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作者:rouwenwu

    箭靶上弓箭的箭尾,破开箭杆,顺着箭杆射进去。

    “咄!”

    弓箭破开箭杆后,依旧是四平八稳,不偏不倚的命中红心,并且箭杆依旧平直,没有任何的角度偏移。这样一来,王灿接下来的第三支弓箭便能轻易的射中第二支弓箭的箭杆,并不会有多大的困难。

    “看,看到没有,射中了,竟然射中了!”

    “那黑衣人真是厉害,破开箭杆后,弓箭竟然仍旧没有偏差,好像是没有被箭杆阻挡射中的一般,太厉害,太厉害了。遇到黑衣人这样的弓箭手,小张将军危险了,很可能不是黑衣人的对手。”

    “哼,这才破开一支弓箭,慌什么,等他破开两支弓箭再说。”

    “不管如何,他都已经破开一支弓箭,只要再破开一支弓箭,小张将军就赢不了。最差的局面都是平手,但我看黑衣人射箭的时候自信从容,并没有什么忧愁,肯定是胸有成竹,我打赌,这一次小张将军输定了。”

    ……

    人群中,士兵们看见王灿破开弓箭,更加的躁动起来。

    这样的争斗,才更有看头。

    不知何时,李蒙、张济和樊稠联袂而来,站在李儒后面静静地观看着。

    而且,贾诩也被吸引过来,站在李蒙等人身后,仔细的观察着。贾诩性格阴沉,好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做事情滴水不漏,很难露出破绽,一双眸子毒辣得很。他看见王灿的背影,虽然无法看见正面,但也觉得王灿不应该是凡夫俗子。

    这种感觉,是一种无形中的气势。

    王灿瞥了一眼周围的士兵,并未说话。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捻起第三支弓箭,低喝一声,便松开手。弓箭射出去,没有任何偏差,直接命中第二支弓箭的箭尾,并且破开箭杆,再一次射中箭靶的红心。不过,这一次的角度微微发生偏移,使得下一支弓箭的难道稍微增大。

    此时此刻,训练场彻底的热闹起来。

    王灿连破两箭,已经追平张绣,至少能和张绣打成平局,不分胜负。然而,王灿是否能击败张绣,就看接下来的一箭了。

    这一箭,至关重要。

    王灿微眯着眼睛,捻起弓箭搭在弓弦上,瞄准了第三支弓箭的箭尾。

    他精气神集中在一起,凝神望着前方,整个人的气质较刚才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刻,王灿如同是出鞘的宝剑,锋利霸道,张扬无比。那挺直的脊椎,傲然的身躯,就好像是一根擎天柱立在天地间,刚直而不曲。

    张绣盯着王灿,眼中异彩连连。

    这一刻,他才真正见识了王灿的实力。

    其实,震撼的人不仅是张绣,连李蒙等人看见后,眼中都充斥着惊喜,心中起了揽才的心思。唯独李儒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你说你本来是潜藏在西凉军中,为什么要这样张扬狂妄?一旦被识破身份,可就是大祸临头了。

    “破!”

    王灿眼睛一睁,一道精光自眼中闪过。

    他握住箭尾的手突然松开,弓箭便脱弦而出。那弓弦在弓箭射出后,不停地震动,旋即竟然砰的一声断裂开来。王灿并没打量手中崩断弓弦的长弓一眼,而是盯着射出去的弓箭,箭头顺理成章的射中箭尾,破开了箭杆。

    嚓咔嚓咔的声音响起,箭头砰的一声射在箭靶的红心上。

    “啵!”

    好似是打破了一层隔膜,箭头钉在箭靶上之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猛地穿透了箭靶,飞射出去,然后以抛物线的轨迹钉在地上。这一切,发生在转瞬之间,非常的突兀,箭头依旧锋利,箭杆依旧笔直,唯一不同的是箭靶被戳了一个洞。

    刹那间,训练场沸腾了起来。

    太厉害了,太霸道了。

    王灿一箭不仅破开箭杆,竟然还一箭穿透箭靶。

    这一幕,让训练场上的士兵开了眼界。这些士兵从未看过破开箭杆的表演,也没有见过谁能够一箭穿透箭靶。训练的箭靶本就是用来挡住弓箭,专门防止弓箭穿透过去的,可眼前的黑衣人一箭射穿箭靶,太出乎意料之外。

    “好,好,射得好!”

