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十分的狼狈。
说起香港的问题也的确是有些让人们想不到。早年大多数人认为五十年是个漫长的时间,关于香港的未来人们也没有想到会有什么问题,那个时候西方政治家完全有信心认为五十年足够使红色中国和平演变成为香港一样的资本主义了。按照当年邓伟人的想法是“五十年后中国的经济已经大幅度的改变,甚至国内要比香港还要好,到时候政策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也就不存在着变或者是不变,”所以也就放出话来说“50年不变”,可是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50年后的中国经济的确是发展起来了,而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些地区发展的甚至比香港的还要好还要全面。尽管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也是经历了多方面的考验和磨练,许多原来的错误观念得到了纠正,中国人不仅扬弃了外来的共产主义文化,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文化融进了本身固有的中华文明。原来西方国家寄希望的和平演变在中国不仅没有发生,反而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肯定,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的领导地位不仅没有被动摇,而且更加坚固了。按照一些人的话说是“红色中国更红”了。当年,中英双方曾经协商,中国政府承诺,在香港中国共产党不设立组织,也不参与当地政治活动,也就是说,在五十年内,共产党在香港不发展组织也不参与任何的党派团体。那么五十年以后可以不可以发展香港的社会制度和大陆仍然有差异,那么生活方式要不要改变这些都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五十年的期限来临,香港的社会开始动荡。
在香港这个特别行政区里,前后共产生了9届7人的行政长官,其中担任较长时间的是早期的二人,后面的各届行政长官基本上是在全民普选的机制上产生的,由于香港的社会制度是脱胎于英国殖民地的民主模式,更受到当时国际社会上泛民主思潮的影响,使每届的选举成为各候选人斗财力、斗花哨、斗口舌、斗骗术的聚会,各财团也纷纷的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候选人去角逐这个位置,司徒晟的父亲在早期的商业活动中也没有能够脱俗,多少也是有卷入的。这样的选举最后几乎都成为各种政治人物作秀的场所,至于在任期内能否达到竞选时对市民的允诺,能否出政绩几乎不被当选者重视。这也是资本主义竞选的通病。也正是在这样的选举活动中经历过风雨的司徒汉,在回到党内以后开始思考民主这个被人们常放在口边的话题到底应该怎么去落实。我党一直奉行的民主集中制固然有缺陷,但是那种无原则的泛民主显然也不是中国人想要的民主。作为中国文化的传人,中国共产党无疑坚定的认为在中国这个有着特殊文化的国家里是不可以由泛民主产生的领导人来轮流执政的,如果把现在的社会抽象为一个朝代的话,那么中国人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是越来越进步。
民主的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说穿了民主的本质就是集思广益,就是避免用个人的不准确的观点来左右大众的观点。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而不是靠一些鼓动家在那里鼓惑群众上街游行就可以得到认可的民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人并没有鲜明的政治观和是非观,不可否认的是人都有随附性,如果把大众的这种随附性产生的结果当成真正民众的呼声和需要,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在实质上是无政府状态,一定是会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破坏,从红色中国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始,就致力于解决这个民主的问题,现在到了第五代可以说是已经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人民的利益说穿了就是国家的利益,没有国家哪里有人民要想让人民安居乐业首先就是要国家强大,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回过头来看人民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是有必要也必然会做出一定的牺牲,这种牺牲不单纯是生命的牺牲,不仅仅是部分人的牺牲,应该说是全民族的一种为子孙后代做出的痛苦的甚至是有些残忍的牺牲。红色中国的成长充分的证明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在所谓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资本积累的时代也是这样的,要不巴尔扎克、狄更斯、雨果等也写不出那么多人间喜剧悲剧什么的。
