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安康 作者:rouwenwu

    到地那个铜麒麟体积稍小。虽是铜铸地。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看来这个宋代地铜铸雕刻艺术还是比较发达地。

    苏辰宇侧着头纳闷地问:“娘。今天家里有什么喜事吗?”

    苏氏笑笑戳了一下儿子地脑袋:“你忘了。今天是小清六岁生辰啊。”

    六岁了呵,李红冰有点郁闷地看着自己这副怎么也长不大的身体,太小了,还是太小了,小到她现在什么事都做不了。

    “是小清生日啊。”苏辰宇咧着嘴笑,转身回房,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副弓箭,“小清,送给你了,做你的生日礼物。”

    李红冰没接:“哥,这是你心爱的东西啊,我不要。”她看出苏辰宇送的是他最心爱的东西,他恳求范老先生做的弓箭。

    “没事。哥再自己做一个,反正也用不上。”苏辰宇丝毫不在意,一把把弓箭塞到妹妹手里。

    李红冰也不好推辞,伸手接了。想还是等以后再还给他。

    虽然没有蛋糕,但有鱼,蘑菇鲜肉汤,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午餐,李红冰还是觉得挺开心的。就连愁眉不展的苏氏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让李红冰觉得,不平静的日子或许已经过去了,他们一家人将会永远在这个败落的小山村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

    但是,李红冰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日,将是她在桃花村最后一个快乐的晚上。

    吃过晚饭后,苏氏给兄妹俩洗漱完毕,做了一会针线,娘仨便睡下了。败落的小山村,比不得热闹的都市,没什么可供娱乐的消遣活动,村民们都早早安歇,以便第二天早起。所以,一到晚上,吃过晚饭后,大家都歇下了,整个村子就进入了寂静状态。

    苏氏是被一阵嘈杂声惊醒的。她警惕性极高,一听到喧闹声,迅速起身查看。推开窗子,一股浓烟窜了起来。她暗呼不好,没想到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迅速叫醒一对儿女,抓起早就准备好的包袱,带着儿女就冲了出去。

    李红冰正睡得正香,被苏氏从被窝里拖了出来,胡乱套了件外衣,就深一脚浅一脚踉踉跄跄地跟着苏氏跑了十几米。她在黑夜中睁大眼睛,见村子里火光冲天,哭嚎声,惨叫声,还有火烧屋子的劈劈啪啪声响声一片,困意就被吓跑了一半。

    天,这,这是怎么回事?!强盗进村了吗?

    火光中响起一片杂乱的脚步声,还有狂乱的马蹄声,有人大叫道:“快跑啊,黑衣人杀进村来了……”话未喊完,就听“噗”地声,有什么东西倒在地上,话音也嘎然而止。

    李红冰听得毛骨悚然,黑衣人,难道是前几天跑到村子来的黑衣人的团伙?那个被砍了几斧子,滚下河岸的黑衣人没死,放虎归山,才带了大批的黑衣人前来围剿村子?

    有急促的“达达”声传来,李红冰觉得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苏氏快速地把两个小孩拉到黑暗的墙角,低声道:“别出声。”

    “达达”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苏氏等三人都屏住了呼吸。此刻,黑暗中传来张老汉的焦急的呼唤:“苏家妹子!苏家妹子!”

    苏氏快速闪身出来,应道:“张大哥,我在这呢!”

    “快上车!”张老汉跳下牛车,帮着苏氏把李红冰兄妹俩抱上车来。这时,李红冰才看清,过来的是两辆车,一辆是张老汉的牛车,车厢里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有张老汉一家四口,有金大娘,还有金大妈一家人,刘家妹子手中还抱着刚满月不久的婴儿。另一辆是黄二哥驾的马车,上面也坐着四个人。

    两辆车借着夜色暗暗向村口急驰而去,由于村中的大道已被黑衣人封锁,专拣一些小巷穿插过去。

    经过一幢大宅子时,树影下传来微弱的呼喊声,隐约可辨两三个人的身影。苏氏失声道:“林姐姐!”

    黄二哥马上停下马车,把林氏母子及李嬷嬷接上车来。快行至村口时,李红冰“啊”了一声,她忘了,她那些种蘑菇的秘芨还在范老头的蘑菇屋里呢。还有范老头那个活宝,为了以后的生计,她是无论如何也要把他带上的。

    “张大伯,我去把范老先生拉出来。”李红冰叫停了牛车,顺着牛车的边缘爬下来,朝村口左侧的书院冲去。苏辰宇不放心妹妹,同时也担心自己尊敬的老师,也跟了进去。苏氏也明白尊师重教的道理,就没怎么阻拦,只压低声音喊了句:“小心一点,快去快回!”

    (某素的书下个月pk,望各位多多支持!!)

