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固本肥皂厂,上海谁不知道?”
正说着,便听见杜均到了,在楼下按喇叭。陈殊拿了书包,蹬蹬蹬便从楼上走下去,手里拿了个包子:“冯太太,我不跟你说了,我得走了。今天第一天上学,可不好迟到的。”
冯太太追了出来:“钱,书费学费你都忘了。”把那钱用手绢卷了,从楼上扔了下去,又嘱咐她:“被人欺负了,就告诉老师。”
陈殊捡起手绢,摆摆手:“知道了,你回去吃饭吧!”
杜均开着车子,没有丝毫的不耐烦:“陈小姐,您今天第一天去学校,我得给你撑撑场面,免得被人小瞧了去。”
陈殊打断:“免了,我是去读书,又不是打架去的。你待会儿停在校门口就行了,我自己走进去。”
杜均道:“那怎么行,怎么也得把您送到教学楼底下。”
陈殊一眼就看穿:“我看你是想去出风头,打量着学校里漂亮姑娘多是吧?”
杜均被看穿了:“哪儿有,我……我这不是见您时间来不及吗?”
陈殊道:“你这主意可打错了,现在是八月中旬,只有医科开学了,其他系的九月份才开学呢。现在学校里很清净,别说漂亮姑娘没有,就是女学生也是很少。”
又忽然想起来,他前几天说自己媳妇儿怀孕了,兴冲冲跑去工厂撒钱,说是喜事,人人见者有份,都有红包拿。
陈殊敲打他:“你太太身体本来就不好,现在又怀孕了,上次约冯太太去打麻将,听说你最近又很不安分。你歇歇这些心思,多照看照看她才是正理儿。”
杜均是有点怕陈殊的:“陈小姐,您放心。她肚子里的可是我们老杜家的香火,我怎么也得让着她呀。您别听她胡说,我就是去听听戏,梅老板的戏不常能听见呢。他好容易来上海,自然是能多听一场就多听一场的。”
听戏?杜均他太太娘家败落了,自己便没有底气,杜均做什么事情她也不敢去说,更不敢去干涉。只借着约冯太太打麻将,把这些事情在牌局上透过冯太太的嘴巴,讲给陈殊和项先生听一听。
项先生是不管这些的,只要工作做得好,便万事大吉。只有陈殊,时不时说杜均两句,但也不好多说。
陈殊摇头,私下同冯太太讲:“杜太太太软弱了,应当刚强一点。我们是外人,这种事情,不好多说的。”
冯太太道:“杜太太家里又没钱,自己手里也没钱,一家人外带着娘家全靠这杜均一个人吃饭,哪里有底气说话呢?要我说,有手有脚,去洗衣服都能养活自己,何必靠着别人,看人脸色?”
冯太太人到中年,突然迸发出极强的女权主义思想。又或许是肥皂厂的工作让她更加独立了,不必靠着冯先生。
七月份是正热的时候,陈殊在校门口下了车,就让杜均回去了:“下学你不用来了,我自己做黄包车回去。”
陈殊沿着树荫走,只觉得热气腾腾,地面都快被烤化了。到了教学楼,陈殊走上去,全医科的同学几乎已经都到了,眼巴巴的瞧着陈殊。
陈殊点点头:“诸位同学,初次见面,多多指教。我是医科的陈殊!”又抬起手腕,见上面才七点半,并没有迟到呀!
陈殊?下面立马窃窃私语起来:“陈殊,就是那个第一名陈殊?六道大题,写了五道,四道全对。物理、数学都是满分,作文得了最优,梁教授要把她要去文学院的,那个陈殊?”
“我听说,朱教授同梁教授为了她争起来,把官司打到了校长面前。校长最后说,这是给医科招生,这才把陈殊留在医科呢?”
有一个不信:“说得那么玄乎,她要那么厉害,直接去做教授算了,还来读什么书?”
另一个道:“是真的,我去找梁教授的时候,看见陈殊的那篇作文了,的确写得很好,又深刻又有见解,简直不像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写出来的。”
陈殊绝想不到,还没有开始读书,刚刚开学第一天,学校便到处流传着她的传说。
其实住得远的,外省的同学早就提前几天来了学校,彼此间也都认识了。只有陈殊,她从小念书,从来没有提前去学校的。从来都是开学当天去,一面领教材,一面交学费,从来没有提前去的习惯。
有个男孩子站起来,穿着白衬衣,带着黑框圆眼镜,一股子书卷气,伸出手:“陈殊同学,我叫左迁,是医科班的班长。昨天我们选了班干部,你没来。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医科是金陵大学今年重开的,老师很少,招生人数也很少,只有两个班八十几个人,现在都挤在一个教室里面,好在教室够大,还能够坐下这么多人。
陈殊点头:“谢谢。”一位女同学还有空位置,便走到她身边坐下来,两个人互相自我介绍,才知道,她叫傅佩君,圆脸,也是上海人。只是和陈殊不同,她不住在家里,头一天就到了学校:“你待会儿得去教务处交了学费,才能去教材科领教材呢。”
一面把自己的书翻出来同陈殊一起看:“你看,这医科真是难,
正说着,便听见杜均到了,在楼下按喇叭。陈殊拿了书包,蹬蹬蹬便从楼上走下去,手里拿了个包子:“冯太太,我不跟你说了,我得走了。今天第一天上学,可不好迟到的。”
冯太太追了出来:“钱,书费学费你都忘了。”把那钱用手绢卷了,从楼上扔了下去,又嘱咐她:“被人欺负了,就告诉老师。”
陈殊捡起手绢,摆摆手:“知道了,你回去吃饭吧!”
