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稽处背后,还有一个军稽处”

    “嗯,准确的说,飞虎密谍背后,还有个飞龙密谍。”

    李闲看着叶怀袖认真道:“现在的军稽处是明面上的力量,我打算让谢映登接手。你一个女子总这样辛苦也不行,军稽处要盯着燕云寨上下,事情太多太杂。暗中的力量只需盯着军稽处就好,单这一件事却也不是谁都能做的,我打算交给你。”

    “行”

    叶怀袖没有丝毫犹豫,只是有些好奇的问道:“我想知道,我的上一任飞龙密谍的首领是谁,谁能让你如此信任”

    李闲看着他,理所当然的回答道:“自然是我自己,你以为还有谁”

    叶怀袖笑了笑,眼神明亮。

    她笑的很美,其中的含义也有些复杂,有得意,有骄傲,有释然,有欣喜,总之这笑容代表着的意思便是她很开心,真的很开心,没有因为李闲将她的军稽处大档头位置转给谢映登而有什么怨气,丝毫都没有。

    她笑,她骄傲,是因为李闲最后的那句话。

    飞龙密谍的上一任首领自然是李闲自己,这样一支秘密力量怎么能交给别人飞龙在李闲自己手里,才会起到督查飞虎的作用。而现在李闲将飞龙毫不犹豫的交给了叶怀袖,那么叶怀袖为什么凭什么不开心

    因为飞龙是李闲自己的,而叶怀袖,现在就是李闲的那个自己,所以……她笑着满足着,也幸福着。

    第557章 简单 太简单了

    书房里燃了檀香,窗子关着没有一丝风,婷婷袅袅的香气一开始笔直的飘起来然后消散在屋子里,这香气能安神,让人变得宁静恬淡下来。可是在这间燃了檀香的书房里,似乎气氛并不是很安详。

    李闲坐在桌案便看书,没想到面前站着的人反应有这么强烈。所以他将手里的书册放下,静静的等着他的解释。

    “臣……拒绝”

    谢映登肃然道:“臣在瓦岗寨是哨探总管,费尽心力打造的哨探营屡次和叶大档头的军稽处交手,几乎没有占到一点便宜。臣哨探营的人,最不愿意应付的便是燕云寨军稽处的密谍。”

    他看了李闲一眼继续说道:“正因为臣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所以臣知道打造一个密谍部门是件多辛苦操劳的事。密谍要调查的事情太多,军情,民情,甚至朝廷官员,不仅仅是敌方军事情况,也不仅仅是敌方朝廷的政局,甚至米多少钱一斤,针线多少钱一根都要调查,琐碎繁杂,其辛苦比起朝廷的宰相来只怕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叶大档头将军稽处打造成了这天下间第一等的利器,密谍在燕云寨中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臣如何能,如何敢接手叶大档头的军稽处即便主公将军稽处强塞给臣,臣也不敢保证比叶大档头做的优秀。”

    看着面前这个骄傲倔强的汉子,李闲摆了摆手漫不经心的说道:“有件事你现在还没搞懂,军稽处不是叶大档头的军稽处,是我的。”

    他看着谢映登的脸说道:“正如你所说,军稽处太重要了些,军稽处的大档头比一任宰相还要辛苦还要累,所以我必须选一个有这个能力支撑管理军稽处的人接手,而且军稽处的大档头,在燕云寨的地位也不会比你口中说的宰相低。”

    他见谢映登的脸色微微有了变化,笑了笑说道:“正如你自己所说,做军稽处的大档头太累了些。叶大档头做的也足够出色,即便我强塞给你,你也未必比叶大档头做的好。但我就是要强塞给你,你想拒绝就拒绝”

    谢映登一怔,随即苦笑道:“臣不能。”

    “所以,你拒绝个屁”

    李闲有些懊恼道:“我说让你接手,你就接手。今天找你来谈话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简单到你只需回答一个字就好。当然,一个字的回答也有两种,一个是是,一个是不。可你没有说不的权利,你只能说是。”

