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生活之重生第18部分阅读
富裕生活之重生 作者:rouwenwu
炮,就收拾东西准备往太公(祠堂的俗称)走去。
等刘妈领着孩子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刘爸正在家里炸鱼片呢。这道菜不光耗时多,而且还非常耗油!这是往年都没敢弄的,还不是今年杀猪的人多了,刘爸低价从村里杀猪的人那买了几次猪板油回来自己熬,熬出的油把家里的两个大瓮都装满了呢。
这道菜虽然好吃,但真的好麻烦,把鱼身里的鱼骨都剃掉,然后切成薄片,把鱼片用清水洗净,放料酒、盐、花椒粉、姜丝将其拌匀,腌制一个小时。然后是搅蛋糊,用适量面粉、水打成糊状,加入一只鸡蛋。最后往锅里倒入半锅油,烧热后,把挂上了蛋糊的鱼片放入油里,炸成金黄|色就起锅。这鱼可以趁热吃,也可以再弄些辣椒番茄酱淋在上面,可好吃了。
锅里的糯米灌大肠已经熟了,一节节白白胖胖的,被刘妈捞了上来,放在篮子里凉干呢。
刘妈回来后,就和刘爸一起忙和了起来,也不让几个孩子协助,把他们都打发去洗澡了。年年如此,从年三十到年初二的饭菜,刘爸刘妈都是亲力亲为的,尽管今年知道女儿的手艺比他们好,但就是不让她动手,让她到外面玩去。刘星几个也乐得轻松,刘爸刘妈是怕换上新衣的孩子被油烟味熏脏了,宁愿他们都穿着新衣服到外面和别的孩子炫耀去。
吃年夜饭的时候,刘爸亲自去把刘奶奶接到了家里来,大家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两兄弟规矩地会在椅子上,看着香喷喷的菜流口水。刘爸还开了两瓶可乐,刘言和刘常争先恐后地碗移到刘爸面前让他满上。刘妈虽然担心孩子可乐喝多了,
就吃不下饭了,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她也不想说出否定的话来扫兴。大不了饿了再让他们吃一顿宵夜算了。这日子真是一年过得比一年好啊,从桌子上的菜就可以看得出来。往年的年夜饭,桌上大多数都是一盘鸡肉,一盘猪肉,再加个鸡下水煮的汤吧,再加两青菜,都算丰盛了。而今年,除此之外,还添加了一盘糯米灌大肠,炸得又香又酥,闻着就让人觉得胃口大开。还炒了个酸笋猪大肠,还有一道番茄鱼片。这些菜把整个桌子摆得满满的!
“来来来,大家先干一杯,预祝咱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而且祝老妈您健康长寿!”刘爸站了起来,满面笑容地说!
全家都站了起来,齐声说:“来干杯!”
这形式一走过后,大家都开始有说有笑地吃着饭,容易咬的肉都放到了刘奶奶面前,甚至连刘常也给刘奶奶挟了几次菜,乐得她直喊乖孙子!
酒足饭饱后,刘言两兄弟拿了些零用钱去买了一些炮来烧,那些炮是那种随便往地上一砸就炸的炮,破坏性不大,但声音挺大。贼受孩子的欢迎!
而刘星就在家帮着刘爸贴对联,现在的对联还是红纸黑字的,红纸金字的都少见,更别提字里还金光闪闪的了。
后面的就是流水帐啊,郁闷,唉,没灵感!
第24章 造访
第24章造访
年三十的晚上,刘言两兄弟着实是太兴奋了。两人一起嘀嘀咕咕制定好了贺年的路线后才收了声渐渐入睡,但一想着刘爸即将兑现的奖励,精神就很亢奋都没有睡沉过,还时不时地被烧炮的声音吵醒,一醒就看看时间,暗自焦急,怎么时间过得那么慢啊。
好容易闹钟响了,他俩心跳加速地起床穿衣,去去和刘爸刘妈拜了年领了红包后偷偷打开,看到里面是一张崭新的一百块,乐得两眼都笑眯了,特别是刘言,本来他的奖励只是八十块而已,现在生生多了二十块,让他心里乐开了花!
直到吃饭时才看到刘言刘常两家伙满脸兴奋地冲进屋里,把兜里的红包全都掏了出来,大约都有三四十个,只见两人各守着一堆红包,开始拆封大计,一毛两毛五毛的分类排列好。
刘星进来的时候,有点无语地看着两人的财迷样。贺年的时候该不是把全村的人家都拜了个遍吧?“一堆红包,看来收获不少嘛?怎么样,得了几毛钱?”
刘言不高兴了,虽然知道妹妹有钱,但也不能看不起他的劳动成果嘛,这十来块钱是他一早上贺年的成果呢。“什么几毛钱,有十块呢!”不过刘言一想到他如今的财产已经达到一百一十块了,他马上又笑了。
今天他兄弟俩可是在伙伴们面前风光了一把,两人高额的压岁钱毫无疑问是整个村子里最高的,硬是把原来手里拿着五十块压岁钱的刘笕(三伯父的小儿子)给挤到了第二位。看着他气呼呼的脸蛋,让刘言暗爽不已,让你年年都在我面前炫耀你的压岁钱,让你挤兑我,让你讽刺我,现在咱就让你也尝尝那滋味!
刘常笑眯了眼,在一边点头附和着,证明哥哥说的话不假。
“行了,收起你们的红包吧,跑了一早上不饿啊?快点吃饭去!”刘星知道这些揣在口袋里的钱过两天肯定会被刘妈以各种借口收回去的,特别是那张一百块,铁定是保不住了。唉,这钱只能过过手,放在口袋里还没热呢,不过她也不缺这钱就是了,所以也没啥想法,收就收呗。
不过刘言是个机灵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交公前,他就像个爆发户一样,把小卖部里他看得上的玩具和零食都买了回来!这般豪爽的撒钱行为,让他很是享受了一回伙伴们的星星眼。但两天后,刘妈让上交压岁钱时,看着他把各个口袋都翻遍了才凑了不到五十块的压岁钱,脸都黑了,硬是赏了他几棵暴粟!
虽然脑袋被敲了,但看到弟弟妹妹那一百多的压岁钱被刘妈拽在手上,刘言还是得意不已,自己真聪明啊,不像弟弟妹妹只能过一下手瘾,嘿嘿。
不过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刘妈发话了,鉴于几兄妹这几天的表现,让她知道刘言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而刘星刘常都是节俭的好孩子。所以今年除了刘言的压岁钱交公之外,刘星刘常的都让他们自己拿着。
这个决定让刘言很傻眼,他反应过来后大呼不公平,为毛弟弟妹妹的压岁钱一分都不用交公。而他却要把剩下的都交公?他也要保管自己的那份啦。但刘妈对他的话充耳不闻!
刘言见刘妈鸟也不鸟他,顿时焉了,他可怜兮兮地看着刘星刘常。但两人很有默契,快速地把手上的钱收进兜里去,乖乖,大哥盯着他们的眼神也太热切了点,让人心里发毛啊。
“你们两个”
刘言话还没说完就被刘星打断了:“小弟啊,听说学校有节目看哦,咱们去看看吧?”
