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安排定要取消了。”

    郭守业呵呵笑道:“那是自然。”

    又道:“老太太费心了。”

    方瀚海道:“老太太爱护晚辈。当日与织女言谈投契的很!”

    郭守业心中很是怀疑他的话,却也不会煞风景点出。

    众人见他们一派和睦相处的样子,都知方郭结亲已成定局了。

    方初对诸葛鸿的安排虽高兴,却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他惦记着去伊人坊找清哑呢,于是和众人虚应一番,就要率先离开。

    这时,牛二子弟弟牛三子一溜烟跑来了。

    方初问:“什么事?”

    牛三子扫了一眼周围,没吱声,而是扯着他衣袖,示意他弯腰低头,然后凑近他低声说了一番话。

    方初听了神色不变,却对众人抱拳笑道:“在下先走一步。”

    沈寒冰不知从哪钻出来,和他并肩而行。

    方初瞅他一眼,忍住没吭声。

    沈寒冰却闲闲地道:“瞧你这点出息!这时候还担心我跟你抢媳fu。”

    方初心道:“蠢材!我是嫌你碍眼!”

    面上却没同他啰嗦,想起三子说的事,他心急的很,脚步加快。

    身后,韩希夷瞧着他们的背影,脚下不受控制地也跟上去了。

    伊人坊今日开张,各家女眷都来捧场。那是不用说;便是不想来捧场,也禁不住新式衣服样子的吸引,要来瞧瞧。

    一大早,三旺街上香车云集。宝马汇聚。

    美人们纷至沓来,少年们也闻风而至。

    伊人坊对面的集香茶楼丝毫没受沈寒冰摔死人的影响,人客bào满,所有雅间昨日便被预定得一个不剩,没有预定的便只能在大堂里就坐了。就这还没位子呢。新添了不少桌椅,挤得水泄不通。

    不过,今日在大堂坐也有好处,可听见各路消息。

    一切只因茶楼来了许多莘莘学子,都是冲清哑来的。

    清哑请赐牌坊的事传出了,文人们反响很大。

    霞照繁荣堪比州府,人口、税收超过上等县城,其他相应配备也齐全。比如县学,就有两百学生就读。如郭勤就学的****堂之类的蒙学馆更是好多,大多都是准备上京赶考的学子们举办的。

    大凡少年人热情冲动。最容易激发血气之勇;他又念了些先贤的文章,学了些齐家治国的道理,对忠孝节义自有一番见解,因此得知清哑请赐牌坊的事——只是一个消息,清哑如何自请的内容一概不知——先觉荒谬不可思议,细想便觉忿忿不平了。

    许多人都觉得织女在沽名钓誉,与那些含辛茹苦、几十年如一日守节的节fu们争抢,实在太让人失望;况且,她先后几次退亲,又被掳劫失踪数日。虽令人同情,哪里还有名节可言。

    朝廷若真赐牌坊给她,将是对忠孝节义的践踏!

    这些人中,有个叫余辅的。尤其不耻。

    余辅是秀才,原和贾秀才是同窗。

    他深为贾秀才之死不值,细数起来,此事和郭织女大有干连;再者,江明辉之死也和郭织女脱不了干系;方初更为了郭织女断手出族;夏流星那样有才情的贵公子,也因为郭织女家破人亡。落个流放下场;还有风流才子韩希夷,也因为郭织女名声受损,这郭织女真像个灾星,谁沾上都没好事——他倒不去想因清哑受惠的商家和天下百姓,可见世人多喜欢自以为是——他绝不会让她得逞!

    昨日他和一帮书生谈论此事,内中有人道,如今朝廷上下和士林学儒都在议论此事,郭织女再有功,也不能堵天下悠悠众口,若有人敢阻止他们谏言,下手bi迫陷害,郭织女将因此名声扫地。

    众人都道有理,再者都怀一腔热血,岂会害怕!

    是以,他们商议后,将人分成三拨:一拨是身上有功名的,去县衙找关县令陈述学子们对此事的意见;一拨口齿伶俐的,今日一大早来到集香茶楼,找机会引郭织女来,劝她收回请建牌坊的念头;还有一拨则去了市井,找城里出名的守寡节fu,要她们出面和清哑争夺这贞节烈女的名额。——此名额每个地方都有限定的!

    余辅因对清哑印象很不好,自请来茶楼。

章节目录

水乡人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乡村原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乡村原野并收藏水乡人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