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书延误说不定就是他们李家人下的手。”
“……这样说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当年旧事,老侯爷一直不得其解,如今听朱定北一说却有种茅塞顿开的感悟。
“阿爷,不是可能,我觉得九成就是了。”
朱定北灌了一口水,“泰安前二十五年,可以说是咱们大靖六朝以来边境最不安定的时期。北境鲜卑,西境羌敌,东海还有夫余之祸,先帝自坐上皇位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稳日子。凉州地处北境和西境的jiāo界之地,七郡失守,凉州就去了一半,先帝恐怕恨不得把姓李的都杀绝。”
“李丛满门之罪已经无可挽回,不仅如此,李家本来也是历代大靖王的心病,经过李从的战败,明面上不懂李家其他人,可也定不会重用。可先帝在杀了李丛满门之后再收到他的血书,事情就有转机。”
事实正是如此,至少那之后李家无大错的将士,先帝从来没有弃用。
用一门人命,换一族荣耀,李家人会如何取舍,一目了然。
老侯爷:“他娘的,那个王八蛋肯定也早就想好让我们朱家来背这个黑锅了!”
朱定北拍了拍老侯爷的肩膀,安慰道:“死者为大,外面只看到李丛满门祸事,自然不会将血书的事情往李家人身上想——是了,我想到了!”
朱定北醍醐灌顶,激动地拍手道:“我想到了!”
“乖孙儿,你想到什么了?”
老侯爷摸不着头脑。
朱定北凑到他身边,语气不稳道:“阿爷,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就是李家搞的鬼!”
“……你刚才不是说是姓李的吗?”
“我不是指这件事。”
朱定北憋住气,深呼吸一口,才说道:“阿爷,我就一直想李捷就算被蒙蔽,朝我下手也是下策,还容易暴露出他。可正是如此,万一他们失手,我中du的事情东窗事发查到李府,了解到他是为报复的话,岂不更容易让我们就此收手不查下去?”
老侯爷抓耳挠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定北知道自己太激动了,可是没办法。
他重生一年半,到此时才算摸到前世朱家灭门的幕后黑手!
李家,肯定是李家!
整个大靖,军方除了朱家之后,下面有几家势力均衡的家族,李家就是其中之一。
有朱家在一日,他们想要成为大靖第一军侯就是奢望,可一旦朱家倒了,他们才有机会。
李家将更有可能xing对他们朱家出手!
开国时,李朱两个异姓王,风光不过两世,朱家急流勇退,将兵权和王权都jiāo了出去,沉浮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因为战事原因,大靖皇室不得不起复朱家。
但李氏不同。
李家是文儒世家,当时在朱家抽身之后,他们也迫于情势自请王权废除,可那之后朝局里依然有一片李姓人,和李氏的门生。
在文宗帝时期,正是李家文臣盛极时刻,文宗忍无可忍,将李家连根拔起。
可李家在大靖的根基过于扎实,以他们香火扩散的程度,灭了九族还有一些关系疏远的旁族。这些人若是没有对祖宗的荣耀死心,那必定不会甘心就这样沉寂下去。
而如果,他们想要复兴李氏的荣耀,会怎么做,并不难想到。
第55章 宁氏殊荣
文儒李家与朱家武将不同。
只要有战可打,朱家就有立足之地。
可李氏一旦从神台上跌下来,科举选士中那么多人才可以补缺,想要夺回当初的荣耀,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家人弃文从武,可以说是一招绝妙的缓兵之计。
朱定北心中闪过万千思绪,见老侯爷满脸疑惑,他也不打算为他解惑,只问道:“阿爷,李家确定没有人在文臣里出仕吗?”
