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逼人第6部分阅读
富贵逼人 作者:rouwenwu
前含泪倾诉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彻底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旁边的狱警听完差点没轮流上去抽他大嘴巴,这厮是因为贪污腐败犯事的。
肚子里有了馒头,三人的进程明显加快,估计在天黑前就能到达薛胖子商号所在的城镇上,享受温床美食。
苏络说到了市级城市我要报案,万一哪天缴灭川风寨了还能捞点补偿。薛胖子当即附和,又给苏络出主意说咱们多报点,我给你当证人。
正说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听着还有不少人,正当三个人羡慕人家有交通工具的时候,马蹄声缓了下来,四个穿着制服的衙差带住马缰,拦住他们的去路。
“你们是卖油的?”
苏络偷偷问薛胖子,“卖油不犯法吧?”只听说古代不让随便卖盐。
薛胖子也挠头,说没听说啊,难道出了新制度?
见他们这么一犹豫,四官差相互使了个眼色,一人把风,另三人一人一个,抓了他们驮到马背上返回莘县。
没有天理了,卖个油……不对,油都被人抢了,还要抓他们。
苏络一路上几次想开口解释,都被颠簸得说不出话来,周厮与薛胖子也是如此,三个人满眼小星星地重返莘县,见了县太爷和十八个不同程度的胖子,问了话,还没等说自己的油是被抢走的,衙门外的锣鼓就响了起来,县太爷亲热地挽起他们走出去,向莘县人民介绍说这三位就是大破川风寨的功臣,我县将兑现承诺,奖励云云。
三个人都傻了,在他们明白过来之前,怀揣奖励一路赞歌地被送回河南,途中还去了两个小镇做了报告,报告自己是如何智破川风寨的。
没别的,三个人只想感叹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那个倒霉的一串风抢了油、回了寨,大概是对这水泼不灭的油太好奇了,无视苏络小心玩火的警告,不知道怎么弄的就着了,一把火烧得轰轰烈烈,不次于桃源镇那场。
一个转为污点证人的山寨幸存者称,这油是一些人有目的送上山去的,直接导致了山寨瓦解,苏络仔细看了下那个证人,发现他并不在打劫自己的行列中,所以极有可能知道的实情不多,又为了立功,就自己圆了下说辞。
三千两。莘县政府和十八家商号的联合奖励,外加“罪恶克星”牌匾一块,以及莘县政府得知苏络“免费”资助桃源镇五百石粮食后,向朝庭上报请求嘉奖。
悬赏的三千两银子在薛胖子的强烈要求下分为两份,苏络两千两,曾经挺身而出的周崇文一千两,薛胖子无所得,谁让他是路人呢。
喔不对,他也得钱了,苏络把马车钱给他结了。
一夜之间名利双收,苏络半夜睡觉都不塌实,觉得像在做梦。睁眼一看,果然在家里,再伸手到旁边一摸,一个大箱子。那是银子,苏络打算天亮就去存的。
不是梦,苏络坐在床上笑着这叫得意,指着天说老天爷我谢谢你,你这么玩就是想给我一个强壮的心脏吧?正乐着,听见堂屋里有声音,连忙憋住笑声,叫了声:“小绎?”
没有回应,苏络下了地,到堂屋前探进半个身子,又叫一声:“娘?”
此时的堂屋里洒满了月光,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影站在屋内,看那高度绝不是这个时间这个家里应该出现的,苏络惊呼一声刚想撤退,一个重物搭在她肩上,苏络瞄了下,反光的,是刀。顺着刀身看上去,苏络见着一张带着痞气的英俊脸庞,长眉微挑,一副找她算帐的模样。
正文 第二十八章 风又来了(5000加更)
苏络一看,哟,熟人,正是抢了油车的一串风。看来这外号没白来,据那个污点证人所说,川风寨贼人几乎全部陷身于火海之中,一串风显然是顺着风飘了出来。
“老子来找你报仇。”一串风的声音压得很低,不像抢劫时那么宏亮清脆。
“不关我的事,都是他们。”苏络小心翼翼地后退,“山寨可不是我烧的。”
“但川风寨因为你的油毁了。”一串风的声音稍抬了些,“老子决定代兄弟砍你一刀。”
苏络说我没兴趣加入残联。
一串风花了十五分钟弄清残联的意思,最后说:“放心,残联肯定不收没脑袋的。”
苏络被脖子上的刀锋逼得直冒虚汗,真想坐地上看这贼老天还想怎么玩她,但强烈的求生欲望让她放弃了这么傻冒的行为,挤了挤眼睛,想弄点泪水出来,没成功。
“大哥,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十岁弟弟,现任家里首要劳动力。”
“你害老子没了兄弟、没了山寨、没了营生。”一串风把刀朝苏络的脖子靠了靠。
苏络把这句话的重音放在了最后的“营生”上,连忙说:“政府嘉奖小的可奉献五百两。”
一串风又用五分钟时间弄明白什么是政府,难以理解地说你真是小气到家了,你得了三千两,性命都要不保了,才肯出五百两。
苏络说我这只剩一千了,另两千给人分了,一千也不能全给你,我还得养活老妈和弟弟。
一串风居然颇为赞赏苏络的孝道,把刀一撤,“也不为难你,现下老子无处可去,就在你这里临时搭个伙,五百两太少,老子还是要一千两,不过给你经营,你赚了钱咱们分成。”
苏络傻了眼,没想到这家伙打的居然是这个主意,根本没怎么想给兄弟报仇,早知如此,就不用这个策略了。
“你答不答应?”刀又架上来。
苏络只好口不对心地说“答应”,看那刀又收回去,才小心地问那你兄弟的性命怎么办?
一串风颇为不屑地笑笑,“兄弟?川风寨的人都是江湖各门派逐出来的败类,要不就是在别的寨子里犯了过失呆不下去的,这么一群人凑在一起,什么都敢干。老子是凭着实力当上大寨主的,只准他们抢东西,不能杀人,他们就无时无刻不想着把老子拉下马,跟他们当兄弟?”
苏络闻言细细地打量着一串风,见他也不过是二十二三岁年纪,却能收服一帮亡命之徒,本事可见一斑。不过她也奇怪,一串风怎么连这事也跟她说?难道还真是想跟她长期合作,所以以诚相待?
“那油是怎么烧起来的?”苏络终于问了这个问题以解心头之惑。
一串风此时已放下了刀,找了几个凳子拼成一张小床,半躺在上面,“说起来你也有责任,要不是你说什么水泼不灭,王大头那小子也不会好奇的跑去试验。”
苏络擦了把冷汗,还真跟她想的一样。
“但是对外就得说是被人用计烧了,以保全川风寨的脸面。”
苏络这才明白那个污点证人的口供是打哪来的,敢情也是被一串风忽悠了。问到这苏络又奇怪了,“你为什么都告诉我?不怕我后悔吗?”
一串风哼笑一声,什么也没说,目光落到桌上的大刀上,苏络就不再问了。
“一千两还是太多。”苏络知道了一串风的真正目的,就忍不住开始讲价了,“入伙什么的好说,但是我拖家带口的,总不能让我总给人家打工,还是五百两,以后你就按五百两的比例分成。”苏络在这留了个心眼,没说分几成,只说本金数,到时候她投多少就是她的事,一串风就只能分这五百两。
这孩子做惯了寨主,抢了东西就是挥霍,对数字不敏感,也并不真的计较到底是一千两还是五百两,当即答应,又重新自我介绍道:“风云朗,你可以叫我云朗。”
苏络有些讶异,一个带着莽撞因子的人,居然有一个如此休闲并富有海滩气质的名字。
第二天一早,苏络是被苏氏的惊叫声惊醒的,随之而来的还有打翻东西的声音,紧接着“蹬蹬”脚步声响,苏绎的声音由远而近,“怎么啦?”
苏络突然觉得头痛,披了件衣服出去,毫无意外地看见苏绎拿着扫把挡在苏氏身前,与躺在凳子床上的风云朗对峙。
风云朗好像还没睡醒,半睁着眼睛垮着脸,睡眼惺松地坐在凳子床上,嘴里叨咕叨的不知在说什么,听仔细了,是在说“老子有起床气,气老子者死。”
苏绎仍是警惕地望着风云朗,云朗半睁着眼睛半天没动静,好像又睡着了,坐着睡的。
苏络也不知道该怎么跟这娘俩解释云朗的事,总不能说他是漏网的大寨主,万一他们想不开跑去报案,估计这一串风饶不了他们,况且云朗虽然抢了她,却没动她一根毫毛,更让她因此得利,所以她也不知道是该感谢云朗,还是该怎么着。
揉了揉太阳|岤,苏络上前对苏氏道:“娘,他是我朋友,来咱家借住一宿。”
苏氏见苏络披着的外衣,连忙把她拉到一边替她整好衣裳,苏络心里发暖却又觉得古代人的观念有点奇怪,里面还有一件衣服呢,怎么就跟没穿似的。
“我不是来借宿的。”响亮中还带着点含糊的声音,转头看去,云朗揉着眼睛打着哈吹,“我以后就住你们家了。”
苏氏有点急了,低声对苏络说:“是什么朋友?你是女孩子,让个男人住在家里,传出去可怎么办?”
