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从带着寒意和湿气的暮色里走出来鼓掌的人,竟是刘三刀。
刘三刀早就在边上听了半晌,也看了不少时候。
他鼓掌,没别的,自然只是为苏妙珍的敬业精神而感动。
他最近灵感越发地匮乏,在这宫墙边上抽烟发呆,打算拒绝商略让他继续待在剧组帮忙的挽留,直接回家好好整理心情,开始投入新一轮的工作。
哪儿知道这么巧,苏妙珍正好在这儿找感觉,她的认真和执着打动了他。
他不得不为苏妙珍鼓掌,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要知道,他可是为了江郎才尽,找不到题材而颓废了将近数个月,可苏妙珍却好似从来没有任何低迷的状态,她永远如此认真。
两相对比,刘三刀的心情也好像是拨开了迷雾,重见天日。
一个小女子都能做到的事情,他凭什么不能做到并克服呢?要知道,苏妙珍之前黑料缠身,找不到戏拍,几乎一贫如洗,这都是他没有经历过的困境。
只不过暂时写不出东西来,没什么可怕的。
“走,请你喝两杯。”他发出了真挚的邀请,“以我的专业,说不定可以给你出出主意。”
他真挚,但又谦虚。从这约莫一个小时的观察中,他发现苏妙珍每一次表演的层次都有着细微的不同,展现出野性,柔情,冷然,多种气质糅杂的一个人物。
苏妙珍顿了好几秒钟,她没想到,上一次她主动请求刘三刀指点自己写作,却换来刘三刀的落荒而逃,这一次,他却反过来主动邀请她?
他一脸真挚,毫无虚假。
她也的确有着编写剧本的问题要向刘三刀提问,几秒钟之后,她欣然点头:“好。”
两人很快来到了H市的街头,苏妙珍对地方已经不再陌生,上次来,似乎还是卫昀带她过来吃烤串的时候,时间过得真快。
她有一瞬间的恍惚。
这一次,两个人去了一家日料店,刘三刀特别喜欢这一口,他给苏妙珍倒酒,见她不怎么吃,开口劝道:“你怎么不吃,这家生鱼片特别不错,商导也爱吃。”
苏妙珍动了动筷子,生鱼片在灯光照射下,的确薄如蝉翼,几乎透明,带着一点粉红色。
她放下了筷子:“日本的东西啊。”
刘三刀了然地点点头,真稀奇,漂亮的女明星里也有苏妙珍这样的爱国主义者,还真是——三观特别正呢。
他却并不知道,苏妙珍单纯只是看不惯她们大唐的东西,突然变成了日本的舶来品,做的还不如原本的好吃。
只是这话并不好说,她也就由着刘三刀误解下去了。
话题还是从苏妙珍开始,她把问题摆了出来,直接请教最开始的第一段公主出场方式上,她还是拿捏不好那个度,到底怎么才能洛阳纨绔一见钟情又不至于做的太用力,不跳出公主青烟的人设,她一时还在犹豫。
与其说她拿捏不好,还不如说她犹豫的成分更多一些。
喝了一点清酒,她刚把问题抛出来,刘三刀就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当局者迷,苏妙珍,你还真是应了这句话。”平生第一次跟女演员喝着清酒,吃着生鱼片,还感觉聊地挺畅快的刘三刀笑得肆意,一旦他真的从那个低迷的状态走出来,他又成了那个挥斥方遒的,充斥着自信的金牌编剧刘三刀了。
他只是稍作点拨:“这种一见钟情,只能从人物设定上入手了。你先想想男主角王安的人物设定和他在整本书里做的几件大事。”
“他真的只是一个纨绔而已吗?”
☆、第 102 章
苏妙珍沉吟起来, 的确,王安表面是个洛阳城的纨绔,看起来一事无成, 但是几件事情上, 都体现了他长远眼光和果决, 假以时日, 他不会是池中之物,当然,剧本的最后,也体现了这一点。
这样一个人, 只不过是“钗在匣中待时飞”罢了。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 他又会对谁一见钟情呢?
看见苏妙珍似乎有所得, 只差那最后一点点, 就能戳破那层纸, 刘三刀最后又加了一把火:“在我看来,王安是一个英雄,他内心追求的,全都是英雄式的开始,过程和结局。”
英雄。
这个词, 从苏妙珍的耳朵传到了脑海里, 像是一颗倏然爆亮的流星,眼看着就要划过去。
但,她伸出了手,然后, 抓住了这颗夜行闪耀的流星。
她想到了,她想到该怎么塑造女主的第一次出场,才能让铜镜里的男主一见难忘了。
该死的英雄。
做演员每次都是这种攻克难题的时候,才让苏妙珍最有成就感,她一时也笑出了声来:“真的要谢谢你,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两个人都心情不错。
话题就打开了不少,苏妙珍也就说起了编剧方面的不少疑问,她最近的确在尝试着编写自己的剧本,只是苦无头绪。
刘三刀一听到编剧方面的疑问,本来是不大乐意的:“我还是那句话,你为什么不去请教你的编剧朋友,唐客?他比我更厉害。”
苏妙珍笑得有点厉害,原来刘三刀的心结在这里:“其实唐客他,算不上一个正经的编剧。”
刘三刀不信,他摇了摇酒杯:“那他是怎么写出《甄妃传》的?”
