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芬把情况好好儿解释清楚了。

    那就还是别解释了,费劲。

    “妈说啥你就听着是啥呗,再说,白给你个闺女叫妈还不好?现在也不用你带着,老两口儿又稀罕得紧,只要你往后也好好儿疼她,咱妈那儿还能记不住你的好儿?”

    王淑芬一听也是那么回事儿啊。

    虽然自己和大嫂生了四个小子出来,但是好像都不太招老两口喜欢,每一个都半斤八两的样子,反正家里最招人稀罕得就是阿宝和阿福。

    这么一算,大嫂一个闺女,自己一个闺女,也没吃亏啊。

    嗯对,大嫂说的对。

    “成,那我往后可不敢再提陈英了。”

    大嫂不让提就不提吧。

    “你就把那名字烂肚子里头去吧,保准儿只有好处没坏处。”

    王淑芬点点头,把富贵儿包着交给赵春芳,自己上工去了。

    只管好好儿干活儿,不用带小崽子,也不用做饭,只要帮着洗洗碗,挺好的。

    王淑芬没那么聪明,想事情简单,想要的也简单,所以活得就轻松,也开心,遇上这样的事儿也没啥心里不平衡,一样乐呵乐呵过自己的小日子。

    相比之下,老五家的沈翠兰就没这么好的心态了。

    沈翠兰这个人继承了老沈家的光荣传统,能动嘴的绝对不动手,再详细一点儿形容就是好吃懒做,只想舒服不想付出。

    说直接点儿,就是她只想在老燕家享清福,一点儿活儿都不想干。呆在家里既不上工也不带孩子,才是她最好的选择。

    在她看来,给燕建文生个大胖儿子,自己就是最大的功臣,就应该全家供着她娘儿俩。

    这当然是她从小就被胡春花灌输的思想了。

    胡春花好吃好养着她,不就是为了让她嫁到个好人家儿,生个大胖儿子然后舒舒服服享福,造福娘家。

    现在她可是连大胖儿子都生出来了,咋待遇就和胡春花说的结果不一样呢?

    赵春芳:你嫁在村儿里,又没嫁到城里,况且老燕家本来就不缺儿子孙子啊!

    虽然不爱带孩子,可是在家带孩子不用上工干活儿啊,她统共生了孩子没出一个月,就拿着家伙事儿下地了,咋说也不是生了儿子的待遇。

    她趁着休息的功夫,摸到她娘家地里去找胡春花说这事儿。

    胡春花听了火气就窜上来。

    “找你婆婆!这事儿必须说清楚去,干啥好事儿都让老大家的占去了?”

    就是啊,凭啥老大家的啥好儿都占了?

    “妈,你陪我去找我婆婆好好儿说道说道去!”

    沈翠兰越想越憋气,拉着胡春花要过去评理去,可刚走两步,胡春花就怂了。

    沈铁民劝过她,毕竟沈翠兰是嫁出去的女儿嘛,总掺和她婆家干啥!不是自讨没趣吗?那老燕家的田秀平又不是啥好惹的货!

    胡春花想来也是,何必为了嫁出去的女儿在这儿惹事情,马上过去这段时间,就要发粮食了,最近也没啥可去求着老燕家的。

    不来往还是最安全

    “闺女啊,咱们家这边儿事儿还不少,你看这地都没整完呢,要不然你先去找你婆婆说道去啊,妈先忙着啊。”

    没几句,沈翠兰就被她妈忽悠走了,然后再加上自己刚才脑子一热,就冲回去,跑到了田秀平面前。

    “妈,我想问为啥大嫂能呆在家里头歇着,我们就得来上工?”

    田秀平面无表情地看着她,没啥反应,沈翠兰觉得自己个儿受到了忽视,立马扯着脖子伸长了,看着田秀平。

    “我也给咱们家生了儿子!就是还没名字!”

    老燕头儿、燕建国几个兄弟加上王淑芬,都傻眼了,老燕家搁谁谁敢跟田秀平这么说话?

    在王淑芬眼里,这沈翠兰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战士啊。

    反倒是田秀平心里很平静的,她又不是说完全不讲理的人?沈翠兰心里头有不痛快很正常,就是表达方式激烈了点儿。

    新媳妇儿,规矩还是要慢慢学的。

    边儿上的老燕头儿都捏了一头的汗啊,这田秀平要是在地里发起飙来……

    大家都不约而同屏住了呼吸,静静等待着,田秀平的“爆发”。

    出乎意料的是,田秀平还是很冷静。

    “你可以在家。”

    燕大力:这是我媳妇儿吗?

    燕建国:这是我妈吗?

    王淑芬:婆婆好温柔啊。

    所有人再次集体愣住。

    “妈,你的意思是我能在家看着儿子?”

    沈翠兰没想到说出来就成了,原来田秀平这么好说话啊,她还以为要在这儿吵上一架呢。

    “我是说,你可以代替赵春芳在家里看着孩子,不过要是所有人的孩子,不止是你的孩子。”

    田秀平还是一脸淡定的模样儿,“还有,你以后别嘚嘚瑟瑟的,我是你妈,你用啥语气跟我说话呢,有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白芨忍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芨忍冬并收藏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