从西方国家到那些被西方国家认可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竞选,无一不是走马灯般的让一些政治明星在那里表演,这样的模式已经使西方国家的社会变的畸形,人性中的善良和正义早就被那些所谓的人权和民主所取代。早在20世纪末,美国就可以为总统裤裆里面的那点事儿花费纳税人6000多万美元,还说这是公道和民主。西方国家这样的泛民主流传到亚洲以后,也出现了弹劾总统的事件,最后法院说不行,也出现了为了所谓民主去牺牲公众的利益。其实这些都是那些利益集团在背后操纵。国际化的大财团公司为了各自的利益结合起来,他们选择自己的代言人,选择专业政治策划人员去蛊惑人心。把所谓民主的横幅变成了政治的旗幡。从20世纪末到现在,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和争斗,无一不是因为利益,为了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关键是要看是为了国家民主的利益还是为了小集团的利益。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中国无疑是做的比较好的。
司徒晟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黄发雄发来的求救报告,“香港立法会议员正在动用法律程序,准备弹劾特首,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历史从来没有的丑闻就要发生”,作为这些民选的“特首”其实并不代表普通民众的利益,这在香港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仅仅上任一年就要被弹劾在香港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黄发雄是被身后的利益集团推到台前来唱戏的,没想到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搞的众叛亲离唱不下去了。但是黄发雄并不是傻瓜,他清楚的知道中国人的面子高于一切,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向中央政府求助了。
香港经济历来以自由和开放著名,回归以后,从早期的大财阀的垄断到后来的群雄争霸,可谓演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司徒家族的三葵集团自从司徒汉从政以后逐步从香港的经济圈里淡出,集团的总部也从香港搬到了深圳,振兴了香港的工业以后,三葵集团就没有在香港继续发展工业,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当时的西北青海西藏一带,还有一部分放到了外兴安岭一带的新区。在香港的船厂和汽车厂航空发动机厂都被国家收购了,因为那些工厂现在主要是从事军工产品的生产,三葵公司仅仅是参与管理而已。司徒家族本身就没有几个人,大部分资产都捐献给了国家。由于占统治地位的司徒家族的退出,腾出的空间就成为众多财阀争夺的目标,从20多年前开始,这样的争夺就到了白热化。特首的位置也就成为这种争夺的直接体现。
黄发雄本身学历不高,年轻的时候也是在香港打打杀杀的“狠拼”过一阵子,后来从事远洋运输业务,在开发新美国的过程中着实赚了一点。十年前在一些朋友的怂恿下开始从政,从区议员做起,逐步步入香港核心政客的行列。以说直话著称,做事泼辣简洁,人称黄快手,原来道上的朋友这么叫他是形容他在搏斗的时候出手既快且狠,后来的人这么称呼他是形容他做事速度快,有想法会立即施行。从政的早期他也为民众争得了一些利益,获得一定的声望,可是自从以汇德洋行为核心的英派利益集团找上他以后,其从政的风格逐渐转变为这些集团的代言人,去年参加特首竞选,在几个利益集团的共同推举下终于入主香港特区政府。黄发雄上任以后,政策偏斜的明显,激起其他集团的强烈不满,首先,他在今年的预算里面提高了香港已经有近百年没有动过的“利得税”税率,虽然提高的很少,但是在香港这样一个经济相对稳定的地区里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担心的不是这次的提高,担心的是这样的口子开了以后,今后还会有多少次的变动,更有甚者是这样的提高对那些富有阶层没有影响,而对靠工薪维持生计的中产阶级的影响就大的多,有评论认为这样一刀切的政策明显是偏向富人而不是为广大民众谋利益,政府的开支尽管也是用在民众身上,但是,靠提高税收来增加开支的做法被香港人形容为“杀穷济穷”。而在救助贫困居民的开支比率上,下降较多,更激起了贫困线以下居民的强烈抗议。
