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生活之重生第16部分阅读
富裕生活之重生 作者:rouwenwu
人恼恨的是这光景的转变仅仅只用了一年!比起好几个孩子外出打拼都还没攒够钱起楼房的人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四伯父此时也想起了当时刘爸邀请他一起合伙种淮山的事,可惜当时自己工作太忙也觉得种淮山没啥好光景就拒绝了,看到刘爸因为租种的淮山地而富了起来,说不失落是假的。但他经过这些年四处寻医问药都没法生下自己的孩子的事,已经习惯淡定了。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况且这些利益也是自家兄弟得了,还有什么不平的呢?
“兄弟,既然你拒绝了那就算了,要是缺了就和你四哥说,这两千块俺给你留着!我干活去了,至于建房子的事,你四哥我会帮你把好关的。那帮小子,我也会盯着,让他们不浪费你的材料!”四伯父把那踏钱放进大衣里面的口袋去了,然后就去干活了。
后来刘爸把这事告诉了刘妈,刘妈知道后感动极了。这拍马逢迎打秋风的人多了,可雪中送炭的人可没几个啊。刘富强这堂兄比刘富军那亲弟弟厚道多了。
于是在饭桌上,刘爸明确地告诉刘言几兄妹,以后长大了要好好孝顺四伯父四伯母。听得几人连连点头,四伯父四父母之前没少照顾他们,几人自然是乐意肩负这责任。
相比起刘星家的温馨,刘富民家此时就是怒火朝天了。那天在溪边洗衣的妇女中也有陈秀,本来以为四五十个人都挨捉了进去,她倒是蛮安心的,因为法不责众嘛。如果真的要交超生的罚款,这么一堆人,能拿得出来的有几个?能拿得出,但又舍得拿出来的有几个?她都做好准备和这一帮子人一起熬过十来天了,哪知道才一晚,这些人就又饿又冷地受不了,纷纷嚷着让家里拿钱来赎人了。这怎么能让她不恼火?要知道她家的孩子算是最多的了,三男三女六个孩子,一下子要交一万二千块钱,她一想到要交那么多就觉得肉疼得紧啊。
于是她死撑着,和她一起关着的人都陆陆续续回家了,刘妈走之前还劝了劝她,说钱再赚就有了,何苦在这受折磨?病了的话花的钱更多,更何况她家的孩子都是赚钱的好手,何愁挣不回这点钱?
当时被心头火起的陈秀骂她当家却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什么叫这点钱?这钱让刘妈去一年都赚不回来!
这个词当场噎得刘妈说不出话,胀红着脸怒瞪着她,然后也不说话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刘妈用脚狠狠地踏在地面上,发泄着肚子里的怒火
药味。真是好人没好报,好柴烧烂灶!都怪自己多事,劝她做什么?让她自己在这鬼地方饿几天冻几天好了!
最后看到刘富民,刘妈也仅仅只是点个头,没说什么就和刘爸一起离开了。
而陈秀一开始还硬着头皮死赖在那里,但后来三伯父和她说钱已经交了,她爱走不走。如此,她才悻悻然地跟着回家了。但一回到家她就发了一通怒火,说三伯父不知道挣钱难,随随便便就给了人家一万多块,也不会讲个价啥的。
第一更到,晚上还有一更
第17章 成绩单
第17章成绩单
三伯父知道她只是心疼钱。也不搭理她,自顾着地调着饲料,准备去喂猪。这婆娘就是这样,你越搭理她,她闹得就越起劲!
三伯母的怒火没地方发泄,听着隔壁不远处刘星家叮叮咚咚建房子的声音,更觉得烦燥。恨不得老足一家因为这次罚款的事情而缺乏资金,以致建不了房子才好,最好是沦为全村的笑柄!看你还嚣张,看你还得意个什么劲!操,有两个钱了不起啊?他们家有六五万都没敢这么张扬呢。
可惜此时老天爷闭上了耳朵,听不到她的祈祷。刘星家的一楼已经到了封顶的时候,请了一些专门从事建筑封顶的人,带着专业的机器来协助。热闹忙活了大半天,总算完工了。一完工这些从外面请回来的人结了工钱就走了,剩下一些全是乡里乡亲来协助的。
于是刘妈并着四伯母又整治了一顿大餐来招呼,把他们喂得饱饱的,又结了工钱,总算把这事告一段落了。
因为即将期末考试了,刘妈不想影响几个孩子的学习,极少让几个孩子协助做家务。大多数都是自个完成的。
考试那天,刘妈大方地一人给了五块钱当零用。其实自从家里不缺钱了,刘妈对给孩子零用钱也大方了,每个星期都会给孩子两三块钱,有时甚至会给五块。刘星现在管着自己弟弟的钱,至于哥哥刘言的,她是管不了了,这家伙贼精,想管他的钱,比管他的命还难。
一到周末,刘星和刘常的钱加起来一般都还有两三块剩下呢,而刘言的早就花光了。所以通常这个时候,刘言都是眼巴巴地看着弟弟妹妹大方地花着钱买着自己爱吃的东西,而他只能在一旁流口水,祈祷他俩看到他那可怜的样子能大方地分些吃的给他。
小学的考试对刘星而言只是小菜一碟,尽管它是六年级的试题。考完试后,学生们都能睡懒觉了。在这冷嗖嗖的冬天,没有什么比躺在被窝里睡懒觉更吸引人的了。但小孩子就是如此,不怎么爱睡觉,对一切新鲜事物都觉得好奇,爱玩得很。所以刘星三兄妹,两个哥儿从七点就起床了,拉帮结派地到处疯玩!就刘星在点时还睡得昏天暗地,这小屁孩的游戏有啥好玩的?想想上学又不能睡,出来工作后更不能睡,此时不睡更待何时?
话说这次考试的成绩,刘言不像前几次一样。只顾着玩耍而对它却漠不关心。如今虽然他也玩得很疯狂,但他在晚上睡觉时候都要问问刘星这次试题容易么?自己填的答案是否是对的?他是不是有可能进入前三名呢?
刘星当时还觉得奇怪和讶异呢,哥哥这人什么时候在乎起成绩来了?后来想起刘爸说过的话,这次期末考试如果能进前三的话,依照名次给予奖励,第一名奖一百块,第二名奖八十块,第三名奖五十块。哈哈,原来是为了钱啊。
此时刘星觉得钱对刘言来说,魅力还真是无可抵挡啊。以前虽然刘爸也设有奖励,但是给的奖金有点少,激不起人争取的。虽然说蚂蚁腿再小也是肉,但他也要有那么本事去拿才行啊。刘言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的,常在及格边缘徘徊的拖尾生,哪有可能得第一名啊?倒数的还差不多。因此他就对自己的成绩漠不关心了,左右跳不出七十分的成绩,有啥好期待的?
领成绩单的日子就在刘言望穿秋水中到来了,刘星毫不例外地拿了两科一百分,她坦然自若地上前领走了属于自己的奖状,第一名一张,三好学生一张。优秀少先队员一张,双科成绩优秀奖一张。
而弟弟刘常嘛,也拿回了五张奖状,最有价值的就是那张第一名和优秀班干。汗,这年头,就算奖状像是不花钱一样,全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拿到了至少一张的奖状,那张就是无比廉价的优秀少先队员。
至于刘言嘛,出乎全班意料地拿到了第二名,刘言这家伙听到自己居然得了第二名时,笑得合不拢嘴。屁颠屁颠地上讲台去领走写着他的大名的奖状,而六丙班的班主任也是个妙人,除了第二名之外的其他奖状硬是没给他发。刘言等啊等,等到所有的人都领完了奖状,还没见着老师给他发其他三张奖状,依照一般的情况,他应该能拿到三四张奖状的啊。
“老师,为什么我只有一张奖状啊,人家第三名的陈明都能领四张喱!”刘言站起来说,他一向和班主任没大没小惯了,丫的,农忙时候自己还抽了一个周末领着兄弟们去帮他割稻谷咧,到了如今他却扣留着他的奖状,真是个黑心的。
“那啥,你自己想想,你觉得你是个三好学生吗?整天调皮捣蛋,你要是哪天能少折腾一点,我就给你发了!”班主任故意板着脸说,看着这小家伙的脸由气势汹汹到耸拉着脑袋。真是件有成就感的事啊。
“那少先队员你该给我了吧?”刘言不甘心地问。
“等哪天检查的时候你戴了红领巾再说吧。”
刘言抓着脑袋都想不起来他最后的那条该死的红领巾放哪去了,这下他无语了。
班主任看着他没啥精神的样子,心一软,算啦,和一个孩子计较什么。就算刚开学那会,他故意放一条四脚蛇到粉笔盒里让自己不小心摸到,也只是被吓了一跳而已。这次自己故意吓他,也算是报了仇了。
“好了,不逗你了,你那奖状我忘了在办公室了,呆会解散后你跟我去办公室拿吧。”然后就开始布置起寒假作业和注意事项。
刘言就算再笨,也知道自己老班在耍他了。也想起了自己做过的唯一一件得罪他的事,唉,这年头的老师怎么变得那么小心眼和爱记仇了?
