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挤一挤也将就挤下了那么些桌子。

    都张罗好了,燕建文就在自己俩哥哥的帮助下,推着板车儿去老沈家接沈翠兰去了。

    赵春芳拿鱼汤炖了一大锅的白萝卜,还洒了不少香油和葱花儿,也是今儿娶媳妇儿家里高兴,不然那么多香油,田秀平该抻着脖子骂人了。

    之前买的猪骨棒也是熬了一上午浓汤,又加了好些糖、酱油和土豆,做了一大锅骨汤红烧土豆。

    之前拿了两条鱼炖汤,现下剩下了几条大鱼,直接剁开放在红烧土豆里头去,香喷喷的一大锅。

    六张大桌子摆在院子当中,菜全都用盆装好,再额外用一个盆装了地瓜玉米,厨房锅里熬着小米稀饭,稀溜溜的热粥。

    别说刚进门儿的客人们,就是顺子柱子也早就站在自己房子前,看着一桌一桌的好菜,嘴里流着哈喇子。

    平日里哪有这么些好吃的啊。

    沈翠兰穿着红衣裳,用红绳儿扎着头发在脑后绑个辫子,被燕建文用平板车推进老燕家,车上头是她娘家老沈家给预备的红色罩子的大棉被,还有她妈胡春花下狠心给置办的一身花衣裳。剩下的就是给置办的日常生活用品。

    沈翠兰这样嫁进来,也算是风风光光的了。

    平日里嫁姑娘,很少有家里舍得给置办这么多东西的,通常就是扯一身半新不旧的红衣裳,最多带着一套棉被。

    沈翠兰的新衣裳新棉被都是胡春花这些年一点一点给她凑齐的,原本就是打着让她嫁个好人家的主意,在这些东西上可一点儿也不能忽视,让婆家看清了沈翠兰。

    来吃席的乡亲们也都跟着起哄,夸新娘子如何如何漂亮,燕建文如何如何有福气之类的话。

    胡春花面子上倒是得意,田秀平可不乐意了。

    啥意思?老五配不上老沈家的姑娘?

    在田秀平那儿,长得好看只能给人加分儿,关键看得不得她喜欢的还要看脑袋瓜子聪明不聪明,心思眼儿有没有用到正地方上。

    单论长相,老五长得一点儿不输给老三,俩人都随了田秀平,模样儿标致,可是为啥田秀平打小儿就喜欢燕建学?

    还不是因为老三的聪明劲儿也随了她,老五就只会像他爸燕大力一样傻乐。

    沈翠兰倒是不像一般新娘子一样腼腆,到了以后,该和大家说客气话就大大方方地说,比老五燕建文说起客套话来还要溜。

    大家等新娘子进了门儿,客套几句就甩开膀子吃饭了,吃过老燕家席的都知道,他们家做菜那真是一流中的一流。

    别说菜里头只有见得着面儿的鱼肉这点儿荤腥,但这菜的味道闻起来就让人闻之忘俗啊。

    看不见肉可是这浓郁的肉汤味儿,香醇的鱼汤里的大萝卜都沾染上了鱼汤的鲜味儿,简直是吃个萝卜块儿都要把舌头咬下来了啊。

    “燕家老嫂子,你这萝卜咋做的这么好吃,竟然有一股子鲜鱼汤的味来啊!”

    “你们家这个土豆也是好吃啊,咋能弄出黑乎乎的样子来,我一进门儿还以为是糊了的,没想到甜甜的还有点儿鲜味儿,咋也有一股子肉味儿呢。”

    田秀平站在主桌边上,笑眯眯地回应着大家的称赞,真正的幕后功臣赵春芳坐在一边儿看着婆婆一脸骄傲的神情,自己心里也舒坦不少。

    自己婆婆舒服,自己的日子就越来越舒服不是嘛?

    沈翠兰穿着大红衣裳,站在当中赔笑,心里头可没有田秀平那么美,也没有赵春芳那样豁达。

    反正她是在席面儿上没看见一丁点儿肉,这是啥意思?

    谁家摆席不得有荤腥?荤腥越多排场越大,新人才越有面子。

    现在这情况,明摆着没给沈翠兰和燕建文的脸啊。

    沈翠兰直给她妈使眼色,然而胡春花已经沦陷在那一盆鱼汤萝卜里头去了。

    等到大家都差不多吃饱喝足了,才又抬起头,恭贺新人结婚大吉,挨家挨户说了一堆客气话,就陆陆续续散了。

    吃席的时候,自家亲戚一般都是招呼别人为先,自己家人都吃得少些。等人慢慢散了,才从厨房把提前预留的吃食拿出来,老燕家一家子人好好儿坐在一起吃点儿叙叙话。

    赵春芳和王淑芬从厨房端出来两碗烧土豆和鱼汤萝卜,萝卜倒是少了,有好些鱼肉在里头,额外还拿了一盆大骨头棒子出来。

    看见那一堆骨头棒子,沈翠兰更不乐意了,合着给客人吃土豆,自己家人都留着吃肉骨头。

    其实赵春芳是冤枉了,骨头棒子上头几乎没啥肉,有的也都被剔下来放在烧土豆里了。

    唯一的那点子肉味,给熬了那么久的浓汤底,骨头上也都是索然无味了。

    很显然,老燕家不是第一回吃骨头棒子的。上头没啥肉,有东西又难啃下来,家里大人也都不爱吃,都是顺手给家里头的小孩子,们啃着玩。

    大家一般都是抢着吃些鱼汤萝卜,烧土豆,再就是喝两口鱼汤。

    在沈翠兰眼里,那肉可是好东西啊,别管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白芨忍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芨忍冬并收藏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