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她端起茶杯,说:“母亲,人和人之间都是等价交换的,如果程家以后帮不到我的忙,那我也不想帮程家的忙。我们彼此,都自求多福吧。”
    端茶便是变相的赶客之意,庆福郡主脸色僵硬,蹭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快步朝外面走出去了。
    阮氏和庆福郡主相继灰溜溜从程瑜瑾这里离开,之后好几天,果然再没有人敢来打扰程瑜瑾。
    没过多久,程老夫人也得知了程瑜瑾的态度。程瑜瑾虽成了太子妃,但并无帮扶娘家的意思,甚至她已经将话说的非常明白,程家帮不了她,那她也不会管程家死活。大家公平交易,谁也不要欠谁。
    能说出这样的话,简直是铁石心肠。程家人张着嘴只管吃的幻想破灭,一个个明显安分下来,再无人敢惹程瑜瑾。
    真是可笑,程瑜瑾原本没有撕破脸的时候,程家众人一个个又无赖又理直气壮,等程瑜瑾说出绝情的话后,这些人反倒更敬畏她。
    这就是人性,讽刺又可笑。
    宜春侯府难得度过了一段平静安宁的日子,各房谁都没作妖。
    三月,春暖花开,礼部和鸿胪寺亦在宜春侯府举行了隆重的纳采礼。仪仗队从奉天门蜿蜒到程家,一路乐声庄严,观礼之人夹道。随着皇家礼物一起送来的,还有四位宫廷嬷嬷。
    杨皇后观望这么久,终于出手了。
    第九十三章 女官
    宫廷门庭深, 规矩大,每个皇妃进宫之前,总会有宫里派嬷嬷下来, 教她们学一学宫中礼仪。这项传统即便是入宫的低位嫔妃也不能例外, 程瑜瑾身为太子妃,皇家的脸面,天下女子的典范,要求比旁人更严格, 也合情合理。
    这个道理程瑜瑾明白,杨皇后明白,负责教规矩的女官姑姑也明白。
    四位女官中以郑氏为首, 她其实才三十多岁, 但是所有人见了她都要称呼一声姑姑。
    郑女官未曾婚配,终身侍奉宫廷, 负责教导新进宫的秀女学习宫廷规矩。她年龄并不算很大,然而因为常年绷着脸,脸上皮肉显得刻板, 看着非常不好接近。
    她的声音也一如她给人的印象, 一板一眼,毫无感情:“程大姑娘,您是圣上钦赐的太子妃, 按理您是主, 我们是奴。可是奴婢奉了皇后娘娘的命,前来指导程大姑娘礼仪,以正皇家礼法。为了避免将来太子妃丢了皇家的脸面, 奴婢等人教导您规矩时,必尽心尽力, 无有藏私。无规矩不成方圆,奴婢等人都是为了姑娘好,一会教起规矩来,姑娘可不要记恨奴等。”
    程瑜瑾颔首:“我自然明白。谢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恩典,臣女必铭记在心,时时自省,片刻不敢忘。”
    郑女官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下嘴角:“那就好。程大姑娘,我们这就开始吧。”
    程瑜瑾欣然应允。郑女官已经教导过四五批秀女,在她手下被整治哭的宫女不知道有多少,像程瑜瑾这样的贵族小姐,她更是见过太多了。妃嫔们刚入宫时,个个如程瑜瑾一般,自信骄矜,身上带着被捧出来的公卿小姐架子。她们都觉得自己的礼仪已臻完美,断不会被女官跳出错来,可惜,在郑女官的戒尺下,还不是都敢怒不敢言,只能低头。
    教训一个涉世未深的小丫头片子而已,郑女官有得是自信。而教训的人是未来的太子妃,这就更让人有成就感。
    郑女官不紧不慢,打算看好戏,然而三天过去,郑女官的心态崩了。
    程瑜瑾到底是什么情况?这几天她们四个女官眼睛都不眨地盯着程瑜瑾坐卧、行走、说话甚至睡觉,但是程瑜瑾每一个动作,竟然精准的像是有一把尺子比量一样,郑女官存心挑错都挑不出来。
    郑女官入宫二十年,头一次对自己生出浓浓的怀疑。
    若是宜春侯府的情况传到宫里去,必然会被杨皇后大骂,以为郑女官收了程家好处,故意放水。
    郑女官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若是换一个人,郑女官也觉得是在放水,可是当事人是她,郑女官十分清楚,她完全没有。甚至后面为了挽回颜面,她盯得更加仔细刻意。
    然而就是如此,程瑜瑾的举动都没有丝毫不规范、不文雅的地方。
    郑女官大受打击,忍不住怀疑人生。好在昨日晚上回房之后,和她同住的另一个女官也脸色难看,两人试探着交谈,才知道她们的内心想法一样。
    对方也完全挑不出错。实在是太标准了,甚至换成她们自己,也做不到如此精确。
    找到了同伴,郑女官内心的焦灼顿时减轻一半。她们两人偷偷合计,一致觉得是程瑜瑾得知宫里要来人,特意临阵恶补,提前纠正过仪态。但是临阵磨枪撑得了一时,撑不了一辈子,她们慢慢磨,总能等到程瑜瑾装不动的那一天。
    于是四人更加用力地盯着。郑女官心想,人又不是木偶,只要是肉体凡胎,就总有松懈放松的时候。她们一直盯着,程瑜瑾还能一天十二时辰时时刻刻保持完美?
    谁知道,还真能。
    人

章节目录

九叔万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九月流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月流火并收藏九叔万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