刘言跟着老班来到他的办公室,本想奖状到手就跑的,但他拿了奖状,没被允许离开。
“刘言啊,最近看你进步那么大,我很是为你骄傲。还剩下半年了,你得努力读书,考个好学校,你有这个潜力!”老班一改往日的嘻皮笑脸,语重心长地对刘言说。
正经的话语让刘言感觉到沉重的压力。他知道老班如今说这个话题是为他好,虽然这个学期成绩突非猛进,但长久以来他对自己的成绩都是很自卑的。他现在完全没有掌控能考好升级考试。
“老师,我会努力的,但我就是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考得上。”此时的刘言,不自觉地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彷徨无助。
“这个学期以来,是不是你妹妹辅导你的?”老班一路走来,对自己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刘言这家伙进步的速度太快了,除了有高人在后面辅导,他想不到还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是啊。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啊?”实习都是在家里,老师怎么知道的?
“猜的。嗯,那你以后就好好听你妹妹的话,当然,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完成,知道吗?”老班慎重地交待着:“这半年你还是收收心,努力点吧,现在要想有出息,除了读书没别的路子了。难道你想像你爸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或者像别的年轻人一样,年纪轻轻就外出打工?以后老了,打不了工呢,还不是回来当农民?认真想想吧。”
这些话刘言听进去了,这一句句话像大棒棰一样敲打着刘言的心,他一直以来都以为他还小,还不需要考虑这些东西,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而且觉得出去打工也不错,他看到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外表都是光鲜得很,让人无比羡慕。他们从来都是说那些大城市多高多好,也不提他们工作的艰辛。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误以为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鲜花和美好。
而如今老班却生生地把现实的一面揭开,让那血淋淋的一面展示在自己的面前,容不得他逃避。前两天,妹妹告诉爸爸妈妈王家帮她拿到了两个报考景瀚初中的名额,只要升级考试考好了在入学的时候再考一次试,过关了就可以就读于景瀚初中了。
说实话,当时他很抗拒,他想和自己的兄弟们一起混迹在普通初中,不想进入名气那么大的景瀚,他只想轻轻松松地读完初中,然后拿个初中文凭去外面找份工作。而不是在压抑的景瀚初中里为考个好成绩而累死累活!
但他的抗议没有被采纳,刘爸刘妈高兴坏了,那可是全国有名的高校啊。虽然这事还没成,但有机会总比没有机会好吧?如果真能考进景瀚初中部,那么中考时,考入景瀚高中部也比一般人容易一点。全市的人都说了,进了景瀚高中部,就是一只脚踏入了大学的大门,而且每年景瀚都要出现那么一两个清华北大的名额。指不定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个幸运儿呢。
如今想想。自己作为长子,不能那么自私,觉得学习苦了,就把这担子扔给弟弟妹妹吧。况且自己也不算是个笨的,看看这个学期的进步就知道了,只是自己之前不努力,而且方法也一直没对头而已。说实话,如果自己真考上了景瀚,虎松那家伙的县重点初中算个屁!想到这,刘言就邪恶地笑了
第18章 好名声
第18章好名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离过年就还有半个月了,村子里人声鼎沸,从外地打工的人陆续回到了老家。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了,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特别是小孩子,过年就是他们一年到头最期盼的日子了。春节不光能从亲戚手里接过一个个红彤彤的红包,春节前后的半个月里餐桌上更是鸡鸭鱼肉不缺,油水足得很,还有啊,糖果饼干瓜子也是随便吃。总之过年就是好啊,有新衣服穿,有肉吃还有红包拿,而且还不用上学,一天到晚就以玩为任务,难怪小孩子最喜欢过年呢。
刘星爱睡懒觉,但最近她却没法睡得进去了。每天早上村子里总有那么几个人在五到八点的时候杀猪,刺耳急促的杀猪声总能把人从梦中惊醒。五点钟的时候被闹醒了一次,刘星睁睁眼看着窗户外头漆黑的天色,还能倒头就睡。但刚入睡不久,又来那么一下,把她给惊醒了。一次两次还好,但一天早上来那么几三四次,刘星都被折腾得睡不下去了。索性就起床了,看到另一张床上的哥哥弟弟还睡得和死猪一样,雷打不动。刘星嫉妒死了,但她也只能无奈地望天。估计这种集体杀猪的日子恐怖会持续到年三十!
刘星下楼的时候,刘爸刘妈已经起床了。他们看到刘星都觉得很惊讶,放假以来,女儿通常是不睡到九点十点是不肯起床的,今天怎么那么反常了呢。刘星只好无奈地解释了下,惹得他俩一阵好笑。
不过既然起来了,就让她刷牙洗脸后坐在厨房里的杌子上看着煮粥的火,美其名叫看着火候,其实不过是刘妈舍不得让孩子动手,让她在一旁烤烤火,顺便添几根柴而已。刘星也没拒绝,安静地托腮看着灶里的火苗,兀自出神。
此时刘爸拎着用稻草绑着的一对猪肝和小肠回来了,“这老牛家刚杀完猪,那猪下水卖猪的人不要,他家也吃不了那么多,我就买了点回来,廉价着咧。粥还没得吧?赶紧整治一下,让孩子们吃一顿好的,一会四哥他们来开工,顺便叫上他们!”
刘妈赶紧扔下擦桌子的抹布把那些东西接了过来,笑呵呵地说:“这天气贼冷了,这猪肝粉肠粥正好让大伙儿暖暖身子。”
如今她家的名声好听着咧,村子里如今哪个不夸赞她家厚道大方?也不枉费她家那么尽心地为这帮干活的那么精心准备午餐和晚餐了。
此时农村里搞建筑的工作并不多,待遇有两种算法:一是按日算,二是按平方收钱。不过不管是哪种,东家都得包两餐,如果不包的话就折合成金钱算提前算给他们。
而刘家给的工资就是按平方收钱的,刘爸体谅着这些做建筑的工人不容易。每天都顶着寒风跟着砖头泥浆打交道,好些个人的十只手指都爆裂得厉害,几乎没有完好的,都贴上了胶布呢。
况且是自己四哥带头来给自己建房子的,老计算着怎么帮着自己既节省材料,又能把房子建得尽善尽美。自己这当兄弟的也不能让他失了面子,于是每天的菜式肯定有一两个荤菜,不管是鸡肉还是猪肉都管够!这么一来,这帮建筑工人哪个不是吃得嘴巴流油的?话说,一个月下来,这么繁重的工作不但没瘦下去,反倒是胖了一些。而且晚上睡觉时他们和自家婆娘一说,看着当家的大了一圈的腰身,乐得她们如同自己吃了大餐一样。这可不,自己当家的吃得好了比自己吃得好还让人开心。于是在她们这群妇女的宣扬下,刘富足家待人厚道大方的名声就传得全村皆知了。
如此一来,刘妈是乐得见牙不见眼了,本来她还一直反对着买那么多肉菜来着,自己家的吃不了多少,白白廉价了别人。在她的想法里,反正每天都得给他们工钱了,伙食上就应该省省,一天有个荤菜给他们就行了,犯得着侍候得那么好么?村尾肥嫂家建平房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两天才买个一斤猪肉,平常最多就是炒个蛋应付了事了。人家不照样建好了平房?而且还省了好几百的伙食呢。
不过省是省了几百块的菜钱,但也落了个刻薄吝啬的名声。如今听到刘妈家的名声那么好,那个肥嫂一见到刘妈就免不了在嘴巴上讨点廉价,酸她几句,最好能刺得刘妈心里不舒服才好。
刘妈看着家里那占地一百二十平的楼房渐渐成行,心情好得不得了。别人的酸言酸语根本就影响不到她的好心情。如今每天都乐呵呵的,逢人就笑。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村里的人也乐意给刘妈这个面子,所以刘妈如今在村子里的人缘是特别的好。毕竟现在的刘富足家可不同往日了,瞅着往上盖的楼房,想找碴的人都得掂量下自己的份量了。
话题扯远了,刘妈把猪肝和粉肠清洗干净了,放在案板上切了起来,她看了坐在门边椅子上的刘爸一眼说:“我说孩子他爸,咱们是不是也该买几十斤猪肉来腊起来了?趁现在天气还不错,不容易发霉!”要是今年春节下雨那可就麻烦了,牛毛细雨,虽然不湿人。但下个几天几夜没完没了的,这些路都泥泞得很,出趟门也不容易,晾着的猪肉也容易发酶,看着就不敢吃。
“急什么?还有半个月才过年呢,猪肉的事你就放心吧。我已经知会过三哥家了,他过两天就杀一头猪,咱几兄弟分了,价格就按市场上的给。”刘爸看着迅速飘散的烟圈道。然后思绪渐渐转到楼房上面去了,过年前应该能把二楼封顶,年初的时候再在二楼楼顶上整两间一米来高的阁楼吧。一来可以放些粮食啥的,二来夏天的时候也可以上去吹吹风纳纳凉。到时再让他们里外都粉刷一下,挑个好日子就能迁进去了。
第一更到,晚点还有一更
第19章 杀鸡取卵
第19章杀鸡取卵
一听到要帮衬着陈秀。刘妈就不乐意了,先前她骂自己这事她还记着呢。只见刘妈满脸不爽的地问刘爸:“村子里天天那么多人杀猪,为啥就一定得和陈秀买?别忘了先前她是怎么骂我的!”