    第三十五章 要把活宝也带走

    (某素的书今天开始pk,各位要多多支持,多多投票哦!-)

    书院里面一片火光冲天,浓烟四起。时不时传来一阵桌椅燃烧发出的“噼啪”声和瓦片坠在碎裂的声音。

    李红冰在火光前犹豫了一下,她从来还见过这么大的火势。就在她犹豫的功夫,苏辰宇已经冲了进去,李红冰咬咬牙,用长长的衣襟捂了口鼻,也跟着冲了进去。

    避开浓烟,兄妹俩摸索到后院。后院的小门虚掩,里面的火势相对稍小一些,李红冰借着火光,判断了一下方向,对苏辰宇道:“哥,你去正厅找范老先生,我去蘑菇屋看看。”说完,便向西北角的蘑菇屋跑去。

    自李红冰代为管理蘑菇屋后,这蘑菇屋就没有落锁过。李红冰一把推开木门,叫了声:“范爷爷!”

    里面半晌没有回应。外面的火光照得里面的蘑菇框架摇摇晃晃,一如她此刻紧张慌乱的心情。李红冰想,这范老头多半在试验室里了。她迅速摸向左侧的小木凳,摸出几张皱巴巴的纸张。那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培植蘑菇的全部秘芨,以及范老先生研究成果。

    李红冰把纸揣在怀里,跑了出来。此时,苏辰宇也把范老先生拉到了院子里。看着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范老头颓废得真正成了一个苍老的老翁,原本挺直的脊梁有些弯曲,花白的头发被北风吹得零乱,他巍颤颤伸出枯枝般的手,痛心疾道喊了句:“老天爷啊……”

    “范爷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走吧,外面的人在等我们呢。”李红冰一边说一边去拽范老先生。

    可是任凭她与苏辰宇怎么拽,范老先生一副呆呆的样子,固执着不肯走。外面隐约传来苏氏的呼唤声。

    “你们,你们走吧。不用管老夫了。”范老先生长叹一声,竟是老泪纵横,“老夫的一生心血全毁了……就让老夫与这个书院同在吧!”

    李红冰急得跳脚。这范老头平日里一副豁达的样子,凡事都看得挺开的,怎么会在这件事情上犯糊涂呢?

    眼见火势越来越猛。苏氏地呼唤声也越来越急。苏辰宇也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又不知该怎么劝。只好傻呆呆地站着。

    李红冰看看范老头。再看看苏辰宇。忽然。脑子里灵光一现。一个法子在她脑海里凸现出来。她露出不易察觉地微笑:好。她今天就要试试范老头地心肠有多硬。会不会舍得两个小孩子也跟着他一块陪葬。

    主意一定。李红冰稳住心神。干脆拉着苏辰宇在院子里地空地上坐下来。悄悄按住几度欲起身地苏辰宇。眼角划过四周地火光。仿佛在欣赏美丽地风景:“既然范爷爷执意要与这所书院同在。做为学生地又岂能轻易远离。弃先生安危于不顾?所以。范爷爷。就让学生们陪着您吧。”

    范老先生虽处于极度颓废之中。活了大半辈子。遭此劫难。也有了不想再蹉跎于人世地打算。但他地耳朵并没有失聪。这小女娃娃地话语清晰地落入他地耳中。令他浑身不由一震。

    四周地火势越来越猛了。前院地火势借着北风已经漫延到了后院。树木也着了火。远远看去如一只只绚丽地火球。四角地柱子有些摇晃。

    范老先生看向坐在身侧面地五岁小女娃。火花映在她圆润饱满地小脸上。那双眼睛明显带了惊惶。却尤自镇静。范老先生有些于心不忍。自己一介读书人。怎能让一对小小年纪地娃娃跟着他葬身火海?外面。苏氏地呼唤声越来越急促。甚至带了一丝哭腔。

    范老先生仰天长叹一声,罢了,就如这女娃娃所说的,留得青山在,何惧没柴烧?范老先生咬咬牙,俯身抱起李红冰,托在肩膀上,一手拉着苏辰宇,就朝前院奔去。

    别看范老先生年近五十,却是临危不乱,抱着一个,拉着一个,仍是健步如飞,稳稳当当,没有一丝老态龙钟之感。就在他们跨出书院门槛的一瞬间,只听“轰”的一声,整座院舍经不住烈火的烤炙,倒塌下来。一时间,火星四溅,断砖残瓦遍地都是。