    张绣抚掌大笑,脸上露出钦佩的神情。

    王灿走到张绣跟前,诚恳的说道:“弄坏你的长弓,抱歉了。不过,最后一箭虽然破开了箭杆,却没有留在箭靶上,不作数,就当是打了一个平手吧。”

    他语气诚挚,神色诚恳,并没有给人骄狂的感觉。

    张绣一听,便知道‘王山’是给他一个台阶下。然而,张绣何许人?张绣有着他自己的骄傲,不需要王灿的施舍。

    张绣脸上挂着一抹笑容,摇头说道:“输了就输了,没有什么丢人的。单凭你第三支弓箭能破开箭杆,又能够穿透靶心,已经称得上箭术宗师,非常厉害,让我开了眼界……你的箭术非常厉害,留在英雄楼可惜了,跟着我如何?”

    王灿摇摇头,并未说话。

    开玩笑,他是大汉朝的益州牧,张绣跟着他征战天下还差不多。当然,这句话王灿是不敢说出来的,只能在心中诽腹一下。

    王灿现在是李儒的护卫,是英雄楼的武士,并不是什么益州牧、镇南将军,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护卫。此时,张济、李蒙和樊稠走了上来。张济走上去,拍拍张绣的肩膀,笑道:“你小子总是目中无人,现在遇到高手,知道别人的厉害了吧!”

    张绣点点头,挠头一笑。

    樊稠大步朝王灿走去,说道:“你叫王山是吧,可愿意到我军中效力?”

    王灿拱手说道:“将军好意,山愧领了。然而,王山是英雄楼的人,不能从军。”

    樊稠想了想,点点头,便没有继续说话。张绣刚才的话,他和李蒙都是听见的,因此樊稠只是稍微询问一下。不过,樊稠却没有放弃,而是寻思着攻下长安后,再找史阿要人,想来史阿也不敢违背他的话。

    此时,李儒也走上来,朝樊稠、张济和李蒙拱手见礼。

    王灿束手而立,和王越一起站在李儒身后。

    贾诩看了李儒一眼,又扫了眼王灿和王越,最终目光停留在王越身上。

    当贾诩看见王越的时候,深邃的眼眸闪过一丝惊愕。很显然,贾诩认出了王越的身份。昔年王越在洛阳主持英雄楼,又教导皇帝学习剑术,经常出入皇宫,而贾诩作为董卓麾下的属官,也经常出入皇宫,见过王越。

    贾诩看见王越和王灿站在一起,心中咯噔一下。

    或许是察觉到贾诩的目光,王越目光看向贾诩,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两人的目光,一触便转移开了。贾诩目光一转,又看了眼王灿。他刚才从背影打量王灿,觉得王灿身份不一般,此时此刻正面打量王灿,感觉有些怪异,尤其是王灿的年纪和他脸上的胡子,给贾诩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蓦地,贾诩觉得眼前这个‘王山’不应该是这幅模样。

    想了想,贾诩把心思压在了心底。

    对于贾诩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只要能保住性命就可以了,因为眼前的樊稠、张济和李蒙都不是成事的料,并不值得贾诩说出心中的疑惑。

    ps:保底第一更,求收藏、鲜花咯。周一,鲜花很重要,大家支持一把,投鲜花吧。

    第九卷 董卓死,天下乱 第506章 求死的原因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92 9:02:12 本章字数:4379

    张绣和王灿比试箭术,以张绣失败告终。

    张绣、樊稠、李蒙和张济知晓王灿的能耐后,竞相拉拢王灿,和王灿示好,想要和王灿打好关系,以备将来之用。

    张绣和樊稠的想法相同,等拿下长安后,向英雄楼施压,让史阿交出王灿。如此一来,就可以得到王灿的效忠。樊稠等人不知道王灿的武艺如何,但单凭王灿的一手箭术,便是一员虎将,一个能在百步之外取敌军首级的人,足以让几人心动。

    李儒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王灿一点都不着急,他心里面却焦急得很,害怕王灿的身份被拆穿。

    见樊稠几人还热情的和王灿说话,李儒拱手道:“几位将军,徐荣已经绝食数日,身体熬不住了,儒必须要尽早处理徐荣的事情,这就回去劝说徐荣了,告辞!”说完,李儒拱手朝樊稠几人致意,然后转身离开。

    王灿也拱手朝张绣等人抱拳还礼,跟着李儒离开。

    王越一言不发,跟在王灿身旁,紧随李儒,朝李儒的大帐行去。

    训练场中,只剩下张绣、张济等人。张济看向张绣,说道:“伯明(张绣字),‘王山’箭术精湛,非常厉害。武艺却不为人知,你认为他的武艺如何?”