这次香港“黑衣”大游行其实是其他利益集团不满的产物,区区香港哪里会有那么多“乞丐”不过要说香港生活在贫困线附近的人可就不少了,优裕的生活和社会福利使很多香港年轻人不求进取,大多数这样的人都寄希望发一笔横财,从此可以省去了为生存打拼的“苦难”,就是在工作的香港人有这样的想法的也不在少数,他们尽管在每天辛勤的去劳作,可是也都希望会天降横财,而这样的横财来的最合法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政府允许的博采了,所以香港人大多好赌,而毗邻的澳门则完全得宜于香港人这样的心态,几十年来澳门特区政府把这个传统的行业发展的登峰造极,几乎让所有的人都相信世界上真的是有公平的赌博,因为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从那几个张大的虎口里走出的千万富翁,都会有张灯结彩的庆贺。没有谁去在乎那区区几个新进富翁是在牺牲了大批的中产乃至老富翁的前提下产生的,就是知道也不过是以“富翁轮流做,明天到我家”的心态去对待。
特殊的社会文化产生特殊的民风,香港人好赌善博,对于政治人物的态度也是这样,它会给任何人机会,但是也会对任何人关上大门,对于黄发雄来说就是这样,民众给了他机会,现在看到他倒行逆施则要向他关门了。那些和现政府对立的利益集团以及把黄发雄推上台的利益集团这个时候也是墙倒众人推般的大声喊“打”,黄发雄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黄发雄想起了中央政府。
中国人是讲面子的,就是黄发雄的确不能再担任特首,那么下台也应该找出一个体面的办法,如果真的动用了弹劾的程序,那么,这种面子就没有办法保全。而泱泱大国的特别行政区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中国政府是不能够允许的,黄发雄是吃准了这一点才向中央政府求救的。对于黄发雄的来电,几乎所有政治局的人都感到头疼,牛华西干脆把皮球踢给了司徒晟,“他不是很有智谋吗现在是常任副总理,让他去解决吧”于是大伙都顺水推舟的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司徒晟。
绿色#小说&网网
第十九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3
第三节
黄发雄的确把这样一个难题交给了中央政府,而蓝琼也知道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尽管是让司徒晟去处理,但是,最后表态终归是要中央政府出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是香港人的难题还不入说是中国政府的难题。
“小晟啊,你看香港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啊”蓝琼在司徒晟刚刚看到电报的时候就打来电话询问了。
“香港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过我自己倒是有个有利的条件可以使用,因为我的户籍是在香港的,我打算去香港一次,相信会有妥协的办法。”司徒晟的语气很镇定。
“对哟我怎么忘记了你还是香港人哪这个情况可是很有利用的价值,好你去吧,我们随时保持联系。”蓝琼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司徒晟是出生在香港的,因为她的母亲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移民香港的,那个时候还是港英当局在管理香港。尽管司徒晟是出生在本世纪初,但还是在香港政局比较稳定的时候出生的。后来跟着父母在内地生活,几乎没有谁知道司徒晟是香港居民。
“您放心吧,我会随时跟中央联系,毕竟大事还是要集体讨论解决,我不能一个人乱来的。”司徒晟在电话那边说。
作为中国政府的常务副总理,司徒晟来到香港就是一件大事了,可是如果是一个普通的香港居民,回到香港那就再普通也没有了。司徒晟的母亲是个细心人,尽管在后来的20年里他们基本没有回去香港,特别是死老头子倔强的不听招呼,但是,她还是几乎到期就去把全家的回乡证和其他证件都去更换一次,儿子司徒晟的证件当然也更换了,当司徒晟这个时候想起这些证件的时候,母亲在电话那边告诉儿子“都在,有效”,司徒晟于是先回到深圳看望父母亲,新媳妇由于身子重,马上要临盆了就没有回来。老父亲已经年近九旬,“修炼”的对所有的事物都漠不关心,每天的活动就是在村里不停的散步和到海边去钓鱼,八十多的母亲除了还能打麻将以外也是对其他的事情不感兴趣。司徒晟的大儿子早就到中学去住校读书了,平日里也就是两个老人在家,作为这个小村的“终身村长”,司徒汉基本上是天天“玩忽职守”,好在村子里也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他去当家管理,村委会有一帮年轻人在那里尽忠职守,各家都有保姆和勤务员照顾,鸡犬相闻,和睦相处,还真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这里的老人平均年龄都在79岁以上,又大多是共和国早年呼风唤雨的人物,晚年在这里都涵养极高,修炼极深,偶尔回来的下一代大多也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反而在岛上“闹事”最多的是孙子或者重孙子辈的,不过在“当地政府”管委会的干预下大多会“小事化了”。