苏络还愁呢,但她能赶他出去吗?再让他半夜爬墙进来大刀伺候?
“娘,他是……是周大哥久未见面的表弟,去山东时遇见的,当时走的匆忙,只留了咱们家的地址,他才找到这来。”
苏氏虽然对桌上那把大刀仍然有些芥蒂,但明显松了口气,连拍前胸,“我就知道你不会这么不知分寸,周先生的亲戚那也不是外人。”
苏络听出点弦外之音,奇道:“他家亲戚怎么就不是外人?”
苏绎放下扫把,挤过来窃笑,“姐,谢小姐被头选进京啦,没人再跟你抢周大哥啦。”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十屉包子引发的血案(一)
苏络哼哼笑了两声,显然是没把这话当回事,看着被苏氏打翻的早点,一边惋惜一边道:“那真是恭喜她了。”
苏绎笑嘻嘻地说:“也该恭喜姐。”
苏络已经不想再解释什么了,她家这两号人对周崇文有一种莫明的敬仰,自打知道谢小姐参加海选去了之后,曾多次明示暗示地邀请周厮来家里住下,好有机会坏她的名节,当然最后未遂。
回头瞄了一眼云朗,那小子还迷迷糊糊的找不着北呢,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困”字,显得有点无辜。经验告诉我们漂亮的蘑菇都是有毒的,苏络决定还是先把这号危险人物带出去,“喂,起来吧,我带你早茶去。”
“找茬?”云朗立马精神了,两眼放光,“我刀呢?”
苏络赶紧拉着他朝外走,边走边跟家里人说我去买早餐了,桌上那把刀娘你收好。
风云朗不同意,说那刀是他老婆,没有一天离开过他。
苏络说这年头不流行带老婆上街了,顺手从墙角拎起把铲子,“你要不嫌弃就带小三上街吧,虽然本质差了点,但是也有协同作战能力。”
显然云朗明白大奶和小三的区别,意识到带刀是剥削主义,带铲子是被剥削主义并且影响造型,断然拒绝了。
出了家门,到了早市上,强盗头子见什么都新鲜,一个劲地说自己见识过无数大场面,就是没见识过早市出摊的。
苏络把他拽到街角一家灌汤包子铺前,那家灌汤包在朱仙镇上很有名,曾被包子兴视为头号劲敌,早起一拨只卖二十屉,现在铺子前排了大约七八号人,苏络让他在那排队,说自己没带钱,要回家去取。
其实苏络带钱了,她就是想离开一会,去找一个人。
苏络心里对这个强盗头子始终有点发怵,虽然他貌似仗义,说什么不让手下杀人,但毕竟他出身不好,还动不动拿刀吓唬人。所以他一提刀,苏络就想给他找个去处,别天天在家晃悠吓着她家人。
到了周崇文的笔墨摊子前,果然不出苏络所料,这厮虽然已经有了千两资产,还是啃着他的干馒头来出摊了。
“我给你认了门亲戚。”苏络没有废话上前就帮他收摊子,“你赶紧在镇上置办个房子准备接收。”
周崇文说我现在不打算成亲了,你就别替我操心了。
苏络无奈,“我虽然叫雷锋,但也不是什么闲事都管的,不是给你找老婆,是你表弟寻仇来了。”
周崇文听完事情始末,想也不想,从怀中摸出张纸塞到苏络手里,“他要钱给他就是,不能留他在身边。”
苏络低头看看,是镇上银庄的一千两银票,看来是刚存好的,这就贡献了。
苏络不禁佩服这真是讲仗义的,一千两,这厮出一辈子摊子也赚不来这么多,居然可以眼都不眨的送出去,这到底是说明他的君子境界太高,还是说明他脑子里进了异物?
苏络把银票又塞回周崇文的怀里,“如果钱能打发他我也给了,这小子估计是知道自己拿钱也使不了多久,所以才想出入伙的点子,想找张长期饭票。”
周崇文不语,皱着眉头沉思了一路,回到早市上的时候灌汤包子铺前围了一大群的人,看来并不像是包子铺大酬宾有免费包子送,而是另有原因。至于什么原因……苏络脑子里立刻清晰地浮现出强盗头子年轻英俊的痞子脸。
苏络挤进人群,看清了形势扶了下额头。
云朗坐在包子摊前的长凳上,一条长腿伸着,另一只脚踩在凳上,坐得毫无形象,面前摆着七八个空了的笼屉,手里还拿着一个包子,正要塞进嘴里。
最让苏络崩溃的是他身旁有个人跪坐在地上,眼眶有点青,显然是挨了揍。
这个渣!白吃了包子大不了付包子钱,打了人可麻烦了,不仅要赔医药费,还要考虑被揍者心地是不是善良,会不会讹你。
这种情形苏络想潜了,想马上回家带老娘弟弟回村里躲几天,这大寨主头天就给她惹麻烦,将来要真变成合作关系,止不定还有多少事呢。
“你回来啦。”云朗眼尖地发现了在人群中偷偷转身的苏络,拿起一旁的两个蒸笼,“付钱吧,我吃完了,这两屉是给大娘和小弟的。”
看这小子的表情是没有一点后悔的意思,坦荡极了,难道打人的不是他?
苏络指着青了眼眶干嚎的家伙,“不是你打的?”
“是啊。”云朗答得干脆极了,“谁让他想买十屉包子?他都买光了让老子吃什么?”
挨揍的小子总算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挨揍,也不嚎了,蹲在原地画圈圈反省自己一气买十屉包子的重大过失。
苏络恨不能挖个坑把自己埋了,人家买十屉怎么了?也不看看自己吃多少!
连忙给了包子钱,苏络冲上去拉着云朗就走,再远远地向受害者喊了声“对不起”——她没勇气过去查看伤情,怕赔钱。
回转的一路上周崇文也没出声,看样子是在琢磨有没有什么办法摆脱强盗,云朗知道苏络给他认了门干亲后,居然十分不爽,皱着脸纠结了半天,最后叹息一声,“罢了,往后一串风的名头还是暂时消失吧。”看来强盗头子也是分得清事情轻重的,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身份。
苏络正气着呢,听了这感慨也不知哪来那么大勇气,回头指着云朗的鼻子吼道:“你身为强盗头子,对一个普通百姓你也好意思下手。”
“老子眼里的人只分能抢的和不能抢的,不分普通的和不普通的。”云朗答得这叫一个理所当然。
苏络不说话了,暗骂老天折磨她,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沟通有障碍的周崇文,现在又送来一个全不讲理的风云朗。
等回到家,苏氏已经去上班了,苏绎吃完了带回来的包子就在院子里接受周厮的指导写功课,这小子正在为进入镇里的官学做准备,所以做得异常认真。
云朗百无聊赖地凑过去看了一会,拉起苏绎说男子汉大丈夫写什么字啊,来,哥哥教你耍大刀。跟着就去屋里找刀。
周崇文一直处于不爽状态中,叫回苏绎训了几句“勤有功嬉无益”的话,正巧强盗头子寻刀未果出来,接嘴道:“谁说戏子无义?当年秦淮河上红极一时的桃三姐对老子就相当讲情义。”
看周厮的表情就知道他被气到内伤,苏络觉得自己的脑袋越发大了,拉着云朗说咱俩存钱去,周崇文不放心,说我也去。到了银箱前面,尴尬了,两千两银子,小二百斤,周厮的承重力不够。
云朗拎着周厮的脖领子向身后一扔,然后把银箱轻松夹在腰侧,还掂掂分量,不屑地说你真不够意思,这些肯定不止一千两,硬骗我说钱都给人分了。
苏络面不改色,说的确是分了,我这里是两份,有一份是你“表哥”的。
云朗对这个表哥也不太感冒,说能让老子叫哥的人定要是盖世英雄,这小子两百斤都扛不起来,以后让他管我叫哥。
这话苏络是不会转答的,临出门的时候周崇文追出来,他还是不放心。
去银庄的路上周崇文想了数个摆脱强盗的主意,最后觉得报官是可行之法,苏络当然不同意,两人嘀嘀咕咕地越走越近,不觉将云朗抛至身后。
“这小子应该没什么恶意,就是山寨毁了不知道往哪去了,这才给自己找个地方。”苏络说着自己的想法,“千万不能报官,要是让他跑了,他肯定回来报仇,要是抓住他了,他把烧山寨的实情说了,官府该找我们追回银子了。这几个月我遭遇的种种你也看到了,不忍心看着我再次一无所有吧?”