    张绣拱手道:“叔父,‘王山’武艺肯定不低。因为他双臂的力量非常强悍,竟然将侄儿所用的长弓给拉断,您看侄儿的长弓就知道了。”说着话,张绣拿起手中的长弓,递到张济面前,只见长弓依旧完好,弓弦却已经崩断。

    西凉军中,长弓的弓弦多用牛筋制作,韧性非常好。

    尤其是张绣的长弓,更是一等一的好弓,却被王灿拉断,足见王灿的力量强横。

    李蒙沉声说道:“自华雄被杀,吕布叛变,军中只剩下伯明一员虎将,‘王山’箭术精湛,武艺不俗,正好可以将他收为己用,让他成为我西凉军中的一员虎将,增强西凉军的实力。现在文有贾先生和李先生,武有伯明,再加上王山,就非常好了。”

    樊稠接着说道:“不错,此人是英雄楼的人,我们进入长安后再作打算。”

    张济也附和道:“樊稠说得不错,入长安后,再作打算。”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考虑怎样把王灿收为己用。

    张绣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便转身离开。‘王山’本是他发现的,也是他最先想收为己用,现在被李蒙、樊稠、张济三人看上,他肯定没有机会了,毕竟三个人都是他的是长辈,总不能和长辈抢人吧!

    他本想去李儒的营帐,想一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徐荣是他擒拿下来的,若徐荣瞅见他以后,誓死不降,更麻烦。

    无事可做,张绣便返回自己营帐去了。

    贾诩站在一旁,对樊稠三人的话直接当做耳旁风,一边进,一边出。

    他眼睛毒辣,心思细腻,认为眼前的三人憨货简直是自作多情。即使大军进入长安,找到史阿,并且史阿也同意放人,但是还得‘王山’本人同意才行。

    说到底,‘王山’没有答应,一切都是虚谈。

    况且,以贾诩的眼光看来,‘王山’的身份很有问题。

    ‘王山’很可能不是李儒的护卫,因为王越这个英雄楼的掌舵人也在‘王山’身边,足以证明‘王山’的身份不简单。‘王山’成为李儒的护卫,只是掩护真实身份。所以,贾诩认为‘王山’不会投靠樊稠。

    李儒的确很重要,但不至于让王越亲自保护。

    唯一的可能,王越保护的人不是李儒,而是‘王山’。贾诩微眯着眼睛,心中不断地推演,不断地揣测着。他活了大半辈子,也算见多识广,却没有听过‘王山’这个人,也不知道王越离开英雄楼做了什么事情,便无从知道‘王山’的身份。

    不过,他却把‘王山’记在心中,总会有机会识破‘王山’的身份。

    贾诩背负着双手,迈着小步子,朝自己的营帐走去。

    ……

    营帐中,李儒气急败坏的返回后,便让人守在营帐外,不准任何人来。

    等王灿和王越返回营帐后,李儒转过身,劈头盖脸的朝王灿喝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出尽风头,很舒坦么?你想过没有,若是被识破了身份,或者是你改变装扮的面貌被识破,该怎么办?自以为是,狂妄自大!”

    王灿并未生气,笑说道:“文优,你是在关心你家主公的安全么?”

    李儒忍不住爆了粗口,骂道:“关心个屁,我是关心我儿子,所以希望你不要死。”

    王越站在旁边闭目养神,任由李儒和王灿吵闹。

    李儒见王灿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无奈的叹息一声,劝说道:“主公啊,您就低调一些,再低调一些,不要随便出风头。军营中有几万西凉军,若是身份暴露,后果很严重。接下来的时间,您就留在营帐中,哪里都不要去,任由西凉军攻打长安,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

    王灿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好了,好了,办正事要紧,赶紧把徐荣带进来,先把徐荣的问题解决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儒哼了声,回到坐席上,吩咐士兵将徐荣带来。

    不多时,徐荣便被带了上来。

    李儒看着徐荣,叹息一声,说道:“徐将军,你何苦如此为难自己呢?你我也算知交,当初联手领兵出战,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为什么现在却自暴自弃,难道为了一个腐朽不堪的大汉朝廷,值得你不吃不喝,值得你去死么?”

    徐荣坐下后,微低着头,沉声说道:“李大人,你就不要白费力气劝说我了,我已经打定主意,不会投降的?”

    李儒问道:“为何不降?”