“陈秀骂你这事,三哥可能不知道吧,况且猪肉的事,我们已经事先说好了。总不能为了你恼火陈秀就反悔了吧?这事要是闹了出去,闹大了的话。别人要怎么看我?最重要的是会怎么看你?尽管人家知道你不是鸡,但人的嘴巴是闲不住的,到时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干净了!”刘爸也冷着脸说,自己老婆被人骂,被人贱踏,他当然会不爽,不舒服。但是这事要是真闹了开来,不管陈秀承不承认,这兄弟是做不成了。如果陈秀一口否认,到时自己的名声也臭了。
听了这话,刘妈也冷静下来了,但她一想到被人这么污辱,她就觉得憋屈得厉害。三哥这人是没话说,但一提到陈秀她就隔应得慌。她不甘心地反问刘爸:“难道这事,就这么算了?”
刘爸想了想说:“如果你逮着机会可以给她穿小鞋。但面子上要过得去。”如果还想在村子里呆下去,混得好,就不能轻易得罪人,特别是说话特别有份量的人。要是今天为了这么件事得罪了三哥,那么以后有啥红白事找人来协助就难了。毕竟在村子里有一大半的人还是乐意给三哥面子的。
从去年发生在村子东边的刘大胜家的那件事就可以看出,随随便便得罪人,自己迟早是没好果子吃的。
话说刘大胜,五十出头的年纪,是古尘村里唯一一个在裕山小学代课老师,操着一口不怎么标准的白话教着二年级的数学。嗯,咱们就原谅他年纪大了不会说国语吧。
按理说,能够坐上教书育人职位的人应当是个温和厚道,以礼待人的君子吧?但他偏不是,从年轻时就一直和人争执不断,只要和他家或他家的田地挨着边的村民都叫苦不跌,他和他老娘都是一个货色,谁家的地和他家的挨边儿了,总是不断地缩水,而刘大胜家的地总是不断地增大!为此全村的人有一小半的人和他家吵过架,打过架,但他们吃进去的田地硬是不愿意吐出来。而且人家在上头乡政府那可是有人的,完全不怕你去告!
就是刘星家的旱地,和他家挨边了,也被硬占了。曾经刘爸和刘大胜那家伙还有那么一丁点的亲戚关系,但刘大胜趁着刘爸全家离乡背井,都在刘星舅公的农场工作时,硬占了刘星家的一分旱地。刘爸曾问他要过。但他就是否认不肯还,说的次数多了,人家带着几个孩子量出一堆武器来。当时刘爸还没娶刘妈呢,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打算和刘富军一起和他们干上一架,但被刘奶奶制止了。刘奶奶不想自己的儿子出个什么意外,她老伴儿已经去了,她可受不了鹤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于是那一分旱地就要不回来了。
久而久之,村子里和他有过节的人算是看清了,特别是他的邻居们,一有点儿钱,纷纷搬得离他远远的。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从刘大胜他老娘开始,在村子里横霸了二十几年的一家子,想不到刘大胜老娘死的时候,在整个村子里找不到一个人来协助。刘大胜曾找到村长,也曾找过村里能说得上话的几位大佬。但不止这几位不待见他们一家子,连村里的人都对他们厌恶不已。村长也曾好言相劝,让大家帮协助,但没一个人响应。
所以全程的丧事全由刘大胜一家十来口人操办,甚至连来做法事的人看到冷冷清清的一家子也觉得十分罕见,连个吊丧的人都没有,从没见过这么不得人心的人家。到了出葬的日子,棺木都是由他们一家子抬着的,送葬的只有几个小孩。几个做法事的人跟在棺木后面没精打采地吹吹打打,整个道上挤满了村民,大家都有说有笑地看着热闹。
这事成为了近两年来古尘村的笑谈,或许他并没有整个村子的人都得罪光,但这种连锁反应,你得罪了一家,那么就是无意中也牵扯到了另外几家,慢慢的,你就把人都得罪光了。到了最后就算和他没过节的人也不愿意和他沾上关系,生怕被全村的人隔离。
这事一发生后,让刘爸觉得大快人心之时,也让他感触良多。有时候吃亏就是占廉价,但他也知道该硬的时候就要硬。一想到地界的问题,刘爸突然觉得,等楼房建好了,四周都围上围墙,省得日子久了,地界一模糊,又出现问题。越想越觉得有这个需要!
“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刺耳的歌声传了进来,惊着了正在喝粥的三兄妹。
“这是五妹婆的声音!她又疯啦?”刘言睁大了眼睛。难得将近大半年没闹了,还以为她的精神病已经好了呢,哪知道都快过年了才来发作。
“妈,妈,你和我回去吧,今天别出去啦。”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听着像是罗慧的小女儿叫刘笑笑的。
外面渐渐聚集了一堆人,喧哗了起来,刘言赶紧丢下碗,跑到外面看热闹去了。此时刘星也吃完了,左右也没什么事,也出去凑凑热闹吧。刘常看到哥哥姐姐都出去了,自己碗里还有半碗粥呢,也不吃了,迈着小短腿追了出去。
兄妹几个来得挺早的,挑了个视线不错的好位置,只见五妹婆此时已经认不出人了,也没理刘笑笑。自顾自地戴上一顶不知道从哪挖出来的军帽,帽子上面还有个鲜红的五角星呢。肩膀上还挎着一个血红色的碎花小布袋,嘴里念叨着要去政府告状,告刘富兰一家虐待她啥的。
凑热闹真的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吧,看看,这挑水的。喂猪的,摘菜回来的,洗衣的,一看到有热闹都纷纷停了下来,整个路都挤满了人。
“喂,这啥情况呀?前面不是好好的么?日子过得红火着咧。”
“你懂啥?前阵子他们家的猪还没长成呢,最后家里没钱,连饲料也买不起了,被迫低价卖了近二十头瘦骨嶙峋的猪。那二十头猪虽然没亏本,但也赚不了几个钱。那些钱大部分都用来买了饲料供着最后的八十头猪。”
“还有哇,你看看这猪价。前阵子真涨到了八块钱一斤呢,当时他们全家还笑得合不拢嘴来的,正准备多养两天,长些膘就卖掉。但没成想,这价格没两天又跌下了七块多。之后不但没涨上去,反而跌到了六块多。你说要是你,你不被气死才怪!”
“但这关五妹婆什么事呀?她怎么就无缘无故又发疯了?这都快过年了,还折腾?”
刘星几兄妹津津有味地听着周围的小道消息。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说话那人看看四周,看到大家都只把注意力投注在五妹婆身上,没注意他这边的动静。然后就压低了声音说:“我听说啊,前两天刘富兰他老爹并他的兄弟把那八十头猪全卖了,得了五万多块,但五妹婆和她老公连本带利只分到了八千块,你说能不气得她发病么?”
“啧啧,这刘老头也真狠了,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就算自己拿了大头,那两个儿子也该平分吧?怎么就那么亏待自己的大儿子?”
“还不是五妹婆本人不得老人的心,你看她嫁进来,哪年不折腾个事的?折磨得全家都没好日子过,也难怪老人偏心眼了。”
“话说,刘老头家今年赚了不少钱吧?我估摸着他一家子一年的投入也就两万块左右,现在也能赚一倍了。”
“赚是赚了,但估计他们一家子都不服气呢。前头行情好的时候,村里有好几家连续卖了十来头猪,人家能赚一万多。他们家一百头才赚了三四万,心里肯定是不怎么舒服的。”
何止是不舒服,恐怖连杀人的心都有了,要不,能这么亏待罗慧这个大功臣?刘星暗想。
“喂,老胖,你说说,这都闹了半小时了,刘富兰一家子都没见一个人出来主事,莫不是放任她自生自灭了吧?”