周崇文不说话了,没同意,但也没再提起报官的事,显然他对苏络的同情指数已经到达了空前的高度。
苏络很幸庆周厮没有拿出什么大道理来反驳她,保住了银子,心情大好,眼看银庄就在眼前,回头就要招呼云朗,这一回头,苏络就像一根伫立在暴风雨中的避雷针,电闪雷鸣中,光天雷就不知接了几道。
他们身后空空如也,云朗……已然不知所踪。
正文 第三十章 血案(第二季)
苏络在原地晃了两晃,表情已经说不清是想表达沉痛还是悲伤,周崇文错愕半天,竟然小松一口气,似乎觉得能送走瘟神,就算赔上两千两银子也值。
苏络不这么想。她……她都不知道自己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了,默默两眼泪,无语问苍天,老天爷,她再也不敢跟您叫板了。
周崇文连忙又把自己那张银票掏出来,塞到苏络手里,“又回到了起点,不是很好吗?”柔和的声音让人听着无比的受用。
苏络捏着那张银票,思想斗争了一会,叹了口气又塞回去,欺负老实人不是她的强项。正当她考虑着是不是再弄批碗回村里去挖坑的时候,街旁一家酒楼里传来一声招呼:“喂,你们快上来啊。”
苏络颓然之气一扫而空,怒气冲冲地向那酒楼冲过去,周崇文抬头看了一眼,看见酒楼门面里探出一个优哉游哉的痞子脑袋。
“我是被逼进来的,都是他们挑衅。”两个人进来后痞子头这么说。
苏络环顾了一下没几个人的酒楼,看周崇文,周崇文也环顾了一下看强盗头子,云朗指着门前招揽生意的两只烤鸭,“它们不停地向老子炫耀它们有多好吃。”
苏络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这时酒楼小二提着茶壶过来,又抹桌子又倒水,殷勤地道:“客倌点的两只鸭子已经烤上了,不过时间要久一点,小店驻了个唱小曲的,客倌可要先听听解闷?”
云朗大手一挥,“叫来。”
苏络真要瞧不起他了,顺便鄙视依靠灰色收入赚钱的烤鸭酒楼,吃个饭也不让人消停。虽然小曲行业总有几个故做姿态地大拿号称自己是“卖艺不卖身”的,但这不过是一句标准口号罢了,实际上它是一个倒装句。不信你就拿着各大拿的画像到当地富豪政要家里走一圈,保证会有n多人向你露出暧昧又俗气地笑容,最后拍着你的肩膀说:呣们流行潜规则的时候还没你呢……
苏络用鼻子哼了一声,扭过头去想寻求周厮做盟友,但见这厮居然没有丝毫凛然正气逸出,一副老神在在,静候佳音的模样。
伪君子!还不如强盗头子这样的真小人呢,苏络直接给周厮判了死刑。
四分之一柱香后,苏络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经验主义错误。
被小二带进来的是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别误会,这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抱着扬琴的老头,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显然这二位只适合客串被恶少欺霸的可怜祖孙,而不是苏络想的红粉毒药。
小女孩儿的声音软软的,低吟浅唱,大概是极好听的,因为君子和强盗头子都听得十分入神,反正苏络是听不懂的,曲不懂,词更不懂,她只在反省,终于明白自己当初的唱曲淘金法为何失利,原来这里落后得根本不时兴她那个流行调调。
一曲终了,女孩儿在原地微微欠身,持琴老者站起身来,“我这孙女最近练了一首郑光祖的蟾宫曲,几位客倌再听一曲罢。”
没等云朗说话,周崇文已开口道:“羁旅在外者听这首蟾宫曲,着实是再适合不过了。”
苏络这才知道这曲子是写旅者的,他们三个都算是漂泊异地,倒真是可以听听。
酒楼的掌柜朝这边看了一眼,提笔记下某某桌又听一首小曲云云,一会结帐的时候好与这祖孙俩分成。
云朗说这曲子我在秦淮河上听过,有点凄苦。
周厮道秦淮两岸尽是苦命女子,由她们唱来,更添几分思愁。
苏络很欣慰这两人终于找到了共同话题,又不禁感叹古代娱乐活动真是单一,好像除了喝花酒听小曲外,就没有别的了。
又是一曲终了,苏络倒是觉得这调调有些哀怨婉转,但对其理解程度始终处于挠头阶段,云朗倒像是理解了,不过他已经习惯了漂泊,感触也不那么深重,不像周厮听罢还能抚掌发出什么“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之类让人更挠头的感叹。
刚感叹结束,靠窗那边就有一桌嚷开了,说唱的什么丧曲,给大爷来首喜庆的。
本来按云朗的脾气这叫法已经等同于叫板了,符合他心中对“找茬”的概念定义,可不巧在他发作前烤鸭端上来了,于是他就忘了什么小曲,投身到与烤鸭子的较量中去。
苏络这才发觉不知何时酒楼里的上座率已达八成,后厨的烤鸭香阵阵传来,原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
云朗一边吃一边招呼:“吃啊,算我的。”
苏络这才不客气地动手,顺手卷了个面饼递给周厮,笑道:“我突然想到咱们下一步要做什么了。”
“做什么?”云朗奋战在烤鸭子当中,头也不抬。
苏络一指周围不知何时出现的食客,“看见了没?民以食为天。”
“卖粮啊?”云朗继续奋战。
苏络一听“粮”这个字就悲喜交集,她否定了云朗的答案后暗暗发誓,这辈子不管做什么生意,也绝不再碰粮食!
“你想开酒家?”周厮慢条斯理地吃完面饼,又慢条斯理地问。
“没错,吃的……”苏络刚说到这,就被临窗一桌的喧哗打断,扭头看去,便见到经典的恶少逞威的画面。
那个抱着扬琴的爷爷站在桌前不住地赔着笑脸,说我这孙女还小,实在不会唱那曲子。
被众家丁簇拥而坐的华服恶少嚣张地一笑,说唱曲跟年纪有什么关系?有些曲子年纪越小唱起来越带味,唱!本少爷有赏。
苏络本来没打算歧视猪头脸,毕竟容貌不是天生的,但那句话之后,苏络歧视了。
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长得丑又萝莉控就是你的错!
“当”地一声,一锭闪着光的银锭落到地上,酒楼内的喧哗由此停歇,所有人的目光都停在银锭上,猜测它的来路。
苏络就觉得有点眼熟,又借着反光看到银锭上油花花的指印,回头看向云朗,那小子头也不抬地啃着鸭子,好像这事与他全无关系,可那声音又实在是他的,“学声猪叫,学像了老子有赏!”
大家的目光便从银锭转向酒楼中唯一与这种动物联系得上的华服猪公身上,猪公……不对,是华服公子,当即气得猪眼圆睁、鬃毛倒竖,一拍桌子大喝一声,“你说谁是猪!”
云朗抬起头,沾得一嘴的油,眼中满是同情,“谁搭腔说谁。”
苏络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是个好样的,周崇文也是一愣,随即低下头去,唇角微微翘起,似乎对强盗头子有了些许改观。
那公子身边一个家丁突然喊道:“公子,早上就是他抢了您的包子!”
苏络扭头一瞧,说话的正是今天早上挨了揍的包子受害者,眼圈还青着呢。
新仇加旧恨,猪头公子怒不可遏,说不清是为了刚才的面子还是为了早上的包子……
“学不学啊?”云朗甩手又丢出一锭银子,“我再加十两。”
苏络万分心疼,转到云朗边上想关上银箱盖子。云朗拦下她,“我扔的是我的钱。”
苏络不说话了,随手从箱里抄出两锭,啪啪朝地上一摔,“老娘加二十两,学的像赏上加赏!”
周崇文不禁对苏络刮目相看了,苏络靠过去低声说:“反正扔的是他的银子。”
虽然只是四十两,但这种甩钱法还是让在场一干人等看得眼睛发直,猪头公子气得面似猪肝,锤胸顿足地让家丁给自己报仇,云朗正愁没茬找呢,神气地跳至场中,啪啪啪啪,一拳一个,家丁就全都变了熊猫。力量的悬殊对比摆在那,猪头公子安慰自己猪头报仇十年不晚,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蹿出门去,临了扔下一句,“你们别想有好日子过!本公子的姑父是齐县令!”
苏络看好戏的笑脸一下子垮下去,云朗却因为与官府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最基本的条件反射,紧走两步上前就打,打他个干部家属。
苏络彻底头大了,这仇不越结越大嘛,这猪头和专管朱仙镇的齐县令是直系亲属,将来她还怎么在这地头上混?
好不容易拉回了云朗,苏络试图向满脸血迹地猪头公子道歉,那猪头不知听没听到,被抬走前一直在噫语:我姑父是齐县令……我姑父是齐县令……
苏络不得不考虑离开朱仙镇了,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她们还不是强龙。
一边挠头一边回了酒楼,苏络无语地看见强盗头子吃完了鸭子正翘着脚在听那小姑娘唱小曲,酒楼老板不知他的来路,见他连干部亲戚也敢动,不禁多了两分谄媚的尊敬,其他食客免费看了热闹,又有免费音乐听,推杯换盏之间回味着刚刚的细节暗自偷笑,居然没有几个怕事离开的,那祖孙俩大概唱的是时下流行的曲子,不少食客都以指敲桌打着拍子,还有几个轻声相和,一时间气氛竟是极好。
见此情景,苏络眼前似乎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拨开殴打干部家属的阴霾,一个想法慢慢现于她的脑中,并且愈见清晰。
“我有个主意。”她一挑眉毛,笑嘻嘻地说。
正文 第三十一章 钱柜
“ktv?”
