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当即应了是,晓得这种事,孟氏一手收钱,另一手也是要替人办事的。东家愿意一手把持此事也好,免得她们这些人回头担了什么干系。
这件事便即揭过,此后便也再没有人持孟氏写的条子去锦官坊了。
忠勇伯府这边,石咏则带了石喻,亲自来寻暂住在富达礼书房外头隔间里的石宏武。
富达礼引着这兄弟二人进府来见石宏武,庆德闻讯,便也亲自来劝石喻,想让石喻也答应孟家提出的条件。
石咏见了,赶紧对富达礼与庆德说:“这事儿事关我二弟本人的切身利益,要不还是先让他们父子先好生谈一谈,咱们再问也不迟。”说着向富达礼使眼色,口中一面说着:“喻哥儿也算是长大了,这不马上就成丁了。二伯早先说的我都转告他了,他自然知道分寸……”说着,石咏就去扶庆德的胳膊。
他和富达礼两人,一左一右,两人一起将庆德从外书房给“扶”了出去,留下石宏武与石喻父子独自在富达礼的外书房里。
石宏武见了石喻,面上没有什么,心里却感慨万千。早年他离家的时候,石喻不过是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待到那么多年再回归的时候,石喻已经是个十岁的少年。石喻的整个童年里,他都只是作为一个“木牌牌”存在着,石喻的教养与成长,他完全缺了席。
可石喻依旧成了让他骄傲无比的儿子。
此时的石喻,神色镇定,冲石宏武行过礼之后,平静地开口:“大哥将孟家那里的意思都说与我知道了。我有个想法,想说与父亲知晓,盼父亲能成全……”
待石宏武与石喻一道,从富达礼的书房出来的时候,石咏见弟弟依旧面色平静,然而石宏武却双眼发红,显是心潮起伏,激动了一阵。
“和离?”
所有人听到消息之后都很震惊。但是最为吃惊的,反而是庆德。他压根儿理解不了侄儿石喻的这个选择:在这世上,一个女人若是没有了夫家,难道回娘家受人白眼么?
“不,二伯,不是的!”石喻猜到了庆德的困惑,连忙道,“我娘和父亲和离之后,由我奉养,不回王家。”他早已将这个提议与王氏商量过,王氏这么多年都苦熬过来了,绝无再嫁旁人的念头,因此石喻决意要自己侍奉母亲,为她养老送终。
石咏也在一旁点头,道:“我娘自然也乐意同喻哥儿娘住在一处。”
庆德瞬间便想明白了:“原来竟是这个理儿。这样一来,孟家那边便没什么话说了。喻哥儿依旧是宏武的长子,而唯哥儿娘依旧是正室……”他突然想到,只不过好像不能算是元配。
但王氏与石喻这里已经让了一大步,孟家那里,想必能够满意。庆德便不再多说什么了,点着头说:“这感情好!麻烦便解决了,两下里皆大欢喜……”
石宏武满怀幽怨地看了庆德一眼,他怕是永生永世也忘不了长子适才与自己说话的神情:他确实是对不起喻哥儿娘儿俩,可这一对母子,竟然也大胆地提出,他们也再不需要他了——王氏再也不需要依附于这个名存实亡的丈夫,石喻日后也只需要礼节xing地应付应付自己这个父亲。
可是,这世上,谁又是非得和谁一辈子在一处的呢?
石喻护着自己的娘,宁愿母亲和离,也不给人做小。这在外人看来,无可奈何之余,更带了些傻气。但是看在石宏武眼里,却越发生出愧疚。
他们母子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这么多,而他又何尝为他们母子做过什么?