    他语气缓和了一下说道:“你也知道军稽处太辛苦操劳了些,你当然也知道叶大档头是我的女人。既然你都知道,想必你也明白我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女人那么辛苦操劳所以,你就多辛苦操劳些吧。”

    谢映登怔怔的愣了片刻,随即有些无奈的说道:“臣现在才知道,做女人真好。”

    “你下辈子可以试试有多好,但这辈子你就认命吧。”

    李闲摆了摆手道:“给你十天的时间,叶大档头会将军稽处的事详细解释给你,也会将她手头上只有她掌握的秘密都交给你。十天,如果你没能将军稽处的事都了解的足够清楚,没能将摊子接过去,我就扣你一年俸禄。超一天,扣一年。我倒是很希望你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没能真正接手,那样我会省下很大一笔银子。”

    “您放心吧”

    谢映登叹了口气道:“涉及到了臣俸禄上的事,臣不得不打起精神来。若真是一辈子拿不到俸禄,臣还得拖家带口每顿都到主公府上蹭饭吃,挺麻烦的。”

    李闲嗯了一声道:“你这么一说倒确实挺麻烦的,这样吧,你若是不能尽快接手军稽处,我就让人把月娥接到府里来,至于你……门都没有”

    谢映登长长的舒了口气,郁闷道:“真的只给十天”

    “谍子从长安那边送来了消息,只怕这两日内李唐就要对王世充动兵了。已经到了九月,进了十一月天气就冷的拿不出手。李渊想把皇帝的位子坐踏实就不得不急一些,他急,我也得跟着急。李唐的大军开拔之前,你必须把军稽处的事情都接过去。这场战争算是对你能力的一个考验,我出题,你答卷,答不好你就滚回大伾山放羊养牛去吧。”

    “另外……”

    李闲吩咐道:“有件急事需要军稽处去办,比打探李唐军情的事情还要急。叶大档头正在着手安排,你去看看,能更快理解军稽处是怎么办事的。”

    “臣遵命”

    ……

    ……

    “密谍从幽州用级别最高的加急手段送来一份密报。”

    叶怀袖将手里的一张纸递给谢映登,她笑了笑说道:“这件事主公极看重,本来我是想做完了这件事再将军稽处交到你手里的,甚至打算亲自去一趟幽州。但是既然主公信得过你,让你十天之内将军稽处接过去,那这件事索性一并交给你。”

    “叶大家”

    谢映登诚挚道:“我真的从没有想过……”

    叶怀袖摆了摆手道:“有件事你现在还没清楚,不管是我管着军稽处,还是你现在接手,都不是我想或者你想的事,因为在燕云寨只有主公可以去想,咱们都不能去想。在交代你军稽处的详细之前,有一句话我希望你能铭记不忘。这句话,是军稽处之所以成立的缘故,也是军稽处存在的意义。”

    叶怀袖坐直了身子,肃然道:“一切为了主公”

    她语气严肃的解释道:“这句话你要理解清楚透彻,军稽处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主公服务,为主公排忧解难,一切为了主公。军稽处是主公的,不是燕云寨的。就算日后主公称帝建国,军稽处也不是属于朝廷的,仅仅是,也只能是属于主公自己的,你明白吗”

    她想了想说道:“换句话说,军稽处再庞大,也不是一件国器,而是主公的私器。所以军稽处的地位有些特殊,在燕云寨,军稽处和军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军方所需要的一切消息都靠着军稽处来提供,甚至还有武器装备。但军方和军稽处属于合作,没有隶属关系,甚至有些不对头。同样,文官对于军稽处来说,虽然有些制约力,但你根本就不需要去担心什么。”

    她一字一句的说道:“只要军稽处保证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主公服务,那么就可以无视除了主公之外的任何人,军方也好,文官也好,这些都不需要你去考虑如何讨好他们,咱们军稽处没义务替那些人考虑。”

    “我现在终于明白……”

    谢映登叹了口气道:“为什么瓦岗寨的哨探营从来都斗不过燕云寨的军稽处了。”

    叶怀袖笑了笑道:“军稽处在燕云寨是个特殊的存在,不管是军方还是文官都对咱们又爱又恨,这没什么,就算把那个爱字去掉,他们对军稽处只有恨都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军稽处不必对他们负责,只对主公负责。”