“这家人也真没眼力见,如果真让她出去闹,她能跑到哪去?还不是在县里闹两下?到时丢脸都丢到家了。”这事也不是没发生过。人家五妹婆闹了公安局出来后就到县里的十字路口指挥交通去了。最后还是司法人员看不下去,问清楚了她老家的地址,直直把她弄了回来。然后臭骂了刘富兰一顿,让他以后看好自己的老婆,别让她到处发疯。
刘星看到又有一个稍大的女孩出来了,她一把抓住罗慧的手,嘴里说道:“你先跟我回去,吃了早饭人再出去吧。”把她往家里拖
此时罗慧因为发病了几天,整个人瘦得厉害,看起来就只剩下一层皮包层骨了,而且嘴唇也乌黑发干。力气小得可怜,被一个十来岁的女孩一拖,无论怎么挣扎都没法挣脱她的手。
周围的人看着戏已落幕,都渐渐散了,只剩下对罗慧的叹息,再怎么说,她也算是刘老头家的功臣吧。这家人居然过河拆桥,而且这目光也太短浅了。人家罗慧能给你们指一条财路就能给你们指第二条,他们这么亏待她,无异于杀鸡取卵!
两更完毕
第21章 阻止做媒
第21章阻止做媒
“我家那小子回来这么几天,给他相看了几个女孩子。有两个顶好的,长得好不说,而且自身也是有门手艺的,他都不满意人家。”石二婶气愤地说,这孩子挑三拣四的,相看了好几个了,都看不上,害得她把娘家那边的亲戚都得罪光了。现在那边谁背后不在传她家眼界高的?
石伯母劝着:“你家孩子在外面长见识了,眼光当然会比咱们这些一辈子没出过省市的人好啦,你们平时也多听听他的意见,按他的条件找找。”
石二婶恨恨地说,“哪是我们两老不听他的意见哟,分明是这孩子在外面世界闯荡多了,心野了,翅膀也硬了,老爹老话也不
听了。”村子里的男孩大多数一到结婚年龄就立马结婚了,隔年就能抱上孙子了,石二婶也是急啊。偏偏大儿子就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你大郎那么好,而且什么都为家里着想,你还那么嫌弃人家?我要是有这么个好儿子,我肯定乐得像捡到金子一样!”刘菜头家的打趣道。
“他要是真的好,就赶紧讨个老婆回来,明天生个孙子给我抱,而不是在这给我挑肥拣瘦!”
“听你这么一说,貌似你家大郎挺挑的,他要啥样的?我看看我认识的人有不?有的话就给牵下线,呵呵。”刘菜头家的心里盘算
了下,这石二家的家底挺殷实的,况且她认识的人不少。这媒要是做成了,丰厚的谢媒礼是跑不掉的。想到有这等好事,她心里就激动啊。
石二婶听到有人愿意帮她大郎做媒,高兴极了,赶忙把大儿子的要求说了出来:“他的要求是,要高点的,白点的,最好是漂亮点
的,而且还要见过世面的,有自己的一门手艺。而我和他爸的要求就是,要勤奋点的,为人实诚点,家境嘛不要太低。”
刘菜头家的低头想了想说:“说实话,你们这个条件不低,容我打探打探,近来会给你消息的。”不过她对他们的要求真的很嗤之
以鼻,要是女方家真有那么好的条件,又怎么会看上你?人家早就想法子嫁到县里或市去了,哪还轮到你一个小村子里的男人捡漏?
石二婶家的顿时乐得咧开了嘴:“好好好,你一有消息就通知我,好让我备好酒菜好好招待啊。”多个人协助就多分力量,最好能趁着春节团圆时刻就把这事给敲定下来,
刘妈刚想开口说些什么,被刘星一句话给打断了,“妈,你手脚快点呀,我们都闲着呢。”开什么玩笑,一看就知道老妈也想给人做媒。
其实并不是说刘靖宇这人不好,但前一世他在2000年拿着成本自己出来创业了。开了个小形的针织厂,开始的时候生意还挺红火的,但没几年因为国际形势不是很好,针织的外贸出口受到重创,导致这个行业中的很多中小型企业都破产了。当时刘靖宇受到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如果他能振作起来脚踏实地走下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问题就出在他破产之后,不顾老婆儿子的挽留,只身一人又去了广东,当时迷茫的他轻易就受到了传销人员的蛊惑,同时自己也真的不知道能做什么,就跟着那人进入了传销组织。
然后在长达一两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地被洗脑,而家里的人完全联系不上他。满两个月后,洗脑成功,此时的他已经完全相信他们“直销”那行是走在世界前沿的行业,只是不断地被大多数人误解而已。他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让误解“直销”这行的人重新竖立新的认识,不断地发展下线,并且把他们带到他们“直销”这个容易成功的行业上来。
而他要启动他的新事业,那么就必需要一笔启动资金,不多,就一万多块而已。于是他满怀信心地给家里面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顺便让他们打一万多块过来让他发展。
当时石二婶一家一听,就知道要糟糕,虽然他们没见过传销,但是听得多了也就明白了。他们知道大儿子是被拐进了传销了,然后就死命地叫他回来,说要钱的话就回来拿,他们是不会打过去的。
而刘靖宇的上线和他周围的人都告诉他,不要回去,这成功机会稍纵即逝,回去的话他永远都不能成功了。后来他陆续地打过几次电话回家要钱,但家里就是不给,还把传销的事告诉了他,希望他能有个清醒的认识,然后自己回家。
但他当时的心智已经完全被迷惑了,即使这条路是错的,他也要走下去,只要能让他成功。于是他就和他爹妈妻子说,这是一次机会,成功的机会,如今他那么接近成功了,就差那么一点钱了,他们都不愿意相信他,不愿意协助他。如果他真的是进了传销,那么他们也会为了钱而不顾他这个儿子的生命的。最后他放出了话,如果不给钱,那么他们就当没有生过这个儿子!
当时整个村子里还没有发生过有人被拐进传销这种事,所以石二婶一家问了好多人,都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把家里仅有的一万块钱打了过去给刘靖宇。他们明知道这钱肯定是打了水漂的,或许打水漂还能有个漩儿,给这些做传销的,根本一点都不值得!但为了儿子,他们也只能忍痛给了,只希望破财宵灾,花了这点钱能让儿子清醒,自己回家来。毕竟钱永远都没有人来得重要。
但天不从人愿,钱打了过去后,这人也联系不上了。过了大半年,他居然寄了两三万块回家,这下把他家的人全吓着了。本来以为这儿子没了,想不到过了大半年居然赚了那么多钱,让他们欢喜的同时又觉得忧愁。
刘妈一听女儿的话,也忘了想说的话了,看着女儿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手上的活,笑骂道:“小丫头片子,居然嫌弃你妈我手脚慢了?”
第20章 制米饼
第20章制米饼
刘妈双手捧着一大盆猪肉上了楼阁。这猪肉已经用盐湮了一整个晚上了。幸亏是冬天,要是夏天臭了,不过也正是因为天冷,才能做成好吃的腊肉嘛。把整盆肉放在刘星房门外,然后刘妈蹲了下来,拿起一根根两头削尖的竹篾把一块块约一斤多重的猪肉串了起来,然后一一把它们晾起来,看着吊在半空中,排成一排大小一致的猪肉,刘妈得意地笑了。
这过年嘛,每家每户都会做些腊猪肉,而且通常都是把它们晾在阁楼上,外人一看你家的腊肉多不多就知道你家日子过得红不红火。而刘星最爱吃家里做的腊肉了,特别是那种半肥瘦的腊猪肉,和葱蒜一起爆炒,吃起来又香又脆,肥而不腻。
即使她长大了在外面打工时在超市里也能买到腊猪肉,但吃起来那味道就是没有自己家乡做得好。今年是刘星重生后第一次过春节,让她特别期待,不过这腊肉也要等十天八天吃起来味道才好,如果时间不够。起来和猪肉没多大区别的。如今她也只能看着阁楼上的一排腊猪肉流口水了。
“哟,五嫂子,在晾猪肉啊?一看你家这排猪肉就知道你家日子过得红火得很哪。”石伯母一走进刘星家的院子,就看到刘妈站在阁楼上傻笑着。
刘妈往下一看,看到原来是老熟人了,把手往身上的围裙擦了擦,嗔笑道:“去,要说日子过得红火,咱们家的这点腊肉和你家比就差远?br /gt;
人恼恨的是这光景的转变仅仅只用了一年!比起好几个孩子外出打拼都还没攒够钱起楼房的人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四伯父此时也想起了当时刘爸邀请他一起合伙种淮山的事,可惜当时自己工作太忙也觉得种淮山没啥好光景就拒绝了,看到刘爸因为租种的淮山地而富了起来,说不失落是假的。但他经过这些年四处寻医问药都没法生下自己的孩子的事,已经习惯淡定了。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况且这些利益也是自家兄弟得了,还有什么不平的呢?
