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条理清晰,有点意外,笑说:“是这个道理,咱们家今晚放开闹也可以。”
    崔玄看了眼牌桌上的弟弟妹妹们,淡淡说:“咱们崔家,胜在家和人兴旺。”
    开饭前女眷们才来了,今日算是小聚,崔邺来这里几年也没见崔家人这样全乎过。
    卢氏一脸喜庆,将崔邺送她的葡萄酒拿出来招待女眷。
    男人们开始天南地北的聊天。
    一顿饭吃了很久,菜热了几轮。
    最后几个小孩喝多了被带回去了,老太太这里就剩下三个儿子,崔玄和崔邺两个孙子。
    最后换成小酌,崔冕和崔浩讲起这几年南地做县令的经历,崔邺悄悄的听着,崔玄倒是时不时会问上一两句。
    只有他和崔逸两个闲人,崔逸在礼部挂个闲职,万事不管,好风雅。
    他则是对官场那一套不喜欢。
    像个酒童,将他们照顾的妥妥帖帖,老太太笑说:“你们叔伯侄子几个今晚就这么守夜了?”
    女眷被打发回去睡了,崔家其实没那么多规矩,崔邺还是觉得老太太是个很睿智的女人。
    崔冕接话:“多年未尽孝,今晚也顺道给母亲守个夜,母亲只管去休息吧。”
    老太太笑呵呵的说:“您们现在说话可都和柬之一样,学会哄我了。”
    崔邺笑说:“祖母去睡吧,有我照看着他们。”
    男人的天下,和女子是没关系的。酒桌上的寥寥几句,就能将事态格局讲的分明。李家初定的天下,也不过是到处危机,北有突厥,南有归顺后又反了的诸王,逃不开的是兵马、钱粮、人口……
    崔邺听着,也跟着他们喝酒,崔冕喝到微醺,问:“柬之如今,还拿得起枪吗?”
    崔邺两目清明,直视他:“早就拿不起来了。自我入了商道,我和崔家子弟从此走的就不是一条路了。”
    崔冕闭上眼,像是懊恼,又像是失态一般,再没试探他。
    最后几个人都有些醉了,崔邺安排几个人在老太太这里睡下,他在这崔玄回了他的院子。
    崔玄醉的最厉害,喃喃自语:“为什么都喜欢你,父亲这样清高的一个人唯独对你另眼相看,四叔也是。”
    崔邺看着这个二十一岁的少年,有些无奈,坐在窗前看着他,淡淡说:“你们崔家,可真是处处惊喜。”
    相比崔家门庭里的规矩,谢奚这里几乎毫无规矩可言,从下午开始就在准备晚饭了,一家人聚在一起,谢昭闹着要放鞭炮,整个下午都闹得鸡飞狗跳的。
    谢奚跟在谢脁身后写对联,她小时候就是跟着爸爸写对联的。当时博物馆里的老师们都爱写对联,还会一较高下。
    因着秦西客栈的李瑞中午来了一趟,下午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让他们写对联。
    谢奚一下午都不得闲。
    谢脁倒是体验了片刻就甩手不干了,导致谢奚一下午都在给村民写对联。
    晚饭都是吴媪准备的。
    羊肉饺子是谢奚要求的。除夕夜必须吃饺子,这是她最后的倔强了。
    剩下的菜都是吴媪自己琢磨着做的。十几个人十几个菜。
    开饭的时候,谢奚累的胳膊疼,坐在位置上长长的舒气:“我现在也幸福了,不用做饭了。”
    阿月和王媪在包饺子,听见她说的,阿月忙说:“康子总是不准我动手,你看我也是会做的。”
    谢奚怜爱的看着她,像看着晚辈一样,说:“这么好的年纪,玩好就行了,等以后成家了,多的是机会。不着急。”
    阿月羞涩的低下了头,吴媪接话:“说的老气横秋,你才多大?”
    谢奚叹气:“我啊,我已经很大了……”
    逗得几个人都笑起来。
    等开饭后,谢脁可真是会吃,尝了尝羊肉饺子,见谢奚蘸酱,就让谢奚给他也调一个。
    谢奚故意敲竹杠:“那父亲准备送我什么?”
    谢脁威胁她:“越来越没规矩了,这么点小事,都要威胁我吗?”
    谢奚理所当然的说:“当然了。你看咱们家吃饭都动手了,只有父亲你没帮忙。”
    谢脁慢条斯理的说:“我把你养这么大,算是大功德一件了……”
    谢奚被他逗笑了,起身给他调了蘸料,谢脁边吃边感慨:“雀奴在厨艺上的造诣,可堪比天下名楼的主厨。”
    谢奚凉凉的泼他冷水:“父亲恭维我也没用,欠我的画,还是要早些还我。”
    饭桌上的人听着他两斗嘴,都忍俊不禁。
    谢脁对她的伶牙俐齿一点都不反感,只觉得灵动非常。
    瑶姬喜欢羊肉,谢奚招呼她:“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有什么想吃的你只管和我讲,这个家里没有那么多规矩,我喜欢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就挺好的。”
    瑶姬笑的开心的说

章节目录

长安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顾青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顾青姿并收藏长安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