    徐荣虽然狼狈,可气势还在,他低喝道:“不降便不降,哪有这么多理由?我已经决议赴死,你若是觉得我们之间还有一点交情,就痛快一点,派人给我一刀,一刀两断,以免我活在世上继续受罪。”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盯着李儒,露出倔强的神情。

    李儒摇头说道:“徐将军,激将法对我没用,还是说说你赴死的理由吧。若是你的理由让我心服口服,我便送你一程,以免你继续受罪。”说了一大通,李儒的想法是从根本解决徐荣的问题。

    只有弄明白徐荣为什么慷慨赴死,然后寻机劝说,才能奏效。

    对于死亡,没有人不害怕。

    相对的,只是因为有些人为了心中的信念愿意慷慨赴死。

    此时,徐荣坚持绝食,不喝水,不吃饭,便是心中有执念。李儒想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徐荣心中的想法,再寻找机会劝说徐荣投降。否则他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通大道理,或者是用高官厚禄诱惑徐荣,都不可能起到作用。

    王灿站在李儒身后,心中暗赞李儒厉害。

    徐荣听见李儒的话后,浑浊的眼睛变得迷惘起来。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沉声说道:“李大人啊,诶,我就告诉你原因。吕布杀死丁原,又杀死董太师,现在又投降朝廷,表面上风光无限,可私下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骂吕布不是东西,骂吕布狼心狗肺,是白眼狼。”

    李儒听徐荣说话,愣了愣神。

    不仅是李儒,连王灿和王越,都迷糊不已。

    徐荣投降与否,和吕布有关系么?

    此时,徐荣却没有搭理李儒,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他的声音沙哑低沉,透着一股沧桑的感觉,缓缓说道:“不管吕布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此生此世,吕布都难以洗干净背上背着的骂名,他吕布是白眼狼,是三姓家奴的骂名算是坐实了。吕布有胆量背负一世骂名,我没有啊!”

    “我本是董太师麾下的一员将领,得董太师器重,委以重任。然而,董太师死后,我却领兵投降朝廷,这已经是背主了。”

    “好在是投降朝廷,因为朝廷是正统,倒也没有什么影响。”

    “可是,我现在已经是朝廷的人,若是因被被抓起来,立刻又背叛朝廷,重新投降西凉军,这是‘墙头草’,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啊!世人谈论我徐荣的时候,都会说徐荣势利小人,不堪大用。太史公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之死,虽比鸿毛还轻,却不能让祖宗蒙羞,不能被世人唾骂。”

    徐荣说话的时候,浑浊的眼中竟流出两行清泪。

    说到底,他是被名声所累。

    然而,在这个乱世当中,一个人的名声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君不见吕布四处碰壁,最终下场凄惨么?徐荣本是西凉军的将领,因为王允设计杀死董卓,投降了朝廷;若现在西凉军击败他,他又重新投降西凉军,便会被世人诟骂,遭人唾弃,令祖宗蒙羞,令家族蒙尘,这是徐荣无法忍受的。

    徐荣不想死,因为没有人愿意主动去死。

    但是,徐荣却不能不死。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一是投降西凉军,其二是被杀。樊稠、张济和李蒙不可能让徐荣归隐山林,隐姓埋名。他们得不到徐荣的效忠,即使杀死徐荣,也不会让徐荣离开,所以徐荣为保全自己的名声,不得不死。

    李儒听了后,也明白徐荣内心的想法。

    事实上,换做是他,他肯定也不会再次投降。

    或许,这世上也只有吕布才能心安理得的杀死丁原,投靠董卓;杀死董卓,投靠王允……甚至于,在西领军领兵攻下长安后,吕布又杀死王允,投靠西凉军。李儒想了想,说道:“徐将军,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也能明白。”

    徐荣勉强笑了笑,说道:“能明白就好,给我一个痛快吧!”

    “咳!咳!”

    大帐中,突然响起轻微的咳嗽声。

    李儒回过头,看了王灿一眼,见王灿眨眨眼睛,显然是让他劝说徐荣归顺益州,在益州为官。徐荣进入营帐后,一直没有注意李儒身后的护卫,他听见咳嗽声后,抬头望去,脸上顿时露出惊愕的表情,惊呼道:“王越,你怎么在这里?”

    一句话,叫破了王越的身份。

    当初王灿和徐荣交战,王越便在王灿身旁,故此徐荣仍旧记得王越的相貌。

    徐荣知道王越是王灿的下属,而王越却站在李儒身后,这样的情景不是很诡异么?徐荣心思一动,再想到李儒在董卓死后,突然消失,现在却被王越保护,心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说道:“李大人,你不会是……”

    说到这里,徐荣心中震惊得无以复加。

    ps:保底第二更,求收藏、鲜花。

    ps2:另,张绣的字未知,查不到,故此编纂了一个,历史研究者勿追究责任。

    第九卷 董卓死,天下乱 第507章 劝降徐荣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92 9:02:12 本章字数:4119

    徐荣脸色大变,眼中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惊讶!