“兄弟,既然你拒绝了那就算了,要是缺了就和你四哥说,这两千块俺给你留着!我干活去了,至于建房子的事,你四哥我会帮你把好关的。那帮小子,我也会盯着,让他们不浪费你的材料!”四伯父把那踏钱放进大衣里面的口袋去了,然后就去干活了。
后来刘爸把这事告诉了刘妈,刘妈知道后感动极了。这拍马逢迎打秋风的人多了,可雪中送炭的人可没几个啊。刘富强这堂兄比刘富军那亲弟弟厚道多了。
于是在饭桌上,刘爸明确地告诉刘言几兄妹,以后长大了要好好孝顺四伯父四伯母。听得几人连连点头,四伯父四父母之前没少照顾他们,几人自然是乐意肩负这责任。
相比起刘星家的温馨,刘富民家此时就是怒火朝天了。那天在溪边洗衣的妇女中也有陈秀,本来以为四五十个人都挨捉了进去,她倒是蛮安心的,因为法不责众嘛。如果真的要交超生的罚款,这么一堆人,能拿得出来的有几个?能拿得出,但又舍得拿出来的有几个?她都做好准备和这一帮子人一起熬过十来天了,哪知道才一晚,这些人就又饿又冷地受不了,纷纷嚷着让家里拿钱来赎人了。这怎么能让她不恼火?要知道她家的孩子算是最多的了,三男三女六个孩子,一下子要交一万二千块钱,她一想到要交那么多就觉得肉疼得紧啊。
于是她死撑着,和她一起关着的人都陆陆续续回家了,刘妈走之前还劝了劝她,说钱再赚就有了,何苦在这受折磨?病了的话花的钱更多,更何况她家的孩子都是赚钱的好手,何愁挣不回这点钱?
当时被心头火起的陈秀骂她当家却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什么叫这点钱?这钱让刘妈去一年都赚不回来!
这个词当场噎得刘妈说不出话,胀红着脸怒瞪着她,然后也不说话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刘妈用脚狠狠地踏在地面上,发泄着肚子里的怒火
药味。真是好人没好报,好柴烧烂灶!都怪自己多事,劝她做什么?让她自己在这鬼地方饿几天冻几天好了!
最后看到刘富民,刘妈也仅仅只是点个头,没说什么就和刘爸一起离开了。
而陈秀一开始还硬着头皮死赖在那里,但后来三伯父和她说钱已经交了,她爱走不走。如此,她才悻悻然地跟着回家了。但一回到家她就发了一通怒火,说三伯父不知道挣钱难,随随便便就给了人家一万多块,也不会讲个价啥的。
第一更到,晚上还有一更
第17章 成绩单
第17章成绩单
三伯父知道她只是心疼钱。也不搭理她,自顾着地调着饲料,准备去喂猪。这婆娘就是这样,你越搭理她,她闹得就越起劲!
三伯母的怒火没地方发泄,听着隔壁不远处刘星家叮叮咚咚建房子的声音,更觉得烦燥。恨不得老足一家因为这次罚款的事情而缺乏资金,以致建不了房子才好,最好是沦为全村的笑柄!看你还嚣张,看你还得意个什么劲!操,有两个钱了不起啊?他们家有六五万都没敢这么张扬呢。
可惜此时老天爷闭上了耳朵,听不到她的祈祷。刘星家的一楼已经到了封顶的时候,请了一些专门从事建筑封顶的人,带着专业的机器来协助。热闹忙活了大半天,总算完工了。一完工这些从外面请回来的人结了工钱就走了,剩下一些全是乡里乡亲来协助的。
于是刘妈并着四伯母又整治了一顿大餐来招呼,把他们喂得饱饱的,又结了工钱,总算把这事告一段落了。
因为即将期末考试了,刘妈不想影响几个孩子的学习,极少让几个孩子协助做家务。大多数都是自个完成的。
考试那天,刘妈大方地一人给了五块钱当零用。其实自从家里不缺钱了,刘妈对给孩子零用钱也大方了,每个星期都会给孩子两三块钱,有时甚至会给五块。刘星现在管着自己弟弟的钱,至于哥哥刘言的,她是管不了了,这家伙贼精,想管他的钱,比管他的命还难。
一到周末,刘星和刘常的钱加起来一般都还有两三块剩下呢,而刘言的早就花光了。所以通常这个时候,刘言都是眼巴巴地看着弟弟妹妹大方地花着钱买着自己爱吃的东西,而他只能在一旁流口水,祈祷他俩看到他那可怜的样子能大方地分些吃的给他。
小学的考试对刘星而言只是小菜一碟,尽管它是六年级的试题。考完试后,学生们都能睡懒觉了。在这冷嗖嗖的冬天,没有什么比躺在被窝里睡懒觉更吸引人的了。但小孩子就是如此,不怎么爱睡觉,对一切新鲜事物都觉得好奇,爱玩得很。所以刘星三兄妹,两个哥儿从七点就起床了,拉帮结派地到处疯玩!就刘星在点时还睡得昏天暗地,这小屁孩的游戏有啥好玩的?想想上学又不能睡,出来工作后更不能睡,此时不睡更待何时?
话说这次考试的成绩,刘言不像前几次一样。只顾着玩耍而对它却漠不关心。如今虽然他也玩得很疯狂,但他在晚上睡觉时候都要问问刘星这次试题容易么?自己填的答案是否是对的?他是不是有可能进入前三名呢?
刘星当时还觉得奇怪和讶异呢,哥哥这人什么时候在乎起成绩来了?后来想起刘爸说过的话,这次期末考试如果能进前三的话,依照名次给予奖励,第一名奖一百块,第二名奖八十块,第三名奖五十块。哈哈,原来是为了钱啊。
此时刘星觉得钱对刘言来说,魅力还真是无可抵挡啊。以前虽然刘爸也设有奖励,但是给的奖金有点少,激不起人争取的。虽然说蚂蚁腿再小也是肉,但他也要有那么本事去拿才行啊。刘言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的,常在及格边缘徘徊的拖尾生,哪有可能得第一名啊?倒数的还差不多。因此他就对自己的成绩漠不关心了,左右跳不出七十分的成绩,有啥好期待的?
领成绩单的日子就在刘言望穿秋水中到来了,刘星毫不例外地拿了两科一百分,她坦然自若地上前领走了属于自己的奖状,第一名一张,三好学生一张。优秀少先队员一张,双科成绩优秀奖一张。
而弟弟刘常嘛,也拿回了五张奖状,最有价值的就是那张第一名和优秀班干。汗,这年头,就算奖状像是不花钱一样,全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拿到了至少一张的奖状,那张就是无比廉价的优秀少先队员。
至于刘言嘛,出乎全班意料地拿到了第二名,刘言这家伙听到自己居然得了第二名时,笑得合不拢嘴。屁颠屁颠地上讲台去领走写着他的大名的奖状,而六丙班的班主任也是个妙人,除了第二名之外的其他奖状硬是没给他发。刘言等啊等,等到所有的人都领完了奖状,还没见着老师给他发其他三张奖状,依照一般的情况,他应该能拿到三四张奖状的啊。
“老师,为什么我只有一张奖状啊,人家第三名的陈明都能领四张喱!”刘言站起来说,他一向和班主任没大没小惯了,丫的,农忙时候自己还抽了一个周末领着兄弟们去帮他割稻谷咧,到了如今他却扣留着他的奖状,真是个黑心的。
“那啥,你自己想想,你觉得你是个三好学生吗?整天调皮捣蛋,你要是哪天能少折腾一点,我就给你发了!”班主任故意板着脸说,看着这小家伙的脸由气势汹汹到耸拉着脑袋。真是件有成就感的事啊。
“那少先队员你该给我了吧?”刘言不甘心地问。
“等哪天检查的时候你戴了红领巾再说吧。”
刘言抓着脑袋都想不起来他最后的那条该死的红领巾放哪去了,这下他无语了。
班主任看着他没啥精神的样子,心一软,算啦,和一个孩子计较什么。就算刚开学那会,他故意放一条四脚蛇到粉笔盒里让自己不小心摸到,也只是被吓了一跳而已。这次自己故意吓他,也算是报了仇了。
“好了,不逗你了,你那奖状我忘了在办公室了,呆会解散后你跟我去办公室拿吧。”然后就开始布置起寒假作业和注意事项。
刘言就算再笨,也知道自己老班在耍他了。也想起了自己做过的唯一一件得罪他的事,唉,这年头的老师怎么变得那么小心眼和爱记仇了?