刘常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好哇,咱们快走吧,去迟了就没好位子了。”
“说得对,走吧。”两人一致无视刘言的存在,向外面走去。
“你们”刘言那个气呀,但他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他祖母还没回太姥爷家贺年呢,如果他跟着去,到时红包铁定能拿不少,嘿嘿。
过年其实就是胡吃海喝,不过对一群外出打工回来的人来说就是天堂了,天天吃了饭就窝在一起开赌局,赌大赌小的都有,男女老少不缺。刘星曾好奇去看过,那地方真是,空气不流通,烟味熏得人都快窒息,才进去一分钟,刘没就受不了,赶紧逃了出来。从此就再也没去看过了。
而村里的妇女参与纸牌类赌博的比较少,但她们却爱打麻将。五毛一块一张牌,一把牌胡下来也能赢个一两块钱,而且又能消磨时间,在麻将桌上还能说说是非,所以麻将这玩意儿是她们的最爱!就是刘妈学了两下也把它给学会了,从此成为“砌墙角”队伍中的坚实份子,甚至刘言这家伙也快速地学会麻将,在刘妈上厕所那会还能顶着打上一两把。
而刘星本身就会打麻将,不过她却不想打,自己并不缺那几块钱用,她宁愿再把本草纲目多看两遍都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没意义的麻将上面。所以没参与这种大众节目的刘星自然觉得过年挺无聊的。
电视里年年都播放着《陈真》这部电视剧,看得都腻了。裕山小学春节会开放,并且会有一些节目,像篮球比较,唱歌比赛啥的,不过年年如此,刘星都懒得看了,而且外面有时还下着毛毛细雨,她实在不想动,只想窝在家里看书。
本来看书是件好事,刘妈一向是不反对的,但女儿大过年的也闷在家里看书写字就太过了,她生怕女儿养着养着就变成了一个小书呆。所以等天好不容易放晴。她就拖了刘星一起出门,到处走走也好哇。
天一放晴,村子里的人倾巢而出一般,都趁着好天气到处逛逛,或上街或访友。年轻的,小的都到外面玩去了,只剩下一些体力不太行的老人留守家中,正如刘奶奶。此刻她正和昔日的好姐妹坐在厅里闲聊,门虽关得很严实,但寒气还是无处不钻啊,自己脚边放了个火笼。把她周围都烘得暖暖的。
“看来,咱们几个姐妹里,就你最有福气啊!”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奶奶嫉妒地说,啧啧,这羽绒服摸起来真柔软暖和,莫说整个村子里没有一件,就是整个县里也难找出几件吧?南方的冬天是不太冷,但对他们这些老骨头来说,也冷得够呛的。但就是再孝顺的孩子也只是买上一身好棉袄就了事,也就她家的孩子舍得大费周折地从迢迢千里之外花大价钱买来这套羽绒服了。
刘奶奶瞥了她一眼,慢斯条理地说:“要说福气,谁也比不上你吧?”刘奶奶和她当姑娘那会同在谢家村,小时候虽然是姐妹,但也爱互相攀比。虽说刘家境好,但是命不好,挑了个短命的,年纪轻轻就去了,留下刘奶奶一个三十来岁的寡妇,起早贪黑地把三个儿女拉扯大,五十出头才卸下了肩上的担子。
而这家伙呢,嫁得好,挑到了个能干的男人,家里兄弟又多又团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而且十几年前儿子还当上了村长,这运气和福气,让一干姐妹都眼红啊。这人啊,真是争不过命啊。
刘志林的老娘谢英清嘿嘿笑了,都说嫁人相当于女人第二次投胎,明显的,自己命好嫁得好。而昔日的老姐妹呢,出自书香门第又怎么样,还不是嫁得不好?不过她嘴上却道:“如今你大儿子不错啊,有本事又孝顺,咱们人哪,就得知足,是不?”
刘奶奶听了不置可否,尽管心里赞同。但嘴上还是没多说什么夸赞的话来。这人哪,只要是女的,甭管她年老年少,总爱说些八卦是非的,她不敢想象如果她夸了大儿子几句后,传到老2耳朵里会变成什么乱七八糟的话。
“对了,我家儿子不止一次在我面前提起你家大儿。他说呀,要不是他曾知会过一声说淮山会涨价,我家那小子也就不会多种了两亩的淮山。自然也不会狠狠赚了一笔了,这都多亏了你家大儿呢。”谢英清乐呵呵的说,眼里的精光一闪而过。
自己是有福气,但那也是一辈子全家奋斗来的,但这老足家,就靠种了一季的淮山就翻身了,她心里不服气啊。看人家楼房都有了,自己家虽然也有一幢小平房,但和楼房一比就不够看了。就算是亲姐妹心里还不一定舒服呢,何况只是仅以姐妹相称的两人?
“哪里是亏了我家大儿,他不仅对志林那孩子说过,也对几个兄弟说过。要不是你家小子敢放手去做,也没法赚是不?”刘奶奶哪里会听不出她挑拨离间的话,要是自己没察觉,胡乱说话,这老大和老2铁定会生嫌隙的。唉,这人,老了还想斗个不停。
“对了,今年你家的几亩地,种什么物种,可有打算?”谢英清双眼看着刘奶奶,试探地问,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可以去找找我儿子嘛,虽然他只是个村长,但多少能帮得上点忙的。”
刘奶奶笑了笑,把火笼拎得更近了,“这我倒不知道了,他也没和我说。”
刘奶奶也知道,年前村子里不管是养猪的还是种淮山的多多少少都赚了一笔。如今过了年了,春耕又到了,大家都在擦亮眼睛盯着自己家和五妹婆家呢,准备跟着两家走了。
谢英清听了点了点头,勉强笑了笑,眼看着是问不到什么了,就转了个话题。
“今天初五又能见到大堂姐了。”谢英清叹了口气道,三个同村的姐妹,就她和谢芬嫁到了同一个村子,平时还能见上一面。但大堂姐一个人嫁到了另外一个县里,这路不好走哇,自己又是老胳膊老腿的,家人也不让出远门。
“嗯,是啊。”刘奶奶低声答道,然后想着这次回老家就把那事办了吧,也不知道胜算有多大,唉。
“初五咱们几点出发?”谢英清看到刘奶奶情绪有点低落,估计是想到大堂姐身体不怎么好了吧。自己的情绪也有点低落,唉,都老咯,还争个什么劲呢,指不定哪天眼一闭就去了。
“那天你先去吧,我初五那天有客人,初六我再去,你帮我和大堂姐说一声。”初五那天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只不过想避开她而已,那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谢英清皱了皱眉头,试探地问:“那要不要我等等你?”
“不用了,你先去吧,省得大堂姐看到咱俩都没到,焦急。”刘奶奶罢收手,委婉地否决了她的提议。
谢英清也没多想,无所谓了,反正她俩人在同一村子,抬头见低头见,确实也没需要连探亲的时间也强拧在一起,于是两人又聊了会,她就告辞了。
初二开年了,一大早家里的三个男丁就携带祭拜的物品去了祠堂,往年刘星也会跟着去的,但如今她已经十一岁的,算是大姑娘了吧,就不能跟着去祠堂开年了。早上八点的时候,鞭炮的声音响了起来,刘星可以想象几十串长鞭炮悬挂在一进二进的大厅周围的情景,一到时候就点炮,会连续响足整整一个小时呢。开年后村子里的人就可以出门探亲走亲戚了。而嫁出去的姑奶奶们也可以回来探亲了。
到了初三早上就能把灯熄灭了,这灯是年三十那晚点的,可以是煤油灯也可以是电灯,一直点到年初三才能熄。这几天烧的炮纸,瓜子壳,糖果纸,饼干袋等垃圾,在初三前是不许扫的,如今熄了灯后就可以把家里的垃圾扫掉了。好在刘星他们是住在木楼上,如果和刘爸刘妈一样住在楼下的话,天天和这些垃圾为伍,搞不好她会抓狂。
年初四的时候,刘爸刘妈分别去吃了两家喜酒,一家娶媳妇,一家乔迁之喜。怎么这些人老爱挑年初四摆喜酒?莫不是瞄准了大家过年已经大鱼大肉吃腻了,想节省开支就挑在这一天摆酒?标准的既能收红包又能节省材料的做派!刘星腹扉。
初五晚上,刘奶奶招了刘星进房间,让刘星坐下后,就严肃地问:“小沁,我看你把本草纲目的草药都记下了,你能认出所有的草药么?”
刘星看着昏黄的灯光下,刘奶奶满是丘壑的脸上严肃的表情,她挺了挺小背脊:“奶奶,我是能背出本草纲目了,但好多草药我都认不出来。”
“那你对中医有兴趣么?”刘奶奶继续问。
刘星尽管很纳闷儿,奶奶问这些做什么?但她还是老实地回答:“有啊,中医很有趣。”奶奶有什么老底,自己早就知道啦,陪嫁柜子里除了一些铜钱硬币,连个金戒指也没有,还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老底不成?
“太姥姥家有个很厉害的中医师哦,明天跟奶奶去造访一下,让他教教咱们小沁好不好?”
刘星听到这话,呆了,想不到奶奶娘家还有这等厉害的人物?她马上回过神来,迟疑地问道:“奶奶,他那么厉害,会教我么?”依照小说电视上演的,这类人不是一般都眼高于顶的么?
刘奶奶听了,呵呵一笑,“会的,他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就行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把猪肉和米饼都分别包装好后就放进篮子里就准备出发了。本来一直做着出发准备的刘言一听今年奶奶只带妹妹去探亲,而自己不能去了。顿时不乐意了,死活要赖着当跟屁虫,闹得刘妈都心烦了,刘奶奶就是不松口。眼看着刘妈就要喷火了,刘星只好把哥哥拉到墙角下沟通去了。
本来刘言是打算不管妹妹怎么说,自己都是抵死不从的。但一听刘星说,如果他听话的话,回来的时候她愿意把她得到的红包全部都给他!一听到这条件,他就心动了,但他一想到如果他马上就松口,岂不是让人看出他是为了红包才抢着去探亲的?况且妹妹说把红包全给他,但他哪知道妹妹会不会私下藏了一部分起来?虽然他知道怀疑妹妹不对,但他就是不信如果一点好处都没捞着,妹妹会愿意去嘛。
“哥,你到底答不答应嘛?”