    太令人惊讶了!

    若是他的推断是正确的,李儒就已经归顺王灿,成为王灿的下属。然而,李儒怎么会回到西凉军中呢?

    徐荣刚才心如死灰,正想让李儒派人给他一个痛快,慨然赴死。就在这当口上,却突然发现如此令人不解的事情,令他难以相信。董卓死去还不到一个月,而李儒就已经和王灿扯上关系,当真是事实难料!

    李儒听见徐荣的话,心中一突,旋即便冷静下来。

    不管怎么样,徐荣是不可能归顺樊稠的,因此不用担心露出破绽。

    李儒含笑着点头,说道:“徐将军慧眼如炬,厉害!厉害!你说得不错,儒的确已经归顺王灿,拜王灿为主公。”

    这件事情,虽然不是李儒主动归顺王灿,而是被王灿以妻儿的性命强迫着归顺的,但他已经打上了王灿的烙印。这一点,李儒必须承认。既然徐荣识破了王越的身份,就能够猜出其中的猫腻,他也用不着唧唧歪歪的去辩解,何苦来哉!

    徐荣苦涩一笑,说道:“李大人,您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李儒神情有些尴尬,却没有解释其中的原因。

    停顿了片刻,李儒看向徐荣,沉声说道:“徐将军,你我相识已久,也算是知交好友,我知你才华不凡,胸有韬略,难道愿意这样寂寂无闻的死去?你可以不归顺樊稠,可以不归顺张济,因为他们是西凉军,对你的名声有影响。然而,你却可以归顺主公,为主公效力,机会就在眼前,好好考虑吧!”

    徐荣本身是西凉军出身,若是他因为董卓身死,归顺朝廷;再被李儒打败,又重新归顺西凉军,这样的做法肯定被世人鄙夷。

    墙头草,两边倒,谁都不喜欢。

    然而,徐荣先归顺朝廷,再投效王灿,情况却又不同。

    他从西凉军转到朝廷,再从朝廷转到王灿麾下,并未作出弑主的事情,也并未对不起董卓,或者是朝廷。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便是如此。历史上,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一开始是并州刺史丁原麾下的将领,随后曾经效力于何进,随后又曾效力于董卓,其后才是吕布,最后是曹操。

    张辽一生,追随了五个诸侯,最后一直效力于曹操。

    然而,张辽却没有被世人诟病,因为他并不是像吕布那样弑主而投奔他人。徐荣的情况,类似于张辽,他和张辽都是军中的将领,只是由于兵败被擒,或者是主上被杀,才不得已投奔他人,所以徐荣有足够的理由归顺王灿。

    李儒一句话,让徐荣心中的坚持动摇了。

    能够不死,谁又愿意去死呢?

    李儒静静地坐着,并没有打扰徐荣,似徐荣这样的智将,心中本就有一把衡量事情的标尺,并不需要李儒画蛇添足去赞叹王灿,或者是去劝说徐荣。李儒要做的仅仅是抛砖引玉,给徐荣提供一个机会。

    王灿站在李儒身后,目光灼灼,望着徐荣,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

    徐荣的名声不大,尤其是演义中,更是被忽略,被认为是一个三流将领,和夏侯惇交战几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然而,历史上徐荣的战绩,称得上是战功赫赫。他虽然死得早,立下的功劳却足以让三国的多数将领仰望。

    史书记载,初平元年(190年),诸侯讨董,因为各路心思各异,又遇到吕布这样的猛人,都开始打退堂鼓,尤其是占据洛阳后,都滞留不前,不愿意领兵追赶董卓。

    曹操见各路诸侯畏惧不前,心中无奈,便独自领兵追击董卓。

    董卓得知曹操追击的消息后,派徐荣抵挡曹操。

    徐荣和曹操率领的军队在荥阳汴水交战,双方大战,曹操被徐荣打得溃不成军,并且被流矢射伤,连胯下的战马也被弓箭射死。这其中,还发生了三国中非常出名的一句话,便是曹操的从弟曹洪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曹操,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这一战,曹操完败。

    曹操精通兵法,本身就是军事家,却被徐荣战败,足见其能力非同一般。

    初平二年(191年),长沙太守孙坚率领豫州大军讨伐董卓。董卓再一次派遣徐荣出战,徐荣领兵在颍川梁县和孙坚交战,大破孙坚,并且活捉了颍川太守李涛,并且将李涛给烹了,其手段狠辣惊人,令人啧啧称叹。