刘言跟着老班来到他的办公室,本想奖状到手就跑的,但他拿了奖状,没被允许离开。
“刘言啊,最近看你进步那么大,我很是为你骄傲。还剩下半年了,你得努力读书,考个好学校,你有这个潜力!”老班一改往日的嘻皮笑脸,语重心长地对刘言说。
正经的话语让刘言感觉到沉重的压力。他知道老班如今说这个话题是为他好,虽然这个学期成绩突非猛进,但长久以来他对自己的成绩都是很自卑的。他现在完全没有掌控能考好升级考试。
“老师,我会努力的,但我就是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考得上。”此时的刘言,不自觉地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彷徨无助。
“这个学期以来,是不是你妹妹辅导你的?”老班一路走来,对自己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刘言这家伙进步的速度太快了,除了有高人在后面辅导,他想不到还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是啊。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啊?”实习都是在家里,老师怎么知道的?
“猜的。嗯,那你以后就好好听你妹妹的话,当然,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完成,知道吗?”老班慎重地交待着:“这半年你还是收收心,努力点吧,现在要想有出息,除了读书没别的路子了。难道你想像你爸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或者像别的年轻人一样,年纪轻轻就外出打工?以后老了,打不了工呢,还不是回来当农民?认真想想吧。”
这些话刘言听进去了,这一句句话像大棒棰一样敲打着刘言的心,他一直以来都以为他还小,还不需要考虑这些东西,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而且觉得出去打工也不错,他看到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外表都是光鲜得很,让人无比羡慕。他们从来都是说那些大城市多高多好,也不提他们工作的艰辛。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误以为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鲜花和美好。
而如今老班却生生地把现实的一面揭开,让那血淋淋的一面展示在自己的面前,容不得他逃避。前两天,妹妹告诉爸爸妈妈王家帮她拿到了两个报考景瀚初中的名额,只要升级考试考好了在入学的时候再考一次试,过关了就可以就读于景瀚初中了。
说实话,当时他很抗拒,他想和自己的兄弟们一起混迹在普通初中,不想进入名气那么大的景瀚,他只想轻轻松松地读完初中,然后拿个初中文凭去外面找份工作。而不是在压抑的景瀚初中里为考个好成绩而累死累活!
但他的抗议没有被采纳,刘爸刘妈高兴坏了,那可是全国有名的高校啊。虽然这事还没成,但有机会总比没有机会好吧?如果真能考进景瀚初中部,那么中考时,考入景瀚高中部也比一般人容易一点。全市的人都说了,进了景瀚高中部,就是一只脚踏入了大学的大门,而且每年景瀚都要出现那么一两个清华北大的名额。指不定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个幸运儿呢。
如今想想。自己作为长子,不能那么自私,觉得学习苦了,就把这担子扔给弟弟妹妹吧。况且自己也不算是个笨的,看看这个学期的进步就知道了,只是自己之前不努力,而且方法也一直没对头而已。说实话,如果自己真考上了景瀚,虎松那家伙的县重点初中算个屁!想到这,刘言就邪恶地笑了
第18章 好名声
第18章好名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离过年就还有半个月了,村子里人声鼎沸,从外地打工的人陆续回到了老家。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了,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特别是小孩子,过年就是他们一年到头最期盼的日子了。春节不光能从亲戚手里接过一个个红彤彤的红包,春节前后的半个月里餐桌上更是鸡鸭鱼肉不缺,油水足得很,还有啊,糖果饼干瓜子也是随便吃。总之过年就是好啊,有新衣服穿,有肉吃还有红包拿,而且还不用上学,一天到晚就以玩为任务,难怪小孩子最喜欢过年呢。
刘星爱睡懒觉,但最近她却没法睡得进去了。每天早上村子里总有那么几个人在五到八点的时候杀猪,刺耳急促的杀猪声总能把人从梦中惊醒。五点钟的时候被闹醒了一次,刘星睁睁眼看着窗户外头漆黑的天色,还能倒头就睡。但刚入睡不久,又来那么一下,把她给惊醒了。一次两次还好,但一天早上来那么几三四次,刘星都被折腾得睡不下去了。索性就起床了,看到另一张床上的哥哥弟弟还睡得和死猪一样,雷打不动。刘星嫉妒死了,但她也只能无奈地望天。估计这种集体杀猪的日子恐怖会持续到年三十!
刘星下楼的时候,刘爸刘妈已经起床了。他们看到刘星都觉得很惊讶,放假以来,女儿通常是不睡到九点十点是不肯起床的,今天怎么那么反常了呢。刘星只好无奈地解释了下,惹得他俩一阵好笑。
不过既然起来了,就让她刷牙洗脸后坐在厨房里的杌子上看着煮粥的火,美其名叫看着火候,其实不过是刘妈舍不得让孩子动手,让她在一旁烤烤火,顺便添几根柴而已。刘星也没拒绝,安静地托腮看着灶里的火苗,兀自出神。
此时刘爸拎着用稻草绑着的一对猪肝和小肠回来了,“这老牛家刚杀完猪,那猪下水卖猪的人不要,他家也吃不了那么多,我就买了点回来,廉价着咧。粥还没得吧?赶紧整治一下,让孩子们吃一顿好的,一会四哥他们来开工,顺便叫上他们!”
刘妈赶紧扔下擦桌子的抹布把那些东西接了过来,笑呵呵地说:“这天气贼冷了,这猪肝粉肠粥正好让大伙儿暖暖身子。”
如今她家的名声好听着咧,村子里如今哪个不夸赞她家厚道大方?也不枉费她家那么尽心地为这帮干活的那么精心准备午餐和晚餐了。
此时农村里搞建筑的工作并不多,待遇有两种算法:一是按日算,二是按平方收钱。不过不管是哪种,东家都得包两餐,如果不包的话就折合成金钱算提前算给他们。
而刘家给的工资就是按平方收钱的,刘爸体谅着这些做建筑的工人不容易。每天都顶着寒风跟着砖头泥浆打交道,好些个人的十只手指都爆裂得厉害,几乎没有完好的,都贴上了胶布呢。
况且是自己四哥带头来给自己建房子的,老计算着怎么帮着自己既节省材料,又能把房子建得尽善尽美。自己这当兄弟的也不能让他失了面子,于是每天的菜式肯定有一两个荤菜,不管是鸡肉还是猪肉都管够!这么一来,这帮建筑工人哪个不是吃得嘴巴流油的?话说,一个月下来,这么繁重的工作不但没瘦下去,反倒是胖了一些。而且晚上睡觉时他们和自家婆娘一说,看着当家的大了一圈的腰身,乐得她们如同自己吃了大餐一样。这可不,自己当家的吃得好了比自己吃得好还让人开心。于是在她们这群妇女的宣扬下,刘富足家待人厚道大方的名声就传得全村皆知了。
如此一来,刘妈是乐得见牙不见眼了,本来她还一直反对着买那么多肉菜来着,自己家的吃不了多少,白白廉价了别人。在她的想法里,反正每天都得给他们工钱了,伙食上就应该省省,一天有个荤菜给他们就行了,犯得着侍候得那么好么?村尾肥嫂家建平房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两天才买个一斤猪肉,平常最多就是炒个蛋应付了事了。人家不照样建好了平房?而且还省了好几百的伙食呢。
不过省是省了几百块的菜钱,但也落了个刻薄吝啬的名声。如今听到刘妈家的名声那么好,那个肥嫂一见到刘妈就免不了在嘴巴上讨点廉价,酸她几句,最好能刺得刘妈心里不舒服才好。
刘妈看着家里那占地一百二十平的楼房渐渐成行,心情好得不得了。别人的酸言酸语根本就影响不到她的好心情。如今每天都乐呵呵的,逢人就笑。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村里的人也乐意给刘妈这个面子,所以刘妈如今在村子里的人缘是特别的好。毕竟现在的刘富足家可不同往日了,瞅着往上盖的楼房,想找碴的人都得掂量下自己的份量了。
话题扯远了,刘妈把猪肝和粉肠清洗干净了,放在案板上切了起来,她看了坐在门边椅子上的刘爸一眼说:“我说孩子他爸,咱们是不是也该买几十斤猪肉来腊起来了?趁现在天气还不错,不容易发霉!”要是今年春节下雨那可就麻烦了,牛毛细雨,虽然不湿人。但下个几天几夜没完没了的,这些路都泥泞得很,出趟门也不容易,晾着的猪肉也容易发酶,看着就不敢吃。
“急什么?还有半个月才过年呢,猪肉的事你就放心吧。我已经知会过三哥家了,他过两天就杀一头猪,咱几兄弟分了,价格就按市场上的给。”刘爸看着迅速飘散的烟圈道。然后思绪渐渐转到楼房上面去了,过年前应该能把二楼封顶,年初的时候再在二楼楼顶上整两间一米来高的阁楼吧。一来可以放些粮食啥的,二来夏天的时候也可以上去吹吹风纳纳凉。到时再让他们里外都粉刷一下,挑个好日子就能迁进去了。
第一更到,晚点还有一更
第19章 杀鸡取卵
第19章杀鸡取卵
一听到要帮衬着陈秀。刘妈就不乐意了,先前她骂自己这事她还记着呢。只见刘妈满脸不爽的地问刘爸:“村子里天天那么多人杀猪,为啥就一定得和陈秀买?别忘了先前她是怎么骂我的!”