“你真的会把红包都给我?如果你私下把几个面额大的红包藏了起来,那我也不知道哇。”逼急了,刘言也豁出去了,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又鸵鸟般地把头拧向一边,不敢看刘星。
刘星看他那样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那我给你十块钱,红包归我,怎么样?”知道这家伙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急了呢,大过年的,哪个孩子兜里没有点钱的?这十块钱就当给他零花了吧。
“成!”刘言一口答应,赚了赚了,那堆红包能有五块钱就算不错了,毕竟太姥姥和太姥爷都不在了,舅公在另一个城市。奶奶娘家那边的亲戚大多都是隔了几层的,给的红包不会很丰厚就是了。
刘星也松了口气,总算搞定这家伙了,刚才战火一触即发啊。
不过刘言还算有良心,看到妹妹吃力地提着一袋年货,三步并作两步地上前把那篮子抢了过来,轻松地拎着,到了路口,把她们两人都送上了车才回家。
其实谢家村和古尘村差不多,但是住的人比较分散,不像古尘村都是沿着道路建房的。刘星和刘奶奶在一位大热心带领下逐一造访了刘奶奶本家的一些叔叔伯伯。两个小时后,刘奶奶辞别和那位热心的大妈,独自携着刘星往一条小路走去。刘星看着篮子里面最后一块腊肉和一包米饼,心里猜测,可能是去造访那位厉害的中医师了吧?
今天更得早哦,从下午就开始写了,呵呵,所以求下票票。大家有的话就给俺投投吧,当然粉红是最好的,推荐票也不错啊,嘿嘿
第25章 贵人
第25章贵人
刘星左手搀扶着刘手臂。右手拎着篮子,缓缓而行。一路走人,人烟渐渐稀少。刘星一眼望去,在远处隐隐约约有一座红砖绿瓦的房子。
刘星好奇地问:“奶奶,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去造访那位老中医?”
刘奶奶沿着小路小心地走着,听到刘星的问题,和蔼地回答道:“是的,其实他是叔公,年纪七十有余了。”这地方是她生长的地方啊,想不到时间都过了几十年了。
“叔公,那我怎么称呼呀?”刘星皱眉不已,确实想不出该怎么称呼这位长辈。
刘奶奶乐呵呵地说:“你称呼他为太叔公就行了。”
“太叔公住的地方离村子也远了点吧?出入不会不方便吗?”其实他住的地方离村子并不算太远,但刘星想到这太叔公也七十多岁了,住那么偏僻,要是出个什么事,也没人协助啊。
“其实你太叔公也是在二十年前才搬来这住的,他嫌弃村子里太吵了。”刘奶奶瞧着自己孙女担心的模样,莞尔一笑:“呵呵,你不用担心了,你太叔公的体质比你奶奶我可强多啦!如今仍能健步如飞,不比年轻人差!”
刘星自是不怎么相信的。她们村子里的老人也不少了,大多都是步履蹒跚,就是健康无病的也多因身体机能退化,走起路来都是慢悠悠的。就像太叔公是中医师,纵然身体调理得当,但年纪摆在那,恐怕也就比常人健康点,少点病痛罢?
刘奶奶也感觉到孙女是明显不相信她的话,她也只是笑笑不解释。
“奶奶,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你家还有位那么厉害的医师呢?”奶奶这人也真绝了,上辈子直到她去世也没透露出她太叔公的存在,这保密的功夫,真让刘星叹为观止啊。
“你太叔公是个爱清静的人,咱们做晚辈的要是没有什么事也不便打扰。”刘奶奶笑了笑说,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个原因是自己这个孙女是真心喜欢中医的,如若不然,她了不会贸然地把人推荐给叔公。叔公为人严厉,对行医一道要求更是严格,如果没有那个能力和良好的品性,他是不会收的,胡乱推荐只不过徒增困扰而已。
刘星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的,但往前一看,发现她们已经到了。刘星抬眼打量起这座依山而建的屋子,近两米的青砖围墙把四周都围了起来,刘星估计着围起来的地估计有近一亩吧,除了房子外。里面的活动空间可真大啊。看这斑驳青砖,都有些年头了,在70年那种吃不饱的年代就敢建这样的房子,这太叔公也真是太有钱了吧?
刘奶奶上前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狗吠的声音。
“谁呀?”接着从院子深处远远地传来一道苍老沙哑声音。
“叔公,是我啊,侄女谢花探望你来了。”刘奶奶听到问话赶紧冲院子里高声回道。
没过一会,院门就缓缓打开了,一位身高约一米七几,身穿藏青色棉衣棉裤的老者赫然出现在眼前。和刘奶奶佝偻的背脊不同,他
可是如青松般挺拔,丝毫不见一丝陀背的迹象。不光如此,他的面色非常红润,眼睛既沉静又蕴藏着一点含蓄的威严,让人对他不自觉地生出敬畏的心里。
只见他的眼睛看了刘奶奶后就向刘星的方向扫了一下,然后微微地点了点头,“外头冷,进来吧。”然后就率先往里面走去。刘星两人只好紧跟而上,看着前面老人步履矫健,行走如风般的身姿,刘星兀自感慨。太叔公的身体真是倍儿棒啊。
几人来到客厅,太叔公率先坐上了首位,刘奶奶等他坐下后,才在他的左下手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刘星一进院子就开始打量了,院子约有一亩多大,四周栽了几棵大树,而且整个院子里四周都种上了一片片的植物。刘星发现里面有几种药材,像薄荷,田七,紫苏,木芙蓉等,有些隔得太远,没细看所以尚且吃不准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都是一些药材。
再有就是这房子了,整排房子有两个房间,一个大厅了。两个房间的门俱是开在大厅左右两侧,和一般的农户家里的大厅不一样,大厅大门正对面摆放着一张橡木四方小桌,桌子两边各放了两张实木红椅,然后在它的两侧也分别放了几张红色的实木大椅。在四方小桌下首又摆了一张圆形小桌,估计是吃饭用的吧。
打量完后,刘星不得不承认,貌似太叔公家家具的摆放都仿照了古人,从院子到房子,无一不洋溢着古蕴古风。
此时,右手边的房间的门帘打开了,里面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只见她面容可亲,脸上的皮肤红润得不似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所有。如果不是她的头发已然花白,刘星一定以为她尚不满五十。虽然她没有太叔公般的矫健身手,但一举手一投足都会散发出一种淡定从容地气韵。她手持茶壶,婷娉而来,从右侧房间到大厅的对角,短短的几步路,却让刘星震撼不已。她的雍容和气度让她一生都难以忘怀。
即使以后她在一些宏大豪华的宴会场合里展露头角,她的一举一动都有人争相模仿,尽管她一度地被人称赞拥有中国古典美人气质的典范,更有无数的贵族学校争相邀请她担任礼仪老师。但她仍然觉得她的师娘才是她心中的女神,她的优雅她的气质已经超脱了容貌,铭刻在她的举手投足间。
刘奶奶一看到她的叔婆向她这边走来,她赶紧起身:“叔婆好。”
刘星本来就站在刘奶奶身后,此刻也扬着笑脸:“太叔婆好。”
“小芬啊,在这就不用那么客套了,随意点。”太叔婆给刘奶奶倒了茶后就向主位走去,手执茶壶,随手就给太叔公满上。然后随意地坐在太叔公左侧的位子上。
看着茶杯中的热气袅袅上升,回味太叔婆倒茶的整个过程,真可谓行云流水,滴水不漏,由此可觑见太叔婆的茶道纯熟凝练。其实刘星也不懂茶道,只不过前世的时候曾和一些朋友去过一些茶艺馆。曾见识过一些花式茶道而已,今天一观太叔婆的动作,有种异曲同工之妙。方才觉得,太叔公太叔婆两人,真是深藏不漏的高人啊。
“是”刘奶奶应了声,然后才坐下。
“这是你孙女吧?叫啥名字?”太叔婆笑呵呵看着刘星,张开双手道:“来,到太叔婆这边来。”
“叔婆,这孩子叫刘星。”刘奶奶也是满脸笑容地答道,她恨不得孙女和叔婆亲近点呢,这样一来。下面的事就好开口了。
刘星感觉到奶奶没有反对,于是就乖巧地走向前,但她一走到她身前,就被一把抱住,吓得刘星身体一僵。
察觉到她的紧张,太叔婆抚了抚她的后背:“乖,别怕,都是太叔婆不好,吓着小沁了。”
太叔婆温和的声音有种奇异的安抚力,刘星很快地就平静下来,身体也放松了,软软的略椅在她身上。刘星怕自己的体重压过去会让她承受不住,毕竟再怎么显年轻,她的年纪也有六十好几了吧?不过刘星对太叔公夫妇真的很感兴趣啊,要知道,除了妖怪外,人类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而容颜的衰老更是人人都无法逃避的。但在太叔公和太叔婆身上却不是这样的,岁月仿佛不曾在他们身上流下痕迹,难道是上天如此厚待他们?
