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天底下姓李的人何止千千万。李韬老儿出身扬州府,逆臣李氏原是司州大族,两者往上数十八代都没有一丝一缕牵连。”

    朱定北则分析道:“是不是姓李无所谓……阿爷,我觉得李捷对我下du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老侯爷听了这么多,还是没有弄明白孙儿到底想表达什么。他无奈地瞪了眼朱定北,干脆道:“先将这些放一放,眼下,第一要紧的,是要怎么处置府上的叛逆。”

    朱定北闻言,将心中翻涌的思绪暂且放下,问他道:“阿爷,王姨娘是怎么把yào包调换的,你可曾查到了。”

    “这个且等他两天,既然他们已经拿了新的yào包准备再动手,到时候正好抓她个正行!”

    老侯爷没说的是,朱三已经查了很久,锁定了不少人暗中观察,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确定的消息,只能被动地等对方下一次动手的机会。

    见孙儿鼓着嘴不满意地看着自己,老侯爷也觉得脸上无光,转开话锋道:“我已设下天罗地网,绝不会让他逃出我的手掌心。不过么,抓着了人,你可想好如何处置?”

    是要留着放长线钓大鱼,还是将府中的jiān佞一口气铲除了?

    朱定北没有犹豫:“单凭这件事也钓不出大鱼。将李捷这一条线索保留着,至于我中du的事情就按后宅祸乱处置吧。王姨娘……毕竟是阿兄的生母,留她一个体面吧。”

    老侯爷欣慰道:“好孩子。”

    他老了,论是非曲直不像年轻的时候非得分出黑白来,若是不退一步,总会伤害到你无意伤害的人。

    长生中du的真相若是宣扬出去,那大孙子和孙女儿就会被生母的名声连累,而同长生的感情也会出现裂痕。因此这件事,只能委屈幺孙儿将苦心咽在肚子里了。

    爷孙俩把这件事情说明白,才招呼着朱三把饭菜端进来。

    朱三推门而入,道:“请侯爷和少爷稍等片刻,饭菜放在灶台上热着,马上取来。”

    “这大热天的,穷讲究这些做什么?想咱们以前在边疆的时候,吃雪吃泥的日子多了去了。”

    老侯爷不以为然。

    朱三干巴巴道:“老夫人特意jiāo代了:老东西吃糠都不必管,长生年纪小肠胃弱,当心伺候着。”

    老侯爷恼了:“好你个老三啊,敢拿老子我开玩笑了!”

    朱三傻笑。

    等饭菜摆上来,爷孙俩敞开了肚子吃,末了,老侯爷才带着朱定北到院子里消食。

    一路安静,老侯爷忽然开口道:“长生,往后这些事情不要麻烦长信侯爷了。”

    “嗯?”

    朱定北的心思已经飘到李氏身上了,一时没听见他说什么。

    老侯爷以为他不明白其中道理,耐心道:“宁衡虽说是和你一般大的孩子,但每一任长信侯爷都是我大靖最特别的存在。别看如今长信侯府只宁衡一人,但他们的背后的宁家人却不知有多少。”

    老侯爷原本不想和朱定北说这些,但见朱定北越界,却不得不提醒他。

    “阿爷为什么这么说?”

    朱定北收回心神。

    老侯爷叹了一口气:“宁衡是个好孩子,你同他jiāo往阿爷一百个放心。但君子之jiāo淡如水,你却不该借长信侯府的耳目,去打听一些事由。”

    “我并没有抱着这个想法。”

    朱定北皱眉,他虽然对宁衡不够坦诚,但从来没有利用对方的想法。

    “这不是想或不想,而是,你们确实这么做了。”老侯爷语重心长:“宁衡年纪小所以很多事情可能不明白其中的严重,他家里又没有长辈指点,我今日同你这样说,并不是禁止你们往来,但只能是朋友,就如你和秦家的孩子一样的朋友,不可再越轨。”

    “此话何意?”

    朱定北听了心里不舒服,看着老侯爷不走了,定要让他说个清楚明白。

    老侯爷叹了口气,将他牵到院中的石桌旁坐下,理了理话头,开口道:“说起长信侯府,就不能不提咱们大靖的开国皇后,昭太后。”

    “昭太后?”

    这位昭太后大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她已经过世这么多年,她为大靖开国所

章节目录

宁为长生[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亦并收藏宁为长生[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