“爸、妈你们身体还都好吧”司徒晟难得回家一次,见了父母高兴的叫着。
司徒汉的须发都白了,白的没有一根杂毛。本来不大的眼睛被长长的眉毛遮掩的几乎看不到眼神。“我和你妈身体都好,我零件还都是原装的,你妈倒是换了几个零件了,还给我准备了几个,不过现在还都用不上。这次你回家是不是要去香港转转”老人的智力还是那么敏锐。
“死老东西,你那零件早就该换了,非死撑着,儿子,你回来后劝劝他。你看他现在都老成啥样了”老太婆由于更换了心脏,现在说话底气还是那么足。
“活那么长干啥自然规律是要遵守的,咱们活的久了就占了年轻人的地儿了。”老头子喝了口清茶。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能活的长点有什么不好我看挺好的,你要是想走你自己走,我还想看看咱们那没出生的孙子哪”老太婆还是那么厉害的数落着他。“你媳妇现在怎么样你不能老是这么在外面跑,女人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在身边,别学你爸,生你的时候都不知道死哪去了”
司徒汉叹了口气没有搭理老婆,“这次你回去看看你姨妈和舅舅也是必要的,你已经好多年没有去看他们了,他们的身体没有我们好,你也可以劝劝你舅舅去换个零件什么的,在香港老是信那些私家医生早晚把他们自己玩完。”
“爸,你怎么知道我要去香港”司徒晟惊讶的问道。
司徒汉没有吭声,站起来晃悠悠的去拿钓鱼杆,自从老搭档阿松去世以后,老人变的更加沉默寡言,“让香港的那些大老板们多看看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要不他们今后一个子也挣不着”老人冷不丁的撂下一句话就走出了院子。
“你爸是什么人啊,就你肚子里那点小九九能瞒得过他吗东西都给你收拾好了,那边还有几本你爸写了几个字的书,你按照名字给他们就是了。”老太太对儿子说。
司徒晟惊奇的看着一叠包装朴实的为人民服务的单行本,“老爷子这是玩的哪一出啊让资本家看为人民服务资本家要是为人民服务哪还叫资本家吗”他楞在那里思考。
“你爸知道你会转不过弯来,写了这个给你,你自己去琢磨吧我是看不懂”
司徒晟低头一看,原来是周易上的第一卦,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看了这个东西,司徒晟心中似有所悟。
副总理来到深圳,自然是忙坏了当地的保卫部门,好在司徒晟要求是一切从简,第二天一大早,海关的闸门刚打开,作为第一批过境的人司徒晟就过了海关,除了司徒晟是持回乡证以外,跟着的几个保卫人员都是持其他出境证件过关的,陆平在昨天晚上就提早过去了,香港那边也是派出了大批的警员,黄发雄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封电报竟然把一个当今共和国最炙手可热的副总理给弄来私访了。
司徒晟对这些保卫人员的瞎忙活不以为然,但是自己在印度的时候曾经被暗杀过,也曾经被政治局严厉的批评,他唯一经常受处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任意取消保卫造成重大后果,按照政治局委员的保卫规格自己恐怕受到的保卫可能还要严格,所以,从那以后,他对保卫这方面也就迁就那么一下了。
司徒晟这次来港是省亲,过关之后他就来到西贡的老宅,现在是表哥的儿子在这里照看,房子是父亲早年买的,后来从政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住过。司徒晟孩提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等到稍微懂事的时候就被送到姑姑那里受教育了。所以一到香港,司徒晟就到这里看看自家早年的房子,表哥的儿子倒是孝顺的实在,还把房契拿了出来,上面还清楚的写着司徒晟母亲的名字。
早年的司徒晟身上是没有一点香港人的影子,就是他母亲去更换证件的时候,人家也只不过是认为是个与副总理同名同姓的人罢了,谁能想到一个在香港出生的,有着香港户籍的男子竟然在不声不响中担任了共和国的副总理
