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呀,不是逃了,就是被水冲走了……
崔邺站在江边看着洪水,久久都没有说话。
袁掌柜负责盘账,他的算学不和崔邺这种自带作弊器的人相比,就是个天生的算盘,等他盘完账,崔邺在这一带走的也差不多了,袁掌柜问:“那两仓粮,顶多能救济半月,还是要朝廷赈灾,看这情形,怕也是缺粮。”
崔邺:“自然是先救人,除了人,其他的都是小事。”
他不禁想起谢奚,她的粮种到八月就成了,可偏偏南地遭灾,北地遇旱。连年的灾年年,怕真的不是好兆头。
长安城原本还是太平的,原本只有朝廷的人知道南地遭灾,时间一久,北地也就都知道了,谢昭回来说,夫子们上书,听说陆老爷子进宫求陛下,陆益身负重伤,想让他回来,被陛下训斥了一通……
谢奚好奇问:“你怎么知道?”
谢昭不好意思说:“我同窗的严敬毅说的,他父亲在朝为官。”
谢奚笑他:“你和同学关系怎么样了?”
谢昭辩驳:“挺好的,我原本就挺好的。”
谢奚笑笑,想起他说的,其实崔邺写信告知她了,陆益之腿上的伤好些了,拄着拐。异地为官,独木难支,说要赈灾,但朝廷不给粮,他一个小小的知县和上封还没有接触,彼此不能交心。空有陛下的口谕,无能为力。
谢奚自己也能想到他的难处。可惜她也无能为力。
第二日,送谢昭回书院后她顺路回了趟宅子,阿月开门见了她,脸色有些畏惧。
谢奚不明所以,见许久不见的陆伯在扫院子,她随口问:“王媪人呢?”
阿月赶紧说:“我阿娘,去看兄长了。”
谢奚奇怪的问:“你兄长,不是成亲了吗?”
阿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谢奚立刻放下脸,问:“怎么回事?谢伯呢?”
阿月红着脸,几乎羞愧的低着头,陆伯冲她使了个眼色,谢奚才说:“听阿昭说,你定了亲。看来该做针线了。你去忙吧,我和陆伯有话说。”
阿月支支吾吾的想说话,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回房间去了。
陆伯这才说:“她阿娘攀上了官宦人家,将她定给了隔壁坊自户部做给事中的魏郎君。魏家允诺给他们一家几口赎身,谢伯在隔壁坊买了个小院子。”
谢奚皱眉诧异问:“你怎么知道的?”
陆伯腿脚不如常人灵便,时常不出门的。
“隔壁的妇人那日过来寻她,说起的。”
谢奚看了眼墙头,淡淡的笑说:“她若是真有能耐奔个好前程,我倒是也能送她一程,尽管和我大大方方说就是了,何必这样藏着掩着。我说了这个家里没有奴,她倒是心里不放心。”
陆伯见她生气,劝说:“如今家里年景好了,你手头大方,总是不当回事,她那个小宅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买的。”
谢奚生气归生气,但是也不是生气王媪贪钱,她给的钱有限,她不可能全是贪她的。大部分怕是那家人给阿月的彩礼。
98. 九十八 阿月亲事
谢奚沉默了片刻, 问:“那魏郎君多大了?”
陆伯:“三十有四。家里听说颇富庶,只是娘子不能生育。至今没有子嗣。”
谢奚听的后牙槽就磨上了,听着还挺特么不错的, 但是这都是假象, 就是买个生孩子的妾,这也太, 才是十六的小姑娘。嫁给能当她爹的老男人,还是做妾。
她无力的问:“谁给她张罗的?她一个妇人不可能认识户部给事中的家眷。再说魏家物色也不可能物色到她头上。”
陆伯:“听说她的儿媳妇的娘家, 有人在魏家当差。”
谢奚听的冷笑:“怪不得, 她们婆媳还真是,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都能钻营。给了多少金?都舍得把女儿卖了?”
陆伯也觉得尴尬, 这样说人是非的事,他没干过。
他本就是从苏州来的, 只有雀奴一个亲近的人,这两年和谢氏夫妇住在城里守着房子。对谢氏夫妇倒是有些了解了。
谢奚叹气:“不说他们了,实在留不住的话, 就让走吧。但是,她办这个事, 真的太恶心了, 阿月才多大……”
她正说着, 见陆伯给她使眼色, 她回头就见阿月站在廊檐下看着她, 一脸的仓皇。
她简直一口浊气吐不出来, 咽不下去。
阿月也知道她见不得人做妾, 见不得女子受辱。她怯怯的问:“娘子,我可以和你单独说说话吗?”