    谢映登点了点头道:“现在我理解,为什么主公说军稽处的大档头在燕云寨,就算是比起宰相来也没有什么不如。”

    “所以你应该骄傲自豪。”

    叶怀袖温和道:“主公既然把军稽处交给你,就是对你的信任。作为你的前任,我已经将军稽处存在的意义告诉了你,其他的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你要我给你建议的话,那我可以打一个比方。”

    她看着窗外飘落的黄叶淡淡道:“军稽处就是主公的脸面,所以不能输,因为输了,就是主公被打了脸。”

    谢映登苦笑道:“我现在已经在担心,我会不会累死,就算不累死,会不会未老先衰”

    叶怀袖笑道:“你会不会我不知道,但是我肯定不会。”

    她站起来,有些得意的说道:“因为我是个女人啊,怎么能未老先衰呢”

    ……

    ……

    军稽处便是燕王李闲的脸,军稽处不是国器是李闲手里的私器,军稽处不必在意军方文官系统的任何人任何事,军稽处的存在只有一个意义。

    这些,就是谢映登从叶怀袖手里接过来的整个军稽处。

    李闲对他的信任让他感动,可这么繁琐沉重的担子压在他肩膀上,他还是觉得有些惶恐不安,李闲出了一份试卷,他来答题,能不能答好就看接下来他要做的这件事了,这是第一题,如果做不好的话或许后面的题根本就无需去做了。

    他手上的这张纸便是试题,还是令人头疼的问答题。

    “长安使者到幽州,宣旨封罗艺为郡王,幽州大总管,罗艺欲投李唐,士信不依,父子争执,士信被囚于地牢,一同被囚者,薛万均,薛万彻。”

    纸上提供的信息就这么多,谢映登看着这张纸有些发呆。

    “真他娘的头疼啊……”

    他揉了揉眉角,转身看了看站在门口身子站得笔直的冷亦。后者站在门口,眼神飘向门外也不知道是在看什么还是在愣神。

    “咱们是不是需要走一趟幽州”

    谢映登问了冷亦一句。

    冷亦微微一怔,想起之前叶怀袖的回答方式,于是他很不负责任也很畅快的回答了一句:“您是大档头,自然是您说了算的。”

    虽然他没有笑,可谢映登总觉得他笑得很爽似的。

    在李闲的书房里,叶怀袖把弄着一对做工极精美的玉麒麟,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李闲见她笑的得意忍不住问:“想起什么好事了”

    “我在想……”

    “谢映登是不是愁得想薅头发。”

    李闲摇头笑道:“他只是还没适应军稽处大档头的位子,也不了解罗艺这个人。如果说这是我给他出的第一道题,那完全就是在送分给他。这么简单轻易的题目他若是再做不出来,那我还怎么敢把军稽处交给他答案就已经在题目里写着呢,送给他的分啊……”

    “如果他想不出来,他就是个白痴”

    谢映登真的在薅头发,纸上说罗艺和罗士信父子争执,罗士信被拿下关入地牢,可他毕竟是罗艺的独子,罗艺怎么可能真的对他怎么样罗艺既然已经打算投靠李唐,那就算是绑着也要带罗士信一块走。要想在戒备森严的罗艺府里救走罗艺的儿子,这简直与从沸腾的油锅中用手抓起一颗沉底的石子一样难。

    想到这里,愁苦的谢映登忽然眼神一亮。

    他啪的一声将纸拍在桌子上,随即轻松的笑了笑后自语道:“谢映登……如果连这么简单的题都看不出来,你就真是个白痴了。”

    “简单……哈哈太简单了”

    第558章 万一

    李闲说幽州那边的事简单之极,为了表示确实很简单,他还打了个比方,这比方让谢映登颇为无语。

    “比如你和一个良家少女私下里定下终身,而这个少女早已经和一个世家大户的少爷有了婚约,少女的老爹知道你们的事以后自然大发雷霆,老爹又抓不着你打不着你,只好一怒之下将闺女关了起来,然后迅速与世家大户定下了婚期,只等着花轿过来将闺女抬走。可是这个时候……”