“陈秀骂你这事,三哥可能不知道吧,况且猪肉的事,我们已经事先说好了。总不能为了你恼火陈秀就反悔了吧?这事要是闹了出去,闹大了的话。别人要怎么看我?最重要的是会怎么看你?尽管人家知道你不是鸡,但人的嘴巴是闲不住的,到时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干净了!”刘爸也冷着脸说,自己老婆被人骂,被人贱踏,他当然会不爽,不舒服。但是这事要是真闹了开来,不管陈秀承不承认,这兄弟是做不成了。如果陈秀一口否认,到时自己的名声也臭了。
听了这话,刘妈也冷静下来了,但她一想到被人这么污辱,她就觉得憋屈得厉害。三哥这人是没话说,但一提到陈秀她就隔应得慌。她不甘心地反问刘爸:“难道这事,就这么算了?”
刘爸想了想说:“如果你逮着机会可以给她穿小鞋。但面子上要过得去。”如果还想在村子里呆下去,混得好,就不能轻易得罪人,特别是说话特别有份量的人。要是今天为了这么件事得罪了三哥,那么以后有啥红白事找人来协助就难了。毕竟在村子里有一大半的人还是乐意给三哥面子的。
从去年发生在村子东边的刘大胜家的那件事就可以看出,随随便便得罪人,自己迟早是没好果子吃的。
话说刘大胜,五十出头的年纪,是古尘村里唯一一个在裕山小学代课老师,操着一口不怎么标准的白话教着二年级的数学。嗯,咱们就原谅他年纪大了不会说国语吧。
按理说,能够坐上教书育人职位的人应当是个温和厚道,以礼待人的君子吧?但他偏不是,从年轻时就一直和人争执不断,只要和他家或他家的田地挨着边的村民都叫苦不跌,他和他老娘都是一个货色,谁家的地和他家的挨边儿了,总是不断地缩水,而刘大胜家的地总是不断地增大!为此全村的人有一小半的人和他家吵过架,打过架,但他们吃进去的田地硬是不愿意吐出来。而且人家在上头乡政府那可是有人的,完全不怕你去告!
就是刘星家的旱地,和他家挨边了,也被硬占了。曾经刘爸和刘大胜那家伙还有那么一丁点的亲戚关系,但刘大胜趁着刘爸全家离乡背井,都在刘星舅公的农场工作时,硬占了刘星家的一分旱地。刘爸曾问他要过。但他就是否认不肯还,说的次数多了,人家带着几个孩子量出一堆武器来。当时刘爸还没娶刘妈呢,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打算和刘富军一起和他们干上一架,但被刘奶奶制止了。刘奶奶不想自己的儿子出个什么意外,她老伴儿已经去了,她可受不了鹤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于是那一分旱地就要不回来了。
久而久之,村子里和他有过节的人算是看清了,特别是他的邻居们,一有点儿钱,纷纷搬得离他远远的。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从刘大胜他老娘开始,在村子里横霸了二十几年的一家子,想不到刘大胜老娘死的时候,在整个村子里找不到一个人来协助。刘大胜曾找到村长,也曾找过村里能说得上话的几位大佬。但不止这几位不待见他们一家子,连村里的人都对他们厌恶不已。村长也曾好言相劝,让大家帮协助,但没一个人响应。
所以全程的丧事全由刘大胜一家十来口人操办,甚至连来做法事的人看到冷冷清清的一家子也觉得十分罕见,连个吊丧的人都没有,从没见过这么不得人心的人家。到了出葬的日子,棺木都是由他们一家子抬着的,送葬的只有几个小孩。几个做法事的人跟在棺木后面没精打采地吹吹打打,整个道上挤满了村民,大家都有说有笑地看着热闹。
这事成为了近两年来古尘村的笑谈,或许他并没有整个村子的人都得罪光,但这种连锁反应,你得罪了一家,那么就是无意中也牵扯到了另外几家,慢慢的,你就把人都得罪光了。到了最后就算和他没过节的人也不愿意和他沾上关系,生怕被全村的人隔离。
这事一发生后,让刘爸觉得大快人心之时,也让他感触良多。有时候吃亏就是占廉价,但他也知道该硬的时候就要硬。一想到地界的问题,刘爸突然觉得,等楼房建好了,四周都围上围墙,省得日子久了,地界一模糊,又出现问题。越想越觉得有这个需要!
“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刺耳的歌声传了进来,惊着了正在喝粥的三兄妹。
“这是五妹婆的声音!她又疯啦?”刘言睁大了眼睛。难得将近大半年没闹了,还以为她的精神病已经好了呢,哪知道都快过年了才来发作。
“妈,妈,你和我回去吧,今天别出去啦。”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听着像是罗慧的小女儿叫刘笑笑的。
外面渐渐聚集了一堆人,喧哗了起来,刘言赶紧丢下碗,跑到外面看热闹去了。此时刘星也吃完了,左右也没什么事,也出去凑凑热闹吧。刘常看到哥哥姐姐都出去了,自己碗里还有半碗粥呢,也不吃了,迈着小短腿追了出去。
兄妹几个来得挺早的,挑了个视线不错的好位置,只见五妹婆此时已经认不出人了,也没理刘笑笑。自顾自地戴上一顶不知道从哪挖出来的军帽,帽子上面还有个鲜红的五角星呢。肩膀上还挎着一个血红色的碎花小布袋,嘴里念叨着要去政府告状,告刘富兰一家虐待她啥的。
凑热闹真的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吧,看看,这挑水的。喂猪的,摘菜回来的,洗衣的,一看到有热闹都纷纷停了下来,整个路都挤满了人。
“喂,这啥情况呀?前面不是好好的么?日子过得红火着咧。”
“你懂啥?前阵子他们家的猪还没长成呢,最后家里没钱,连饲料也买不起了,被迫低价卖了近二十头瘦骨嶙峋的猪。那二十头猪虽然没亏本,但也赚不了几个钱。那些钱大部分都用来买了饲料供着最后的八十头猪。”
“还有哇,你看看这猪价。前阵子真涨到了八块钱一斤呢,当时他们全家还笑得合不拢嘴来的,正准备多养两天,长些膘就卖掉。但没成想,这价格没两天又跌下了七块多。之后不但没涨上去,反而跌到了六块多。你说要是你,你不被气死才怪!”
“但这关五妹婆什么事呀?她怎么就无缘无故又发疯了?这都快过年了,还折腾?”
刘星几兄妹津津有味地听着周围的小道消息。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说话那人看看四周,看到大家都只把注意力投注在五妹婆身上,没注意他这边的动静。然后就压低了声音说:“我听说啊,前两天刘富兰他老爹并他的兄弟把那八十头猪全卖了,得了五万多块,但五妹婆和她老公连本带利只分到了八千块,你说能不气得她发病么?”
“啧啧,这刘老头也真狠了,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就算自己拿了大头,那两个儿子也该平分吧?怎么就那么亏待自己的大儿子?”
“还不是五妹婆本人不得老人的心,你看她嫁进来,哪年不折腾个事的?折磨得全家都没好日子过,也难怪老人偏心眼了。”
“话说,刘老头家今年赚了不少钱吧?我估摸着他一家子一年的投入也就两万块左右,现在也能赚一倍了。”
“赚是赚了,但估计他们一家子都不服气呢。前头行情好的时候,村里有好几家连续卖了十来头猪,人家能赚一万多。他们家一百头才赚了三四万,心里肯定是不怎么舒服的。”
何止是不舒服,恐怖连杀人的心都有了,要不,能这么亏待罗慧这个大功臣?刘星暗想。
“喂,老胖,你说说,这都闹了半小时了,刘富兰一家子都没见一个人出来主事,莫不是放任她自生自灭了吧?”