这个刘星不相信,她觉得应该是中医方面的功劳,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更是源远流长,正统的养生之道和驻颜之术定能让人受益匪浅,正如眼前两人。正如眼前两人。
“小沁今年几岁啦?读几年级了?”
“今年十二了,读六年级。”温和的声音在头顶上响起,刘星回答道。
本来太叔公平静无波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他看向刘奶奶,“想不到你儿子觉悟挺高的,孩子读书蛮早的嘛。”
刘奶奶听了这话,苦笑不已,这哪是孩子她爸觉悟高啊,看来叔公已经不大理会外边的事了,要不,半年前刘星跳级的事多少还是会传到他的耳朵的。毕竟两个村子在同一条公路上,离得并不算远。
知道叔公特别讨厌爱炫耀的人,但如今为了给孙女增加筹码。不得不为之了。“这孩子去年九月份跳级了,从四年级直接跳到了六年级。”
意料之中的,太叔公听了有点惊讶,然后眉头皱了皱,看向刘星。发现这孩子听到夸她的话题眼里居然也没有丝毫骄傲自得的情绪,“你上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怎么样?”
刘星一听,正了正身子,恭敬谦虚地回答:“两门都考了一百分。”
太叔公一直都在观察刘星,她眼里仍是清澈透明,语气也没有丝毫的自得自满,顿时觉得这孩子还不错,脸上的表情也柔和了。从刚才她的回答中就知道这是个好苗子,如果她在“两门都考了一百分”后面加上一句“考了第一名”之类的,那这孩子也不过如此。他当了几十年老师,多好的苗子没见过,就是天才类的,也碰到过不少。但往往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今天一更,明天加更,阿门
第26章 考验
第26章考验
“别把你在学校的那套拿出来。吓坏孩子!”太叔婆啐道,把刘星抱得更紧了些。
太叔公听到这话,一怔,自己老伴甚少在自己问话时插嘴的,这次怎么
太叔婆看到他低头喝茶,不语。然后就看向刘方向,脸上欢喜的表情一直没变过,“小芬,我观你气色不太好,是生病了?”
刘奶奶一把年纪了,当着孙女的面被人叫出自己当姑娘的小名,顿时觉得难为情,老脸通红。“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头疼,这病都跟了我几十年了,只不过最近疼得厉害点。”
“怎么都没听你提过?”太叔婆其实也不懂医,只不过是看她脸色不太好,以为是偶感风寒而已,哪知这么严重?
“以前也不太疼,也从没在意过,哪知这两年会疼得如此厉害?”其实她也不好意思。这个症状好像是产下双包胎时留下的。当时因为缺衣少食的,双包胎一生下来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比猫儿大不了多少。
当时她家那死鬼也正病着,严重贫血,当时她的陪嫁物品能卖的都卖光了,家里已经欠了一堆烂债了。亲戚朋友看到她上门,通常都是事先躲起来了,避而不见。
后来她家那死鬼看到她产下双生子,并且看到他们都是一副营养不良随时丧命的样子。嫌弃养他俩浪费粮食,还不一定养得活。就狠下心趁她不注意时把那对双生子扔到了路口去,然后径自回来关上了门,对两个儿子的哭声充耳不闻,连路人都觉得他这当父亲的做得太过份了,有损阴德。
俗话说母子连心,当天午夜她醒来的时候知道了这件事,不顾当时她还在坐月子,拖着虚弱的身体去把两孩子给抱了回来。但是这两小的本来就体弱,如今更是吹了大午夜的冷风,已经是进气多出气少了。天一亮,这两个小家伙就去了,当时她真的是伤心欲绝,月子里也没有好好将养。出了月子后,头疼就随之而来,只是轻微的疼痛,她也没放在心上。
况且当时她也有怨恨,如果这些亲戚当时肯伸伸手,或许她的孩子就不会去了。尽管她知道当时叔公一家子有事到外地去了。行踪不定,归期不定!但心里有了个结,就很难打开。后来自己慢慢地想通了,明白了这就是命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老头子,给你侄女把切脉去,她这样子,你不心疼我心疼,都是谢家的血脉啊。”看看,这孩子操劳了大半生,如今的模样根本不像六十出头的样子,瞧着比自己年纪还要大。
“嗯,我看看。”太叔公其实也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虽说他没有错,但当年从外地一回到家就听闻自己的侄女老公和一对双胞胎都对去世了,当时他心里堵得慌,她父母临死前都委托他多多照拂他们一双子女,自己没尽到责任啊。
太叔公坐在刘右侧,示意她把右手放在小矮桌上,几分钟后,他让刘奶奶张开嘴。看了看舌胎,再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就坐回主位上面,拿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口。
刘星觉得中医真玄啊,见过了大医院里看个病也要检验这检验那的,经过一堆仪器的检测才能判断出什么病症,太叔公这种简单的辨症手法让人觉得很新奇,就不知道正确性高不高了。
然后想了想才缓缓开口:“你这头痛乃产后风引起的,由于你产后气血亏虚、正气不足,坐月子的时候没有好好调养,感染风寒,休息不当,所以才导致了这些症状。”
刘星一听这话,急了,这说法很严重啊,坐月子时留下的病根,至今都有几十年了啊,“太叔公,这很严重吗?”
“本来是不严重的,但拖了这几十年,小病也被折腾成大病了!”太叔公没好气地说,看向自家侄女的目光满含责备。娘的,呕气也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吧?
刘奶奶当然感觉到叔公锐利的眼神,眼里的责备让她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叔公的威压随年渐长啊。
“那该怎么办?”刘星此时也有点手足无措了,前世自己奶奶老说自己头疼,但家里没几个人当一回事的。人老了,哪里能没有些小病小痛的呢?用不着成天紧张兮兮的。
“放心,还死不了。”太叔公硬邦邦地说。看来是余怒难消啊。
“呸呸,大过年的,说什么死不死的!”这时太叔婆发话了,“还有,知道什么症状就赶紧开药。”
此话一出,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的太叔公顿时闭上了嘴,乖乖地写药方去了。“这种情况属于寒邪入里体内扎根,而且又拖了这么多年,虽说可以治愈,但是治疗上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种情况让刘星有种错觉,就像刚想发飙的狮子,听到绵羊朝它叫一声后,炸开的毛瞬间收好,然后乖乖地原地趴下!想着想着就不自学地咧开了嘴。
突然,刘星不小心瞄到太叔公瞪向自己的眼神,不小心吓了一跳。
“你这样吓唬谁呢?写你的药方去!”头顶上的声音再次响起,温温和和的,似乎没有什么威慑力,但却能让某人移开瞪视的目光。
太叔公摸了摸鼻子,暗自埋怨自己老婆偏心眼儿,不就是瞪两下嘛,又不会少块肉,干嘛在后辈面前给自己漏气?
