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赵苌赤便要一直等着。
以前是想不到成亲一事,如今科举考试尘埃落定。
成家确实是一件大事情了。
“我自有打算。”赵苌庚虽然刚刚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大事,但是表面上还是一副平常的模样。
而反而对顾九提出了另外一件事情。
“我来京都已久,顾家对我照顾已久,可我却从未登门拜访,内心过意不去,不知伯父何时在家,如此也好前去拜访。”
顾九听到赵苌庚的话,眼中的笑意更加真实,“十日后如何?我父亲很早就想见见你,不过是因为时间一直不合适,才一直等到了现在。”
“十日后我父亲和大哥都休沐在家,时间正合适,赵大哥不妨带上弟弟妹妹出门逛逛。”
赵苌庚初来京城时,顾九的父亲便已经从自己儿子和陈家口中听说了赵苌庚此人。
不过他并没有上心,左右不过是农家子,虽说听儿子的意思此人有才能。
不过也只是听听就过去了。
第一次上心时因为听到了赵苌庚在茶楼中的辩论,认为此人心有沟壑,且心思清明。
等到赵苌庚夺得状元,顾父便亲口叮嘱顾九邀请赵苌,入府一叙。
感叹家中没有适龄女儿可以嫁给赵苌庚也是确有其事。
但是顾九对此事却十分庆幸。
他虽欣赏赵苌庚,知道赵苌庚的本领,但是并不想单纯的用姻亲关系绑住赵苌庚。
而且以赵苌庚的性子来说,也不会想要娶顾家的女儿。
在赵苌庚去顾府之前,他首先在翰林院之中见到了子恪。
子恪乃是三年前的状元,原本任职翰林院修撰。
如今三年任期已到,赵苌庚这位新任的状元,自然也变成了修撰,所以才会在翰林院同子恪见面。
不过两人之后却不会共事。
在赵苌庚的圣旨下来之前,子恪便已经接到了吏部的调任,他要去大理寺,任职大理寺丞。
两人虽是同一职位,但是原本不用碰面。
不过是因为子恪知道前来任职的人是赵苌庚,所以特意在翰林院等了一等。
两人叙旧了几句,子恪又对着赵苌庚提点了几句之后才匆匆离去。
或许是因为子恪的态度,一整天的时间里,赵苌庚都在接受翰林院中那些隐晦的目光。
间或有人直接上来打听赵苌庚同陈子恪之间的关系。
不过这些对于赵苌庚而言都不是什么麻烦事,三言两语打发掉之后,便一心沉浸在自己书中。
不过到底不是事事顺心。
谢晋非乃此番的探花郎,如今也顺利入职翰林院。
他早前就看赵苌庚不顺眼。
原本在任职之前,已经同赵苌庚的上司打好招呼,准备为难赵苌庚。
但是没想到那上司今早看到了陈子恪同赵苌庚相谈甚欢的场面。
如今一直没有动手,让赵苌庚安安稳稳地过了一天。
让谢晋非十分不耐。
最终还是忍不住自己找了个由头走到赵苌庚面前。
第38章
赵苌庚早前就知道谢晋非此人是个小心眼,但是没想到不过是一场普普通通的辩论,谢晋非竟然会一直记得如今。
谢晋非虽有才华,但是他本身就不是个能够容人的性子。
这几年来珍贵妃在后宫受宠,让谢家在朝中隐隐有更进一层楼的架势,而后三皇子入朝也颇受好评,因此巴结谢家的人也越来越多。
谢晋非虽不是长房的嫡子,但是毕竟是嫡亲,而且他比长房的嫡子要有才名许多。
因此追捧他的人,并不比长房少。
如此下来,谢晋非的性子愈发傲慢,半点亏都不能吃。
稍有才名,家中撑腰,让他在京都之中根本没有对手,旁人见到他都绕着走。
即便是文人举子之间的辩论,那些举子不愿意招惹上他,也会故意手下留情,装作辩论不过的样子。
而赵苌庚是近几年第一个敢如此正面怼他之人。
那日让他在茶楼之中哑口无言,颇有些颜面尽失的意思。
之后赵苌庚一直未曾与他对上,他又得了父亲的叮嘱要好好准备考试。
所以才一直没有生事。
原以为赵苌庚这般农家小子,即便是侥幸考中,也不过是二等进士或者同进士的命。
结果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不声不响地夺了状元,而自己竟然只是个探花。
如今的场面与谢晋非想象的相去甚远。
他原本还想使手段,让赵苌庚根本入不了翰林院,结果这事情还没办妥,便被当家主事的伯父知道了。
罚他在祠堂中跪了半天,若不是祖母父亲轮番来劝,他怕是要一个在祠堂足足跪三天。
谢晋非折腾了一趟没有逃到任何好处,反而让自己受了罚,但是这种人从