    若说徐荣取得一次胜利,可以说是侥幸。

    然而,徐荣两次获得大胜,而且两次击败的人都是三国中鼎鼎大名的人物,其中之一是魏国的奠基人曹操,另一人是孙权和孙策的老子,能够击败曹操和孙坚,徐荣的能力毋庸置疑,足以列入一流将才。

    这样才华出众的将领,王灿自然是欣然接纳。

    到目前为止,王灿麾下能够排的上号的武将有赵云、黄忠、典韦、高顺、严颜、周仓、裴元绍、甘宁等人。然而,如此多的武将当中,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却只有赵云、黄忠和甘宁三人,严颜和高顺虽然也不错,但都有缺点,还是差了一线,略逊一筹。

    所以,王灿很是期待徐荣的归顺。

    有徐荣加盟,最好不过了。

    徐荣双手被缚在身后坐着,先是看了眼王越,随后又看了眼李儒。至于王灿扮作的一个精壮汉子,虽然英武不凡,但根本没有入徐荣的眼睛。他心中五味杂陈,哪有空闲功夫去仔细观察素不相识的人。

    徐荣一直沉默着,他静静地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几天没有进食,徐荣脸色苍白,显得有些气弱。然而,浑浊的眼睛中却透出点点精光,眼眸中的死寂之气早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变得越来越明亮。良久之后。徐荣说道:“好,我随你一起追随王灿,拜他为主公。”

    “好!”

    李儒没有出声说话,王灿却大声说话了。

    大帐中,本来就非常的安静。尤其是徐荣声音落下后,更是寂寂无声,王灿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喝,如平地里一声炸雷,非常出风头。

    这一下,让徐荣心中惊讶。

    不过,徐荣依旧没能认出王灿的身份。他看了王灿几眼,只是觉得王灿的面貌有些眼熟,并没有发觉任何不妥。他看向李儒,又看了眼王灿,说道:“李大人,你身后的侍卫为何如此无礼,莫非是王灿派来的人?”

    除了这一点,徐荣想不到还有什么理由。

    李儒白了眼王灿,前不久才让王灿沉寂下来,不要出风头,现在又乱出声。

    他摊开手,无奈的说道:“徐将军,拜见主公吧,你眼前的人,便是益州之主,只是他易容了,所以才没有被认出来。”李儒幽幽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摊上这样的主公,真的是让李儒郁闷。

    王灿嘿嘿一笑,走上前去,说道:“徐将军,欢迎加入益州这个大家庭”

    徐荣仔细瞅了瞅王灿,苦涩一笑,旋即拱手拜道:“徐荣,徐长明,拜见主公。”

    王灿点点头,双手托起徐荣,脸上带着璀璨的笑容。有了徐荣加入,他麾下便有四个能独挡一面的人才。

    由于甘宁身份保密,还不能曝光,便有徐荣、黄忠、赵云能镇守一方,这几人至少都是牧守一方的大将。将来王灿的班底,便是这些人构建起来的。王灿想了想,吩咐道:“文优,让人给长明端些饭菜上来,他数日没有进食,肚子空空,恐怕早已经饿得快要昏厥过去,无法坚持住了。”

    徐荣闻言,感激的望了眼王灿。

    李儒幽怨的看着王灿,难道他就想不到么?

    不过,对于王灿如此关心下属,李儒心中也有些感慨,若董卓能收敛性子,不暴虐杀人,不狂妄自大,能够礼贤下士,能够恩威并济,局面便不是身死族灭的下场,便有可能成为开辟万世江山的开国之祖。

    李儒点点头,说道:“主公,您还是站在我身后吧。”

    王灿问道:“为什么?”

    李儒嘿嘿笑了笑,说道:“若是进来的士兵发现您大摇大摆的坐在营帐中,将消息禀报给樊稠等人,岂不是露馅了。您安全为重,还是好好地站着别动,不要随意出声,以免被人察觉您的身份,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王灿恨恨的瞪了眼李儒,露出你狠的表情,然后站在李儒身后。

    李儒面带笑容,大喊一声,让守在营帐外的士兵去端来饭菜,让徐荣填饱肚子。

    徐荣饿得心慌慌的,早就是挺不住了,解开捆住双手的绳子后,好一番大吃特吃,才填饱了肚子。吃过饭之后,虽然徐荣的面貌依旧狼狈,整个人的精神气质却发生了变化,面颊依旧显得有些憔悴,但一双深邃的眸子却神采奕奕,显得自信从容。

    此时,徐荣想着如何能名正言顺的归顺王灿。

    他是张绣抓来的降将,被扣押在军中,不可能离开军营。然而,继续留在军营便只能投降,他已经投降王灿,不是樊稠的人,如何向樊稠解释成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徐荣想了想,说道:“李大人,我虽然归顺主公,可现在……”

    正当徐荣说话的时候,营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守住营帐的士兵跑到营帐门口,说道:“大人,樊将军、张将军、李将军来访!”

