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作伴,与小姐同岁,两人一同长大,小姐待亲如姐妹,从未拿她当下人看待,顾家也是和善之家,对她也很好,夫人不放心小姐远嫁京城,她自告奋勇的说要陪小姐去京城,顾念本不同意的,她是身不由己,可是巧儿还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一但跟着她人京,进了王府,许多事就不是她能做主的了。
    奈何巧儿像是铁了心一般的,怎么劝都不听,顾念也拿她没办法。
    巧儿心中愤愤,若是那日她劝着小姐不要下山就好了,就不会被那回京的宣王看见,如今就不需要远离乾阳嫁给他做侧妃了。
    魏绍那日在外办差完,回京时,在乾阳遇见了刚下山的顾念,只是惊鸿一瞥,惊为天人,女子容貌倾城,超尘脱俗,似天上的仙子,只那一眼,眼神就再也没从她身上离开过,直至人完全消失在他眼前,身边的人很有眼里见儿,跟着去打听了,很快来禀说她是东山书院顾山长的独女。
    难怪气质不俗,魏绍眼里满是赞赏:“东山书院?······这些年东山书院逐渐崭露头角,特别是今年状元探花皆出自此”瞬间眼神一亮,若是他娶了她,想来朝中那些书院出身的人,也会跟着归顺于他,这样一来岂不两全其美,美人和江山皆可得。
    越想越觉得可行,随从说她还并无婚配,简直是上天助他,他正余一侧妃之位,以她的身份,也不会委屈了她,他现在恨不得马上飞回京城,进宫求旨。
    圣旨到那日,顾夫人当时就晕了过去,顾伯翰神色不明的看着手中的圣旨,脸上无一丝喜意,与别人而言,这是泼天的富贵,可是他是半分也不想也不希望女儿进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家,她女儿性子温柔善良,如何去面对那些豺狼虎豹,他虽不在朝堂,但也知如今朝中党派复杂,只是如今圣旨已下,却是没有半点的转圜余地了。
    夫妇二人只得含泪依依不舍的目送女儿与宫里的人共同离开乾阳,赶赴京城。
    巧儿思绪收回,看见顾念望着窗外又在发呆,正欲劝她早些休息,顾念喃喃道:“到了京城,离他是倒是更近了些,会不会有机会再见着他?”声音轻不可闻。
    但巧儿还是听清楚了,心下一惊,忙四处看了看,低声道:“小姐,日后这些话可断不能再说了,隔墙有耳,京城不比乾阳,特别是到了王府后”
    “小姐,你·····忘了李公子吧”巧儿有些不忍说道,声音极轻。
    良久后,顾念低不可闻的回了个:“好”
    忘了,谈何容易,若是真这般容易,她也就不会困扰自己这么久了,相思入骨,早已药石无医。
    第二日一大早,崔嬷嬷就来了,手中还端着一碗药,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表情道:“姑娘,马上就快大礼了,还请保重好自己的身体”说着把药递给了顾念。
    顾念顺从的接过,一饮而尽,微微皱着眉头,巧儿端了茶水给她漱了口。
    很快就到了大礼的日子了,虽说是纳侧妃,但王府娶亲,终究还是比普通人家要排场,体面许多,侧妃也是要进皇家玉蝶的,宣王又极其看中,所以当日京城热闹非常,皇家侍卫开道,喜轿欢欢喜喜的抬进了宣王府。
    礼成后,顾念被送进新房,宣王今日大办宴席,此时正在外招待宾客。
    礼成了,崔嬷嬷的使命也完成了,和顾念辞行准备回宫。
    走之前看了看顾念和她那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小丫头,又返回交代道:“嬷嬷说的这些话本有些越礼,但这些时日相处下来,知道娘娘心姓纯善,但这王府中,并不是你与人为善,别人亦会与你为善的地方,老奴送娘娘一句话,害人之心咱没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待府中下人也不可一味宽容,忍让,要学会立威,老奴言尽于此,祝愿娘娘往后顺风顺水,与王爷百年和睦”
    顾念心中感动,这是她在这座陌生的城中,第一个对她用心关怀的人,她想起了她临行前母亲嘱咐她的话,心中酸涩不已,略带哽咽的说:“多些嬷嬷教诲,顾念谨记在心”说着退下手中的玉镯,由于还盖着盖头,便让身边的巧儿交给崔嬷嬷。
    “还不嬷嬷务要嫌弃,东西不贵重,这是顾念的一点心意,请嬷嬷一定收下”
    镯子的成色很好,并不普通,崔嬷嬷知道顾念那么说只是想让她收下,便也没有客气,接过了镯子小心放在怀中,又交代了巧儿些话,就辞别回宫了。
    宣王府前院,魏绍人逢喜事精神爽,在与来参加宴席的朝臣们把酒言欢,互相寒暄,今日来了不少朝中重臣,当管家和他说,东山书院在京城为官的学子基本都到了的时候,他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李致远看着边上一杯皆一杯不停的喝着闷酒的韩文意眼神担忧,自从知道顾念要嫁给宣王后,韩文意就主动去接近魏绍,魏绍本就意在此,自然来者不拒欣然接受了。
    眼看

章节目录

我家那书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长安烟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安烟火并收藏我家那书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