以前是想不到成亲一事,如今科举考试尘埃落定。
成家确实是一件大事情了。
“我自有打算。”赵苌庚虽然刚刚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大事,但是表面上还是一副平常的模样。
而反而对顾九提出了另外一件事情。
“我来京都已久,顾家对我照顾已久,可我却从未登门拜访,内心过意不去,不知伯父何时在家,如此也好前去拜访。”
顾九听到赵苌庚的话,眼中的笑意更加真实,“十日后如何?我父亲很早就想见见你,不过是因为时间一直不合适,才一直等到了现在。”
“十日后我父亲和大哥都休沐在家,时间正合适,赵大哥不妨带上弟弟妹妹出门逛逛。”
赵苌庚初来京城时,顾九的父亲便已经从自己儿子和陈家口中听说了赵苌庚此人。
不过他并没有上心,左右不过是农家子,虽说听儿子的意思此人有才能。
不过也只是听听就过去了。
第一次上心时因为听到了赵苌庚在茶楼中的辩论,认为此人心有沟壑,且心思清明。
等到赵苌庚夺得状元,顾父便亲口叮嘱顾九邀请赵苌,入府一叙。
感叹家中没有适龄女儿可以嫁给赵苌庚也是确有其事。
但是顾九对此事却十分庆幸。
他虽欣赏赵苌庚,知道赵苌庚的本领,但是并不想单纯的用姻亲关系绑住赵苌庚。
而且以赵苌庚的性子来说,也不会想要娶顾家的女儿。
在赵苌庚去顾府之前,他首先在翰林院之中见到了子恪。
子恪乃是三年前的状元,原本任职翰林院修撰。
如今三年任期已到,赵苌庚这位新任的状元,自然也变成了修撰,所以才会在翰林院同子恪见面。
不过两人之后却不会共事。
在赵苌庚的圣旨下来之前,子恪便已经接到了吏部的调任,他要去大理寺,任职大理寺丞。
两人虽是同一职位,但是原本不用碰面。
不过是因为子恪知道前来任职的人是赵苌庚,所以特意在翰林院等了一等。
两人叙旧了几句,子恪又对着赵苌庚提点了几句之后才匆匆离去。
或许是因为子恪的态度,一整天的时间里,赵苌庚都在接受翰林院中那些隐晦的目光。
间或有人直接上来打听赵苌庚同陈子恪之间的关系。
不过这些对于赵苌庚而言都不是什么麻烦事,三言两语打发掉之后,便一心沉浸在自己书中。
不过到底不是事事顺心。
谢晋非乃此番的探花郎,如今也顺利入职翰林院。
他早前就看赵苌庚不顺眼。
原本在任职之前,已经同赵苌庚的上司打好招呼,准备为难赵苌庚。
但是没想到那上司今早看到了陈子恪同赵苌庚相谈甚欢的场面。
如今一直没有动手,让赵苌庚安安稳稳地过了一天。
让谢晋非十分不耐。
最终还是忍不住自己找了个由头走到赵苌庚面前。
第38章
赵苌庚早前就知道谢晋非此人是个小心眼,但是没想到不过是一场普普通通的辩论,谢晋非竟然会一直记得如今。
谢晋非虽有才华,但是他本身就不是个能够容人的性子。
这几年来珍贵妃在后宫受宠,让谢家在朝中隐隐有更进一层楼的架势,而后三皇子入朝也颇受好评,因此巴结谢家的人也越来越多。
谢晋非虽不是长房的嫡子,但是毕竟是嫡亲,而且他比长房的嫡子要有才名许多。
因此追捧他的人,并不比长房少。
如此下来,谢晋非的性子愈发傲慢,半点亏都不能吃。
稍有才名,家中撑腰,让他在京都之中根本没有对手,旁人见到他都绕着走。
即便是文人举子之间的辩论,那些举子不愿意招惹上他,也会故意手下留情,装作辩论不过的样子。
而赵苌庚是近几年第一个敢如此正面怼他之人。
那日让他在茶楼之中哑口无言,颇有些颜面尽失的意思。
之后赵苌庚一直未曾与他对上,他又得了父亲的叮嘱要好好准备考试。
所以才一直没有生事。
原以为赵苌庚这般农家小子,即便是侥幸考中,也不过是二等进士或者同进士的命。
结果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不声不响地夺了状元,而自己竟然只是个探花。
如今的场面与谢晋非想象的相去甚远。
他原本还想使手段,让赵苌庚根本入不了翰林院,结果这事情还没办妥,便被当家主事的伯父知道了。
罚他在祠堂中跪了半天,若不是祖母父亲轮番来劝,他怕是要一个在祠堂足足跪三天。
谢晋非折腾了一趟没有逃到任何好处,反而让自己受了罚,但是这种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