    苏辰宇看得咋舌,李红冰趴在范老先生的肩膀上,转头望去,脸上露出一抹诡计得逞的笑容。

    她不知道,她这一抹笑意丝毫不差地落在了范老先生的眼中范老先生心中一凛,眼中慢慢露出判研的神色,这小女娃娃……

    苏氏惊喜地奔过来,见一对儿女安然无恙,这才放下心来。把儿女抱上马车。驾车的黄二哥也跳下车来,把范老先生扶上马车。

    李红冰这才看清,就在她与苏辰宇进入书院去营救范老先生的一会儿功夫,两辆车换了人,黄大叔与黄大妈乘坐张老汉的牛车,先往清平镇去了。林氏和林志海、还有苏氏、余赛花则坐在黄二哥的马车。

    三人上了车,还未坐定,后面便传来一阵狂乱的马蹄声,还有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李红冰回头看去,见后面黑压压一片,竟全是黑衣人。这些黑衣人举着火把,挥动着明晃晃的钢刀,竟有几百人之众。

    “驾!驾!”黄二哥拼命挥舞马鞭,马车飞快地向前飞奔而去。李红冰使劲抓紧苏氏的手,凸凹不平的黄泥地颠簸得她头昏眼花,有一种想呕吐的感觉。马车摇晃得厉害,让李红冰觉得,这马车好像随时会被震散似的。

    “嗖嗖嗖!”有几支羽箭钉在了车厢后壁的木板上,木板不算薄,那箭头竟穿透木板而过,穿透木板一寸许。众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林氏“啊”地一声,脸色煞白,手猛然捂上胸口,纤细的身躯摇摇欲坠。余赛花眼疾手快,伸手扶住林氏:“林姐姐,你怎么了?”

    “娘,娘!”林志海惊叫道,真是不巧,他母亲的病又犯了。

    “林家姐姐,莫不是心绞痛?”苏氏一眼便看出病症,失声问道。

    心绞痛?那不就是心脏病?李红冰在旁边听得分明,不由吓了一跳,林氏才不过三十多一点的年纪,居然就患有心脏病?抬头向林氏望去,见昏暗中林氏紧紧抓住胸口处的衣襟,指节泛白,脸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正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药,药在包袱里。”林氏断断续续地说道。

    林志海赶忙把背上的包袱拿下来,就在此时,马车猛烈地颠簸了一下,林志海一时没抓稳,包袱竟脱手飞了出来。情急之下,他想也没想,就要从车厢里飞身出去抢包袱。

    “我来。”苏辰宇快速拉住林志海,把他拉回车厢。黄二哥赶忙拉紧僵绳,顿住马车,此时,苏辰宇已经跳了出来,他灵活地在地上滚了两下,爬起来向包袱落下的方位跑去。

    众人齐齐往外看去,李红冰的手被苏氏紧紧攥着,她感到苏氏的手已被冷汗浸湿,并在微微颤抖着。

    苏辰宇年纪虽小,但身手灵敏,只眨几下眼的功夫,他已捡起包袱,奔向马车。“给。”他把包袱递给林志海,小脸上露出憨厚的笑意。

    林志海迅速接过,解开包袱,把里面的一个小玉瓶拿出来,取出一粒药丸,喂到林氏嘴里。一侧的余赛花,伸手去拉苏辰宇上马车。

    就在此刻,半空又传来一阵“嗖嗖嗖”的利器刺穿空气的声响。马车一阵剧烈的震动,五六支羽箭钉在马车后厢的木板上,竟又是穿透了约一寸之多。众人不由大惊失色。

    余赛花的身子也是一阵摇晃,竟抓不住苏辰宇的手。只听一声闷哼,苏辰宇身上已被三四支羽箭洞穿,身子软软地倒了下去,竟顺着高低的平的山坡路滚了下去。

    “小宇!”苏氏撕心裂肺地叫道,心仿佛被狠狠地抓了一把,一阵的头晕目眩。那是她的儿子啊,是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儿子。她挣扎着挪到车门边,竟要跳下去救儿子。

    第三十六章 呼延将军伸援手

    “苏家妹子,万万不可。”范老先生忙拉住苏氏,把她拉回车厢里。此刻,又有几支箭叮叮当当地钉在后车厢上,要是范老先生迟一步出手,只怕苏氏此时已被箭射成刺猬。

    “小宇,我的儿……”苏氏哭喊道,拼了命要下去救儿子。

    “娘,娘!”李红冰哭着喊着苏氏。刚才她看见哥哥被射成一只刺猬滚下山坡,就知道苏辰宇已经凶多吉少,多半活不成了。失去亲人的钝痛在心中不断扩散。如今见了苏氏意识已经崩溃,竟拼了命要去救儿子。即将再度失去亲人的惶恐紧紧地扼住她的心脏,她紧紧地攥住苏氏,泪水断了线地往下坠。“娘,娘,你不要去,你不要抛下小清!小清害怕!”

    范老先生沉痛地说:“苏大妹子,小宇已经那样了,你忍心,让小清也失去娘亲吗?”