由于是回乡省亲,因此在中国官方的媒体上没有任何报道,香港的记者也是在今天早上被告之有一个国务院副总理来到香港省亲。问题是哪个副总理有香港的亲戚啊他们查遍了资料都没有清楚的显示,因为司徒晟的籍贯是湖北,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跟随父母在内地长大的。就算是联系到司徒汉,在官方的资料上也显示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陆人,仿佛跟说白话的广东根本就不沾边。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司徒晟是用回乡证和身份证回到香港来的消息还是不径而走,毕竟那些一大早在海关上班的海关属雇员亲眼目睹了共和国副总理的过关,而且是拿着无可挑剔的香港证件过关,这样的消息怎么可能封锁副作用则是那些在香港的司徒家的亲戚,他们一下子变的可风光了,一会是这个记者采访,一会是那个电视台上镜,反倒是他们比司徒晟还要忙活。不过让那些记者失望的是这些亲戚中没有一个是姓司徒的。
陆平早就在香港的驻军营房宾馆给首长安排了房间,倒不是为了什么,主要是考虑首长的保卫问题比较好解决。
解放军在香港驻军从1997年到现在也快半个世纪了,一直是保持着相对独立和安全的地方,中央的一些干部去香港如果不希望当地人打搅大多就会在部队的营房宾馆下榻,有时甚至会不承认来过香港。司徒晟此次到港在这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当然也不会随便去接见什么人的了,所以他也同意在营房宾馆下榻。
黄发雄摸不清中央的意图,他不知道这个分量极重的副总理会给他带来什么,由于不是官方通报,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拜见这个名义上的上级。从礼节上来说,他似乎应该去主动拜见,但是他又惧怕会吃闭门羹,那样岂不是等于告诉大众,中央已经抛弃了他黄发雄更摸不清那些现在极力要推他下台的那些人的意图,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的人单势孤。以往跟自己走的很近的那些江湖大佬现在大多都躲着他。而自己对于政治斗争的技巧是一窍不通,糊里糊涂的上台,现在又要糊里糊涂的下台了。
司徒晟在自己的故居转了一圈以后,中午在香港的山顶会所宴请自己在香港的所有亲戚和故旧,当然也包括阿松伯伯的后人。司徒晟在第二代人里是年纪最小的一个,由于当年父母的特殊遭遇,他几乎是在母亲还具备生育能力的最后一刻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因此在众多亲戚和故旧中属于那种年纪小辈分高的长辈。阿松兄弟的先后离去使司徒汉成为这个集团里仅存的唯一创业长辈,后来三葵的业务主要转移到中国内地,留在香港的大多是第三代的后辈,他们有从事各个行业的,基本上没有去继承祖上的人,阿松的大女儿今年也已经年近七旬,把公司的发展早就交给了自己的女婿,公司的管理也早就改成了聘用职业经理人的模式,至于司徒家的股份也早就被司徒汉送给了国家和一些其他的亲戚,从根上说司徒家已经跟三葵的关系不大了。可是在三葵,处处都是当年司徒在这里遗留下来的痕迹,整个企业的运做也同司徒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司徒汉担任西北工作委员会书记的时候,三葵公司是第一个到西北去投资的,也是第一个帮助司徒汉在香港集资和募捐的,司徒汉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时候,也是三葵这样巨型的跨国公司逐步向国家靠拢的时候,按照司徒汉的话说,“公司大了,不靠近国家是会出麻烦的。”三葵最后的归宿使两个家族的后人不能依靠祖业去坐享其成,他们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在这个世界上谋生,但是,所有的后人都可以在三葵基金里获得读书的费用和失去劳动能力的救济金,这也是当年阿松和司徒汉共同制定的政策。
来赴宴的人熙熙攘攘的有好几百人,大多司徒晟都不认识,许多年纪跟他差不多的都要尊他为叔叔,这让司徒晟多少有些尴尬。
闻讯而来的还有许多记者,他们在门口拍了不少照片和镜头,还预约了许多人事后采访,当然这些都是司徒晟故意安排放水的,如果不让这些记者靠近他的宴会,相信以目前的地位和家族实力还是能够做的到的。司徒晟这样做有几个作用,首先,作为风雨飘摇的特首黄发雄就会想很多,作为私人回乡省亲,司徒晟不叫他来,他就不好走过来,起码必须要先联系才行,不能用在官场的礼节前来拜访,那么,中央在这个时候派人到香港省亲就值得他思考了。其次,那些轰轰烈烈倒黄的集团头目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考虑司徒晟的动向。司徒晟是中央政府的实权派加实力派人物,并不是浪得虚名,共和国几次大的事件都跟司徒晟有关,司徒晟的工作能力也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偏偏在这么忙又不是年节的时候来到香港省亲,那么中央是在向香港的各种政治势力暗示什么再次,司徒晟是大张旗鼓的来到香港省亲,那些市民也会有想法,最近这十几年香港的经济跟大陆相差的越来越远,不是大陆追上了香港,而是香港现在已经落后了大陆,许多港人都已经回到内地去谋求发展,香港的工业在司徒家族中兴以后现在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以前赖以获得大笔外汇来源的旅游业现在也逐步凋零,经济变的越来越差,这些都给市民造成了一种急切盼望变革的心态,也有相当的中产阶级开始考虑如何去面对当前的局面。热中于那些作秀的选举的人是越来越少。最后就是那些媒体开始连篇累牍的猜测司徒晟到港的意思了,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极端的说司徒晟是来挑起是非的,和稀泥的则说香港不能再内耗了,应该着眼向北看,。