苏妙珍也正色回答他:“妙手偶得之。我从不说谎。他的写作水平只能称为刚入门
刘三刀早就在边上听了半晌,也看了不少时候。
他鼓掌,没别的,自然只是为苏妙珍的敬业精神而感动。
他最近灵感越发地匮乏,在这宫墙边上抽烟发呆,打算拒绝商略让他继续待在剧组帮忙的挽留,直接回家好好整理心情,开始投入新一轮的工作。
哪儿知道这么巧,苏妙珍正好在这儿找感觉,她的认真和执着打动了他。
他不得不为苏妙珍鼓掌,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要知道,他可是为了江郎才尽,找不到题材而颓废了将近数个月,可苏妙珍却好似从来没有任何低迷的状态,她永远如此认真。
两相对比,刘三刀的心情也好像是拨开了迷雾,重见天日。
一个小女子都能做到的事情,他凭什么不能做到并克服呢?要知道,苏妙珍之前黑料缠身,找不到戏拍,几乎一贫如洗,这都是他没有经历过的困境。
只不过暂时写不出东西来,没什么可怕的。
“走,请你喝两杯。”他发出了真挚的邀请,“以我的专业,说不定可以给你出出主意。”
他真挚,但又谦虚。从这约莫一个小时的观察中,他发现苏妙珍每一次表演的层次都有着细微的不同,展现出野性,柔情,冷然,多种气质糅杂的一个人物。
苏妙珍顿了好几秒钟,她没想到,上一次她主动请求刘三刀指点自己写作,却换来刘三刀的落荒而逃,这一次,他却反过来主动邀请她?
他一脸真挚,毫无虚假。
她也的确有着编写剧本的问题要向刘三刀提问,几秒钟之后,她欣然点头:“好。”
两人很快来到了H市的街头,苏妙珍对地方已经不再陌生,上次来,似乎还是卫昀带她过来吃烤串的时候,时间过得真快。
她有一瞬间的恍惚。
这一次,两个人去了一家日料店,刘三刀特别喜欢这一口,他给苏妙珍倒酒,见她不怎么吃,开口劝道:“你怎么不吃,这家生鱼片特别不错,商导也爱吃。”
苏妙珍动了动筷子,生鱼片在灯光照射下,的确薄如蝉翼,几乎透明,带着一点粉红色。
她放下了筷子:“日本的东西啊。”
刘三刀了然地点点头,真稀奇,漂亮的女明星里也有苏妙珍这样的爱国主义者,还真是——三观特别正呢。
他却并不知道,苏妙珍单纯只是看不惯她们大唐的东西,突然变成了日本的舶来品,做的还不如原本的好吃。
只是这话并不好说,她也就由着刘三刀误解下去了。
话题还是从苏妙珍开始,她把问题摆了出来,直接请教最开始的第一段公主出场方式上,她还是拿捏不好那个度,到底怎么才能洛阳纨绔一见钟情又不至于做的太用力,不跳出公主青烟的人设,她一时还在犹豫。
与其说她拿捏不好,还不如说她犹豫的成分更多一些。
喝了一点清酒,她刚把问题抛出来,刘三刀就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当局者迷,苏妙珍,你还真是应了这句话。”平生第一次跟女演员喝着清酒,吃着生鱼片,还感觉聊地挺畅快的刘三刀笑得肆意,一旦他真的从那个低迷的状态走出来,他又成了那个挥斥方遒的,充斥着自信的金牌编剧刘三刀了。
他只是稍作点拨:“这种一见钟情,只能从人物设定上入手了。你先想想男主角王安的人物设定和他在整本书里做的几件大事。”
“他真的只是一个纨绔而已吗?”
☆、第 102 章
苏妙珍沉吟起来, 的确,王安表面是个洛阳城的纨绔,看起来一事无成, 但是几件事情上, 都体现了他长远眼光和果决, 假以时日, 他不会是池中之物,当然,剧本的最后,也体现了这一点。
这样一个人, 只不过是“钗在匣中待时飞”罢了。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 他又会对谁一见钟情呢?
看见苏妙珍似乎有所得, 只差那最后一点点, 就能戳破那层纸, 刘三刀最后又加了一把火:“在我看来,王安是一个英雄,他内心追求的,全都是英雄式的开始,过程和结局。”
英雄。
这个词, 从苏妙珍的耳朵传到了脑海里, 像是一颗倏然爆亮的流星,眼看着就要划过去。
但,她伸出了手,然后, 抓住了这颗夜行闪耀的流星。
她想到了,她想到该怎么塑造女主的第一次出场,才能让铜镜里的男主一见难忘了。
该死的英雄。
做演员每次都是这种攻克难题的时候,才让苏妙珍最有成就感,她一时也笑出了声来:“真的要谢谢你,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两个人都心情不错。
话题就打开了不少,苏妙珍也就说起了编剧方面的不少疑问,她最近的确在尝试着编写自己的剧本,只是苦无头绪。
刘三刀一听到编剧方面的疑问,本来是不大乐意的:“我还是那句话,你为什么不去请教你的编剧朋友,唐客?他比我更厉害。”
苏妙珍笑得有点厉害,原来刘三刀的心结在这里:“其实唐客他,算不上一个正经的编剧。”
刘三刀不信,他摇了摇酒杯:“那他是怎么写出《甄妃传》的?”
苏妙珍也正色回答他:“妙手偶得之。我从不说谎。他的写作水平只能称为刚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