“不可能。”老侯爷摆摆手,:“科举选士对考生的第一要求就是身家清白,文宗帝时就下过明旨,洛京李家一脉,永世不能在朝为官。若是和李氏扯上关系,就等于自掘坟墓。”
“除了户部的李老鬼,我记得朝中也有不少姓李的文臣啊。”
朱定北的手指敲击着案几,若有所思。
“……这样说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当年旧事,老侯爷一直不得其解,如今听朱定北一说却有种茅塞顿开的感悟。
“阿爷,不是可能,我觉得九成就是了。”
朱定北灌了一口水,“泰安前二十五年,可以说是咱们大靖六朝以来边境最不安定的时期。北境鲜卑,西境羌敌,东海还有夫余之祸,先帝自坐上皇位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稳日子。凉州地处北境和西境的jiāo界之地,七郡失守,凉州就去了一半,先帝恐怕恨不得把姓李的都杀绝。”
“李丛满门之罪已经无可挽回,不仅如此,李家本来也是历代大靖王的心病,经过李从的战败,明面上不懂李家其他人,可也定不会重用。可先帝在杀了李丛满门之后再收到他的血书,事情就有转机。”
事实正是如此,至少那之后李家无大错的将士,先帝从来没有弃用。
用一门人命,换一族荣耀,李家人会如何取舍,一目了然。
老侯爷:“他娘的,那个王八蛋肯定也早就想好让我们朱家来背这个黑锅了!”
朱定北拍了拍老侯爷的肩膀,安慰道:“死者为大,外面只看到李丛满门祸事,自然不会将血书的事情往李家人身上想——是了,我想到了!”
朱定北醍醐灌顶,激动地拍手道:“我想到了!”
“乖孙儿,你想到什么了?”
老侯爷摸不着头脑。
朱定北凑到他身边,语气不稳道:“阿爷,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就是李家搞的鬼!”
“……你刚才不是说是姓李的吗?”
“我不是指这件事。”
朱定北憋住气,深呼吸一口,才说道:“阿爷,我就一直想李捷就算被蒙蔽,朝我下手也是下策,还容易暴露出他。可正是如此,万一他们失手,我中du的事情东窗事发查到李府,了解到他是为报复的话,岂不更容易让我们就此收手不查下去?”
老侯爷抓耳挠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定北知道自己太激动了,可是没办法。
他重生一年半,到此时才算摸到前世朱家灭门的幕后黑手!
李家,肯定是李家!
整个大靖,军方除了朱家之后,下面有几家势力均衡的家族,李家就是其中之一。
有朱家在一日,他们想要成为大靖第一军侯就是奢望,可一旦朱家倒了,他们才有机会。
李家将更有可能xing对他们朱家出手!
开国时,李朱两个异姓王,风光不过两世,朱家急流勇退,将兵权和王权都jiāo了出去,沉浮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因为战事原因,大靖皇室不得不起复朱家。
但李氏不同。
李家是文儒世家,当时在朱家抽身之后,他们也迫于情势自请王权废除,可那之后朝局里依然有一片李姓人,和李氏的门生。
在文宗帝时期,正是李家文臣盛极时刻,文宗忍无可忍,将李家连根拔起。
可李家在大靖的根基过于扎实,以他们香火扩散的程度,灭了九族还有一些关系疏远的旁族。这些人若是没有对祖宗的荣耀死心,那必定不会甘心就这样沉寂下去。
而如果,他们想要复兴李氏的荣耀,会怎么做,并不难想到。
第55章 宁氏殊荣
文儒李家与朱家武将不同。
只要有战可打,朱家就有立足之地。
可李氏一旦从神台上跌下来,科举选士中那么多人才可以补缺,想要夺回当初的荣耀,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家人弃文从武,可以说是一招绝妙的缓兵之计。
朱定北心中闪过万千思绪,见老侯爷满脸疑惑,他也不打算为他解惑,只问道:“阿爷,李家确定没有人在文臣里出仕吗?”
“不可能。”老侯爷摆摆手,:“科举选士对考生的第一要求就是身家清白,文宗帝时就下过明旨,洛京李家一脉,永世不能在朝为官。若是和李氏扯上关系,就等于自掘坟墓。”
“除了户部的李老鬼,我记得朝中也有不少姓李的文臣啊。”
朱定北的手指敲击着案几,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