    李闲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时候,老爹忽然发现那世家公子哥是个不行的。”

    “哪儿不行”

    谢映登追问了一句。

    李闲瞪了他一眼道:“反正是不行,你管他哪儿不行”

    “呃……您继续,您继续。”

    谢映登微微脸红。

    李闲继续说道:“老爹发现了世家公子哥不行,如果闺女嫁过去便会误了终身,他便念起你的好来,可他又不能拉下脸自己找你,如果这样做的话,一来被人笑话,二来让世家大户知道了肯定会没完。他不敢得罪大户,又不想误了闺女……怎么办”

    谢映登嘿嘿笑了起来道:“所以臣想明白了之后,立刻就觉得这办法妙极了。”

    “妙”

    李闲笑道:“只怕罗艺愁白了胡子才想出这么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来,若是听到你说妙,只怕会恨不得薅光了你的头发出气。本来我还想,如果这么简单轻易的事你还做不到,想不通,那我是不是在大伾山建个马场,让你去当马夫。”

    叶怀袖抿嘴笑道:“罗艺这确实也是没办法的事,他本是雄心壮志的,可局面发展到了今日他已经没能力再掺和进来,所以他只能趁着现在还有机会赶紧选择站队,他又怕站错了队,怎么办”

    “两边都站,这是很简单的事。”

    谢映登自然而然的答道。

    叶怀袖嗯了一声道:“可李唐实力太强,他现在得罪不起了。虽然在草原上的时候李世民杀了他的爱将陆十三,罗艺却已经没能力找回面子。在生死存亡,在家族兴衰面前,陆十三的事就这么揭过去两边都当做没发生过,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既然要两边站队,罗艺和罗士信就必须分开来站。罗士信和主公乃是过命的交情,早就相识。既然要分开站,那罗艺肯定是要站在李唐那边,罗士信自然要站到主公这边来。就好像主公刚才打的比方,他若是放任罗士信来投主公,他对李渊那边怎么交代所以他只好自己将罗士信关起来,然后想办法让主公知道。当然,也得想办法让李渊知道……主公在罗艺身边安插了人手,李渊自然也安插了人手,据说罗艺和罗士信父子争执起来,是在院子里,院子里……自然会有很多人看到暴怒的罗艺下令将罗士信捆绑拿下。”

    叶怀袖理了理额前发丝微笑道:“罗士信被扣在地牢里,忽然有一天被人救了出去,这就不是罗艺的问题了,李渊即便发怒,也没道理发在他罗艺身上,而是谁抢了人找谁评理去。”

    李闲站起来,走到谢映登身边说道:“所以,你这个已经和人家少女私定终身的家伙,就要立刻抓紧赶快麻利的把人救出来。世家大户那边怎么办,闺女的老爹肯定是不管了。就算大户人家说你们是j夫滛妇,和他也没有关系。”

    j夫滛妇……

    谢映登在心里重复了一遍,然后幽怨的看了李闲一眼。

    明明j夫是你……明明是你的。

    可惜,这话他绝对不敢说出来。想明白了幽州那边其实并不艰难,谢映登也就没必要亲自往幽州走这一趟。燕云寨军稽处里的密谍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人才,去偷一个时刻准备着被偷走的人,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但为了稳妥起见,谢映登还是选了冷亦带上四部的一百名精锐密谍,再加上幽州密谍的支援去将罗士信“救”出来。谢映登留下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幽州的事不过是小考,长安那边的大军动向才是大考。

    谢映登出去安排人手,李闲看着叶怀袖忽然笑了笑。

    “怎么笑得那么得意”

    叶怀袖问。

    李闲辩解道:“怎么会是得意,这笑分明是满足……”

    叶怀袖叹道:“原来你也有满足的时候。”

    “怎么能不满足呢”

    李闲认真的说道:“罗艺够意思了,不但把罗士信嫁过来,还带着薛万均,薛万彻俩陪嫁的丫头,抢一送二啊。”