    不知是范老先的话语,还是李红冰的哭喊唤回了苏氏的意识,她看看怀中满面泪痕、满眼惶恐的女儿,看看众人焦急紧张的神情,再转头看看马车后面凶多吉少、看不见踪迹的儿子,还有那越来越近的如潮水般的黑衣人,听着那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踏碎她做为一个母亲的心。她闭闭眼,让泪水顺着苍白的容颜婉延滑下,狠狠心道:“走!我们快走!”

    “苏姐姐,那小宇……”余赛花有些于心不忍。

    “小宇他吉人自有天象。”苏氏的眼睛通红,紧咬的嘴唇似乎要滴出血来。“黄兄弟,快走,不然的话大家都活不成了。”

    黄二哥与余赛花对视一眼,余赛花默默点头,黄二哥猛地一挥马鞭,马车便如离弦之箭飞驰而去。

    羽箭仍不时射来,时而钉在车厢上,发出零零落落的叮当之声,令人听得惊心动魄。

    蜷在苏氏怀里,李红冰抬起头,看向苏氏。见她脸上泪痕已干,眼睛微红,但神情一片静肃。她紧紧地拥紧李红冰,如一只殷切护雏的母鸡。

    不知狂奔了多久,后面的喊杀声渐渐依稀,众人才刚刚喘过一口气。又听前面马蹄声大作,黄二哥神色大变,难道,前面也有黑衣人?

    马蹄声急促。黑暗中仍觉沙尘滚滚。远远望去如黑云般铺天盖地而来。众人心中一紧。“黑云”已行至跟前。

    “大家抓紧了。我们冲过去。”黄二哥大喝一声。挥起马鞭。就要向马儿抽去。

    “且慢!”沉静中地苏氏忽道。眼中露出喜色。“不是黑衣人。是官军到了。”

    来地果然是宋兵。黑压压地有几万人之众。银盔铁甲。在火把地辉映下发出绚目地光芒。

    这些光芒对于逃亡地人那将是重生地希望。众人顿时喜形于色。并大大地松了口气。

    当中一人。坐在高大神俊地白龙马上。身高三丈。威风凛凛。手持一口银光闪闪地大刀。宛如天神降临。无形中透着一股威严。

    “你们是什么人?”呼延赞手中大刀一挥,火光中刀刃寒气迫人。

    黄二哥从未见过如此阵势,不由噤了声,说话也带了几分谨慎小心:“大将军,我们是桃花村村民……”

    “大将军,我们村被一群黑衣人洗劫了,死了好多人……”李红冰急得要命,冲口而出,:“你快带人去救我哥啊,我哥他……”她再也说不下去,大滴大滴的泪珠从大眼睛里溢出。

    呼廷赞神色一凛,大刀一挥,三万骑军哗地往前急驰而去。

    “大将军,大将军,我哥叫苏辰宇,他中了箭,你一定要把他救出来……”李红冰朝着那个威风凛凛的大喊。

    六岁小女孩的声音又清又脆,即使在这轰隆的万马奔腾中,仍是清晰可闻。黄二哥等人吓了一跳,苏氏忙去捂女儿的嘴,这样无礼地对万军之首说,要是大将军怪罪下来……

    凛然的背影顿了一下,回过头来,双目炯炯地望了过来。那只不过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但火光映照下,那小小脸上那漆黑乌亮的眼睛,却耀着熠熠光华。

    呼延赞心中一动,这小女娃娃,年纪虽小,却有如此胆量,长大后绝非等闲之辈。一念至此,不由多看那小女孩两眼,脸上露出不易觉得的笑意。把大刀反转身后,挥动马鞭,却是追随大军直奔桃花村方向去了。

    既然官府介入围剿劫匪,黄二哥留在此地也无益,一行人便不再停留,往清平镇而去。

    没有了追兵,一行人却丝毫不敢懈怠,快马加鞭,到清平镇牌坊时,天未亮,一行人又困又乏,就着石碑躺着便睡着了。

    苏氏刚一下马车,便张口“哇”地一声,喷出一大口鲜血,人也歪歪斜斜倒了下去。

    “娘!”李红冰惊叫道。

    余赛花忙伸手扶住,急叫了声:“苏姐姐!”