下午,黄发雄突然接到通知,司徒晟作为一个即普通又有些特殊的市民要来拜见他这个父母官了,而且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香港的各大媒体。有些报纸甚至出了号外,这在香港的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司徒晟准时在下午4点来到了香港政府大厦外面的一个咖啡厅里,今天,这里已经被包了下来,小报记者了解到包这个下午的定金在三天前就由阿松的一个后人送来了,也就是说司徒晟在几天前就策划了今天的所有行程,这分明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私人回乡省亲的举动了。于是小报的猜测就更多了。
“黄特首,您好请座吧”司徒晟看着有些成惶成惑小心翼翼走进来的黄发雄,热情的招呼着这个从来没有谋面的父母官。
“司徒副总理好谢谢”黄发雄用半生不熟的国语说道。
“你不用憋的那么辛苦,我可以讲白话的。”司徒晟一看黄发雄的国语那么差劲立即用流利的白话跟他寒暄起来,“点讲我都是香港人啊,家乡话还是应该会说的。”
“这样好,这样好”黄发雄这个时候已经是汗湿了脊背,尽管咖啡馆里的空调并不差。
“我这个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我们切入正题好了,你觉得你现在还适宜担任特首吗”司徒晟开门见山的说。
“这个特首我根本就不想当,是被推上来的,现在就是想落台也找不到台阶啊”
绿色#小说&网网
第十九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4
第四节
黄发雄也是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话的骨子里还带有点影射的意思。
今天的黄发雄是自己一个人进来的,平时总会有一些随从跟着他,一些在西方国家镀金的高参们叫他这样,叫他那样,甚至微笑都要训练,黄发雄就是在这些人的指挥下步步成为政治明星的。
司徒晟当然明白这个黄发雄的想法,当年的快手雄不仅是出手快,脑子也转的快。司徒晟的脑子也不慢,他很清楚的知道即便是帮助眼前这个“快手雄”度过政治难关,最后的结果是他并不一定感谢中央政府。毕竟现在的特首是在泛民主的前提下产生的,本身就不具备为整个香港社会大众服务的属性,泛民主的选举结果只能是代表一定阶层的想法,甚至连这部分人的利益可能都顾及不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泛民主选举成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国家的管理者像走马灯般的换来换去的根本原因。可能会有那么一个或者两个选举明星维持着表面上的光鲜,但是作为政府的核心阁员却会不停的“引咎辞职”,一方面代表着内部利益的不平衡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却被说成是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其实,老百姓要的不是这样的清白做官,要的是稳定和具有连续性政策的管理者。中国由于文化的缘故,从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相对稳定的安排着国家的管理者,即便是在十年浩劫的时候,国家政权的管理也是具有相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泛民主所天生不具备的优越因素,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中国能够大踏步的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阔步前进,而不是像一些国家那样,可能今年要进两步,然后明年又退几步,从一个相对的时段来看则是经济发展缓慢。
香港也不例外,港英当局在撤离的时候着实培养了一批受西方教育和熏陶的民主人士,不过早期的这些人士的智力也实在叫人难以开目,这些人除了会使用歪理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智慧,他们一方面反对崇拜,一方面却崇拜西方文明,一方面呼喊着理性,另一方面却煽动各个阶层的市民闹事,甚至他们自己都在做“凡是政府提倡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政府反对的我们就支持”这样的傻事,这也让香港的政治生活变得像菜市场的闹市。特别是最近几界的特首基本上是不能够完成任期,说是五年一期,可是现在大多干不到3年就要落台,这也成了最近几年的一种习惯。