    ……

    ……

    其实李闲怎么会不理解罗艺这样安排后面的深意

    罗艺是要投向长安李唐王朝的,把罗士信关起来再让李闲救走,这和掩耳盗铃其实没有多大区别,等李闲把人抢回来之后,李渊立刻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能带着罗士信一块投李唐,在李渊面前罗艺就得解释下。所以就更别指望罗士信从幽州带出些兵马来投燕云寨,那样的话李渊那边就更不好交代。可罗士信一个兵都不带着,罗艺又担心李闲不满意,以至于不重用他儿子,儿子变成了受气的小媳妇也是罗艺不愿看到的,所以只好给儿子带上薛万均,薛万彻这俩陪嫁丫头。

    说起来,罗艺这次是真的用心良苦。

    想到幽州那五千虎贲重甲,李闲心里不免为之可惜。可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的计划顺利实行,那五千虎贲终究是自己的,而且绝不会有虎贲重甲和燕云精骑两败俱伤的场面,他又将惋惜随手抛到了脑后。

    没有人知道李闲是如何计划的,他绝不会告诉任何人。这其中包括达溪长儒,张仲坚,包括叶怀袖,欧思青青,甚至包括张小狄,他都不会告诉。他偶尔会喝醉,但绝不会说醉话。他也不会说梦话,所以这个计划死死的埋藏在他心里。

    叶怀袖或许会猜到一些,但绝不会猜的透彻。

    或许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但李闲不会惋惜因此而离开的人。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从长孙无忌第一次到燕云寨的时候就开始实施,只要开始绝不会停下来。

    这计划即便顺利实施,也会死不少人。

    但相对于战场上厮杀死的人要少得多的多,相比之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冷亦带着一百精挑细选出来的密谍赶往幽州,谢映登忙着熟悉军稽处。李闲则又在钓鱼,而且钓的很欺负鱼……

    那条有着淡金色鱼鳞的锦鲤被他放在一个大水桶里,先是饿了一天,然后他让人将大水桶抬着放在院子里,他坐在躺椅上,在鱼钩上挂好鱼饵放进水桶里,饿坏了的锦鲤不多时就来咬钩,李闲把它钓起来然后丢回水桶里,再钓起来再丢回水桶里,直到那锦鲤被玩的筋疲力尽,憋屈的死在水桶里他才停下来。

    “经过反复论证,钓鱼钓到死,只要鱼是饿着的,只要鱼没有别的选择,它还是会咬钩。”

    他论证出来的事有些无聊,可其中包含的深意只怕也没几个人看得出来。

    钓鱼钓到鱼死,鱼死是结果,钓是过程。

    幽州城算是大隋北方门户,从幽州往北走不了多久就是燕山山脉,出了燕山,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有的是狼,幽州城里也有的是打狼的好猎人。曾经罗艺是大隋北方门户的那一道铁闸,狼爪子狼牙再锋利,也休想撼动这铁闸分毫。相反,一不小心就会被这铁闸砸死碾烂。

    大隋已经完了,江山等着新的主人来主宰。曾经罗艺以为自己有机会成为这个新主人,可几年拼争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这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看起来美的一塌糊涂,真要去争取的时候才会发现根本就拿不到。

    在幽州大总管府邸后院有地牢,这是幽州军中人尽皆知的事。那些触犯了大将军军律的将领,往往都是先被拿入地牢审问,然后定罪,该关的关该杀的杀。

    可如今这偌大的地牢中,只关着三个人。

    这地牢虽然阴暗却并不潮湿,而且极干净,显然不久前刚刚打扫过,本来潮湿的地方洒上了白灰又扫掉。最大的那间地牢里地上的稻草和发霉的被褥早就丢了出去,靠墙的位置上摆着一张床,简单的家具也全都齐备。被褥是新的,每天都会有专人拿出去晒。从来没有打开过的天窗也开着,有一缕阳光洒进来。

    罗士信坐在椅子上,看着那只有一条缝隙的窗户怔怔出神。

    “士信,在想什么”

    身穿锦衣王袍的罗艺放下酒杯问道。

    罗士信摇了摇头,收回思绪苦笑着说道:“如果安之猜不透父亲您的苦心安排,他根本就不派人来救我出去,那怎么办”