难得周崇文把这三个字母读得如此准确,苏络笑眯眯地一点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供人唱歌娱乐的地方。”
周崇文眉头大皱:“唱歌娱乐?那与酒肆青楼有何区别?”
“当然有区别。”苏络一手托腮一手敲着桌子,摇头晃脑地享受音乐,“酒肆青楼是花钱听别人唱歌,ktv是花钱听自己唱歌。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全绿色无公害,消费层面广,并且没有小姐坐陪。”
最后一句话周厮又听不懂了,苏络解释了半天,他才恍然大悟,强盗头子也听明白了,在旁边说:“那没意思。”
苏络白了他一眼,又对周崇文道:“目前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具体能不能实行还要等做过市场调查后再做决定。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得先决定要不要转移阵地。”
他们刚刚打了县长家亲戚,按惯例这样的地头蛇肯定是要找场子报仇的,为了以后的生活安定买卖兴隆,还是早做对策为妙。
云朗听了解释后颇为不屑,“那小子不怕死就来试试。”
苏络哼了一声,“那齐县令呢?你也打?”
云朗振振有词,“通常对付官员的办法是在他辖下犯几宗大案,让他不能对上头交差,他的麻烦就自然来了。”
苏络指着银箱子说麻烦你数好了自己的银子赶紧走,犯案去罢,我们不奉陪了。
云朗悠闲地朝银箱上一靠,“老子已经决定洗手不干了,以后当生意人。”
这还真是生意界的不幸,苏络感叹一番,又看向周崇文,“我们毕竟对朱仙镇更熟悉一点,而且我们那点钱拿到开封或洛阳去,简直不值一提,还不如先在小地方扎稳脚跟。”
周崇文被苏络绕了进去,张口就问:“那我们怎么办?”
苏络贼笑着说:“你不是认识知府衙门的人吗?”
古代的知府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或者市委书记,县太爷在知府面前可不敢叫爷,只能装孙子。
苏络说你托那个钟师爷跟齐县令打个招呼,之后咱们再买点三鹿奶粉啥的去看看那个猪头三以示赔罪,这么一来他们还有面子,咱们也吃不着亏。
周崇文犹豫了,他总觉得这样有点仗势欺人的意思,苏络当即就急了,说如果咱们不先下手为强,那小子上齐县令那告一状,反过来要玩死咱们。
周崇文还是觉得不好,认为毕竟是己方动手在先,现在再先去告状,未免有些不仗义。提议说先去探望猪头,再拜访一下齐县令,万一人家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呢。当然如果他非咎不可,到时候再找钟师爷出面不迟。
苏络抓抓下巴,说你看那猪头像是那么心胸宽广的人吗?再看一眼大堂里卖唱的那对祖孙,“咱们先发制人,就占理在先,让齐县令没有包庇亲属的机会,往后就能约束猪头,让他不敢再欺负广大的劳苦群众。”
还是这句话够份量,周崇文看着那个卖唱的小姑娘当即点头,“身为父母官,如果连自家亲眷都不能约束,又如何能公平治下。”
苏络装深沉地跟着点头,心里暗暗记下这招以后要多用。
让她想不到的是周厮虽是个读书人,却是个行动派,有了决定一刻也不耽误,说是马上就去开封,让苏络准备好礼品,等他回来就去探望猪头三,又说你刚刚说的那个什么三鹿奶粉听起来挺高级,就买这个吧。
苏络有点犯难,现在还不流行往牛奶里掺尿素呢。
周崇文走了,强盗头子摸摸肚子说刚才打累了,还要再点一只烤鸭,苏络连忙拦下他,说我给你个好差事,想逛逛河南的青楼吗?
云朗不愧是见惯风花场面的强盗头子,面上神色丝毫不变,摔银子结帐后夹起银箱就走,“你出钱我出钱?”
最终是苏络出钱,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把银箱背到银庄后,放他喝花酒去了。
怀揣着一千九百多两的银票,苏络继续为自己的市场调研做准备,去秦记粮行找上次租仓给她的二掌柜。好歹是在酒桌上联络过感情的,向他打听些市场行情他应该不会推辞。
那二掌柜该是听说了苏络智破土匪窝的事,居然收起了轻蔑的态度,变得尊敬起来了,知道苏络不打算再做粮食生意后十分惋惜,说自己可以介绍秦记的东家给苏络认识,以后有望合作。这又是破寨事件带来的又一个好处了,不过苏络还是婉言谢绝,粮食在她心里留下的阴影实在是太重了。
离开秦记粮行后,苏络按二掌柜的指引找到位于镇西岳飞庙旁的一家刻印社,报上二掌柜的大名,以较为便宜的价值印制了五千份调查报告书,约定十天后来取。最后又找了一家小型私塾,以救济贫困生的名义让先生帮忙联系了十来个家境贫寒的学生,说是要用学生的知识换取金钱,以此显示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至高境界——其实就是想找几个识字的帮着做市场调研。
好不容易做完了前期准备工作,苏络这才松了口气。本来她还担心云朗能不能按时回来,毕竟销魂窟是好入不好出的,没想到刚进门就看见强盗头子在教苏绎耍大刀,当然刀让苏氏藏起来了,他们找了俩铲子代替。
苏络上前抢过俩铲子扔到角落去,苏绎松了口气地跑到厨房帮苏氏做饭,苏络告诉云朗,“以后少做残害祖国幼苗的事,去了一下午,观察得怎么样?”
云朗沉着脸说:“倚云楼的姑娘长得可真难看。”
苏络冲动地想捡回那铲子拍死他,幸亏云朗又继续道:“的确就像你说的,有很多人都是去听曲喝酒,乐乐就走,不找小姐办事的大有人在。”
苏络连连点头,告诉他明天再去下一家,云朗说我已经观察好了,明天就去偎翠轩,那里姑娘漂亮。
苏络又想捡铲子了,云朗又说:“你今天说那主意我觉得真不错,以前逛青楼的时候就有弟兄不让小姐唱曲,自己唱。”看来他真的已经理解了“小姐”的现代含义,并且广为应用。
“你说那东西叫什么?”他始终是发不出周厮那么字正腔圆的音节。
“叫钱柜。”苏络笑嘻嘻地眨眨眼睛,ktv嘛,当然得叫钱柜啦,有望发展为全国连锁。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筹备(5500加更)
又过了两天,周崇文回来了,神色间很是有些兴奋,见着苏络就说招呼已经打好了,钟师爷说那就是一句话的事,还可以让齐县令把苏络开铺子的税给免了。
苏络自然高兴,又小心翼翼地看着周厮,“你不反对?”这免税的事虽然有关系就能办,但像周厮这样的爱国青年显然是不屑办的。
周厮继续兴奋,说我答应钟师爷给市里的官学捐五百两银子,以便扩大教学规模,让更多穷人家的孩子念得起官学。
苏络面无表情地拍拍周崇文的肩膀,“私塾先生会恨你的。”
官学顾名思义,是朝庭开办的学校,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之分,相对于私学来说,官学修习的科目更多,教师俱是当朝官员,对将来发展仕途有莫大好处,当然也有收费贵、学生喜欢胡乱攀比等弊端,但总的来说,对于那些寒窗十年求取功名的莘莘学子来说,却又是利大于弊的。
周厮脸上的欣喜神色慢慢消减,“你不觉得这是件好事吗?”
“是好事。”
“我觉得你好像不太高兴。”
“很高兴你已经学会察言观色了。”苏络郁闷地仰天长叹,随即回房里去重新计算投入资金。
人都说有一百万的钱,只能做五十万的买卖,那是因为做生意不只需要前期投入,还需要后期运作,想赚钱要做好先赔钱的打算。苏络已经做好这个打算了,但她没想到还没行动,本钱就少了六分之一,况且她还要留一部分资金去投资另一个她知道的、历史上的商机。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苏络和周崇文之间一直弥漫着一股不太友好的对抗气氛,急得苏氏连连向苏络打眼色,苏络见老娘着急的模样,回屋取了几张纸出来,那是她让苏绎代写的股权合同,合同上注明日后的买卖苏络投资八百两,周崇文投资六百两,云朗投资四百两,中途不得撤资,赔赚各安天命,如有收益就按此比例分红云云。
云朗对数字的概念有点模糊,对这份合同唯一不满的地方就是自己占了老三的位置,而不是老大,抱怨一番后就在签名的位置画了个圈,苏络一口茶水喷出来,“你不识字啊?”