    范老先生赶忙上前,探手把脉,沉吟片刻,道:“无妨。苏大妹子只是急火攻心,静养几天便可无恙。”说完便让余赛花把苏氏扶到一边的石阶上坐下。

    半晌,苏氏方悠悠转醒。林氏扶住她,毅然道:“苏妹妹,是小宇救了我的命,我才能活到现在。从今以后,海儿也就是你的儿子,给你赡养天年。”

    苏氏凄然道:“林姐姐,说哪里话呢。生死各凭天命,小宇那是他的命。姐姐不要多心。”

    李红冰听得泪眼婆娑,她的哥哥,那个关心爱护她的小男孩,再也回不来了。

    “小清!”黑暗中一声呼唤响起,在李红冰听来倍感亲切。

    李红冰转过头来,天边已经透出些许光亮。微明的月色中,一袭高高瘦瘦的身影向她走来。晨风吹起他的衣襟,拂过他清俊的脸庞,他的眼中噙着微微笑意,令人倍感亲切柔和。

    “小清,你别难过,从今以后,我会好好保护你的。”林志海的手抚住她瘦小的肩膀,他的目光沉痛哀伤,却有不容置疑的坚决与信任。有风拂过他垂落于襟前的散发,他清冷的眼底似有什么如海水般涌动着。

    后来,李红冰曾想过,是不是因为那个凄冷的夜晚,在茫茫无边的孤立无助之中,那个八九岁的男孩伸过来的援手,还有眼底下涌动着的海水般的温柔,让她不知不觉陷进去了呢?

    天亮的时候,有人奉了镇长的吩咐,将他们一行人安置到清平镇郊北的小刘庄里。原来,这呼延将军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马上传了命令给清平镇的镇长。一个小小的清平镇镇长哪敢得罪赫赫有名的震远将军,接到命令马上派人把桃花村的难民安顿下来。

    小刘庄是个小村庄,全村不过一千人左右,全部为刘姓人氏。村中已有一半的房屋清理了出来,专供桃花村逃难的村民居住。

    苏氏等人被安排了小刘庄西侧的一排瓦房里。这小刘庄虽说是个不大的村庄,但比桃花村相对富裕一些。村中小道已经铺了石板路,墙壁也用青砖彻成,别有一种镇甸砖瓦结构的风格。

    范老先生推开院门走进来的时候,便看到李红冰蹲在炉子前熬药。添柴,煸火,揭盖察看药汁的熬制情况,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把这些事情做得不慌不忙,有条不紊。范老先生看在眼中,心中似有所动。

    “范爷爷,您来了,快进屋坐。”李红冰一见他,脏兮兮的脸上便露出甜甜的笑意,往屋里喊道:“娘,范爷爷来了!”见范老先生看着药煲,声音也低了下来:“我娘,我娘病了!”

    (某素说,新书需要支持哦!-)

    第三十七章 避瘟疫转入扬州城(大修)

    李红冰低下头来,长长的睫毛上缀晶莹的泪珠。前两天,小刘庄来了两名士兵,每家每户去敲门,说是带着大家去桃花村认领自己亲人的尸体。坐了一马车的人,一大早去的,傍晚时分才返回来。苏氏一回来后就病倒了,李红冰去请了镇上的大夫,大夫说是郁气于胸,开了几副解郁开怀的方子。如今这药抓了回来,吃了两天,也没多大起色。李红冰知道那是心病,从苏氏神情呆滞望着手中的那枚铜她也看到了,铜。依着苏氏地性子。也不想自己聪明可爱地女儿。大字不识一个。范老先生这样说。也合了苏氏地心意。也就答应了。

    这话落在在院外熬药地李红冰耳中。她嘴角微翘。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地笑意。什么叫“若不善加诱导。”难道她会成长为大j大恶之人吗?想她怎么说也是拥有二十八岁地智商。秉公守法了二十八年地一等公民。怎么也不会变成一个坏人吧!

    经过官兵地几天地围剿。黑衣人已经全部被歼灭。一个败落地村子。如今只剩下残砖断瓦。几百地人口。逃出不过几十人。可谓惨烈之至。

    几天后。又来了一拨官兵。通知大家到桃花村参加葬礼。那天。下了很大地雨。苏氏撑着病用铲子把土一点一点地泼到棺木上。李红冰扶着苏氏。心中地哀伤漫延得无边无际。

    第三十八章 被遗忘的十四岁生日(大修)

    八年后,扬州城。

    虽是严冬,但煦暖的阳光仍穿过厚重的云层照射下来,透过菱花形窗格照在一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姑娘身上。

    这姑娘一身鹅黄衣衫,外罩一件白色的羊皮小褂。阳光正照在她光洁的额上,那一双大眼睛在阳光下煜煜生辉。

    她端坐于桌前,身杆挺直,手执一支毛笔,在面前的一张白纸上挥笔疾书,边写边念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写完,把毛笔搁置在砚台上。抬头望向窗外那平静的湖面,脸上渲染了微微笑意。