    罗艺摆了摆手道:“你以为那小子是个白痴”

    他将酒杯端起来一饮而尽,有些感慨的说道:“我不担心他猜不到,我担心的是他和李渊谁先猜到。李老妪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心中的城府深不见底。如果李老妪先猜出来立刻派人来将你保出来,那才无计可施。”

    “父亲……”

    罗士信顿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是安之窦建德,杜伏威,王世充您都不选,为什么选的是李闲他和李家的关系您也清楚,为什么偏偏让我去找他我投了他,和投了长安归根结底也没有什么区别。投来投去,还不是一个李家”

    “窦建德,杜伏威,王世充……根本不值一提。涿郡连年战祸太疲敝,养活五千虎贲重甲已经捉襟见肘,八万劲卒却要分守各处,能用之兵不足三万,若是为父手里有十万人马就能平了窦建德至于王世充,杜伏威,一个实力不济,一个没有世家支持,不必放在眼里。”

    “李闲……”

    罗艺如老狐狸一般笑了笑,得意的说道:“万一……我是说万一他不认命,李家岂不是要被他折腾的翻了天你投李闲……为父赌的就是那个万一。”

    第559章 不称的根本理由

    自从李闲占了黎阳夺了十万大军,一座大粮仓,一个战略要地,东平郡巨野泽内的演武院便多了一个议题。学员们每次说起这个都会争论的面红耳赤,甚至还有赤膊上阵大打出手的时候。就燕王殿下这次奇袭成功,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观点有四种,每种观点好像都有些道理。

    第一个观点,燕王之所以能奇袭黎阳得手,没有任何其他的因素,只因为他是燕王,换了天下任何一人都绝做不到这点。当今天下那些名将,包括已经名噪天下的大唐皇帝次子李世民,还有李世民手下的李靖,韩世鄂这些名将都算上,谁也做不到。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支持。

    第二个观点,燕王之所以能奇袭黎阳得手,是因为前期的准备已经很充分了,密谍和燕王的亲卫青衫刀客秘密进了城,以那五百人的战力,再加上张亮做内应,杀王伯当并不难。所以,只要准备充分,奇袭黎阳也不是什么难如登天的事。换做别的名将,未必就做不到。持这个观点的学员被人驳斥的体无完肤,只一点就让他们哑口无言。

    如果不是燕王,哪里来的军稽处,哪里来的青衫刀客,哪里来的燕云精骑,哪里来的内应张亮

    还准备齐全,如果不是燕王,换做其他人能准备出这些人

    第三个观点比较偏激,有人说奇袭黎阳之所以得手,是因为王伯当太蠢,毫无防备,黎阳那么一座重镇怎么能轻易放进去那么多密谍如果他将黎阳城防御的如铁桶一般,不管是谁也别想奇袭黎阳城。只要足够小心,足够稳妥,燕王根本没机会。

    持这个观点的学员直接被教员铁獠狼一拳打歪了鼻子,他流着血懊恼问为什么打我。铁獠狼一本正经的说道:“如果你防御的铁桶一样,我怎么可能打的到你”

    那学员道:“您这是突然袭击,完全毫无征兆如果您给我防御的时间,我绝对能防得住这一拳”

    铁獠狼讥讽道:“什么叫奇袭给你准备时间,告诉你我要打你,甚至告诉你我要打歪了你的鼻子,还叫奇袭老子真他娘的想不明白你这样的白痴是怎么考进演武院的,既然老子想不明白,所以你就立刻给我滚蛋”

    那学员一怔,羞愧的无地自容。羞愧也没用,他成了演武院第一个被开除的学员,不但开除出演武院,甚至剥了军籍,发了一笔银子爱去哪儿去哪儿。对于这样的白痴,燕云寨的人甚至不担心他会去投燕云寨的敌人。

    至于有个学员战战兢兢的将第四个观点说出来的时候,即便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即便他已经做出了防御的姿势,但还是被险些吐沫淹死。