刘星暗乐。不过她可不敢把情绪反应到脸上了。看来太叔公也是个妻管严的,呵呵。
没一会,太叔公就搁下笔,“好了,这张药方上的药材是目前家里没有的,需要到药材店去买,你们依照我上面写的量来买就好了,到时我再给你们配好来。”
刘星赶紧站了起来,接过单子,然后把它递给刘奶奶。
刘奶奶没有接过,她只是笑着说:“这人老了。眼神就不大好,小沁,你给奶奶念念吧。”
刘星拿起药方,看了看,认出这字体是行书体,好在太叔公的字不像别的医师,龙飞凤舞,用几把放大镜都没法辨认出来的。
“羌活5两,独活6两,荆芥3两,防风8两,川芎5两”这纸上列了七八个药材,刘星认出来这都是一些辛散祛风药。
太叔公等刘星念完了,就补充说道:“等你们把这些药买回来,我再配上别的药,小芬的病该补养气血、温阳散寒,当以温养为主。”
刘星看着手上的这张药方,虽只练过几个月的毛笔字,而且只是临帖子,但好赖她还是能看出来的。这字体刚劲有力,力透纸背,由此可以看出太叔公的性格也多是坚忍不拔,刚毅果断的。这太叔公真有几手好本事啊,在刘星认识的爷爷辈里,都没有一个如此有本事的,教书,务农,中医,书法,可能还有一些她不知道的本事。
难道奶奶娘家里的人才真那么出众?不过窥一斑而见全豹,想必不会太差,不过太姥姥这辈的兄弟如今就只剩下太叔公
炮,就收拾东西准备往太公(祠堂的俗称)走去。
等刘妈领着孩子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刘爸正在家里炸鱼片呢。这道菜不光耗时多,而且还非常耗油!这是往年都没敢弄的,还不是今年杀猪的人多了,刘爸低价从村里杀猪的人那买了几次猪板油回来自己熬,熬出的油把家里的两个大瓮都装满了呢。
这道菜虽然好吃,但真的好麻烦,把鱼身里的鱼骨都剃掉,然后切成薄片,把鱼片用清水洗净,放料酒、盐、花椒粉、姜丝将其拌匀,腌制一个小时。然后是搅蛋糊,用适量面粉、水打成糊状,加入一只鸡蛋。最后往锅里倒入半锅油,烧热后,把挂上了蛋糊的鱼片放入油里,炸成金黄|色就起锅。这鱼可以趁热吃,也可以再弄些辣椒番茄酱淋在上面,可好吃了。
锅里的糯米灌大肠已经熟了,一节节白白胖胖的,被刘妈捞了上来,放在篮子里凉干呢。
刘妈回来后,就和刘爸一起忙和了起来,也不让几个孩子协助,把他们都打发去洗澡了。年年如此,从年三十到年初二的饭菜,刘爸刘妈都是亲力亲为的,尽管今年知道女儿的手艺比他们好,但就是不让她动手,让她到外面玩去。刘星几个也乐得轻松,刘爸刘妈是怕换上新衣的孩子被油烟味熏脏了,宁愿他们都穿着新衣服到外面和别的孩子炫耀去。
吃年夜饭的时候,刘爸亲自去把刘奶奶接到了家里来,大家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两兄弟规矩地会在椅子上,看着香喷喷的菜流口水。刘爸还开了两瓶可乐,刘言和刘常争先恐后地碗移到刘爸面前让他满上。刘妈虽然担心孩子可乐喝多了,
就吃不下饭了,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她也不想说出否定的话来扫兴。大不了饿了再让他们吃一顿宵夜算了。这日子真是一年过得比一年好啊,从桌子上的菜就可以看得出来。往年的年夜饭,桌上大多数都是一盘鸡肉,一盘猪肉,再加个鸡下水煮的汤吧,再加两青菜,都算丰盛了。而今年,除此之外,还添加了一盘糯米灌大肠,炸得又香又酥,闻着就让人觉得胃口大开。还炒了个酸笋猪大肠,还有一道番茄鱼片。这些菜把整个桌子摆得满满的!
“来来来,大家先干一杯,预祝咱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而且祝老妈您健康长寿!”刘爸站了起来,满面笑容地说!
全家都站了起来,齐声说:“来干杯!”
这形式一走过后,大家都开始有说有笑地吃着饭,容易咬的肉都放到了刘奶奶面前,甚至连刘常也给刘奶奶挟了几次菜,乐得她直喊乖孙子!
酒足饭饱后,刘言两兄弟拿了些零用钱去买了一些炮来烧,那些炮是那种随便往地上一砸就炸的炮,破坏性不大,但声音挺大。贼受孩子的欢迎!
而刘星就在家帮着刘爸贴对联,现在的对联还是红纸黑字的,红纸金字的都少见,更别提字里还金光闪闪的了。
后面的就是流水帐啊,郁闷,唉,没灵感!
第24章 造访
第24章造访
年三十的晚上,刘言两兄弟着实是太兴奋了。两人一起嘀嘀咕咕制定好了贺年的路线后才收了声渐渐入睡,但一想着刘爸即将兑现的奖励,精神就很亢奋都没有睡沉过,还时不时地被烧炮的声音吵醒,一醒就看看时间,暗自焦急,怎么时间过得那么慢啊。
好容易闹钟响了,他俩心跳加速地起床穿衣,去去和刘爸刘妈拜了年领了红包后偷偷打开,看到里面是一张崭新的一百块,乐得两眼都笑眯了,特别是刘言,本来他的奖励只是八十块而已,现在生生多了二十块,让他心里乐开了花!
直到吃饭时才看到刘言刘常两家伙满脸兴奋地冲进屋里,把兜里的红包全都掏了出来,大约都有三四十个,只见两人各守着一堆红包,开始拆封大计,一毛两毛五毛的分类排列好。
刘星进来的时候,有点无语地看着两人的财迷样。贺年的时候该不是把全村的人家都拜了个遍吧?“一堆红包,看来收获不少嘛?怎么样,得了几毛钱?”
刘言不高兴了,虽然知道妹妹有钱,但也不能看不起他的劳动成果嘛,这十来块钱是他一早上贺年的成果呢。“什么几毛钱,有十块呢!”不过刘言一想到他如今的财产已经达到一百一十块了,他马上又笑了。
今天他兄弟俩可是在伙伴们面前风光了一把,两人高额的压岁钱毫无疑问是整个村子里最高的,硬是把原来手里拿着五十块压岁钱的刘笕(三伯父的小儿子)给挤到了第二位。看着他气呼呼的脸蛋,让刘言暗爽不已,让你年年都在我面前炫耀你的压岁钱,让你挤兑我,让你讽刺我,现在咱就让你也尝尝那滋味!
刘常笑眯了眼,在一边点头附和着,证明哥哥说的话不假。
“行了,收起你们的红包吧,跑了一早上不饿啊?快点吃饭去!”刘星知道这些揣在口袋里的钱过两天肯定会被刘妈以各种借口收回去的,特别是那张一百块,铁定是保不住了。唉,这钱只能过过手,放在口袋里还没热呢,不过她也不缺这钱就是了,所以也没啥想法,收就收呗。
不过刘言是个机灵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交公前,他就像个爆发户一样,把小卖部里他看得上的玩具和零食都买了回来!这般豪爽的撒钱行为,让他很是享受了一回伙伴们的星星眼。但两天后,刘妈让上交压岁钱时,看着他把各个口袋都翻遍了才凑了不到五十块的压岁钱,脸都黑了,硬是赏了他几棵暴粟!
虽然脑袋被敲了,但看到弟弟妹妹那一百多的压岁钱被刘妈拽在手上,刘言还是得意不已,自己真聪明啊,不像弟弟妹妹只能过一下手瘾,嘿嘿。
不过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刘妈发话了,鉴于几兄妹这几天的表现,让她知道刘言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而刘星刘常都是节俭的好孩子。所以今年除了刘言的压岁钱交公之外,刘星刘常的都让他们自己拿着。
这个决定让刘言很傻眼,他反应过来后大呼不公平,为毛弟弟妹妹的压岁钱一分都不用交公。而他却要把剩下的都交公?他也要保管自己的那份啦。但刘妈对他的话充耳不闻!
刘言见刘妈鸟也不鸟他,顿时焉了,他可怜兮兮地看着刘星刘常。但两人很有默契,快速地把手上的钱收进兜里去,乖乖,大哥盯着他们的眼神也太热切了点,让人心里发毛啊。
“你们两个”
刘言话还没说完就被刘星打断了:“小弟啊,听说学校有节目看哦,咱们去看看吧?”