当下双方议定了“和离”的安排与细节。因为只是王氏与石宏武和离,所以整个过程孟家不需出面,只是石家和王家的事儿。但是因为王子腾不在京,王氏最近的亲眷就只有两个姐姐。最后石咏提议了从荣府或是薛家请一位过来做中人,但是荣府贾政不在家,薛家亦没有长辈,两家能过来的也只是小辈,最终富达礼又提议请了石家所在的佐领梁志国,和石咏的姻亲长辈,亦任着正白旗佐领的白柱,一起过来做见证。
两下里说妥了之后,石喻便翩然先告辞而去,仿佛如释重负
这件事便即揭过,此后便也再没有人持孟氏写的条子去锦官坊了。
忠勇伯府这边,石咏则带了石喻,亲自来寻暂住在富达礼书房外头隔间里的石宏武。
富达礼引着这兄弟二人进府来见石宏武,庆德闻讯,便也亲自来劝石喻,想让石喻也答应孟家提出的条件。
石咏见了,赶紧对富达礼与庆德说:“这事儿事关我二弟本人的切身利益,要不还是先让他们父子先好生谈一谈,咱们再问也不迟。”说着向富达礼使眼色,口中一面说着:“喻哥儿也算是长大了,这不马上就成丁了。二伯早先说的我都转告他了,他自然知道分寸……”说着,石咏就去扶庆德的胳膊。
他和富达礼两人,一左一右,两人一起将庆德从外书房给“扶”了出去,留下石宏武与石喻父子独自在富达礼的外书房里。
石宏武见了石喻,面上没有什么,心里却感慨万千。早年他离家的时候,石喻不过是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待到那么多年再回归的时候,石喻已经是个十岁的少年。石喻的整个童年里,他都只是作为一个“木牌牌”存在着,石喻的教养与成长,他完全缺了席。
可石喻依旧成了让他骄傲无比的儿子。
此时的石喻,神色镇定,冲石宏武行过礼之后,平静地开口:“大哥将孟家那里的意思都说与我知道了。我有个想法,想说与父亲知晓,盼父亲能成全……”
待石宏武与石喻一道,从富达礼的书房出来的时候,石咏见弟弟依旧面色平静,然而石宏武却双眼发红,显是心潮起伏,激动了一阵。
“和离?”
所有人听到消息之后都很震惊。但是最为吃惊的,反而是庆德。他压根儿理解不了侄儿石喻的这个选择:在这世上,一个女人若是没有了夫家,难道回娘家受人白眼么?
“不,二伯,不是的!”石喻猜到了庆德的困惑,连忙道,“我娘和父亲和离之后,由我奉养,不回王家。”他早已将这个提议与王氏商量过,王氏这么多年都苦熬过来了,绝无再嫁旁人的念头,因此石喻决意要自己侍奉母亲,为她养老送终。
石咏也在一旁点头,道:“我娘自然也乐意同喻哥儿娘住在一处。”
庆德瞬间便想明白了:“原来竟是这个理儿。这样一来,孟家那边便没什么话说了。喻哥儿依旧是宏武的长子,而唯哥儿娘依旧是正室……”他突然想到,只不过好像不能算是元配。
但王氏与石喻这里已经让了一大步,孟家那里,想必能够满意。庆德便不再多说什么了,点着头说:“这感情好!麻烦便解决了,两下里皆大欢喜……”
石宏武满怀幽怨地看了庆德一眼,他怕是永生永世也忘不了长子适才与自己说话的神情:他确实是对不起喻哥儿娘儿俩,可这一对母子,竟然也大胆地提出,他们也再不需要他了——王氏再也不需要依附于这个名存实亡的丈夫,石喻日后也只需要礼节xing地应付应付自己这个父亲。
可是,这世上,谁又是非得和谁一辈子在一处的呢?
石喻护着自己的娘,宁愿母亲和离,也不给人做小。这在外人看来,无可奈何之余,更带了些傻气。但是看在石宏武眼里,却越发生出愧疚。
他们母子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这么多,而他又何尝为他们母子做过什么?
当下双方议定了“和离”的安排与细节。因为只是王氏与石宏武和离,所以整个过程孟家不需出面,只是石家和王家的事儿。但是因为王子腾不在京,王氏最近的亲眷就只有两个姐姐。最后石咏提议了从荣府或是薛家请一位过来做中人,但是荣府贾政不在家,薛家亦没有长辈,两家能过来的也只是小辈,最终富达礼又提议请了石家所在的佐领梁志国,和石咏的姻亲长辈,亦任着正白旗佐领的白柱,一起过来做见证。
两下里说妥了之后,石喻便翩然先告辞而去,仿佛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