢。
所以今天胤禩不只是要排除谣言,同时还要让新的谣言产生。
胤禛一点都不反对胤禩这样安排。
所以胤禛虽然知道了永琰不来的原因,但是还是开口到:“十五弟怎么还没来。哥哥们请在等等,少了他怎么行呢?”
这话一说,胤禛其实很囧,要知道以前他都是说弟弟们的,现在可好,老小了。
然后不等其他人开口又唤:“魏全泰,去看看,十五贝勒不定已经到了,你去迎一迎。”
魏全泰应了一声诺就去了。
胤禛一点都不担心魏全泰会空手而来,想必这个时候永琰的奴才正在王府某处被忽悠着,等着让人领来上来禀告呢。胤禩绝对不会不做这第二个安排的。
果然不一会儿,魏全泰就领着十五福晋的得用太监胡金保来了,一上来就跪下说:“奴才胡金保,给主子们磕头。”
磕头以后,胤禛问:“你主子呢?”
胡金保伶俐的说:“回王爷,奴才的主子叫奴才向王爷向各位主子告罪。奴才的主子说,今日弟弟恐是来不了了,改日弟弟做东,请哥哥们到府上小聚,当作赔罪了。”
胤禛面不改色的说:“叫你主子安心,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必这样慎重,不过是兄弟几个找了机会聚一聚罢了。你主子既然有事,不到也无妨。”
也有看不惯或者故意找茬的,比如永璇:“老十五这是遇上了什么事情啊?”
胤禛也接上说,本来么,就是永璇不说,他也要问的:“正是八哥这话。你主子可是遇上了什么难事?”
胡金保又伶俐的说:“主子好着呢。就是,就是府里有个格格突然间动了,比原来的时间早了许多,主子一时脱不开身。”
胤禛抬头的恰到好处,然后目光一一的和永珹、永瑢等人碰撞了一回,才又说:“这确实是大事。十五弟这是第一次做阿玛吧,难怪他这么紧张。你回去告诉你主子吧,安心在府里吧,有好消息及时送过来。”
说完以后,把目光又转向了年长的永珹。
永珹在胤禛目光的注视下,开口说:“真是这话。你快快去吧。”
胡金保磕了头才去了。
胤禛自行说:“既然十五弟来不了了,请哥哥们入座,我们自己乐一乐。”
永璇不在乎的说道:“赶紧上菜上酒,今天要好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