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了。

    他赶紧拉着田秀平准备走人,一家子灰溜溜地拿着小板凳准备偷偷溜掉。

    还没等走远了,田秀平就一副大嗓门儿说道,“咱们家鸡蛋厂子加工厂子以后都会招乡亲们的,只要有能耐学得会,都来啊!老沈家除外!”

    胡春花身子一震。

    啥?当众被骂就算了,还不让上你家去工作了?都知道你家有钱赚的啊,这就不让赚钱了啊?

    “还有,咱们家建文现在是单身啊,谁家好姑娘乐意,不嫌弃建文有仨孩子的,可以都来咱们家说亲来。”

    别看燕建文人窝囊,还有三个孩子,可是老燕家家底儿厚啊,个顶个儿有出息。

    燕建文的大儿子旺财也在北京学习,以后也是有大出息的。

    谁不乐意攀这个亲戚?

    胡春花一看,这回机会来啊,可是这话音还没落地的功夫儿,田秀平又接着说道,“有一样,我们建文,好马不吃回头草!”

    胡春花:嘭!全塌了,生活的希望都塌掉了啊。

    乡亲们到时乐呵了啊,这还能给自己加闺女说亲事了,只要肯学还能去工厂赚钱,不用下地干活儿了啊,能不开心?

    田秀平看着低着头灰溜溜走了的朱经纬还有老沈家,开心地看了看手里的欠款单子,顺手就给撕了。

    老燕头儿:老婆子,你不要钱了啊?

    田秀平:这点儿钱,要他干啥,以后别让他来了就成了,见一次打一次。

    老燕家的危机警报解除了,北京的阿福也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假期生活。

    就是拉着林铮一起写作业,跟林铮一起,互相,讲题。

    这样的活动在阿宝的眼里,是有病的,放假放得好好儿的,学啥习啊,出去玩啊!

    在旺财眼里看,是神圣的,这是学习好的和学习好的同学在对话,没有学习天分的人啊,都看不懂。

    当然,阿福没有辜负自己得天独厚的机会,每晚上对着镜子能说上一晚上的英语,白天又是背单词,又是听写句子的。

    哦,你问寒假作业?

    阿福和林铮放假第五天就一起写完了。

    还是一起比着谁做得快,错的少的。

    老燕家的验血事件刚结束没多久,田秀平不希望阿福回来被乡亲们莫名注意到,这要是万一被有心人给算计了,再传阿福不是亲生的这种话,那可就头疼了。

    索性田秀平就让老三夫妇带着孩子们在北京过年。

    顺子和赵春芳自然也不想走。

    赵春芳这生意刚有起色,每天都沉醉在自己的小幸福里头,这可比她原先在老家带孩子、做饭有幸福感多了啊。

    顺子则是跟六子混得不亦乐乎,又开始看上了北京的倒买倒卖的市场空间,准备趁着快过年,去倒腾一批鞭炮烟花啥的,来北京贩卖。

    现在首都人民过得好了,就开始讲究这些热热闹闹、喜庆的东西来了。

    阿福一看,这不用回家了,那是不是就有空去看花灯了啊,可是林铮自上回被阿福拒绝了,就再也没提了啊。

    阿福暗自愁眉苦脸。

    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啊,这不是可以来个偶遇的桥段吗?就像画本子里头说的许仙和白娘子啊。

    “宝姐,你知道,北京的灯会是啥时候的不?”

    阿宝最近在颐和园那边儿玩儿得不亦乐乎,又是溜冰,又是打雪仗的,谁有功夫看灯会啊?

    她摇了摇头,又继续回想着今儿在冰场上额场景,开始在笔记本儿上绘画了。

    在阿福旁边儿的林铮,因为阿福压低了声音,并没有听清楚说的是啥。

    他抬眼看到了阿宝笔记本儿上的画儿,还算是生动,虽说这简笔画太简单了,可是似乎就是很有错落有致的意境。

    “燕明珠,你这画画得不错啊,学了多久了啊。”

    阿宝皱了皱眉毛,她从小就喜欢用树枝在地上画蓝天白云啊。

    “学啥,画就画呗。”

    “这不就是觉得你画得有天分吗。”

    阿宝一听“有天分”就知道,这不是刚才的“不错”,这是在夸奖自己啊。

    她马上一来劲,凑上来,半趴在桌面儿上,看着斜对过的林铮,“哪里不错啊,哪里不错啊?”

    林铮简单说出了自己对这个画得理解,主要就是觉得既有实际又有创作,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所以是好的。

    还有线条的处理,虽然还是业余一点儿,可是足够了。

    阿宝越听越欢喜,这可都是夸自己的好词儿啊,谁听了不高兴?

    阿福在一边儿默默地看书,一言不发。

    “这都是我跟同学去了颐和园滑冰的缘故,那边儿啊每天可热闹了,有好多来来往往的人,有大人也有小孩儿的,要不让平白想我才想不出啊。”

    林铮原本就就听说颐和园那边儿的滑冰项目,想着要是有人带路,也是可以去玩一玩的,放假不能不放松一直学习啊。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白芨忍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芨忍冬并收藏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