刘常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好哇,咱们快走吧,去迟了就没好位子了。”
“说得对,走吧。”两人一致无视刘言的存在,向外面走去。
“你们”刘言那个气呀,但他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他祖母还没回太姥爷家贺年呢,如果他跟着去,到时红包铁定能拿不少,嘿嘿。
过年其实就是胡吃海喝,不过对一群外出打工回来的人来说就是天堂了,天天吃了饭就窝在一起开赌局,赌大赌小的都有,男女老少不缺。刘星曾好奇去看过,那地方真是,空气不流通,烟味熏得人都快窒息,才进去一分钟,刘没就受不了,赶紧逃了出来。从此就再也没去看过了。
而村里的妇女参与纸牌类赌博的比较少,但她们却爱打麻将。五毛一块一张牌,一把牌胡下来也能赢个一两块钱,而且又能消磨时间,在麻将桌上还能说说是非,所以麻将这玩意儿是她们的最爱!就是刘妈学了两下也把它给学会了,从此成为“砌墙角”队伍中的坚实份子,甚至刘言这家伙也快速地学会麻将,在刘妈上厕所那会还能顶着打上一两把。
而刘星本身就会打麻将,不过她却不想打,自己并不缺那几块钱用,她宁愿再把本草纲目多看两遍都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没意义的麻将上面。所以没参与这种大众节目的刘星自然觉得过年挺无聊的。
电视里年年都播放着《陈真》这部电视剧,看得都腻了。裕山小学春节会开放,并且会有一些节目,像篮球比较,唱歌比赛啥的,不过年年如此,刘星都懒得看了,而且外面有时还下着毛毛细雨,她实在不想动,只想窝在家里看书。
本来看书是件好事,刘妈一向是不反对的,但女儿大过年的也闷在家里看书写字就太过了,她生怕女儿养着养着就变成了一个小书呆。所以等天好不容易放晴。她就拖了刘星一起出门,到处走走也好哇。
天一放晴,村子里的人倾巢而出一般,都趁着好天气到处逛逛,或上街或访友。年轻的,小的都到外面玩去了,只剩下一些体力不太行的老人留守家中,正如刘奶奶。此刻她正和昔日的好姐妹坐在厅里闲聊,门虽关得很严实,但寒气还是无处不钻啊,自己脚边放了个火笼。把她周围都烘得暖暖的。
“看来,咱们几个姐妹里,就你最有福气啊!”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奶奶嫉妒地说,啧啧,这羽绒服摸起来真柔软暖和,莫说整个村子里没有一件,就是整个县里也难找出几件吧?南方的冬天是不太冷,但对他们这些老骨头来说,也冷得够呛的。但就是再孝顺的孩子也只是买上一身好棉袄就了事,也就她家的孩子舍得大费周折地从迢迢千里之外花大价钱买来这套羽绒服了。
刘奶奶瞥了她一眼,慢斯条理地说:“要说福气,谁也比不上你吧?”刘奶奶和她当姑娘那会同在谢家村,小时候虽然是姐妹,但也爱互相攀比。虽说刘家境好,但是命不好,挑了个短命的,年纪轻轻就去了,留下刘奶奶一个三十来岁的寡妇,起早贪黑地把三个儿女拉扯大,五十出头才卸下了肩上的担子。
而这家伙呢,嫁得好,挑到了个能干的男人,家里兄弟又多又团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而且十几年前儿子还当上了村长,这运气和福气,让一干姐妹都眼红啊。这人啊,真是争不过命啊。
刘志林的老娘谢英清嘿嘿笑了,都说嫁人相当于女人第二次投胎,明显的,自己命好嫁得好。而昔日的老姐妹呢,出自书香门第又怎么样,还不是嫁得不好?不过她嘴上却道:“如今你大儿子不错啊,有本事又孝顺,咱们人哪,就得知足,是不?”
刘奶奶听了不置可否,尽管心里赞同。但嘴上还是没多说什么夸赞的话来。这人哪,只要是女的,甭管她年老年少,总爱说些八卦是非的,她不敢想象如果她夸了大儿子几句后,传到老2耳朵里会变成什么乱七八糟的话。
“对了,我家儿子不止一次在我面前提起你家大儿。他说呀,要不是他曾知会过一声说淮山会涨价,我家那小子也就不会多种了两亩的淮山。自然也不会狠狠赚了一笔了,这都多亏了你家大儿呢。”谢英清乐呵呵的说,眼里的精光一闪而过。
自己是有福气,但那也是一辈子全家奋斗来的,但这老足家,就靠种了一季的淮山就翻身了,她心里不服气啊。看人家楼房都有了,自己家虽然也有一幢小平房,但和楼房一比就不够看了。就算是亲姐妹心里还不一定舒服呢,何况只是仅以姐妹相称的两人?
“哪里是亏了我家大儿,他不仅对志林那孩子说过,也对几个兄弟说过。要不是你家小子敢放手去做,也没法赚是不?”刘奶奶哪里会听不出她挑拨离间的话,要是自己没察觉,胡乱说话,这老大和老2铁定会生嫌隙的。唉,这人,老了还想斗个不停。
“对了,今年你家的几亩地,种什么物种,可有打算?”谢英清双眼看着刘奶奶,试探地问,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可以去找找我儿子嘛,虽然他只是个村长,但多少能帮得上点忙的。”
刘奶奶笑了笑,把火笼拎得更近了,“这我倒不知道了,他也没和我说。”
刘奶奶也知道,年前村子里不管是养猪的还是种淮山的多多少少都赚了一笔。如今过了年了,春耕又到了,大家都在擦亮眼睛盯着自己家和五妹婆家呢,准备跟着两家走了。
谢英清听了点了点头,勉强笑了笑,眼看着是问不到什么了,就转了个话题。
“今天初五又能见到大堂姐了。”谢英清叹了口气道,三个同村的姐妹,就她和谢芬嫁到了同一个村子,平时还能见上一面。但大堂姐一个人嫁到了另外一个县里,这路不好走哇,自己又是老胳膊老腿的,家人也不让出远门。
“嗯,是啊。”刘奶奶低声答道,然后想着这次回老家就把那事办了吧,也不知道胜算有多大,唉。
“初五咱们几点出发?”谢英清看到刘奶奶情绪有点低落,估计是想到大堂姐身体不怎么好了吧。自己的情绪也有点低落,唉,都老咯,还争个什么劲呢,指不定哪天眼一闭就去了。
“那天你先去吧,我初五那天有客人,初六我再去,你帮我和大堂姐说一声。”初五那天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只不过想避开她而已,那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谢英清皱了皱眉头,试探地问:“那要不要我等等你?”
“不用了,你先去吧,省得大堂姐看到咱俩都没到,焦急。”刘奶奶罢收手,委婉地否决了她的提议。
谢英清也没多想,无所谓了,反正她俩人在同一村子,抬头见低头见,确实也没需要连探亲的时间也强拧在一起,于是两人又聊了会,她就告辞了。
初二开年了,一大早家里的三个男丁就携带祭拜的物品去了祠堂,往年刘星也会跟着去的,但如今她已经十一岁的,算是大姑娘了吧,就不能跟着去祠堂开年了。早上八点的时候,鞭炮的声音响了起来,刘星可以想象几十串长鞭炮悬挂在一进二进的大厅周围的情景,一到时候就点炮,会连续响足整整一个小时呢。开年后村子里的人就可以出门探亲走亲戚了。而嫁出去的姑奶奶们也可以回来探亲了。
到了初三早上就能把灯熄灭了,这灯是年三十那晚点的,可以是煤油灯也可以是电灯,一直点到年初三才能熄。这几天烧的炮纸,瓜子壳,糖果纸,饼干袋等垃圾,在初三前是不许扫的,如今熄了灯后就可以把家里的垃圾扫掉了。好在刘星他们是住在木楼上,如果和刘爸刘妈一样住在楼下的话,天天和这些垃圾为伍,搞不好她会抓狂。
年初四的时候,刘爸刘妈分别去吃了两家喜酒,一家娶媳妇,一家乔迁之喜。怎么这些人老爱挑年初四摆喜酒?莫不是瞄准了大家过年已经大鱼大肉吃腻了,想节省开支就挑在这一天摆酒?标准的既能收红包又能节省材料的做派!刘星腹扉。
初五晚上,刘奶奶招了刘星进房间,让刘星坐下后,就严肃地问:“小沁,我看你把本草纲目的草药都记下了,你能认出所有的草药么?”
刘星看着昏黄的灯光下,刘奶奶满是丘壑的脸上严肃的表情,她挺了挺小背脊:“奶奶,我是能背出本草纲目了,但好多草药我都认不出来。”
“那你对中医有兴趣么?”刘奶奶继续问。
刘星尽管很纳闷儿,奶奶问这些做什么?但她还是老实地回答:“有啊,中医很有趣。”奶奶有什么老底,自己早就知道啦,陪嫁柜子里除了一些铜钱硬币,连个金戒指也没有,还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老底不成?
“太姥姥家有个很厉害的中医师哦,明天跟奶奶去造访一下,让他教教咱们小沁好不好?”
刘星听到这话,呆了,想不到奶奶娘家还有这等厉害的人物?她马上回过神来,迟疑地问道:“奶奶,他那么厉害,会教我么?”依照小说电视上演的,这类人不是一般都眼高于顶的么?
刘奶奶听了,呵呵一笑,“会的,他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就行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把猪肉和米饼都分别包装好后就放进篮子里就准备出发了。本来一直做着出发准备的刘言一听今年奶奶只带妹妹去探亲,而自己不能去了。顿时不乐意了,死活要赖着当跟屁虫,闹得刘妈都心烦了,刘奶奶就是不松口。眼看着刘妈就要喷火了,刘星只好把哥哥拉到墙角下沟通去了。
本来刘言是打算不管妹妹怎么说,自己都是抵死不从的。但一听刘星说,如果他听话的话,回来的时候她愿意把她得到的红包全部都给他!一听到这条件,他就心动了,但他一想到如果他马上就松口,岂不是让人看出他是为了红包才抢着去探亲的?况且妹妹说把红包全给他,但他哪知道妹妹会不会私下藏了一部分起来?虽然他知道怀疑妹妹不对,但他就是不信如果一点好处都没捞着,妹妹会愿意去嘛。
“哥,你到底答不答应嘛?”