杜均开着车子,没有丝毫的不耐烦:“陈小姐,您今天第一天去学校,我得给你撑撑场面,免得被人小瞧了去。”
陈殊打断:“免了,我是去读书,又不是打架去的。你待会儿停在校门口就行了,我自己走进去。”
杜均道:“那怎么行,怎么也得把您送到教学楼底下。”
陈殊一眼就看穿:“我看你是想去出风头,打量着学校里漂亮姑娘多是吧?”
杜均被看穿了:“哪儿有,我……我这不是见您时间来不及吗?”
陈殊道:“你这主意可打错了,现在是八月中旬,只有医科开学了,其他系的九月份才开学呢。现在学校里很清净,别说漂亮姑娘没有,就是女学生也是很少。”
又忽然想起来,他前几天说自己媳妇儿怀孕了,兴冲冲跑去工厂撒钱,说是喜事,人人见者有份,都有红包拿。
陈殊敲打他:“你太太身体本来就不好,现在又怀孕了,上次约冯太太去打麻将,听说你最近又很不安分。你歇歇这些心思,多照看照看她才是正理儿。”
杜均是有点怕陈殊的:“陈小姐,您放心。她肚子里的可是我们老杜家的香火,我怎么也得让着她呀。您别听她胡说,我就是去听听戏,梅老板的戏不常能听见呢。他好容易来上海,自然是能多听一场就多听一场的。”
听戏?杜均他太太娘家败落了,自己便没有底气,杜均做什么事情她也不敢去说,更不敢去干涉。只借着约冯太太打麻将,把这些事情在牌局上透过冯太太的嘴巴,讲给陈殊和项先生听一听。
项先生是不管这些的,只要工作做得好,便万事大吉。只有陈殊,时不时说杜均两句,但也不好多说。
陈殊摇头,私下同冯太太讲:“杜太太太软弱了,应当刚强一点。我们是外人,这种事情,不好多说的。”
冯太太道:“杜太太家里又没钱,自己手里也没钱,一家人外带着娘家全靠这杜均一个人吃饭,哪里有底气说话呢?要我说,有手有脚,去洗衣服都能养活自己,何必靠着别人,看人脸色?”
冯太太人到中年,突然迸发出极强的女权主义思想。又或许是肥皂厂的工作让她更加独立了,不必靠着冯先生。
七月份是正热的时候,陈殊在校门口下了车,就让杜均回去了:“下学你不用来了,我自己做黄包车回去。”
陈殊沿着树荫走,只觉得热气腾腾,地面都快被烤化了。到了教学楼,陈殊走上去,全医科的同学几乎已经都到了,眼巴巴的瞧着陈殊。
陈殊点点头:“诸位同学,初次见面,多多指教。我是医科的陈殊!”又抬起手腕,见上面才七点半,并没有迟到呀!
陈殊?下面立马窃窃私语起来:“陈殊,就是那个第一名陈殊?六道大题,写了五道,四道全对。物理、数学都是满分,作文得了最优,梁教授要把她要去文学院的,那个陈殊?”
“我听说,朱教授同梁教授为了她争起来,把官司打到了校长面前。校长最后说,这是给医科招生,这才把陈殊留在医科呢?”
有一个不信:“说得那么玄乎,她要那么厉害,直接去做教授算了,还来读什么书?”
另一个道:“是真的,我去找梁教授的时候,看见陈殊的那篇作文了,的确写得很好,又深刻又有见解,简直不像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写出来的。”
陈殊绝想不到,还没有开始读书,刚刚开学第一天,学校便到处流传着她的传说。
其实住得远的,外省的同学早就提前几天来了学校,彼此间也都认识了。只有陈殊,她从小念书,从来没有提前去学校的。从来都是开学当天去,一面领教材,一面交学费,从来没有提前去的习惯。
有个男孩子站起来,穿着白衬衣,带着黑框圆眼镜,一股子书卷气,伸出手:“陈殊同学,我叫左迁,是医科班的班长。昨天我们选了班干部,你没来。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医科是金陵大学今年重开的,老师很少,招生人数也很少,只有两个班八十几个人,现在都挤在一个教室里面,好在教室够大,还能够坐下这么多人。
陈殊点头:“谢谢。”一位女同学还有空位置,便走到她身边坐下来,两个人互相自我介绍,才知道,她叫傅佩君,圆脸,也是上海人。只是和陈殊不同,她不住在家里,头一天就到了学校:“你待会儿得去教务处交了学费,才能去教材科领教材呢。”
一面把自己的书翻出来同陈殊一起看:“你看,这医科真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