谢奚摸摸鼻子,毕竟是小孩, 她是真的有些不忍。起身说:“去我房间。”
阿月手里还拿着绣品,跟着她进房间的时候慢吞吞的说:“娘子第一次来,我跟着娘子
崔邺站在江边看着洪水,久久都没有说话。
袁掌柜负责盘账,他的算学不和崔邺这种自带作弊器的人相比,就是个天生的算盘,等他盘完账,崔邺在这一带走的也差不多了,袁掌柜问:“那两仓粮,顶多能救济半月,还是要朝廷赈灾,看这情形,怕也是缺粮。”
崔邺:“自然是先救人,除了人,其他的都是小事。”
他不禁想起谢奚,她的粮种到八月就成了,可偏偏南地遭灾,北地遇旱。连年的灾年年,怕真的不是好兆头。
长安城原本还是太平的,原本只有朝廷的人知道南地遭灾,时间一久,北地也就都知道了,谢昭回来说,夫子们上书,听说陆老爷子进宫求陛下,陆益身负重伤,想让他回来,被陛下训斥了一通……
谢奚好奇问:“你怎么知道?”
谢昭不好意思说:“我同窗的严敬毅说的,他父亲在朝为官。”
谢奚笑他:“你和同学关系怎么样了?”
谢昭辩驳:“挺好的,我原本就挺好的。”
谢奚笑笑,想起他说的,其实崔邺写信告知她了,陆益之腿上的伤好些了,拄着拐。异地为官,独木难支,说要赈灾,但朝廷不给粮,他一个小小的知县和上封还没有接触,彼此不能交心。空有陛下的口谕,无能为力。
谢奚自己也能想到他的难处。可惜她也无能为力。
第二日,送谢昭回书院后她顺路回了趟宅子,阿月开门见了她,脸色有些畏惧。
谢奚不明所以,见许久不见的陆伯在扫院子,她随口问:“王媪人呢?”
阿月赶紧说:“我阿娘,去看兄长了。”
谢奚奇怪的问:“你兄长,不是成亲了吗?”
阿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谢奚立刻放下脸,问:“怎么回事?谢伯呢?”
阿月红着脸,几乎羞愧的低着头,陆伯冲她使了个眼色,谢奚才说:“听阿昭说,你定了亲。看来该做针线了。你去忙吧,我和陆伯有话说。”
阿月支支吾吾的想说话,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回房间去了。
陆伯这才说:“她阿娘攀上了官宦人家,将她定给了隔壁坊自户部做给事中的魏郎君。魏家允诺给他们一家几口赎身,谢伯在隔壁坊买了个小院子。”
谢奚皱眉诧异问:“你怎么知道的?”
陆伯腿脚不如常人灵便,时常不出门的。
“隔壁的妇人那日过来寻她,说起的。”
谢奚看了眼墙头,淡淡的笑说:“她若是真有能耐奔个好前程,我倒是也能送她一程,尽管和我大大方方说就是了,何必这样藏着掩着。我说了这个家里没有奴,她倒是心里不放心。”
陆伯见她生气,劝说:“如今家里年景好了,你手头大方,总是不当回事,她那个小宅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买的。”
谢奚生气归生气,但是也不是生气王媪贪钱,她给的钱有限,她不可能全是贪她的。大部分怕是那家人给阿月的彩礼。
98. 九十八 阿月亲事
谢奚沉默了片刻, 问:“那魏郎君多大了?”
陆伯:“三十有四。家里听说颇富庶,只是娘子不能生育。至今没有子嗣。”
谢奚听的后牙槽就磨上了,听着还挺特么不错的, 但是这都是假象, 就是买个生孩子的妾,这也太, 才是十六的小姑娘。嫁给能当她爹的老男人,还是做妾。
她无力的问:“谁给她张罗的?她一个妇人不可能认识户部给事中的家眷。再说魏家物色也不可能物色到她头上。”
陆伯:“听说她的儿媳妇的娘家, 有人在魏家当差。”
谢奚听的冷笑:“怪不得, 她们婆媳还真是,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都能钻营。给了多少金?都舍得把女儿卖了?”
陆伯也觉得尴尬, 这样说人是非的事,他没干过。
他本就是从苏州来的, 只有雀奴一个亲近的人,这两年和谢氏夫妇住在城里守着房子。对谢氏夫妇倒是有些了解了。
谢奚叹气:“不说他们了,实在留不住的话, 就让走吧。但是,她办这个事, 真的太恶心了, 阿月才多大……”
她正说着, 见陆伯给她使眼色, 她回头就见阿月站在廊檐下看着她, 一脸的仓皇。
她简直一口浊气吐不出来, 咽不下去。
阿月也知道她见不得人做妾, 见不得女子受辱。她怯怯的问:“娘子,我可以和你单独说说话吗?”
谢奚摸摸鼻子,毕竟是小孩, 她是真的有些不忍。起身说:“去我房间。”
阿月手里还拿着绣品,跟着她进房间的时候慢吞吞的说:“娘子第一次来,我跟着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