“你真的会把红包都给我?如果你私下把几个面额大的红包藏了起来,那我也不知道哇。”逼急了,刘言也豁出去了,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又鸵鸟般地把头拧向一边,不敢看刘星。
刘星看他那样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那我给你十块钱,红包归我,怎么样?”知道这家伙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急了呢,大过年的,哪个孩子兜里没有点钱的?这十块钱就当给他零花了吧。
“成!”刘言一口答应,赚了赚了,那堆红包能有五块钱就算不错了,毕竟太姥姥和太姥爷都不在了,舅公在另一个城市。奶奶娘家那边的亲戚大多都是隔了几层的,给的红包不会很丰厚就是了。
刘星也松了口气,总算搞定这家伙了,刚才战火一触即发啊。
不过刘言还算有良心,看到妹妹吃力地提着一袋年货,三步并作两步地上前把那篮子抢了过来,轻松地拎着,到了路口,把她们两人都送上了车才回家。
其实谢家村和古尘村差不多,但是住的人比较分散,不像古尘村都是沿着道路建房的。刘星和刘奶奶在一位大热心带领下逐一造访了刘奶奶本家的一些叔叔伯伯。两个小时后,刘奶奶辞别和那位热心的大妈,独自携着刘星往一条小路走去。刘星看着篮子里面最后一块腊肉和一包米饼,心里猜测,可能是去造访那位厉害的中医师了吧?
今天更得早哦,从下午就开始写了,呵呵,所以求下票票。大家有的话就给俺投投吧,当然粉红是最好的,推荐票也不错啊,嘿嘿
第25章 贵人
第25章贵人
刘星左手搀扶着刘手臂。右手拎着篮子,缓缓而行。一路走人,人烟渐渐稀少。刘星一眼望去,在远处隐隐约约有一座红砖绿瓦的房子。
刘星好奇地问:“奶奶,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去造访那位老中医?”
刘奶奶沿着小路小心地走着,听到刘星的问题,和蔼地回答道:“是的,其实他是叔公,年纪七十有余了。”这地方是她生长的地方啊,想不到时间都过了几十年了。
“叔公,那我怎么称呼呀?”刘星皱眉不已,确实想不出该怎么称呼这位长辈。
刘奶奶乐呵呵地说:“你称呼他为太叔公就行了。”
“太叔公住的地方离村子也远了点吧?出入不会不方便吗?”其实他住的地方离村子并不算太远,但刘星想到这太叔公也七十多岁了,住那么偏僻,要是出个什么事,也没人协助啊。
“其实你太叔公也是在二十年前才搬来这住的,他嫌弃村子里太吵了。”刘奶奶瞧着自己孙女担心的模样,莞尔一笑:“呵呵,你不用担心了,你太叔公的体质比你奶奶我可强多啦!如今仍能健步如飞,不比年轻人差!”
刘星自是不怎么相信的。她们村子里的老人也不少了,大多都是步履蹒跚,就是健康无病的也多因身体机能退化,走起路来都是慢悠悠的。就像太叔公是中医师,纵然身体调理得当,但年纪摆在那,恐怕也就比常人健康点,少点病痛罢?
刘奶奶也感觉到孙女是明显不相信她的话,她也只是笑笑不解释。
“奶奶,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你家还有位那么厉害的医师呢?”奶奶这人也真绝了,上辈子直到她去世也没透露出她太叔公的存在,这保密的功夫,真让刘星叹为观止啊。
“你太叔公是个爱清静的人,咱们做晚辈的要是没有什么事也不便打扰。”刘奶奶笑了笑说,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个原因是自己这个孙女是真心喜欢中医的,如若不然,她了不会贸然地把人推荐给叔公。叔公为人严厉,对行医一道要求更是严格,如果没有那个能力和良好的品性,他是不会收的,胡乱推荐只不过徒增困扰而已。
刘星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的,但往前一看,发现她们已经到了。刘星抬眼打量起这座依山而建的屋子,近两米的青砖围墙把四周都围了起来,刘星估计着围起来的地估计有近一亩吧,除了房子外。里面的活动空间可真大啊。看这斑驳青砖,都有些年头了,在70年那种吃不饱的年代就敢建这样的房子,这太叔公也真是太有钱了吧?
刘奶奶上前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狗吠的声音。
“谁呀?”接着从院子深处远远地传来一道苍老沙哑声音。
“叔公,是我啊,侄女谢花探望你来了。”刘奶奶听到问话赶紧冲院子里高声回道。
没过一会,院门就缓缓打开了,一位身高约一米七几,身穿藏青色棉衣棉裤的老者赫然出现在眼前。和刘奶奶佝偻的背脊不同,他
可是如青松般挺拔,丝毫不见一丝陀背的迹象。不光如此,他的面色非常红润,眼睛既沉静又蕴藏着一点含蓄的威严,让人对他不自觉地生出敬畏的心里。
只见他的眼睛看了刘奶奶后就向刘星的方向扫了一下,然后微微地点了点头,“外头冷,进来吧。”然后就率先往里面走去。刘星两人只好紧跟而上,看着前面老人步履矫健,行走如风般的身姿,刘星兀自感慨。太叔公的身体真是倍儿棒啊。
几人来到客厅,太叔公率先坐上了首位,刘奶奶等他坐下后,才在他的左下手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刘星一进院子就开始打量了,院子约有一亩多大,四周栽了几棵大树,而且整个院子里四周都种上了一片片的植物。刘星发现里面有几种药材,像薄荷,田七,紫苏,木芙蓉等,有些隔得太远,没细看所以尚且吃不准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都是一些药材。
再有就是这房子了,整排房子有两个房间,一个大厅了。两个房间的门俱是开在大厅左右两侧,和一般的农户家里的大厅不一样,大厅大门正对面摆放着一张橡木四方小桌,桌子两边各放了两张实木红椅,然后在它的两侧也分别放了几张红色的实木大椅。在四方小桌下首又摆了一张圆形小桌,估计是吃饭用的吧。
打量完后,刘星不得不承认,貌似太叔公家家具的摆放都仿照了古人,从院子到房子,无一不洋溢着古蕴古风。
此时,右手边的房间的门帘打开了,里面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只见她面容可亲,脸上的皮肤红润得不似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所有。如果不是她的头发已然花白,刘星一定以为她尚不满五十。虽然她没有太叔公般的矫健身手,但一举手一投足都会散发出一种淡定从容地气韵。她手持茶壶,婷娉而来,从右侧房间到大厅的对角,短短的几步路,却让刘星震撼不已。她的雍容和气度让她一生都难以忘怀。
即使以后她在一些宏大豪华的宴会场合里展露头角,她的一举一动都有人争相模仿,尽管她一度地被人称赞拥有中国古典美人气质的典范,更有无数的贵族学校争相邀请她担任礼仪老师。但她仍然觉得她的师娘才是她心中的女神,她的优雅她的气质已经超脱了容貌,铭刻在她的举手投足间。
刘奶奶一看到她的叔婆向她这边走来,她赶紧起身:“叔婆好。”
刘星本来就站在刘奶奶身后,此刻也扬着笑脸:“太叔婆好。”
“小芬啊,在这就不用那么客套了,随意点。”太叔婆给刘奶奶倒了茶后就向主位走去,手执茶壶,随手就给太叔公满上。然后随意地坐在太叔公左侧的位子上。
看着茶杯中的热气袅袅上升,回味太叔婆倒茶的整个过程,真可谓行云流水,滴水不漏,由此可觑见太叔婆的茶道纯熟凝练。其实刘星也不懂茶道,只不过前世的时候曾和一些朋友去过一些茶艺馆。曾见识过一些花式茶道而已,今天一观太叔婆的动作,有种异曲同工之妙。方才觉得,太叔公太叔婆两人,真是深藏不漏的高人啊。
“是”刘奶奶应了声,然后才坐下。
“这是你孙女吧?叫啥名字?”太叔婆笑呵呵看着刘星,张开双手道:“来,到太叔婆这边来。”
“叔婆,这孩子叫刘星。”刘奶奶也是满脸笑容地答道,她恨不得孙女和叔婆亲近点呢,这样一来。下面的事就好开口了。
刘星感觉到奶奶没有反对,于是就乖巧地走向前,但她一走到她身前,就被一把抱住,吓得刘星身体一僵。
察觉到她的紧张,太叔婆抚了抚她的后背:“乖,别怕,都是太叔婆不好,吓着小沁了。”
太叔婆温和的声音有种奇异的安抚力,刘星很快地就平静下来,身体也放松了,软软的略椅在她身上。刘星怕自己的体重压过去会让她承受不住,毕竟再怎么显年轻,她的年纪也有六十好几了吧?不过刘星对太叔公夫妇真的很感兴趣啊,要知道,除了妖怪外,人类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而容颜的衰老更是人人都无法逃避的。但在太叔公和太叔婆身上却不是这样的,岁月仿佛不曾在他们身上流下痕迹,难道是上天如此厚待他们?