    十四岁的李红冰很喜欢这样不冷的冬天,这很像她在现代居代的广州。不像在桃花村,冬天最冷的时候冻得人手脚冰凉,没钱烧火坑那只能冻到天亮了。

    回想这几年的颠沛流离,直到前两个才安定下来,李红冰有说不出的唏嘘感慨。八年前,她与娘亲苏氏在小刘庄住下,官府也发下了抚恤款,给了几亩簿田,本以为可以平安度日,谁料想,一场瘟疫袭来,不仅小刘庄,就连清平镇附近的几个村落也遭了殃,村子上的村民全部逃荒去了。

    苏氏与林氏一合计,决定前往扬州。刘大婶金大妇等其他村民也一并去了。于是,一行人来到了扬州。

    这是扬州城郊的蘑菇园,位于扬州城东侧的湖畔。李红冰最喜欢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的湖上景色。常常令她想起几句诗词:“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晚上的西湖上有画舫,那是闲散文人,官家小姐畅游西湖的闲情逸致,当然,还有歌女的歌声,飘散在湖面上,很是动听。

    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蘑菇园已经初具规模。几十间的房舍,里面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蘑菇品种。在扬州城内也算小有名气。蘑菇园的正前方有一排房屋,有范老先生的工作室,有苏氏母女的住所,还有专供管理人员休憇的屋子。

    过了这个冬天,林志海该赴京赶考了吧?上段时间,林大娘还为上京的费用犯愁呢。这一季的蘑菇收成之后,上京的盘缠也该凑足了。想到这,她的嘴角露出甜美的笑意,盈盈的双目也沾染了些许羞涩。这林志海也真是个读书的人才,几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居然次次名列前矛。连扬州府尹也惊动了,亲自召见了一回。

    李红冰没有想到,她会在这个异时空遭遇到属于她的爱情,刚穿来时那种孤单害怕的心情渐渐被苏氏的温情抚平。随着时光的流逝,李红冰便慢慢放下了想穿回去的念头,日子久了,李红冰偶尔会恍惚地以为,自己还真的是这个时代的人,而前世,仿佛是自己做的一场梦。

    回首过往。她又低叹了一口气。有一件事她一直很后悔。桃花村苏家院子里藏着地那十几两银子。当时逃难逃得急。忘了带出来。要是能带出来。这几年也不致于过得这么艰苦。

    咦。娘呢?她记得今天是药馆地休息日。在李红冰地劝说下。苏氏也学会了自我放假。一个月里初十、二十、三十这三天是药馆地休息日。在这难得地三天里。李红冰母子二人会一起去菜市场。拣一些彼此喜欢吃地菜肴。做一顿可口地饭菜。享受这难得地温馨时光。

    因为惦记着今天医馆放假。所以。一大早吃过早饭。李红冰就急急忙忙把蘑菇园地帐簿过目了一遍。也把记事本浏览了一遍。幸好。今天没什么预订地客户上门。《大风歌》也是忙完了要事。忙里偷闲顺手写地。谁知。等她写完后。居然发现苏氏不见了。

    这个时候。苏氏莫非去了后院地蘑菇园?只要医馆不开门。苏氏也会帮帮她地忙。照看一下蘑菇园。

    李红冰转到正厅。空无一人地正厅里。红木茶几上用镇纸石压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清儿。娘去灵觉寺上香了。不用等饭。”廖廖几个字。李红冰地脸色瞬时黯淡下来。

    今天是哥哥苏辰宇八年忌日啊。同时。也是她十四岁地生日。

    八年了,她的生日被人遗忘了八年。这八年里,每到了这个日子,苏氏必定斋戒沐浴,然后在灵觉寺呆上一整天。回来后总要黯然伤神一段时间。

    苏氏在灵觉寺为哥哥苏辰宇祈福,这个时候是不需要人陪的。李红冰想想,决定还是到后院的蘑菇园看看。

    顺着石子路一直往里走,便是后园。后院有一个小门,推开小门,便是偌大的蘑菇园。此时已是上午时分,红彤彤的太阳照得四周一片金光灿灿,蘑菇园也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一个秀丽的身影在正中央指挥着,声音清脆明亮:“李五娘,你去给东侧第一排、第二排的蘑菇浇水。张嬷嬷,你去给第三排、第四排的蘑菇浇营养液……”

    这个秀丽的身影转过来,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一身淡青色衣裙,外罩一件碎花小褂。姣好的面容,笑得灿烂时露出一口洁白的皓齿。

    李红冰便立于门旁,望着面前的女子笑意盈盈。她果然没有看错,这个张二花,真正具有管理的潜质,居然能把一座偌大的蘑菇掌管得如此井井有条。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如今的张二花,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衣着邋遢,一口黄牙的黄毛小丫头了。弯弯细细的柳眉,明眸善睐,已经出落成一个俊俏的大姑娘了。

    第三十九章 众人打趣婚嫁事(大修)

    张二花一见李红冰,马上跑了过来:“小清,你怎么来了?”