云朗不屑地说你才不识字呢,你全家都不识字!我这是象形文字,一片云,多有个性。
周崇文的眉头一直拧着没松开,指着自己投资数额说:“我现在没这么多钱,捐款的银子我是不会食言的。”
苏络不甘心地说没让你食言,你捐那钱子算我一半,好人
前含泪倾诉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彻底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旁边的狱警听完差点没轮流上去抽他大嘴巴,这厮是因为贪污腐败犯事的。
肚子里有了馒头,三人的进程明显加快,估计在天黑前就能到达薛胖子商号所在的城镇上,享受温床美食。
苏络说到了市级城市我要报案,万一哪天缴灭川风寨了还能捞点补偿。薛胖子当即附和,又给苏络出主意说咱们多报点,我给你当证人。
正说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听着还有不少人,正当三个人羡慕人家有交通工具的时候,马蹄声缓了下来,四个穿着制服的衙差带住马缰,拦住他们的去路。
“你们是卖油的?”
苏络偷偷问薛胖子,“卖油不犯法吧?”只听说古代不让随便卖盐。
薛胖子也挠头,说没听说啊,难道出了新制度?
见他们这么一犹豫,四官差相互使了个眼色,一人把风,另三人一人一个,抓了他们驮到马背上返回莘县。
没有天理了,卖个油……不对,油都被人抢了,还要抓他们。
苏络一路上几次想开口解释,都被颠簸得说不出话来,周厮与薛胖子也是如此,三个人满眼小星星地重返莘县,见了县太爷和十八个不同程度的胖子,问了话,还没等说自己的油是被抢走的,衙门外的锣鼓就响了起来,县太爷亲热地挽起他们走出去,向莘县人民介绍说这三位就是大破川风寨的功臣,我县将兑现承诺,奖励云云。
三个人都傻了,在他们明白过来之前,怀揣奖励一路赞歌地被送回河南,途中还去了两个小镇做了报告,报告自己是如何智破川风寨的。
没别的,三个人只想感叹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那个倒霉的一串风抢了油、回了寨,大概是对这水泼不灭的油太好奇了,无视苏络小心玩火的警告,不知道怎么弄的就着了,一把火烧得轰轰烈烈,不次于桃源镇那场。
一个转为污点证人的山寨幸存者称,这油是一些人有目的送上山去的,直接导致了山寨瓦解,苏络仔细看了下那个证人,发现他并不在打劫自己的行列中,所以极有可能知道的实情不多,又为了立功,就自己圆了下说辞。
三千两。莘县政府和十八家商号的联合奖励,外加“罪恶克星”牌匾一块,以及莘县政府得知苏络“免费”资助桃源镇五百石粮食后,向朝庭上报请求嘉奖。
悬赏的三千两银子在薛胖子的强烈要求下分为两份,苏络两千两,曾经挺身而出的周崇文一千两,薛胖子无所得,谁让他是路人呢。
喔不对,他也得钱了,苏络把马车钱给他结了。
一夜之间名利双收,苏络半夜睡觉都不塌实,觉得像在做梦。睁眼一看,果然在家里,再伸手到旁边一摸,一个大箱子。那是银子,苏络打算天亮就去存的。
不是梦,苏络坐在床上笑着这叫得意,指着天说老天爷我谢谢你,你这么玩就是想给我一个强壮的心脏吧?正乐着,听见堂屋里有声音,连忙憋住笑声,叫了声:“小绎?”
没有回应,苏络下了地,到堂屋前探进半个身子,又叫一声:“娘?”
此时的堂屋里洒满了月光,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影站在屋内,看那高度绝不是这个时间这个家里应该出现的,苏络惊呼一声刚想撤退,一个重物搭在她肩上,苏络瞄了下,反光的,是刀。顺着刀身看上去,苏络见着一张带着痞气的英俊脸庞,长眉微挑,一副找她算帐的模样。
正文 第二十八章 风又来了(5000加更)
苏络一看,哟,熟人,正是抢了油车的一串风。看来这外号没白来,据那个污点证人所说,川风寨贼人几乎全部陷身于火海之中,一串风显然是顺着风飘了出来。
“老子来找你报仇。”一串风的声音压得很低,不像抢劫时那么宏亮清脆。
“不关我的事,都是他们。”苏络小心翼翼地后退,“山寨可不是我烧的。”
“但川风寨因为你的油毁了。”一串风的声音稍抬了些,“老子决定代兄弟砍你一刀。”
苏络说我没兴趣加入残联。
一串风花了十五分钟弄清残联的意思,最后说:“放心,残联肯定不收没脑袋的。”
苏络被脖子上的刀锋逼得直冒虚汗,真想坐地上看这贼老天还想怎么玩她,但强烈的求生欲望让她放弃了这么傻冒的行为,挤了挤眼睛,想弄点泪水出来,没成功。
“大哥,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十岁弟弟,现任家里首要劳动力。”
“你害老子没了兄弟、没了山寨、没了营生。”一串风把刀朝苏络的脖子靠了靠。
苏络把这句话的重音放在了最后的“营生”上,连忙说:“政府嘉奖小的可奉献五百两。”
一串风又用五分钟时间弄明白什么是政府,难以理解地说你真是小气到家了,你得了三千两,性命都要不保了,才肯出五百两。
苏络说我这只剩一千了,另两千给人分了,一千也不能全给你,我还得养活老妈和弟弟。
一串风居然颇为赞赏苏络的孝道,把刀一撤,“也不为难你,现下老子无处可去,就在你这里临时搭个伙,五百两太少,老子还是要一千两,不过给你经营,你赚了钱咱们分成。”
苏络傻了眼,没想到这家伙打的居然是这个主意,根本没怎么想给兄弟报仇,早知如此,就不用这个策略了。
“你答不答应?”刀又架上来。
苏络只好口不对心地说“答应”,看那刀又收回去,才小心地问那你兄弟的性命怎么办?
一串风颇为不屑地笑笑,“兄弟?川风寨的人都是江湖各门派逐出来的败类,要不就是在别的寨子里犯了过失呆不下去的,这么一群人凑在一起,什么都敢干。老子是凭着实力当上大寨主的,只准他们抢东西,不能杀人,他们就无时无刻不想着把老子拉下马,跟他们当兄弟?”
苏络闻言细细地打量着一串风,见他也不过是二十二三岁年纪,却能收服一帮亡命之徒,本事可见一斑。不过她也奇怪,一串风怎么连这事也跟她说?难道还真是想跟她长期合作,所以以诚相待?
“那油是怎么烧起来的?”苏络终于问了这个问题以解心头之惑。
一串风此时已放下了刀,找了几个凳子拼成一张小床,半躺在上面,“说起来你也有责任,要不是你说什么水泼不灭,王大头那小子也不会好奇的跑去试验。”
苏络擦了把冷汗,还真跟她想的一样。
“但是对外就得说是被人用计烧了,以保全川风寨的脸面。”
苏络这才明白那个污点证人的口供是打哪来的,敢情也是被一串风忽悠了。问到这苏络又奇怪了,“你为什么都告诉我?不怕我后悔吗?”
一串风哼笑一声,什么也没说,目光落到桌上的大刀上,苏络就不再问了。
“一千两还是太多。”苏络知道了一串风的真正目的,就忍不住开始讲价了,“入伙什么的好说,但是我拖家带口的,总不能让我总给人家打工,还是五百两,以后你就按五百两的比例分成。”苏络在这留了个心眼,没说分几成,只说本金数,到时候她投多少就是她的事,一串风就只能分这五百两。
这孩子做惯了寨主,抢了东西就是挥霍,对数字不敏感,也并不真的计较到底是一千两还是五百两,当即答应,又重新自我介绍道:“风云朗,你可以叫我云朗。”
苏络有些讶异,一个带着莽撞因子的人,居然有一个如此休闲并富有海滩气质的名字。
第二天一早,苏络是被苏氏的惊叫声惊醒的,随之而来的还有打翻东西的声音,紧接着“蹬蹬”脚步声响,苏绎的声音由远而近,“怎么啦?”
苏络突然觉得头痛,披了件衣服出去,毫无意外地看见苏绎拿着扫把挡在苏氏身前,与躺在凳子床上的风云朗对峙。
风云朗好像还没睡醒,半睁着眼睛垮着脸,睡眼惺松地坐在凳子床上,嘴里叨咕叨的不知在说什么,听仔细了,是在说“老子有起床气,气老子者死。”
苏绎仍是警惕地望着风云朗,云朗半睁着眼睛半天没动静,好像又睡着了,坐着睡的。
苏络也不知道该怎么跟这娘俩解释云朗的事,总不能说他是漏网的大寨主,万一他们想不开跑去报案,估计这一串风饶不了他们,况且云朗虽然抢了她,却没动她一根毫毛,更让她因此得利,所以她也不知道是该感谢云朗,还是该怎么着。
揉了揉太阳|岤,苏络上前对苏氏道:“娘,他是我朋友,来咱家借住一宿。”
苏氏见苏络披着的外衣,连忙把她拉到一边替她整好衣裳,苏络心里发暖却又觉得古代人的观念有点奇怪,里面还有一件衣服呢,怎么就跟没穿似的。
“我不是来借宿的。”响亮中还带着点含糊的声音,转头看去,云朗揉着眼睛打着哈吹,“我以后就住你们家了。”
苏氏有点急了,低声对苏络说:“是什么朋友?你是女孩子,让个男人住在家里,传出去可怎么办?”
