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大乔为吴国太后,而因为孙绍年幼,他周瑜以大将军之身总揽朝政。

    孙绍继位张昭、孙权等人子不会答应,所以为了反击周瑜,张昭等人在孙绍继位半月之后也是在建业拥立孙权为吴王,将周瑜、孙绍等人大为叛逆。

    自此,吴国分裂,世人称孙绍为东吴王,称孙权为西吴王。

    东吴王孙绍占据吴郡、丹阳郡、会稽郡等扬州东部数郡之地,得到了周瑜、太史慈、吴汉、陶侃、顾雍、陆绩、陆文龙、刘仁轨、杜伏威、辅公祏、周泰等人的支持。

    西吴王孙权占据豫章郡、庐江郡、庐陵郡、临川郡、鄱阳郡等扬州西部数郡之地,得到了张昭、张纮、吴景、祖逖、孙承宗、桓温等人的支持。

    而孙绍在吴郡继位吴王之后,原本驻守庐江郡的太史慈和刘仁轨悍然撤兵,返回了吴郡,而孙权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连忙是派大将孙承宗率兵镇守庐江。

    第六百二十三章 黄汉升箭shè孙仲谋

    项羽手持天龙破城戟,腰悬宝甲,身穿乌金盘龙战甲,一袭大红战袍披在肩上,随风而扬。胯下踏云乌骓此时是嘶鸣了几声,不安的动了动四蹄,却是被项羽一拉缰绳,顿时就是立在了原地。

    此时项羽前方便是那吴国都城建业,不过此时的建业城却是残破不已,城墙之上充满了刀兵留下的痕迹。而在建业城外,项羽身后,则是足足五万人之多的楚军步卒,在建业城外摆开阵势,人人手持刀qiāng,目光坚毅。

    一月之前,项羽得知吴国分裂,孙绍与孙权二人都是称王,当即知道诸葛亮所说的机会到了,因此就是率领麾下大军从江夏而出,以文聘统率的楚国水军为先锋,先行拿下了庐江郡,而在孙权命令之下负责镇守庐江郡的孙承宗在匆忙之下如何能够抵挡楚军兵锋,当即是被项羽率领的楚军大败,孙承宗若非是麾下亲卫死命保护,早就是将命丢在庐江了。

    不过虽说孙承宗是逃回了建业,但是也将楚军引到了建业,在孙承宗回到建业仅仅三日之后,项羽便是率领麾下大军兵临建业城,以五万大军将建业城给团团围住。

    扬州与北方诸州不同,扬州的百姓大多是被世家所掌控,所以吴国虽然建国多年,但是麾下兵马加起来还不到十万人。而且加上孙绍与孙权分裂了整个吴国,统率吴国大部分兵马的孙策旧部又是带走了不少的兵马,所以在项羽兵临建业城的时候整个建业城只有一万多的兵马可用。

    不过好在兵马虽说不多,但是能将不少,建业城中的孙承宗、祖逖、桓温等都是知兵之人,也正是在这几人的指挥指挥建业城才能是在项羽的狂暴攻势之下支撑半月之久。

    不过这半月激战,建业城早就是千疮百孔,城内一万大军也是折损大半,此时还能有着战力的不过两三千人而已。

    但是哪怕只剩下了两三千人,孙权等人也没有投降的打算,刚刚坐上吴王位置的孙权怎会容许自己刚刚登极王位就是沦为阶下囚,而且孙权也知道建业城破了,自己也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别的不说,就算项羽会放过自己,项羽手下的人也不会让自己好活的。

    所以在今日,建业城的生死存亡之际,孙权虽说没有习练多少武艺,但是却是亲自登上了建业城墙,向西吴军将士表明自己与建业城同在的决心。

    而孙权的这一举动也是有些成效,至少在这孙权亲自登上城楼之后,那西吴军将士的士气就是居高不下,再无前几日那死气沉沉的模样。

    殊不知孙权此时却是在身旁潘璋的搀扶之下才能是站立在城楼之上,没办法,建业城外的那名南楚霸王给孙权带来的压力太大了。孙权虽说夺了自己侄子孙绍的王位i,但是孙权对于自己的大兄孙策那也是景仰至极,曾经孙权一直是以为孙策就是天下第一强者,知道之后陆文龙横空杀出,击败孙策夺得吴国第一猛将的称号之后孙权的这个想法才是慢慢消失。

    不过尽管如此,孙权此生最敬佩的人就是他大兄孙策,哪怕是孙坚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都没有孙策的高。可是孙策

章节目录

三国之召唤传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段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段麒并收藏三国之召唤传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