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忍了快半年,都快忘了谢奚的样子了,只能在梦里见她。
    以至于崔鹏回来后,崔邺再也没好脸色了。
    然后就有了传闻,崔程长子和五郎不和。如今天下未定,两人的争端都显出端倪了……
    刘彰听到传闻的事后,担忧的和崔程说:“要不要我和五郎去聊一聊,他是个豁达的性情……”
    崔程心里跟明镜似的,明知道他为什么这副德行,就是偏不说。
    心想崔鹏这个长兄管束他们还是管用的。他都管不动这个混蛋玩意儿,但是崔鹏可以。这简直让他的心情莫名的愉快。
    刘彰见崔程不准,也不敢太放肆,他是真的很看好崔邺。
    崔邺整个人都变成黑面了,长安城的事太多了,即便阿骨勒给他分担了一部分,但是他还是忙个没完,崔鹏倒是闲,还有心情给他讲道理,“柬之,你莫要闹脾气,你从前就是自在惯了,可如今不能随你的心情来。”
    崔邺冷冷说:“大哥若是接了这差事,我心情就好了。”
    崔鹏:“我是威望不如你,不能服众,你懂吗?”
    崔邺冷笑一声:“不懂,这就是个差事,谁做谁知道,管那么多干什么!”
    崔鹏见他不好好说话:“莫要恼小孩子脾气,本该成家的年纪了,你看看你,就是随心所欲的下场。”
    崔邺才不接受这石杵子的狗屁道理:“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老婆还在河西道,我一年都见不着她一面,把我困在这破长安城里,我跟谁去成亲?”
    崔鹏被他骂的脸都红了。五弟说话,是真的太不讲究了。
    崔邺简直像个机关枪,见谁喷谁。
    崔程都听闻他如今性情大变。
    他一概不闻,崔鲲传信回来,拿下济南府,整顿州府,待稍作整顿,就可南下。
    126.  一百二十六   开杠的日常
    连同崔鲲的消息, 都没能让崔邺开心,原本担心的盼着,如今眼不见为净。五书将舒心送进来, 五书如今也分身乏术, 长安城管辖的三十四十万人口,这人口密度比起现代是不算多, 但是事多效率低。
    他整日忙得头大,听见崔程要亲自去平定河南道, 也只是抬头哦了声, 崔鹏见他毫无反应, 教育说:“柬之, 我在和你说正事。”
    他懒洋洋的问:“我干的就不是正事吗?你要不给我找事,我这会儿说不准正收拾行囊准备去河南道了。你说怎么办吧?”
    崔鹏还是老实, 没摸清这长安城里的套路,说:“可惜父亲不准我接这内务,要不然我接着, 你去随父亲一道,我也放心些。”
    哦, 原来还是崔程这老狐狸的主意。
    崔邺算是明白了, 摆摆手:“去吧去吧, 那就你陪他去, 你看吧, 我是没时间。二哥征战在外, 也是生死有命, 多个人在身边毕竟不一样。”
    崔鹏被他吓唬了一句,果真急匆匆走了。
    没想到进宫后就被崔程轰出来了。
    “如今长安无主,我若出征, 你就稳稳的给我呆在长安城里,哪都不能去。有你五弟给你看着,我也放心。回去吧。”
    崔鹏一句话没说就被打发出来了,但也咂吧出一点味道了。这里面的缘故,父亲和五弟怕是早知道了,两人怄气不肯见面,就差了他跑腿。
    想明白后又觉得颓然,自叹自己是真迟钝。
    等崔鹏走后,崔程从前觉得长子沉稳,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也绝不会在大事上失了准头。看来还是没遇上过大事。心里不免有一点点失望。
    那混小子可是门清,就这么和他怄气,也不见面,办的事也漂亮,忽悠兄长也不含糊。
    刘彰报完粮草的折子,见他一个人站在窗前惆怅,问:“都督这是?”
    崔程叹气:“言之性格太过敦厚,柬之性格太过狡诈。”
    刘彰忙说:“都督,大郎君为人稳重,孝悌有序,二郎君善征战,性情纯善,五郎君为人处事大局可握,这是都督之福。”
    崔程也明白,人不能太贪心。都是那混蛋玩意儿给气的。
    最后也只是摆手作罢。
    长安初定,崔邺的工作还是有些成效,按照党的建设那一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先安定后发展。一个月之后,即显现出基础工作的普及有多重要,长安城里已经没有战乱之后的惶恐之态了,商户们开始开门做生意,各城门虽有重兵把守,但是绝不伤民,城外的村民也会进城,长安城倒是恢复了一些生机。
    崔敏这些时日跟着他在做基层工作,在衙门里做户口普及,户口这个东西很重要,崔邺从长安开始就要管控好,将来的粮税说不准能不从农民身上抠出来。
    崔敏不明白这个道理,跟着衙门里的小吏奔走了

章节目录

长安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顾青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顾青姿并收藏长安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