    李儒想也不想,立刻说道:“请!”

    话音落下后,不多时,樊稠、张济和李蒙联袂而来。

    李儒看见三人面带笑容,显然是知道徐荣吃东西的消息,猜出徐荣已经被他说服。故此,三人才急忙赶过来,想要安抚徐荣。李儒暗暗向徐荣点头示意,徐荣见此,也明白李儒的意思,站起身拱手道:“徐荣,拜见三位将军!”

    樊稠三人看见徐荣神采奕奕,连连点头,不停地说话安抚徐荣。尤其是想到徐荣成为西凉军的人,樊稠便笑得合不拢嘴。

    一个领兵大将,终于‘归顺’他们了。

    ps:保底第三更,继续求收藏、鲜花。今晚继续加更,更新时间晚,大家可以明日再看。

    ps:另,徐荣的字查不到,故此编纂了一个,勿追究。

    第九卷 董卓死,天下乱 第508章 贾诩的来意(加更9)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92 9:02:15 本章字数:3901

    众人分宾落座,樊稠说道:“徐将军能重新回到西凉军,是我西凉军的一大幸事。有徐将军帮助,攻下长安的把握又增加几分。若王方、杨定等西凉军将领能领兵前来相助,攻下长安的时间便指日可待了。”

    樊稠朗声大笑,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

    李蒙点点头,眼睛迷蒙,好似在憧憬着攻下长安后权倾天下的日子。

    张济抬头看向站在李儒身后的王灿,说道:“王山,如今李先生坐在大帐中,有士兵层层把守,不用你保护李先生的安全,你也过来坐下吧。”张济坐下后,和徐荣点头致意,却没有和徐荣说话,直接向王灿示好。

    樊稠听见后,眼眸微微眯起,眸中闪过一道冷光。

    李蒙的目光有些迷离,却一下清醒过来,好似是被张济的话刺激到了一样。

    三个人,都是西凉军的大将。

    李傕、郭汜、牛辅已经死去,现在西凉军里面是樊稠、李蒙和张济三足鼎立,各有一方势力。不过,三人却又团结在一起,共同御敌,是相互合作的盟友。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能团结一致,随着权利的逐渐增大,相互之间便有了疙瘩。

    就拿王灿来说,王灿箭术超群,力压张绣,便得到三人的青睐。

    三个人,都想要招揽王灿。

    表面上,三个人都是为西凉军着想,为西凉军招募人才。可实际却不是如此,谁招揽到王灿,肯定是将王灿融入麾下的嫡系军队,而不是把王灿放在另外两人军中。因此,在距离长安越来越近的时候,三个人之间虽然还是友好相处,却开始有了嫌隙,为以后的权利开始相互间勾心斗角。

    三道目光,同时落在王灿身上。

    樊稠、李蒙、张济,都等待着王灿回答张济。

    徐荣见三人争相向王灿示好,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戏谑的神色。

    王灿站在李儒身后,拱手朝三人还礼,朗声说道:“张将军美意,王山愧领。然而,王山的职责是保护李大人,不敢有须臾懈怠,不能因为李大人留在营帐中就玩忽职守。因此,不能在营帐中坐下休息,请三位将军谅解。”

    说完,王灿的目光收敛起来,站在李儒身后一动不动。

    张济听了后,眼眸中异彩连连。

    王灿拒绝了他的提议,他心中想要招揽王灿的想法却更加强烈起来。

    不仅是张济,连李蒙和樊稠都是如此,面对这样一个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又拥有不凡武艺的人,三个人心中都是心痒痒,恨不得立刻领兵冲入长安,抓来史阿,将王灿强行招到麾下,增强自己的实力。

    由于王灿拒绝张济,三人便把目光落在了徐荣身上。

    徐荣见目光又回到他身上,顿时犯难了。

    此时,李蒙也说道:“徐将军是征战沙场的宿将,练兵有方,经验丰富。有徐将军领兵,攻破长安将易如反掌。”