这个刘星不相信,她觉得应该是中医方面的功劳,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更是源远流长,正统的养生之道和驻颜之术定能让人受益匪浅,正如眼前两人。正如眼前两人。
“小沁今年几岁啦?读几年级了?”
“今年十二了,读六年级。”温和的声音在头顶上响起,刘星回答道。
本来太叔公平静无波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他看向刘奶奶,“想不到你儿子觉悟挺高的,孩子读书蛮早的嘛。”
刘奶奶听了这话,苦笑不已,这哪是孩子她爸觉悟高啊,看来叔公已经不大理会外边的事了,要不,半年前刘星跳级的事多少还是会传到他的耳朵的。毕竟两个村子在同一条公路上,离得并不算远。
知道叔公特别讨厌爱炫耀的人,但如今为了给孙女增加筹码。不得不为之了。“这孩子去年九月份跳级了,从四年级直接跳到了六年级。”
意料之中的,太叔公听了有点惊讶,然后眉头皱了皱,看向刘星。发现这孩子听到夸她的话题眼里居然也没有丝毫骄傲自得的情绪,“你上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怎么样?”
刘星一听,正了正身子,恭敬谦虚地回答:“两门都考了一百分。”
太叔公一直都在观察刘星,她眼里仍是清澈透明,语气也没有丝毫的自得自满,顿时觉得这孩子还不错,脸上的表情也柔和了。从刚才她的回答中就知道这是个好苗子,如果她在“两门都考了一百分”后面加上一句“考了第一名”之类的,那这孩子也不过如此。他当了几十年老师,多好的苗子没见过,就是天才类的,也碰到过不少。但往往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今天一更,明天加更,阿门
第26章 考验
第26章考验
“别把你在学校的那套拿出来。吓坏孩子!”太叔婆啐道,把刘星抱得更紧了些。
太叔公听到这话,一怔,自己老伴甚少在自己问话时插嘴的,这次怎么
太叔婆看到他低头喝茶,不语。然后就看向刘方向,脸上欢喜的表情一直没变过,“小芬,我观你气色不太好,是生病了?”
刘奶奶一把年纪了,当着孙女的面被人叫出自己当姑娘的小名,顿时觉得难为情,老脸通红。“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头疼,这病都跟了我几十年了,只不过最近疼得厉害点。”
“怎么都没听你提过?”太叔婆其实也不懂医,只不过是看她脸色不太好,以为是偶感风寒而已,哪知这么严重?
“以前也不太疼,也从没在意过,哪知这两年会疼得如此厉害?”其实她也不好意思。这个症状好像是产下双包胎时留下的。当时因为缺衣少食的,双包胎一生下来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比猫儿大不了多少。
当时她家那死鬼也正病着,严重贫血,当时她的陪嫁物品能卖的都卖光了,家里已经欠了一堆烂债了。亲戚朋友看到她上门,通常都是事先躲起来了,避而不见。
后来她家那死鬼看到她产下双生子,并且看到他们都是一副营养不良随时丧命的样子。嫌弃养他俩浪费粮食,还不一定养得活。就狠下心趁她不注意时把那对双生子扔到了路口去,然后径自回来关上了门,对两个儿子的哭声充耳不闻,连路人都觉得他这当父亲的做得太过份了,有损阴德。
俗话说母子连心,当天午夜她醒来的时候知道了这件事,不顾当时她还在坐月子,拖着虚弱的身体去把两孩子给抱了回来。但是这两小的本来就体弱,如今更是吹了大午夜的冷风,已经是进气多出气少了。天一亮,这两个小家伙就去了,当时她真的是伤心欲绝,月子里也没有好好将养。出了月子后,头疼就随之而来,只是轻微的疼痛,她也没放在心上。
况且当时她也有怨恨,如果这些亲戚当时肯伸伸手,或许她的孩子就不会去了。尽管她知道当时叔公一家子有事到外地去了。行踪不定,归期不定!但心里有了个结,就很难打开。后来自己慢慢地想通了,明白了这就是命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老头子,给你侄女把切脉去,她这样子,你不心疼我心疼,都是谢家的血脉啊。”看看,这孩子操劳了大半生,如今的模样根本不像六十出头的样子,瞧着比自己年纪还要大。
“嗯,我看看。”太叔公其实也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虽说他没有错,但当年从外地一回到家就听闻自己的侄女老公和一对双胞胎都对去世了,当时他心里堵得慌,她父母临死前都委托他多多照拂他们一双子女,自己没尽到责任啊。
太叔公坐在刘右侧,示意她把右手放在小矮桌上,几分钟后,他让刘奶奶张开嘴。看了看舌胎,再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就坐回主位上面,拿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口。
刘星觉得中医真玄啊,见过了大医院里看个病也要检验这检验那的,经过一堆仪器的检测才能判断出什么病症,太叔公这种简单的辨症手法让人觉得很新奇,就不知道正确性高不高了。
然后想了想才缓缓开口:“你这头痛乃产后风引起的,由于你产后气血亏虚、正气不足,坐月子的时候没有好好调养,感染风寒,休息不当,所以才导致了这些症状。”
刘星一听这话,急了,这说法很严重啊,坐月子时留下的病根,至今都有几十年了啊,“太叔公,这很严重吗?”
“本来是不严重的,但拖了这几十年,小病也被折腾成大病了!”太叔公没好气地说,看向自家侄女的目光满含责备。娘的,呕气也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吧?
刘奶奶当然感觉到叔公锐利的眼神,眼里的责备让她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叔公的威压随年渐长啊。
“那该怎么办?”刘星此时也有点手足无措了,前世自己奶奶老说自己头疼,但家里没几个人当一回事的。人老了,哪里能没有些小病小痛的呢?用不着成天紧张兮兮的。
“放心,还死不了。”太叔公硬邦邦地说。看来是余怒难消啊。
“呸呸,大过年的,说什么死不死的!”这时太叔婆发话了,“还有,知道什么症状就赶紧开药。”
此话一出,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的太叔公顿时闭上了嘴,乖乖地写药方去了。“这种情况属于寒邪入里体内扎根,而且又拖了这么多年,虽说可以治愈,但是治疗上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种情况让刘星有种错觉,就像刚想发飙的狮子,听到绵羊朝它叫一声后,炸开的毛瞬间收好,然后乖乖地原地趴下!想着想着就不自学地咧开了嘴。
突然,刘星不小心瞄到太叔公瞪向自己的眼神,不小心吓了一跳。
“你这样吓唬谁呢?写你的药方去!”头顶上的声音再次响起,温温和和的,似乎没有什么威慑力,但却能让某人移开瞪视的目光。
太叔公摸了摸鼻子,暗自埋怨自己老婆偏心眼儿,不就是瞪两下嘛,又不会少块肉,干嘛在后辈面前给自己漏气?
刘星暗乐。不过她可不敢把情绪反应到脸上了。看来太叔公也是个妻管严的,呵呵。
没一会,太叔公就搁下笔,“好了,这张药方上的药材是目前家里没有的,需要到药材店去买,你们依照我上面写的量来买就好了,到时我再给你们配好来。”
刘星赶紧站了起来,接过单子,然后把它递给刘奶奶。
刘奶奶没有接过,她只是笑着说:“这人老了。眼神就不大好,小沁,你给奶奶念念吧。”
刘星拿起药方,看了看,认出这字体是行书体,好在太叔公的字不像别的医师,龙飞凤舞,用几把放大镜都没法辨认出来的。
“羌活5两,独活6两,荆芥3两,防风8两,川芎5两”这纸上列了七八个药材,刘星认出来这都是一些辛散祛风药。
太叔公等刘星念完了,就补充说道:“等你们把这些药买回来,我再配上别的药,小芬的病该补养气血、温阳散寒,当以温养为主。”
刘星看着手上的这张药方,虽只练过几个月的毛笔字,而且只是临帖子,但好赖她还是能看出来的。这字体刚劲有力,力透纸背,由此可以看出太叔公的性格也多是坚忍不拔,刚毅果断的。这太叔公真有几手好本事啊,在刘星认识的爷爷辈里,都没有一个如此有本事的,教书,务农,中医,书法,可能还有一些她不知道的本事。
难道奶奶娘家里的人才真那么出众?不过窥一斑而见全豹,想必不会太差,不过太姥姥这辈的兄弟如今就只剩下太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