苏络还愁呢,但她能赶他出去吗?再让他半夜爬墙进来大刀伺候?
“娘,他是……是周大哥久未见面的表弟,去山东时遇见的,当时走的匆忙,只留了咱们家的地址,他才找到这来。”
苏氏虽然对桌上那把大刀仍然有些芥蒂,但明显松了口气,连拍前胸,“我就知道你不会这么不知分寸,周先生的亲戚那也不是外人。”
苏络听出点弦外之音,奇道:“他家亲戚怎么就不是外人?”
苏绎放下扫把,挤过来窃笑,“姐,谢小姐被头选进京啦,没人再跟你抢周大哥啦。”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十屉包子引发的血案(一)
苏络哼哼笑了两声,显然是没把这话当回事,看着被苏氏打翻的早点,一边惋惜一边道:“那真是恭喜她了。”
苏绎笑嘻嘻地说:“也该恭喜姐。”
苏络已经不想再解释什么了,她家这两号人对周崇文有一种莫明的敬仰,自打知道谢小姐参加海选去了之后,曾多次明示暗示地邀请周厮来家里住下,好有机会坏她的名节,当然最后未遂。
回头瞄了一眼云朗,那小子还迷迷糊糊的找不着北呢,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困”字,显得有点无辜。经验告诉我们漂亮的蘑菇都是有毒的,苏络决定还是先把这号危险人物带出去,“喂,起来吧,我带你早茶去。”
“找茬?”云朗立马精神了,两眼放光,“我刀呢?”
苏络赶紧拉着他朝外走,边走边跟家里人说我去买早餐了,桌上那把刀娘你收好。
风云朗不同意,说那刀是他老婆,没有一天离开过他。
苏络说这年头不流行带老婆上街了,顺手从墙角拎起把铲子,“你要不嫌弃就带小三上街吧,虽然本质差了点,但是也有协同作战能力。”
显然云朗明白大奶和小三的区别,意识到带刀是剥削主义,带铲子是被剥削主义并且影响造型,断然拒绝了。
出了家门,到了早市上,强盗头子见什么都新鲜,一个劲地说自己见识过无数大场面,就是没见识过早市出摊的。
苏络把他拽到街角一家灌汤包子铺前,那家灌汤包在朱仙镇上很有名,曾被包子兴视为头号劲敌,早起一拨只卖二十屉,现在铺子前排了大约七八号人,苏络让他在那排队,说自己没带钱,要回家去取。
其实苏络带钱了,她就是想离开一会,去找一个人。
苏络心里对这个强盗头子始终有点发怵,虽然他貌似仗义,说什么不让手下杀人,但毕竟他出身不好,还动不动拿刀吓唬人。所以他一提刀,苏络就想给他找个去处,别天天在家晃悠吓着她家人。
到了周崇文的笔墨摊子前,果然不出苏络所料,这厮虽然已经有了千两资产,还是啃着他的干馒头来出摊了。
“我给你认了门亲戚。”苏络没有废话上前就帮他收摊子,“你赶紧在镇上置办个房子准备接收。”
周崇文说我现在不打算成亲了,你就别替我操心了。
苏络无奈,“我虽然叫雷锋,但也不是什么闲事都管的,不是给你找老婆,是你表弟寻仇来了。”
周崇文听完事情始末,想也不想,从怀中摸出张纸塞到苏络手里,“他要钱给他就是,不能留他在身边。”
苏络低头看看,是镇上银庄的一千两银票,看来是刚存好的,这就贡献了。
苏络不禁佩服这真是讲仗义的,一千两,这厮出一辈子摊子也赚不来这么多,居然可以眼都不眨的送出去,这到底是说明他的君子境界太高,还是说明他脑子里进了异物?
苏络把银票又塞回周崇文的怀里,“如果钱能打发他我也给了,这小子估计是知道自己拿钱也使不了多久,所以才想出入伙的点子,想找张长期饭票。”
周崇文不语,皱着眉头沉思了一路,回到早市上的时候灌汤包子铺前围了一大群的人,看来并不像是包子铺大酬宾有免费包子送,而是另有原因。至于什么原因……苏络脑子里立刻清晰地浮现出强盗头子年轻英俊的痞子脸。
苏络挤进人群,看清了形势扶了下额头。
云朗坐在包子摊前的长凳上,一条长腿伸着,另一只脚踩在凳上,坐得毫无形象,面前摆着七八个空了的笼屉,手里还拿着一个包子,正要塞进嘴里。
最让苏络崩溃的是他身旁有个人跪坐在地上,眼眶有点青,显然是挨了揍。
这个渣!白吃了包子大不了付包子钱,打了人可麻烦了,不仅要赔医药费,还要考虑被揍者心地是不是善良,会不会讹你。
这种情形苏络想潜了,想马上回家带老娘弟弟回村里躲几天,这大寨主头天就给她惹麻烦,将来要真变成合作关系,止不定还有多少事呢。
“你回来啦。”云朗眼尖地发现了在人群中偷偷转身的苏络,拿起一旁的两个蒸笼,“付钱吧,我吃完了,这两屉是给大娘和小弟的。”
看这小子的表情是没有一点后悔的意思,坦荡极了,难道打人的不是他?
苏络指着青了眼眶干嚎的家伙,“不是你打的?”
“是啊。”云朗答得干脆极了,“谁让他想买十屉包子?他都买光了让老子吃什么?”
挨揍的小子总算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挨揍,也不嚎了,蹲在原地画圈圈反省自己一气买十屉包子的重大过失。
苏络恨不能挖个坑把自己埋了,人家买十屉怎么了?也不看看自己吃多少!
连忙给了包子钱,苏络冲上去拉着云朗就走,再远远地向受害者喊了声“对不起”——她没勇气过去查看伤情,怕赔钱。
回转的一路上周崇文也没出声,看样子是在琢磨有没有什么办法摆脱强盗,云朗知道苏络给他认了门干亲后,居然十分不爽,皱着脸纠结了半天,最后叹息一声,“罢了,往后一串风的名头还是暂时消失吧。”看来强盗头子也是分得清事情轻重的,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身份。
苏络正气着呢,听了这感慨也不知哪来那么大勇气,回头指着云朗的鼻子吼道:“你身为强盗头子,对一个普通百姓你也好意思下手。”
“老子眼里的人只分能抢的和不能抢的,不分普通的和不普通的。”云朗答得这叫一个理所当然。
苏络不说话了,暗骂老天折磨她,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沟通有障碍的周崇文,现在又送来一个全不讲理的风云朗。
等回到家,苏氏已经去上班了,苏绎吃完了带回来的包子就在院子里接受周厮的指导写功课,这小子正在为进入镇里的官学做准备,所以做得异常认真。
云朗百无聊赖地凑过去看了一会,拉起苏绎说男子汉大丈夫写什么字啊,来,哥哥教你耍大刀。跟着就去屋里找刀。
周崇文一直处于不爽状态中,叫回苏绎训了几句“勤有功嬉无益”的话,正巧强盗头子寻刀未果出来,接嘴道:“谁说戏子无义?当年秦淮河上红极一时的桃三姐对老子就相当讲情义。”
看周厮的表情就知道他被气到内伤,苏络觉得自己的脑袋越发大了,拉着云朗说咱俩存钱去,周崇文不放心,说我也去。到了银箱前面,尴尬了,两千两银子,小二百斤,周厮的承重力不够。
云朗拎着周厮的脖领子向身后一扔,然后把银箱轻松夹在腰侧,还掂掂分量,不屑地说你真不够意思,这些肯定不止一千两,硬骗我说钱都给人分了。
苏络面不改色,说的确是分了,我这里是两份,有一份是你“表哥”的。
云朗对这个表哥也不太感冒,说能让老子叫哥的人定要是盖世英雄,这小子两百斤都扛不起来,以后让他管我叫哥。
这话苏络是不会转答的,临出门的时候周崇文追出来,他还是不放心。
去银庄的路上周崇文想了数个摆脱强盗的主意,最后觉得报官是可行之法,苏络当然不同意,两人嘀嘀咕咕地越走越近,不觉将云朗抛至身后。
“这小子应该没什么恶意,就是山寨毁了不知道往哪去了,这才给自己找个地方。”苏络说着自己的想法,“千万不能报官,要是让他跑了,他肯定回来报仇,要是抓住他了,他把烧山寨的实情说了,官府该找我们追回银子了。这几个月我遭遇的种种你也看到了,不忍心看着我再次一无所有吧?”