    徐荣听了后,心中更是五味杂陈,难以说话。他愿意归顺王灿,却不愿意在归顺王灿的时候,还打着归顺樊稠等人的幌子攻打长安。这样的情况,不是徐荣愿意接受的,徐荣难以回答,便只能把目光投向李儒,

    这时候,只能靠李儒解围。

    “咳咳……”

    李儒轻咳两声,缓缓说道:“樊将军,徐将军不能领兵攻打长安。”

    樊稠听了后,眼眸中闪过一丝厉色。

    若是招募一个武将,却没有用处,他拿来有什么用处呢?不过,樊稠脸上还是带着和煦的笑容,问道:“李先生,徐将军重回西凉军,是西凉军的主力,若是徐将军领兵攻打长安,能更快的拿下长安。可你却说徐将军不能领兵攻打长安,难道徐将军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能领兵?”

    李儒心中不停地寻思着,他想了想,说道:“樊将军,不领兵攻打长安是徐将军重回西凉军的条件。他愿意归顺将军,并且愿意为将军开疆扩土训练士兵,唯独不愿意领兵攻打长安。”

    樊稠闻言,目光看向徐荣。

    此时,徐荣听见李儒的话后,自然要表现得硬气一些。

    他挺直身体,正襟危坐,脸上露出不屈的神情,沉声说道:“樊将军,这是李大人答应徐荣的条件。正因为如此,荣才答应投降,若樊将军认为徐荣的条件过分,便把徐荣说的话忘掉,就当没有发生过,顺便给我一个痛快吧。”

    张济和李蒙都没有说话,静静地等着樊稠的反应。

    若是樊稠拒绝徐荣的要求,两人肯定会站出来劝说樊稠,并且答应徐荣的要求。若是樊稠答应下来,这事情便就此作罢。

    “哈哈哈……”

    突然,樊稠朗声大笑,脸上露出欢喜的神情。

    他盯着徐荣,朗声笑道:“好,好,好一个忠肝义胆徐长明,你的条件本将答应了。此次攻打长安,你和李先生、贾先生一起坐镇军中,不用领兵杀敌。不过,军队中的士兵你还要训练,要将这些士兵训练成一支精兵,你可有把握?”

    徐荣露出感激之色,抱拳道:“将军放心,末将不辱使命。”

    张济和李蒙见此,心中都微微叹口气。

    此时,徐荣心中也松了口气,不让他领兵攻打长安就行。虽然留在军营中,也是变相的投靠樊稠等人,但没有领兵出战,让徐荣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解决了不用领兵的问题,徐荣心中又有另一个疑惑,如何脱离西凉军?

    若是直接离开,肯定要面临西凉军的追杀。不过,如何脱离西凉军的事情自有王灿处理,不用他瞎操心。

    “踏!踏!……”

    营帐外,传来沉稳缓慢的脚步声。

    营帐门帘掀开,贾诩身穿一袭黑色长袍走了进来。他走进来后,朝樊稠三人揖了一礼,才回到坐席上坐下。不过,贾诩的目光并在留在徐荣身上,反而是在王越和王灿身上来回打量,那眼神好似已经看穿王灿的身份。

    好一会儿,贾诩才说道:“诩听闻徐将军重回西凉军,真是可喜可贺,李大人劝降徐将军,大功一件,令人钦佩。”

    李儒听着贾诩的话,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他盯着贾诩,感觉这老狐狸纯粹是过来找茬的,居心不良。

    李儒冷哼一声,说道:“攻打长安在即,三位将军已经下令让贾大人想出破城之策,不知贾大人可有妙计破城?现在时间紧迫,而李儒愚鲁,无法思考出破城之策,只能靠贾大人细心谋划,贾大人身兼重任,可要加把劲啊!”

    一句话,李儒又把贾诩顶了回去。

    王灿站在李儒身后,见李儒和贾诩死磕,心中觉得甚是有趣。

    两大阴人,相互打口水仗,有意思。

    樊稠见两人争论起来,虽然乐于见到这样的局面,却不能不出言阻止。想了想,樊稠把话题一转,说道:“贾先生,不日之后,大军将抵达长安,若是屯兵城外还没有破城之策,非常麻烦,请贾先生多多思考,为西凉军谋划啊!”

    贾诩听了李儒的话,并没有丝毫的懊恼。

    他看向樊稠,神情古井不波,缓缓说道:“樊将军,长安城作为汉朝古都,历经四百年风雨,城池坚固,城墙高大,又有大军守城,若是强攻?br /gt;

章节目录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rouwenwu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rouwenwu并收藏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