“黄先生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我想问问你,你到底是为什么答应他们上台的,你上台以后又为什么不能跟你后面的支持者不能合拍”司徒晟直截了当的问黄发雄。
“我其实也没有答应他们什么,不过是跟他们妥协的好一点,按照他们的话说还比较听话,就这样我给他们推了出来。我是底层出身的人,没有豪华的背景,也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我知道普通市民需要什么,也想给他们谋些福利,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像个木偶一样的被他们派给我的智囊班子牵来牵去。我真的很苦恼,就是给中央的电报也是通过原来的弟兄从其他渠道发的,在政府办公室里,我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黄发雄苦恼的说着。
“从你的电报里,我们就知道了你的情况了,所以我才到这里来省亲,既然大家都现在还不撕破脸,那么也不是没有办法挽回这个面子的。”司徒晟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说到,“所以,今天只叫你一个人来,你的那些智囊班子恐怕现在正忙着向他们的后台老板汇报哪,这样也好,起码可以让他们先紧张起来。”
“我没有想过这个,我自己都来的有些战战兢兢。”黄发雄坦白的说。
“其实,我找你来就是想看看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说你愿意为公众服务,有那个信念,那么,我是会帮助你的。注意,我说的是我,而不是代表的中央政府。香港是高度自治的地区,作为中央政府只有在发生马蚤乱而这里的政府控制不了的时候才会管理,其他的时候都是咱们自己弄,我作为一个香港市民还是有权利和义务来帮你的。”说到这里,司徒晟狡讦的向黄发雄笑了笑。
这个时候黄发雄好像有些明白了些什么,又什么都没有想明白,他张大了嘴巴一时闭不上。
“我来到香港本身就是一种暗示,没有谁会轻视这个暗示,但是,中央政府说话是算数的,是绝对不会干预香港的内部事物的,这就是为什么香港这么多年的选举弊病中央都没有出声过的原因,中央相信香港人民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事实上香港人民也的确是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你自己的弱点在于不熟悉政务,不熟悉政治斗争,对于一些直接反映出来的问题看的比较浅薄,因此被人家不断的抓了一些小辫子。要想取信于民还是要多关心大多数人的疾苦,决定一件事情首先要看对社会对大众有没有利,否则,你老是顾忌这个大佬那个集团,那么你永远也挣脱不了他们的控制,你说是不是”司徒晟可没有顾忌这个比自己大不少年纪的特首的面子。
“那么我现在应该具体怎么去做他们大概在下个星期就会启动弹劾程序了。”黄发雄的眼神里好像在期盼着什么。
“不是还没有到下个礼拜吗你该去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不要再被人家牵着走就行了,其实你还是很亲民的。我私下了解了一下,如果你能把亲民的心态用的好,也许是制约你身后那些人的一张牌。”司徒晟还是那么淡淡的说。
司徒晟在来之前已经通过情报部门了解了一些香港的状况,这次来,如果以中央政府官员的身份来恐怕说话要受到很多的限制,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香港市民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这也正是司徒晟精明之处。司徒晟这样的双重身份着实让操纵香港政坛的那些人感到意外,整个计划全部被打乱。当他们知道司徒晟又以三葵公司创始人的身份去宴请香港工商界的名人大佬的时候,他们更是吃惊司徒晟在宴会上的讲话,那简直就是在向他们宣示决战的开始,司徒晟在宴会上说: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今天很高兴能够和这么多工商界的精英在一起共进晚餐。更高兴有这么多前辈前来捧场,这使我很感动。这里有许多是当年振兴香港工业的功臣,也有不少是支撑香港经济的后起之秀,我首先向你们敬一杯,感谢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感谢我们都还关心香港的未来”
司徒晟把手中的酒杯高高举起,左手平展扶着酒杯,完全是一副传统中国人敬酒的标准姿势,“来让我们尽饮此杯”说罢司徒晟仰脖一饮而尽。开场白就这么简单的完了。然后他做了个大家随便的手势就边走边说了起来。
“我来这里之前脑海里也想了不少事情,撇开我是br gt;
yuedupageup
37
yuedupagedon