    “二花姐,看来我得给你加工钱才行。”李红冰笑嘻嘻道。

    “为什么?”张二花莫名其妙,好端端的加什么工钱?

    “这个蘑菇园全靠你了,若我不加你工钱,你被别家挖走,那我这蘑菇园不就垮了?”李红冰一本正经道。

    “我什么时候说要走了?再说,这里是全扬州城最好的蘑菇园,我为什么要走……”见李红冰眼底捉狭的笑意,她马上明白被捉弄了,佯怒道:“你这丫头,竟敢戏弄我……”说着就伸手过来抓她。

    “我不说了,不说了。”李红冰笑嘻嘻地侧身躲开。

    “你娘呢?”张二花问道。她记得今天是医馆休息日,一大早的不见苏氏来蘑菇园,她就觉得有些奇怪。

    “哦,我娘去灵觉寺上香去了。”李红冰进了一间小屋子,戴上口罩,仔细地察看起从草丛中冒出的半寸高的蘑菇小脑袋。

    张二花也跟了进来,闻言愣了一下,“今天是你哥的忌日?”

    李红冰隐没了笑容,默默地点点头。张二花便不再说话,神色也黯了下去。

    时隔八年,小时候的朦胧的情愫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化,但她有时仍会看到那个八岁小男孩健壮的身影,如葡萄般漆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显现在她的梦里。

    那个八岁地小男孩走了。留给亲人地不仅是伤痛。还有永远地怀念。

    “二花姐。”李红冰忙岔开话题。“你大姐呢?”

    张二花有个大姐叫张一花。在林氏开地乡庄帮忙。今年十六岁。已经到了出嫁地年龄。前几天。李红冰就听张二花说起过。城北那家米店地小虎哥来下了聘礼成亲也就在这两个月里。想到这。李红冰不由轻叹。这古代地女孩子啊。就是早熟。

    “我大姐啊。正在家里准备嫁人呢!”张二花笑嘻嘻道。日子定下来了。年底小虎哥就抬了喜轿来迎亲。这也是她家今年年底地一桩大喜事。现在。她家姐每天都在家里绣她地喜服呢。

    城北曾氏米行地曾小虎。是曾家地独苗。长得高大魁梧。一身地力气。背起一袋袋上百斤地地大米。仍是健身如飞。农村人最看重地是体力。由此张老汉看着自己地准女婿。也欢喜得紧。

    张一花柔柔弱弱地样子。和高大分健硕地曾小虎站在一起。倒是蛮般配地。

    “二花姐,你也快了吧,你的喜服绣好了没?”李红冰打趣她。张二花今年十五岁,及笄之年,过不了多久也会有媒婆上门的。

    “说什么呢。”张二花顿时红了脸。屋子里在给蘑菇浇水的小丫头便笑了起来。

    “哟,二花这丫头不好意思了?”小屋外传来一个女子靓丽的声音,话音刚落,一个倩影便出现在小屋的门口。

    “黄二婶子,你又打趣我!”张二花跺着脚,不依道。

    李红冰忙迎上去,看看她手中拿着的布料,“我娘要的料子吗?”一直以来,黄二哥经营的都是瓜果生意,今年年中才开了间布店,吆喝邻里之间去帮衬。

    “你娘也给你挑了几块料子。”余赛花翻翻手中的布料,指着一块湖色布料,“你娘说你喜欢蓝色,看这个料子怎么样?”

    李红冰伸出欣长的手指,在柔滑的布料上抚了一下。触手一阵柔软,没有冰凉感,很是温暖舒适,是掺了蚕丝的上好缎子。苏氏给女儿挑的东西总是最好的,李红冰只觉心中一阵温暖,点点头,笑道:“这个好。那劳烦嫂子费心了。这料子的钱,回头在我帐上扣。”

    “知道,老规矩。”余赛花笑笑。李红冰的做事能力她是绝对信得过的,这么多年来,即使是熟得不能再熟的乡里邻居,她也没为一文钱赊过账。

    张二花也凑了过来,看了看布料,再拿眼睛斜睨了李红冰一眼,眼中尽是捉狭的笑意,“黄二嫂子,你就别费心了,我们小清的衣裳哪用别人操心,林大娘早就把她包办得妥妥贴贴……”她挑起李红冰身上的一片衣袂,指着上面那精美的绣工:“看看这手艺,这可是全扬州城最好的绣娘给绣上的呢?别人谁个有这样的福气?”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扬州城第一才子林志海,可是早就内定给了李红冰的。瞧林氏看李红冰的眼神,那是标准的未来婆婆看儿媳妇的眼神,有一个这么聪明能干的准媳妇,林氏心里也乐开了花。

    “谁说我要嫁给林志海了?”李红冰打掉张二花的手,“我娘只有我这么一个女儿,必定舍不得我嫁到别家去,我也舍不得我娘,留她一个人这么孤单。所以啊,我是必定要招一个夫婿进门的。我的条件很简单,谁要是娶我,可要入我家门的。”说完,扬了扬眉,眼角掠过一抹得意之色。

    “小清姑娘,”门口处探进半个女人的脑袋,是李五娘。“你快莫要说这些惊世骇俗的话,这世上,哪有什么男方给女方上门的!”