周崇文不说话了,没同意,但也没再提起报官的事,显然他对苏络的同情指数已经到达了空前的高度。
苏络很幸庆周厮没有拿出什么大道理来反驳她,保住了银子,心情大好,眼看银庄就在眼前,回头就要招呼云朗,这一回头,苏络就像一根伫立在暴风雨中的避雷针,电闪雷鸣中,光天雷就不知接了几道。
他们身后空空如也,云朗……已然不知所踪。
正文 第三十章 血案(第二季)
苏络在原地晃了两晃,表情已经说不清是想表达沉痛还是悲伤,周崇文错愕半天,竟然小松一口气,似乎觉得能送走瘟神,就算赔上两千两银子也值。
苏络不这么想。她……她都不知道自己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了,默默两眼泪,无语问苍天,老天爷,她再也不敢跟您叫板了。
周崇文连忙又把自己那张银票掏出来,塞到苏络手里,“又回到了起点,不是很好吗?”柔和的声音让人听着无比的受用。
苏络捏着那张银票,思想斗争了一会,叹了口气又塞回去,欺负老实人不是她的强项。正当她考虑着是不是再弄批碗回村里去挖坑的时候,街旁一家酒楼里传来一声招呼:“喂,你们快上来啊。”
苏络颓然之气一扫而空,怒气冲冲地向那酒楼冲过去,周崇文抬头看了一眼,看见酒楼门面里探出一个优哉游哉的痞子脑袋。
“我是被逼进来的,都是他们挑衅。”两个人进来后痞子头这么说。
苏络环顾了一下没几个人的酒楼,看周崇文,周崇文也环顾了一下看强盗头子,云朗指着门前招揽生意的两只烤鸭,“它们不停地向老子炫耀它们有多好吃。”
苏络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这时酒楼小二提着茶壶过来,又抹桌子又倒水,殷勤地道:“客倌点的两只鸭子已经烤上了,不过时间要久一点,小店驻了个唱小曲的,客倌可要先听听解闷?”
云朗大手一挥,“叫来。”
苏络真要瞧不起他了,顺便鄙视依靠灰色收入赚钱的烤鸭酒楼,吃个饭也不让人消停。虽然小曲行业总有几个故做姿态地大拿号称自己是“卖艺不卖身”的,但这不过是一句标准口号罢了,实际上它是一个倒装句。不信你就拿着各大拿的画像到当地富豪政要家里走一圈,保证会有n多人向你露出暧昧又俗气地笑容,最后拍着你的肩膀说:呣们流行潜规则的时候还没你呢……
苏络用鼻子哼了一声,扭过头去想寻求周厮做盟友,但见这厮居然没有丝毫凛然正气逸出,一副老神在在,静候佳音的模样。
伪君子!还不如强盗头子这样的真小人呢,苏络直接给周厮判了死刑。
四分之一柱香后,苏络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经验主义错误。
被小二带进来的是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别误会,这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抱着扬琴的老头,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显然这二位只适合客串被恶少欺霸的可怜祖孙,而不是苏络想的红粉毒药。
小女孩儿的声音软软的,低吟浅唱,大概是极好听的,因为君子和强盗头子都听得十分入神,反正苏络是听不懂的,曲不懂,词更不懂,她只在反省,终于明白自己当初的唱曲淘金法为何失利,原来这里落后得根本不时兴她那个流行调调。
一曲终了,女孩儿在原地微微欠身,持琴老者站起身来,“我这孙女最近练了一首郑光祖的蟾宫曲,几位客倌再听一曲罢。”
没等云朗说话,周崇文已开口道:“羁旅在外者听这首蟾宫曲,着实是再适合不过了。”
苏络这才知道这曲子是写旅者的,他们三个都算是漂泊异地,倒真是可以听听。
酒楼的掌柜朝这边看了一眼,提笔记下某某桌又听一首小曲云云,一会结帐的时候好与这祖孙俩分成。
云朗说这曲子我在秦淮河上听过,有点凄苦。
周厮道秦淮两岸尽是苦命女子,由她们唱来,更添几分思愁。
苏络很欣慰这两人终于找到了共同话题,又不禁感叹古代娱乐活动真是单一,好像除了喝花酒听小曲外,就没有别的了。
又是一曲终了,苏络倒是觉得这调调有些哀怨婉转,但对其理解程度始终处于挠头阶段,云朗倒像是理解了,不过他已经习惯了漂泊,感触也不那么深重,不像周厮听罢还能抚掌发出什么“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之类让人更挠头的感叹。
刚感叹结束,靠窗那边就有一桌嚷开了,说唱的什么丧曲,给大爷来首喜庆的。
本来按云朗的脾气这叫法已经等同于叫板了,符合他心中对“找茬”的概念定义,可不巧在他发作前烤鸭端上来了,于是他就忘了什么小曲,投身到与烤鸭子的较量中去。
苏络这才发觉不知何时酒楼里的上座率已达八成,后厨的烤鸭香阵阵传来,原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
云朗一边吃一边招呼:“吃啊,算我的。”
苏络这才不客气地动手,顺手卷了个面饼递给周厮,笑道:“我突然想到咱们下一步要做什么了。”
“做什么?”云朗奋战在烤鸭子当中,头也不抬。
苏络一指周围不知何时出现的食客,“看见了没?民以食为天。”
“卖粮啊?”云朗继续奋战。
苏络一听“粮”这个字就悲喜交集,她否定了云朗的答案后暗暗发誓,这辈子不管做什么生意,也绝不再碰粮食!
“你想开酒家?”周厮慢条斯理地吃完面饼,又慢条斯理地问。
“没错,吃的……”苏络刚说到这,就被临窗一桌的喧哗打断,扭头看去,便见到经典的恶少逞威的画面。
那个抱着扬琴的爷爷站在桌前不住地赔着笑脸,说我这孙女还小,实在不会唱那曲子。
被众家丁簇拥而坐的华服恶少嚣张地一笑,说唱曲跟年纪有什么关系?有些曲子年纪越小唱起来越带味,唱!本少爷有赏。
苏络本来没打算歧视猪头脸,毕竟容貌不是天生的,但那句话之后,苏络歧视了。
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长得丑又萝莉控就是你的错!
“当”地一声,一锭闪着光的银锭落到地上,酒楼内的喧哗由此停歇,所有人的目光都停在银锭上,猜测它的来路。
苏络就觉得有点眼熟,又借着反光看到银锭上油花花的指印,回头看向云朗,那小子头也不抬地啃着鸭子,好像这事与他全无关系,可那声音又实在是他的,“学声猪叫,学像了老子有赏!”
大家的目光便从银锭转向酒楼中唯一与这种动物联系得上的华服猪公身上,猪公……不对,是华服公子,当即气得猪眼圆睁、鬃毛倒竖,一拍桌子大喝一声,“你说谁是猪!”
云朗抬起头,沾得一嘴的油,眼中满是同情,“谁搭腔说谁。”
苏络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是个好样的,周崇文也是一愣,随即低下头去,唇角微微翘起,似乎对强盗头子有了些许改观。
那公子身边一个家丁突然喊道:“公子,早上就是他抢了您的包子!”
苏络扭头一瞧,说话的正是今天早上挨了揍的包子受害者,眼圈还青着呢。
新仇加旧恨,猪头公子怒不可遏,说不清是为了刚才的面子还是为了早上的包子……
“学不学啊?”云朗甩手又丢出一锭银子,“我再加十两。”
苏络万分心疼,转到云朗边上想关上银箱盖子。云朗拦下她,“我扔的是我的钱。”
苏络不说话了,随手从箱里抄出两锭,啪啪朝地上一摔,“老娘加二十两,学的像赏上加赏!”
周崇文不禁对苏络刮目相看了,苏络靠过去低声说:“反正扔的是他的银子。”
虽然只是四十两,但这种甩钱法还是让在场一干人等看得眼睛发直,猪头公子气得面似猪肝,锤胸顿足地让家丁给自己报仇,云朗正愁没茬找呢,神气地跳至场中,啪啪啪啪,一拳一个,家丁就全都变了熊猫。力量的悬殊对比摆在那,猪头公子安慰自己猪头报仇十年不晚,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蹿出门去,临了扔下一句,“你们别想有好日子过!本公子的姑父是齐县令!”
苏络看好戏的笑脸一下子垮下去,云朗却因为与官府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最基本的条件反射,紧走两步上前就打,打他个干部家属。
苏络彻底头大了,这仇不越结越大嘛,这猪头和专管朱仙镇的齐县令是直系亲属,将来她还怎么在这地头上混?
好不容易拉回了云朗,苏络试图向满脸血迹地猪头公子道歉,那猪头不知听没听到,被抬走前一直在噫语:我姑父是齐县令……我姑父是齐县令……
苏络不得不考虑离开朱仙镇了,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她们还不是强龙。
一边挠头一边回了酒楼,苏络无语地看见强盗头子吃完了鸭子正翘着脚在听那小姑娘唱小曲,酒楼老板不知他的来路,见他连干部亲戚也敢动,不禁多了两分谄媚的尊敬,其他食客免费看了热闹,又有免费音乐听,推杯换盏之间回味着刚刚的细节暗自偷笑,居然没有几个怕事离开的,那祖孙俩大概唱的是时下流行的曲子,不少食客都以指敲桌打着拍子,还有几个轻声相和,一时间气氛竟是极好。
见此情景,苏络眼前似乎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拨开殴打干部家属的阴霾,一个想法慢慢现于她的脑中,并且愈见清晰。
“我有个主意。”她一挑眉毛,笑嘻嘻地说。
正文 第三十一章 钱柜
“ktv?”