    他说,燕王突袭黎阳城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很大成功因素……运气。

    运气你他娘的,吐沫如滔天洪水吐过来。

    演武院是个公平的,开放的,自由的,可以随便阐述自己观点的地方,无论你说的对与错都不会有人讥讽你,耻笑你,更不会因为你说错了而驱赶你。演武院的教员们,包括院长达溪长儒都是温文尔雅的人,他们会耐心的和你讲道理,绝不会用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嗯,是的,演武院就是这样让人向往的地方,处处绽放着光明。

    李闲在黎阳并不知道演武院中有这么热闹的事,如果他知道一定会笑的很开心。他带兵在黎阳驻扎,就好像一柄在王世充和李渊身边的出了鞘的锋利刀子,谁也不知道他打算砍谁一刀。

    李渊就因为李闲屯兵黎阳,迟迟没有下决心发兵攻打王世充。长孙无忌还没有回来,他不确定李闲到底是什么态度。虽然他手里掌握着一张他觉得能控制李闲的牌,但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他不想摊牌。所以,现在他需要李闲表态,只要李闲接下来那张圣旨,他就能安心发兵剿灭王世充。

    他在等消息,所以东征的领兵之人也迟迟没有选定。他一时不定下来,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就都有些不踏实。

    长安,是李建成打下来的。

    如果东都洛阳再是太子打下来的,那么某些人也就要死心了。再大的军功,也比不过打下大隋的两座都城。再拼命,杀敌再多,也比不得这两座雄城的分量重。所以,李家人都很急。

    李闲不急。

    他从不认为先下手为强是唯一的制胜手段,后下手的人……往往是因为准备更充分。

    在黎阳的第二个月才开头,李闲就等来了一个好消息。过了三天,李闲等来了第二个好消息。

    ……

    ……

    在黎阳太守府后院有一片特意开出来的平整空地,土地已经夯实,方圆大概三十米上下,这是一个小小的演武场。从杨玄感据黎阳反叛之后,第一任黎阳太守是元务本,这个县城小吏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可要领着黎阳三万多守军,无论如何他也得表现出些武将的气概来,虽然他手无缚鸡之力,但样子还是做的极到位。

    元务本出则穿甲佩刀,扮雄武装豪迈每天好不辛苦,最辛苦的却是他在太守府的后园开出块平地,每天都要抽空在这练几下,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元务本之后,黎阳几易其主。但不管是谁住进这宅子里,都喜欢后园那活水池子,也喜欢这块平整的小演武场。

    在演武场靠北面一侧,一拉溜立着九个靶子。靶子有磨盘大小,最中间位置上是个拳头大小的红心。

    李闲在七十步外站住,舒展了几下筋骨,然后将箭壶挂在腰畔触手可及的位置上,将那张看着就让人有些眼晕的铁胎弓抓起来。七十步距离,射固定的靶子对于李闲来说没有一点难度可言。

    他缓缓吸了口气,然后抽出第一支破甲锥。

    双臂较力,那铁胎弓渐渐的被他拉着弯了下去。弓弦绷直,随着他猛的松开手指,那破甲锥电一样激射而出。在半空中划出一道笔直的轨迹,破甲锥噗的一声正中第一个靶子的红心中央。随着第一箭出手,李闲开始向后大步倒退,一边向后跳跃奔跑一边发箭,破甲锥连珠而出,噗噗噗的声音不绝于耳。

    李闲向后退了三十步,一共射出了十八箭。

    每个靶子的红心处,都有两支羽箭。

    “好燕王射艺,神乎其技”

    就在他收起铁胎弓的时候,有人在不远处大声赞叹了一句。

    听声音就知道是谁来了,李闲随手将铁胎弓和箭壶抛给身边的亲卫,接过来毛巾擦了擦手笑道:“辅机今日怎么得空到孤这来,莫不是又馋了酒”

    长孙无忌笑道:“这天下间没几个我这样厚脸皮的宣旨钦差,殿下不肯接旨,我就不走在这耗着,说起来已经丢进了我大唐皇帝陛下的脸。可我若是无功而返,只怕陛下会下旨让人用大棒横刀迎接我。燕王您一时不给我这个做臣子的一个回去不挨骂不挨打的答复,我也只能隔三差五的来您府上蹭酒喝。”