“这家人也真没眼力见,如果真让她出去闹,她能跑到哪去?还不是在县里闹两下?到时丢脸都丢到家了。”这事也不是没发生过。人家五妹婆闹了公安局出来后就到县里的十字路口指挥交通去了。最后还是司法人员看不下去,问清楚了她老家的地址,直直把她弄了回来。然后臭骂了刘富兰一顿,让他以后看好自己的老婆,别让她到处发疯。
刘星看到又有一个稍大的女孩出来了,她一把抓住罗慧的手,嘴里说道:“你先跟我回去,吃了早饭人再出去吧。”把她往家里拖
此时罗慧因为发病了几天,整个人瘦得厉害,看起来就只剩下一层皮包层骨了,而且嘴唇也乌黑发干。力气小得可怜,被一个十来岁的女孩一拖,无论怎么挣扎都没法挣脱她的手。
周围的人看着戏已落幕,都渐渐散了,只剩下对罗慧的叹息,再怎么说,她也算是刘老头家的功臣吧。这家人居然过河拆桥,而且这目光也太短浅了。人家罗慧能给你们指一条财路就能给你们指第二条,他们这么亏待她,无异于杀鸡取卵!
两更完毕
第21章 阻止做媒
第21章阻止做媒
“我家那小子回来这么几天,给他相看了几个女孩子。有两个顶好的,长得好不说,而且自身也是有门手艺的,他都不满意人家。”石二婶气愤地说,这孩子挑三拣四的,相看了好几个了,都看不上,害得她把娘家那边的亲戚都得罪光了。现在那边谁背后不在传她家眼界高的?
石伯母劝着:“你家孩子在外面长见识了,眼光当然会比咱们这些一辈子没出过省市的人好啦,你们平时也多听听他的意见,按他的条件找找。”
石二婶恨恨地说,“哪是我们两老不听他的意见哟,分明是这孩子在外面世界闯荡多了,心野了,翅膀也硬了,老爹老话也不
听了。”村子里的男孩大多数一到结婚年龄就立马结婚了,隔年就能抱上孙子了,石二婶也是急啊。偏偏大儿子就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你大郎那么好,而且什么都为家里着想,你还那么嫌弃人家?我要是有这么个好儿子,我肯定乐得像捡到金子一样!”刘菜头家的打趣道。
“他要是真的好,就赶紧讨个老婆回来,明天生个孙子给我抱,而不是在这给我挑肥拣瘦!”
“听你这么一说,貌似你家大郎挺挑的,他要啥样的?我看看我认识的人有不?有的话就给牵下线,呵呵。”刘菜头家的心里盘算
了下,这石二家的家底挺殷实的,况且她认识的人不少。这媒要是做成了,丰厚的谢媒礼是跑不掉的。想到有这等好事,她心里就激动啊。
石二婶听到有人愿意帮她大郎做媒,高兴极了,赶忙把大儿子的要求说了出来:“他的要求是,要高点的,白点的,最好是漂亮点
的,而且还要见过世面的,有自己的一门手艺。而我和他爸的要求就是,要勤奋点的,为人实诚点,家境嘛不要太低。”
刘菜头家的低头想了想说:“说实话,你们这个条件不低,容我打探打探,近来会给你消息的。”不过她对他们的要求真的很嗤之
以鼻,要是女方家真有那么好的条件,又怎么会看上你?人家早就想法子嫁到县里或市去了,哪还轮到你一个小村子里的男人捡漏?
石二婶家的顿时乐得咧开了嘴:“好好好,你一有消息就通知我,好让我备好酒菜好好招待啊。”多个人协助就多分力量,最好能趁着春节团圆时刻就把这事给敲定下来,
刘妈刚想开口说些什么,被刘星一句话给打断了,“妈,你手脚快点呀,我们都闲着呢。”开什么玩笑,一看就知道老妈也想给人做媒。
其实并不是说刘靖宇这人不好,但前一世他在2000年拿着成本自己出来创业了。开了个小形的针织厂,开始的时候生意还挺红火的,但没几年因为国际形势不是很好,针织的外贸出口受到重创,导致这个行业中的很多中小型企业都破产了。当时刘靖宇受到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如果他能振作起来脚踏实地走下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问题就出在他破产之后,不顾老婆儿子的挽留,只身一人又去了广东,当时迷茫的他轻易就受到了传销人员的蛊惑,同时自己也真的不知道能做什么,就跟着那人进入了传销组织。
然后在长达一两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地被洗脑,而家里的人完全联系不上他。满两个月后,洗脑成功,此时的他已经完全相信他们“直销”那行是走在世界前沿的行业,只是不断地被大多数人误解而已。他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让误解“直销”这行的人重新竖立新的认识,不断地发展下线,并且把他们带到他们“直销”这个容易成功的行业上来。
而他要启动他的新事业,那么就必需要一笔启动资金,不多,就一万多块而已。于是他满怀信心地给家里面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顺便让他们打一万多块过来让他发展。
当时石二婶一家一听,就知道要糟糕,虽然他们没见过传销,但是听得多了也就明白了。他们知道大儿子是被拐进了传销了,然后就死命地叫他回来,说要钱的话就回来拿,他们是不会打过去的。
而刘靖宇的上线和他周围的人都告诉他,不要回去,这成功机会稍纵即逝,回去的话他永远都不能成功了。后来他陆续地打过几次电话回家要钱,但家里就是不给,还把传销的事告诉了他,希望他能有个清醒的认识,然后自己回家。
但他当时的心智已经完全被迷惑了,即使这条路是错的,他也要走下去,只要能让他成功。于是他就和他爹妈妻子说,这是一次机会,成功的机会,如今他那么接近成功了,就差那么一点钱了,他们都不愿意相信他,不愿意协助他。如果他真的是进了传销,那么他们也会为了钱而不顾他这个儿子的生命的。最后他放出了话,如果不给钱,那么他们就当没有生过这个儿子!
当时整个村子里还没有发生过有人被拐进传销这种事,所以石二婶一家问了好多人,都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把家里仅有的一万块钱打了过去给刘靖宇。他们明知道这钱肯定是打了水漂的,或许打水漂还能有个漩儿,给这些做传销的,根本一点都不值得!但为了儿子,他们也只能忍痛给了,只希望破财宵灾,花了这点钱能让儿子清醒,自己回家来。毕竟钱永远都没有人来得重要。
但天不从人愿,钱打了过去后,这人也联系不上了。过了大半年,他居然寄了两三万块回家,这下把他家的人全吓着了。本来以为这儿子没了,想不到过了大半年居然赚了那么多钱,让他们欢喜的同时又觉得忧愁。
刘妈一听女儿的话,也忘了想说的话了,看着女儿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手上的活,笑骂道:“小丫头片子,居然嫌弃你妈我手脚慢了?”
第20章 制米饼
第20章制米饼
刘妈双手捧着一大盆猪肉上了楼阁。这猪肉已经用盐湮了一整个晚上了。幸亏是冬天,要是夏天臭了,不过也正是因为天冷,才能做成好吃的腊肉嘛。把整盆肉放在刘星房门外,然后刘妈蹲了下来,拿起一根根两头削尖的竹篾把一块块约一斤多重的猪肉串了起来,然后一一把它们晾起来,看着吊在半空中,排成一排大小一致的猪肉,刘妈得意地笑了。
这过年嘛,每家每户都会做些腊猪肉,而且通常都是把它们晾在阁楼上,外人一看你家的腊肉多不多就知道你家日子过得红不红火。而刘星最爱吃家里做的腊肉了,特别是那种半肥瘦的腊猪肉,和葱蒜一起爆炒,吃起来又香又脆,肥而不腻。
即使她长大了在外面打工时在超市里也能买到腊猪肉,但吃起来那味道就是没有自己家乡做得好。今年是刘星重生后第一次过春节,让她特别期待,不过这腊肉也要等十天八天吃起来味道才好,如果时间不够。起来和猪肉没多大区别的。如今她也只能看着阁楼上的一排腊猪肉流口水了。
“哟,五嫂子,在晾猪肉啊?一看你家这排猪肉就知道你家日子过得红火得很哪。”石伯母一走进刘星家的院子,就看到刘妈站在阁楼上傻笑着。
刘妈往下一看,看到原来是老熟人了,把手往身上的围裙擦了擦,嗔笑道:“去,要说日子过得红火,咱们家的这点腊肉和你家比就差远?br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