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
    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江南金坛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
    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这边是茅山的起源了,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什么隐秘,而是我从景区简介上面看到的,然后就写出来给大家看看吧,没什么特别的。
    咱们有书则长无书则短,我一路就这么一边看着风景,一边爬山,累了就坐下歇一会,看着周边的景色感觉还是很让人开心的,毕竟茅山自古以来就有上古福地之称,景色那是没话说。
    就这么一路走着,当我爬到茅山主峰大茅峰顶的九霄万福宫的时候已经是多半天之后的事了,单单就爬山这一项就累得我和孙子一样,这倒不是我体力不好,而是我有点傻没带点吃的,虽然说途中有商贩再卖东西,但是总归还是有点体力不支的感觉。
    在这一路上,我发现了挺多有意思的事情的,比如说有人在茅山的景区之内打着招牌算命的,还有卖符的,每个人基本上都装的挺像那么回事的。
    我前面在休息的时候竟然还有人问我要符么?还说什么驱鬼破邪,保平安的利器,说真的我真的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了,这不就是李逵碰见李鬼,完事之后李鬼还非让李逵买他手中的斧子,还告诉人家这是李逵用过的,这他娘的有点太扯淡了。
    不过我倒是真见识到了茅山的魅力,就连周边卖东西的小商贩都能给你扯一顿什么道家渊源之类的出来。
    因为我来的时候并不是寒暑假,也不是什么节假日,所以茅山上的游客并不多,九霄万福宫其实是一座建筑群的总成共有太元、高真、二圣、灵官、龙王五殿堂;藏经、圣师两楼阁;毓祥、绕秀、怡云、种壁、礼真、仪鹄六道院,左右两侧道舍、客堂等建筑近百余间。
    当我入宫之后,刚刚进门入眼就是灵官殿,整个宫殿大气磅礴里面供奉着三清的神像,我站在殿们外面并没有唐突的进去,我想自己应该先摆正心态,虽说这里算是李家道术的发源地,但是我这次来又不是认祖归宗的,就当一个游客的身份玩玩就好了。
    想到这里我便迈步进了殿中,殿中有几个人正在拜祭三清的神像,大部分人都是点上三支香之后又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我看到这些人的做法之后,很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佛教才有叩头礼之说,而道家根本就不需要磕头的,只不过很多人弄混了道教和佛教,所以才会不管碰到什么都磕头。
    我倒是没多事的去提醒别人不需要磕头,旁边的小道士都没说什么我就别去多管闲事了,管好自己就好了。
    我去门口卖香的地方买了三支短香,那个人还一直忽悠我说让我买长的香,贵的那种才能显示出诚意来。
    对于这种说法我实在是不想理他,然后就在老板的鄙视中,买了最便宜的三支短香回到了殿中,我借着殿中的蜡烛将香点燃,然后双手拿着香,按到眉心的位置,面向神像拜了三拜,把香插入了香炉之中。
    慢慢的后退两步,对着神像结了一个手印,行了一个道家的作揖礼之后,转身离开了大殿,我并没有注意到,旁边的小道士看到我拜三清的时候,眼睛之中散发的惊讶。
    我慢慢的参观着茅山的建筑,九霄万福宫中其实还是很大的,百十间建筑中有的住的是道士,有的则用来卖纪念品。
    可能是我爬山的时候喝的水比较多的原因,逛了一会之后我就想上厕所,不过我转来转去就是没发现厕所在哪,转了一大圈之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来到了一扇铁门的面前,上面挂着一个牌子写着游客止步。
    这里应该就是道士日常生活的地方了吧,我透过门的缝隙,看到里面是一座院子,有着不少的房屋,院子的正中心还有一个香炉,至于其他的我就看不到了。就在我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从不远处走来了一个中年的道士,正好我也不知道厕所在哪就顺便找个人问问吧。
    我快步走上前,下意识面对道士就行了一个道家的礼,然后问道:“道长您好,请问厕所在哪啊?”中年道士打量了我一下,眼神中透着一点奇怪,回了我一个礼之后说道:“跟我来吧。”说完便从口袋中掏出了钥匙,走到我刚才看的大门面前,打开门走了进去。
    我前脚刚刚进门,便发现前面带我进来的道士竟然消失了,我的眼前竟然是白茫茫的一

章节目录

只是一个阴阳先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小叶冬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叶冬青并收藏只是一个阴阳先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