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婚。”
    崔邺看了眼老太太,见老太太颇有深意的看着他。
    等回了院子,老太太就说:“宫里有人怕是想和咱们结亲了。”
    崔邺笑说:“咱们家没有适龄的……”
    他自己不就是嘛。
    他自己也意识到了。忙说:“我的新娘子可是在河西道给我屯粮草去了,可不能乱来。”
    崔老太太笑说:“你可真舍得,伶伶俐俐的小娘子,你怎么舍得去让人给你种田去。”
    崔邺笑了声:“没办法,她偏偏就有那个天赋,能种出多一倍收成的粮米。”
    崔老太太听的惊讶,看着他莫名的笑起来。
    最后说:“我明日去寺里给你父亲求平安符,顺道问问你们的姻缘。咱们崔家人丁兴旺,可不能有一点闪失。”
    崔邺挺佩服老太太的,这种时候特别的拎得清。
    倒是谢氏遇上崔邺,面色不大好,问:“雀奴还好吗?我兄长有消息了吗?”
    崔邺确实还没打听到谢脁的下落,诚实说:“雀奴安好,只是还没打听到谢伯父的消息。他本就是远游,不想让人打扰。”
    谢氏哭丧着脸,点点头:“阿兄从来就是这个性格,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也不知道让人省省心,应该给个消息回来。总让人这样担心。”
    崔邺忙劝她:“五婶不必担忧,我让人继续打听,收到消息一定告诉你。”
    谢氏的肚子已经大起来了,谢奚走之前来看她,给她嘱咐了一大通。
    崔邺想,谢奚大概看不到小孩出生。
    崔敏回来有些沮丧,崔邺见了他也没精打采的,问:“这是怎么了?”
    崔敏摇摇头,超重的事他一直知道,也心里清楚,只是从来不说,五哥不准他乱说,他就什么都不说。
    可今日崇文馆里的几个老学士在书阁里吵起来了,其中一人说,父亲是狼子野心,此战首战不该定在朔州……
    他当时正在书阁里翻找古籍,从头听到尾。
    他说,崔家有不臣之心。
    119.  一百一十九   四处战起
    崔邺知他这段时间每日上值, 定能听见风言风语,也不安慰,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崔敏摇头, 怕显得自己像个小孩子似的, 听见委屈就告诉家长。
    崔邺也不揭穿,只说:“那我要喝点酒, 你喝不喝?”
    崔敏难得道:“喝。”
    一顿酒把人喝趴下,崔敏大着舌头问:“若是, 父亲, 当真有, 不臣之心。五哥, 咱们该怎么办?”
    崔邺扶着他轻笑,自言自语:“自然是助他一臂之力, 然后后半辈子逍遥自在的活,要不然还能怎么办?”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挡不住的。
    但是这话可不能给小孩子说, 他受不了的。他自小学的是君臣,是人伦。
    有些事需要慢慢和他说。或者说, 等赢了, 就万事好说, 现在说还是有些早了。崔邺的心很软, 尤其是对小孩子。
    崔敏被文戒背回去安抚休息好, 他很晚了收到崔程的急信, 送信的人是军中的斥候, 立在门口仿佛没有这个人,崔邺看了眼信,果真京畿道兵马不堪重用, 崔程的首战之后,内耗严重,兵马不堪重用,他想让崔邺助他寻一个京畿道的人选,能困得住兵马,但也不需要多有权势。
    崔邺起初没明白崔程的意思,将信给崔浩后,崔浩沉思了片刻,道:“我来安排,你不必烦扰。”
    崔邺问:“朝中的意思呢?”
    崔浩叹气:“朝中削减了河西道、山南道、和其余各路兵马的粮饷。河西道的折子至今都没有批。”
    崔邺听的冷笑:“这是逼着人,不得不反。”
    崔浩忙说:“柬之慎言。”
    崔邺慢慢的分析:“今岁年景不好,江南两道遭灾,又逢兵祸,国库空虚,倒也说得过去。可,若是国库空虚,可有些人不虚呢?让各路兵马都督都知道,若是这盘棋越乱,是不是……”
    崔浩没想到他想着这样远,心思这么大。崔浩至今都跟着崔程的脚步,崔程遇上事他负责善后,但是他从来不会去给崔程建议这路该怎么走。
    这是读书人的习惯,也是他的性格使然。
    崔邺沉思了片刻,才说:“我去准备准备。”
    等他出了门就开始盘算这回事,怕战怕乱固然是好事。可若是拖得太久,最后未必就是好事了。权利、政治,皇权之路从来都是血流成河才能铺就。
    河西道的粮草他能供上,但是粮饷可不够。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半个月后,河南道冯征和河北道张仪联手。
    崔程兵马不敌,退至太原府。张仪兵马收关口,以备后撤,冯征人马已至

章节目录

长安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顾青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顾青姿并收藏长安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