难得周崇文把这三个字母读得如此准确,苏络笑眯眯地一点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供人唱歌娱乐的地方。”
周崇文眉头大皱:“唱歌娱乐?那与酒肆青楼有何区别?”
“当然有区别。”苏络一手托腮一手敲着桌子,摇头晃脑地享受音乐,“酒肆青楼是花钱听别人唱歌,ktv是花钱听自己唱歌。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全绿色无公害,消费层面广,并且没有小姐坐陪。”
最后一句话周厮又听不懂了,苏络解释了半天,他才恍然大悟,强盗头子也听明白了,在旁边说:“那没意思。”
苏络白了他一眼,又对周崇文道:“目前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具体能不能实行还要等做过市场调查后再做决定。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得先决定要不要转移阵地。”
他们刚刚打了县长家亲戚,按惯例这样的地头蛇肯定是要找场子报仇的,为了以后的生活安定买卖兴隆,还是早做对策为妙。
云朗听了解释后颇为不屑,“那小子不怕死就来试试。”
苏络哼了一声,“那齐县令呢?你也打?”
云朗振振有词,“通常对付官员的办法是在他辖下犯几宗大案,让他不能对上头交差,他的麻烦就自然来了。”
苏络指着银箱子说麻烦你数好了自己的银子赶紧走,犯案去罢,我们不奉陪了。
云朗悠闲地朝银箱上一靠,“老子已经决定洗手不干了,以后当生意人。”
这还真是生意界的不幸,苏络感叹一番,又看向周崇文,“我们毕竟对朱仙镇更熟悉一点,而且我们那点钱拿到开封或洛阳去,简直不值一提,还不如先在小地方扎稳脚跟。”
周崇文被苏络绕了进去,张口就问:“那我们怎么办?”
苏络贼笑着说:“你不是认识知府衙门的人吗?”
古代的知府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或者市委书记,县太爷在知府面前可不敢叫爷,只能装孙子。
苏络说你托那个钟师爷跟齐县令打个招呼,之后咱们再买点三鹿奶粉啥的去看看那个猪头三以示赔罪,这么一来他们还有面子,咱们也吃不着亏。
周崇文犹豫了,他总觉得这样有点仗势欺人的意思,苏络当即就急了,说如果咱们不先下手为强,那小子上齐县令那告一状,反过来要玩死咱们。
周崇文还是觉得不好,认为毕竟是己方动手在先,现在再先去告状,未免有些不仗义。提议说先去探望猪头,再拜访一下齐县令,万一人家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呢。当然如果他非咎不可,到时候再找钟师爷出面不迟。
苏络抓抓下巴,说你看那猪头像是那么心胸宽广的人吗?再看一眼大堂里卖唱的那对祖孙,“咱们先发制人,就占理在先,让齐县令没有包庇亲属的机会,往后就能约束猪头,让他不敢再欺负广大的劳苦群众。”
还是这句话够份量,周崇文看着那个卖唱的小姑娘当即点头,“身为父母官,如果连自家亲眷都不能约束,又如何能公平治下。”
苏络装深沉地跟着点头,心里暗暗记下这招以后要多用。
让她想不到的是周厮虽是个读书人,却是个行动派,有了决定一刻也不耽误,说是马上就去开封,让苏络准备好礼品,等他回来就去探望猪头三,又说你刚刚说的那个什么三鹿奶粉听起来挺高级,就买这个吧。
苏络有点犯难,现在还不流行往牛奶里掺尿素呢。
周崇文走了,强盗头子摸摸肚子说刚才打累了,还要再点一只烤鸭,苏络连忙拦下他,说我给你个好差事,想逛逛河南的青楼吗?
云朗不愧是见惯风花场面的强盗头子,面上神色丝毫不变,摔银子结帐后夹起银箱就走,“你出钱我出钱?”
最终是苏络出钱,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把银箱背到银庄后,放他喝花酒去了。
怀揣着一千九百多两的银票,苏络继续为自己的市场调研做准备,去秦记粮行找上次租仓给她的二掌柜。好歹是在酒桌上联络过感情的,向他打听些市场行情他应该不会推辞。
那二掌柜该是听说了苏络智破土匪窝的事,居然收起了轻蔑的态度,变得尊敬起来了,知道苏络不打算再做粮食生意后十分惋惜,说自己可以介绍秦记的东家给苏络认识,以后有望合作。这又是破寨事件带来的又一个好处了,不过苏络还是婉言谢绝,粮食在她心里留下的阴影实在是太重了。
离开秦记粮行后,苏络按二掌柜的指引找到位于镇西岳飞庙旁的一家刻印社,报上二掌柜的大名,以较为便宜的价值印制了五千份调查报告书,约定十天后来取。最后又找了一家小型私塾,以救济贫困生的名义让先生帮忙联系了十来个家境贫寒的学生,说是要用学生的知识换取金钱,以此显示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至高境界——其实就是想找几个识字的帮着做市场调研。
好不容易做完了前期准备工作,苏络这才松了口气。本来她还担心云朗能不能按时回来,毕竟销魂窟是好入不好出的,没想到刚进门就看见强盗头子在教苏绎耍大刀,当然刀让苏氏藏起来了,他们找了俩铲子代替。
苏络上前抢过俩铲子扔到角落去,苏绎松了口气地跑到厨房帮苏氏做饭,苏络告诉云朗,“以后少做残害祖国幼苗的事,去了一下午,观察得怎么样?”
云朗沉着脸说:“倚云楼的姑娘长得可真难看。”
苏络冲动地想捡回那铲子拍死他,幸亏云朗又继续道:“的确就像你说的,有很多人都是去听曲喝酒,乐乐就走,不找小姐办事的大有人在。”
苏络连连点头,告诉他明天再去下一家,云朗说我已经观察好了,明天就去偎翠轩,那里姑娘漂亮。
苏络又想捡铲子了,云朗又说:“你今天说那主意我觉得真不错,以前逛青楼的时候就有弟兄不让小姐唱曲,自己唱。”看来他真的已经理解了“小姐”的现代含义,并且广为应用。
“你说那东西叫什么?”他始终是发不出周厮那么字正腔圆的音节。
“叫钱柜。”苏络笑嘻嘻地眨眨眼睛,ktv嘛,当然得叫钱柜啦,有望发展为全国连锁。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筹备(5500加更)
又过了两天,周崇文回来了,神色间很是有些兴奋,见着苏络就说招呼已经打好了,钟师爷说那就是一句话的事,还可以让齐县令把苏络开铺子的税给免了。
苏络自然高兴,又小心翼翼地看着周厮,“你不反对?”这免税的事虽然有关系就能办,但像周厮这样的爱国青年显然是不屑办的。
周厮继续兴奋,说我答应钟师爷给市里的官学捐五百两银子,以便扩大教学规模,让更多穷人家的孩子念得起官学。
苏络面无表情地拍拍周崇文的肩膀,“私塾先生会恨你的。”
官学顾名思义,是朝庭开办的学校,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之分,相对于私学来说,官学修习的科目更多,教师俱是当朝官员,对将来发展仕途有莫大好处,当然也有收费贵、学生喜欢胡乱攀比等弊端,但总的来说,对于那些寒窗十年求取功名的莘莘学子来说,却又是利大于弊的。
周厮脸上的欣喜神色慢慢消减,“你不觉得这是件好事吗?”
“是好事。”
“我觉得你好像不太高兴。”
“很高兴你已经学会察言观色了。”苏络郁闷地仰天长叹,随即回房里去重新计算投入资金。
人都说有一百万的钱,只能做五十万的买卖,那是因为做生意不只需要前期投入,还需要后期运作,想赚钱要做好先赔钱的打算。苏络已经做好这个打算了,但她没想到还没行动,本钱就少了六分之一,况且她还要留一部分资金去投资另一个她知道的、历史上的商机。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苏络和周崇文之间一直弥漫着一股不太友好的对抗气氛,急得苏氏连连向苏络打眼色,苏络见老娘着急的模样,回屋取了几张纸出来,那是她让苏绎代写的股权合同,合同上注明日后的买卖苏络投资八百两,周崇文投资六百两,云朗投资四百两,中途不得撤资,赔赚各安天命,如有收益就按此比例分红云云。
云朗对数字的概念有点模糊,对这份合同唯一不满的地方就是自己占了老三的位置,而不是老大,抱怨一番后就在签名的位置画了个圈,苏络一口茶水喷出来,“你不识字啊?”
云朗不屑地说你才不识字呢,你全家都不识字!我这是象形文字,一片云,多有个性。
周崇文的眉头一直拧着没松开,指着自己投资数额说:“我现在没这么多钱,捐款的银子我是不会食言的。”
苏络不甘心地说没让你食言,你捐那钱子算我一半,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