    “对呀!”里面浇蘑菇的几个小丫头也齐齐点头。

    李红冰微微摇头,这在现代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倒成了惊世骇俗了。那再要说什么男女地位平等,那不吓死这些满脑子男尊女卑思想的古人了?

    “你呀,”张二花笑着过来捏她的脸,“快别这样说,这样岂不把林大才子委屈死了?”

    众人顿时笑了起来。

    “哦,对了,小清,前段时候听你娘说起,你和苏老先生在研究蘑菇新品,现在,怎么样,研究出来了吗?”黄二嫂子往屋里瞧了瞧,见框架上冒出了好多个白色的脑袋,忍不住好奇,用手拨了拨。

    “黄二嫂子,你可小心点,不能用手摸的。”旁边的小丫头忙道。李红冰关于蘑菇园的规矩都贴在了每个蘑菇房的木板上,要每位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这也是防范把细菌传给蘑菇的必要措施。

    黄二嫂子忙缩回手,有些尴尬地笑笑。

    李红冰忙含笑道:“没事。这些蘑菇长势良好,强壮得很。浇了水和营养液,再过三五天,也该收成了。”

    说到这的时候,李红冰眼中兴奋的光芒闪了闪。这是她与范老先生奋战了两个月才培育出的新品种,“三头菇”,如果成功的话,那蘑菇的产量将会提升三分之一,这将是古代蘑菇种植史上的一个巨大的里程牌。

    第四十章 小翠上门讨草药(大修)

    “小清,你还真是能干。”黄二嫂子由衷地赞道。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环视了一下四周,“小清,你娘呢?我刚从城里回来,没看见医馆开门呀!”

    “我娘,去灵觉寺给我哥哥上香去了。”李红冰咬了嘴唇,轻声道。

    黄二嫂子的神色也有些灰黯,叹了口气,“唉,小宇要是在的话,如今也该是十六岁的大小伙子了,那你和你娘,也不用这般辛苦……”

    李红冰低下头去,长长的睫毛如蝴蝶的翅膀般轻轻颤动,上面已凝了一层泪珠。

    “瞧我这张嘴,说到哪里去了?”见李红冰如此悲伤的样子,黄二嫂子才晃过神来,知道自己说漏了嘴,忙笑着道,“嫂子的嘴没个遮拦,小清别见怪,这日子嘛,总归是要过的。现在不是挺好的,不愁吃不愁穿,还有攒下几个钱。”她拍拍李红冰的肩膀,“你这么能干,你娘,也算是有个依靠。”

    李红冰抬起头,眨眨眼,不由笑了。黄二嫂子说得对,从今往后,苏氏可得全靠她了,她可不能倒下。

    闲扯了几句,黄二嫂子惦记着刚开张的新铺子,回去张罗去了。李红冰把每间蘑菇屋都巡视了一遍,又交待了几句,就把整个后院交给了张二花,自己则折回前院。这后院与前院是一墙之隔。其实,也并非所有人都从前院进入后院,蘑菇园另外还有一个侧门,专供雇用的管理人员进出。

    前院有两排的平房,前面的一排稍大一些,有正厅、厨房、三四个房间;后面的一排稍小,是范老先生的居所及试验室。范老先生一生致力于蘑菇种植研究,除了去附近的学堂教授一些贫家子弟一些基本的算术认字外,大部分时间全放在蘑菇上。十年过去了,仍是孤老头子一个。

    近两年来,李红冰的蘑菇园渐渐有了小小名气,生意也开始风声水起,前来洽谈生意的人也陆续多了起来,还有一些是前来取经、观摩学习的,李红冰也没打算秘而不宣,尽心尽力地教授。平日里,这后院的蘑菇园,就有三四个是前来取经的。

    这事张二花也担心过,要是一经普及,大家都学会了,竞争对手就会增多,会不会影响利润?李红冰笑笑,有竞争才有进步,况且,这社会是进步的,封闭只会导致退步。只有自身不断创新,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这个道她早在现代五年闯荡社会的经历中已经学会了。

    正厅的摆设庄重典雅,一袭江南人家的牡丹花样的珠帘,一副梨木桌椅,按主次分别摆放,东西角各有一个景泰蓝的陶瓷长颈花瓶,上面分别插着刚折下

章节目录

福气安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rouwenwu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rouwenwu并收藏福气安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