    “别提你那宣旨钦差的身份。”

    李闲瞪了他一眼道:“就因为大唐皇帝陛下那张圣旨,你知道孤手下那些人一个个什么态度他们对大唐皇帝不敬,便是对孤不敬,可也有句话说法不责众,孤总不能将所有将领都拉出去砍了脑袋,谁替孤去征战啊”

    “燕王殿下何必装糊涂……”

    长孙无忌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他见李闲挥手示意亲兵们离开,索性直截了当的说道:“陛下派人来向我问责了,问为什么还没有回去复旨。我大慈大悲的燕王殿下,您就不能普渡一回众生徐元朗接了旨,罗艺也接了旨,王须拔也接了旨,就连燕山外的刘季真都接了旨,往各处宣旨的,跑幽州的人家都回了长安,我却还没回去……您慈悲,行行好”

    李闲在石凳上坐下来,微笑着说道:“你说孤装糊涂,你何尝不是在装糊涂孤就算应了,可孤手下那些虎狼怎么说服将燕王做赵王,陛下这决定……”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长孙无忌自然明白。

    “我一直在考虑一件事,可这事我这个做臣子的想了也是白想。不过是为我主分忧,也为燕王您分忧。”

    “说来听听。”

    “陛下高瞻远瞩,旨意如此,我鲁钝不明,也不必明了,因为我只是个宣旨的。可燕王您不接旨,陛下拿您没办法,拿我可有办法。所以我就想,如何让陛下满意,您也满意”

    “直接说,孤没空听故事。”

    “呃……殿下不接旨总得有个不接旨的理由吧,不然陛下那里怎么下的来台我替殿下您想了一个,不如殿下上一份奏折,就说殿下无功不敢受爵,为陛下计,封王之事有欠考虑。所以赵王之爵,您是断然不会接受的。”

    “不错,继续。”

    “可您什么都不要,陛下如何安心所以您必须得要,既然不要爵位,那便要个官位,河南道大总管……如何”

    “好”

    李闲语气平淡的说了一个字。

    长孙无忌压低声音道:“我今天的话,若是传到陛下耳朵里,那我这重罪就算是领上了,所以还望燕王殿下保密。”

    “你放心,不该说的时候孤肯定不会说,该说的时候,孤也不会瞒着。”

    “唉……”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我是不是还得说谢谢您”

    “别客气……大唐皇帝陛下还没定谁征讨王世充”

    “定了,是秦王殿下统兵。”

    “哦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李闲笑了笑,眼神越发的明亮起来。李渊……你这是要做什么,祸害两个儿子上了瘾么如果是太子李建成领兵,那李世民那点心思也就别想了,那是李渊的态度,是保太子的态度。可李渊却派李世民领兵,这态度就变得模糊起来。模糊,对李世民来说就是好消息,对李建成可不是好消息。

    对李闲,自然是好消息。

    三天前,已经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罗士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救了”

    连续两个好消息,让李闲格外的高兴。他看着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看着他,两个人都在笑,可笑容的意味绝对不同。

    李渊要态度,孤便给你态度。

    想起不久前叶怀袖劝说他的话,李闲在心里冷笑,李渊他怎么会怕我称帝他只怕还在盼着我称帝我真要是称帝,他将那秘密说出来,我便成了不尊礼法大义,不尊道德伦常,不忠不孝之徒……有这样的大帽子扣下来,谁还敢跟着我我不称帝,手下人保得住。我若称帝,便是忤逆篡位……

    忤逆啊……真他娘的是个极扯淡的事。

    第560章 谁都想借刀 我却不是刀

    长孙无忌有了交差的理由,自然无需在黎阳再待下去。他走,长孙无垢却还是不想回到长安城。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那好我带你直接去秦王军中报到,长孙无垢犹豫了片刻后说我还是回长安吧。

    这让长孙无忌有些不解,长孙无垢的br /gt;</br></br>

章节目录

将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未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未知并收藏将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