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上学啊,他也能跟他哥一样,能考双百的!

    作者有话要说:  日万的第三天,作者血槽已空。

    要亲亲抱抱举高高啊。

    爱你们,日万的日子还有两天。

    么么哒

    红包老规矩哦。大胆地留言吧,说不定下一个被红包砸中的就是你了。

    第26章

    燕金梅就稀里糊涂地跟赵校长结婚了, 然后还住到了老燕家家里头。

    虽然有村儿里人说三道四的,可俩当事人都不在乎,也就没人再说什么了。

    小两口儿就一块儿在学校教书赚工分儿, 一块儿跟老燕家一起吃大锅儿饭。

    再就是, 赵校长的存在, 让全家人都开始重视起学习这档子事儿来。

    铁蛋在家收到了鼓励和掌声越来越多, 学得也越来越带劲儿。而读了两年一年级的柱子, 还是不成,整个小学阶段都在及格线边缘徘徊,后来考初中的时候, 理所当然的落榜。

    要不是赵春芳求着田秀平,最后求人, 把顺子塞到镇上的破中学去读书,顺子可能就完不成后来的九年义务教育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

    那年整个农闲时间里,田秀平的倒卖鸡蛋的生意是越发顺利,基本上每天去上半天, 就能把该卖的都卖了, 下午晚一些时候,就踏踏实实回家里, 照顾阿福和阿宝。

    虽然对外说阿宝和富贵是对儿龙凤胎, 可看上去阿宝和阿福更像是亲姐妹, 东西大部分都是同花色,一块布扯两身衣服。

    转过年来开春儿,沈铁民新安排工作的时候, 田秀平就主动提出了家里头两个人都准备上个轻劳动力的活儿。

    这样的活儿其实不难申请得到,一般家庭不乐意申请,毕竟工分儿低啊。

    这年头,谁家工作不是为了拿个高一点儿的工分儿,赚多多的口粮?

    赵春芳留在家里坐镇大后方,做饭洗衣带孩子,下午孩子们睡了,她才去公社里头帮着收拾鸡窝收拾鸭窝外带收拾猪窝。

    这活儿轻巧但是脏得很。

    好在赵春芳啥都不在乎,能跟孩子们待在一块儿她就乐呵。

    再苦再累还能有她在娘家那会儿吃不上饭可怜?

    田秀平的活儿就是帮着公社小学做午饭和晚饭,有时候忙活卖鸡蛋顾不上,就赵春芳或者燕金梅顶上去。

    反正田秀平卖鸡蛋赚着的钱数不少,每天都能有好几块进账,细算起来,一个月竟然拿的钱比燕金桂寄回来的工资都要多。

    这老燕家的日子过得上了轨道,一切就都开始顺顺当当的。

    哪怕老燕家的那块儿公家地被好几户人家瓜分的毛儿都不剩了,依然没有谁家能压得过产量大王的称号。

    换了新地,老燕家照样儿产量充足。

    一家子四个勤劳的庄稼汉子,农忙的时候还赵志文回来帮忙,这爷们儿几个,手快脚快,就是收庄稼的时候,都能比别人家快上好些。

    娘娘产量大王,也是当之无愧的。

    家里的女眷也就王淑芬和沈翠兰还要每天跟着下地上工。

    王淑芬倒是没啥怨言,毕竟她知道一来她做饭味道赶不上大嫂,动作也不算利索,二来自己也带不了那么多的孩子,每天晚上忙活富贵儿和柱子都是手忙脚乱。

    那就别提要跟大嫂那样儿天天带四五个孩子在家里。

    这样跟着她家男人上工也没啥不好的,浑身也就只有蛮力了。

    种地呗,割草呗。

    人傻心大,这日子过得也就乐呵。

    沈翠兰就不这么想了,她可懒着呢,别说种地,就是带孩子、做饭、收拾鸡窝猪圈,她一个都不想干。

    她就俩眼儿一闭,生孩子吧。

    怀孕你总不能不让我偷懒吧?

    接着旺财后边儿,她又生了一个儿子一个闺女,男的叫莱财,女的叫莱旺。

    结果还是只管生,也不管养的主儿,能交代给大嫂的时候,她可绝不插手。

    她倒是没亏了自己个儿,借着自己怀孕、喂奶的借口,躲懒在屋里,能不干的就不干,还一味馋嘴。

    结果是把自己越吃越胖,这几年来,完完全全把的身材变得不再纤细苗条,就连样貌也不那么精致,哪还有当初大罗村儿村花的半分样子?

    总的来说。

    老燕家还留在大罗村儿的孩子们,一个一个都结了婚生了娃,虽然小纠葛不断,但是总体上是和和美美啊。

    就这样,日子过去了五个年头。

    要说这一年有啥不一样,还是要说政策变了。

    一场突如其来而又悲怆的哀悼活动过后没多久,整个世界就好像变了天似的。

    先是刚刚开春儿,大家就在一个平常普通的夜晚里,看见了传说的“天崩”。隔着那么老远就能瞅见那大石头“砰”地一下子爆开来,掉下来数不清带着烟的东西,唬得大家以为,是传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白芨忍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芨忍冬并收藏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