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都是好样的。看看这是什么?”

    报社记者,不停的拍照片,伟人的墨宝,还有颁发时的照片全部都要拍下来。

    罗湖已经知道了,小四写了信回来。说了首长问的那一段,还有说以后村委有钱了要拓拔在大石头上的事。

    合适的大石头,他已经寻摸到了,现在拓拔上去,一定要今天办好。

    只是他一直没有和村民们说,家里也就自家几人知道。

    黄翠娥和魏春花,包括上班的罗家几兄弟全部回来了。

    村里的大事,他们必须回来。

    罗明萱抱着二宝,姑侄俩亲亲热热的说着话,大部分是二宝嘀嘀咕咕。

    罗湖全村村民接过两幅墨宝,高兴的合不拢嘴,让一把手在旁边解说墨宝的出处。

    “啪啪啪”掌声雷动,大家知道是首长的墨宝,全部使劲的鼓掌。

    罗湖趁机向一把手,提出要求,“领导,我想求您给咱村帮帮忙。”

    一把手笑着问,不管愿意不愿意,这样的场合,他都会保持微笑。“罗支书,什么事?”

    “我想问问大领导,咱们柳城有没有雕刻特别好的老匠人,我想不能辜负首长们的心意,我想找两块巨石,把首长们的墨宝拓拔上去放在村口,让大家都能欣赏到首长的墨宝……”

    他的意见一提出来,大领导眼睛都发亮了,主意不错,“行,没问题,首长的墨宝,一定要找最好的匠人,我们不能局限在柳城,沙城也得找找,周边的城市也得找找……”

    一把手在这个问题上明显很兴奋,而且有点不受控制的感觉。

    罗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心情巨好的陪着领导闲磕牙。

    罗家除了燕京的父子俩,是全员到齐。

    好不容易休息一天,罗明河,罗明清,都争着要抱抱二宝,增进增进感情。对小侄子喜欢的不得了,再有一个月不到,爹娘婉婉又要回燕京,之前说好的过年回来,估计是行不通的。

    半个月以后,许婉如带着三个孩子上山,去娘家父母坟前拜祭,刚回来的时候拜祭过。临走前,再拜祭一回。

    三个孩子帮着一起烧纸钱,“二宝,果果,糖糖,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跪下来磕头。”

    “好。”三个孩子听话的跪在早就铺好的草垫上面。

    许婉如轻声的告诉爹娘,两位哥哥过得很好,还有告诉他们,侄子侄女们都很乖巧听话,他们后继有人。

    八月二十日,是一家人回到燕京的第二天。

    罗明亮带着两袋十斤的精大米进了首长家里。

    刚做好早餐,罗明亮带着精大米去找首长。

    说明来意,罗明亮恳切的说,“首长,没有别的意思,老家的乡亲们送您和二号首长,一人一袋,是今年的新米,全是一家一户两把米或者稍多一点凑的。”

    首长看着一袋子新米,伸手进去抓出来一把,拿在手里搓揉,“谢谢老乡们,今年收成怎么样?”

    “不错,比去年的亩产高一百斤。”

    效果是明显的,自家的和公家的完全不一样。自家的拼命都干,亩产当然高。

    首长听到以后,默然没有说话,能理解,但是也有些难过。他看到下面报上来的数字,在他看来不是很准确,多少有点虚高。

    听小罗的数字,是真实的。

    “小罗,咱们中午就煮新米吃,我要试试新米的味道。”

    首长高兴的说道,百姓送来的大米,他一定得吃。一家两三四把,集来的十斤,东西不多他倒是可以收。

    另外十斤,首长给老伙计打了一个电话,让他自己抽空过来拿。

    “好嘞,首长我先回厨房去了。”

    罗明亮完成了乡亲们交待给他的任务。其实这两袋米,是乡亲们说给许国强找他岳父帮忙递上去的。

    只是罗湖知道真实的情况,连交代都不需要交代。

    大宝的暑假还有十天,几个月没有见到妈妈,心里难受。

    早上起床开始,大宝就跟着妈妈,也不说话只是一直跟着,让许婉如很难受。

    “宝贝,给妈妈抱抱。”许婉如伸手抱住懂事的大宝,轻轻拍打大宝的后背。

    白嫩的小脸蛋上,露出欢快的笑容,小嘴咧的大大的,“妈妈,下次回去带着大宝一起回去好不好?”

    “好,下次我们一起回去。”母子俩相互抱住彼此,大宝的小手,也轻轻在妈妈的肩膀上摩擦着。

    母子俩相互依偎,小脑袋靠在妈妈的肩膀上,嘴角上扬。

    大宝从出生第一次离开妈妈这么久,心里难受是肯定的,还有他也没有哭闹,一直很懂事。

    孩子汇聚在一起,阳阳带着弟弟妹妹们。他的任务的就是做小老师,教三小认字还有讲故事。

    大半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变化,人们穿衣服的颜色也不局限于黑白灰,有了更多的颜色,还有款式也有了一些不一样。

    从南方早稻丰收,第一批上交

章节目录

夫妻双双回六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传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传山并收藏夫妻双双回六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