read;
reade:
天降系列之第37部分阅读在线阅读
说起香港的问题也的确是有些让人们想不到。早年大多数人认为五十年是个漫长的时间,关于香港的未来人们也没有想到会有什么问题,那个时候西方政治家完全有信心认为五十年足够使红色中国和平演变成为香港一样的资本主义了。按照当年邓伟人的想法是“五十年后中国的经济已经大幅度的改变,甚至国内要比香港还要好,到时候政策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也就不存在着变或者是不变,”所以也就放出话来说“50年不变”,可是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50年后的中国经济的确是发展起来了,而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些地区发展的甚至比香港的还要好还要全面。尽管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也是经历了多方面的考验和磨练,许多原来的错误观念得到了纠正,中国人不仅扬弃了外来的共产主义文化,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文化融进了本身固有的中华文明。原来西方国家寄希望的和平演变在中国不仅没有发生,反而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肯定,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的领导地位不仅没有被动摇,而且更加坚固了。按照一些人的话说是“红色中国更红”了。当年,中英双方曾经协商,中国政府承诺,在香港中国共产党不设立组织,也不参与当地政治活动,也就是说,在五十年内,共产党在香港不发展组织也不参与任何的党派团体。那么五十年以后可以不可以发展香港的社会制度和大陆仍然有差异,那么生活方式要不要改变这些都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五十年的期限来临,香港的社会开始动荡。
在香港这个特别行政区里,前后共产生了9届7人的行政长官,其中担任较长时间的是早期的二人,后面的各届行政长官基本上是在全民普选的机制上产生的,由于香港的社会制度是脱胎于英国殖民地的民主模式,更受到当时国际社会上泛民主思潮的影响,使每届的选举成为各候选人斗财力、斗花哨、斗口舌、斗骗术的聚会,各财团也纷纷的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候选人去角逐这个位置,司徒晟的父亲在早期的商业活动中也没有能够脱俗,多少也是有卷入的。这样的选举最后几乎都成为各种政治人物作秀的场所,至于在任期内能否达到竞选时对市民的允诺,能否出政绩几乎不被当选者重视。这也是资本主义竞选的通病。也正是在这样的选举活动中经历过风雨的司徒汉,在回到党内以后开始思考民主这个被人们常放在口边的话题到底应该怎么去落实。我党一直奉行的民主集中制固然有缺陷,但是那种无原则的泛民主显然也不是中国人想要的民主。作为中国文化的传人,中国共产党无疑坚定的认为在中国这个有着特殊文化的国家里是不可以由泛民主产生的领导人来轮流执政的,如果把现在的社会抽象为一个朝代的话,那么中国人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是越来越进步。
民主的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说穿了民主的本质就是集思广益,就是避免用个人的不准确的观点来左右大众的观点。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而不是靠一些鼓动家在那里鼓惑群众上街游行就可以得到认可的民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人并没有鲜明的政治观和是非观,不可否认的是人都有随附性,如果把大众的这种随附性产生的结果当成真正民众的呼声和需要,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在实质上是无政府状态,一定是会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破坏,从红色中国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始,就致力于解决这个民主的问题,现在到了第五代可以说是已经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人民的利益说穿了就是国家的利益,没有国家哪里有人民要想让人民安居乐业首先就是要国家强大,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回过头来看人民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是有必要也必然会做出一定的牺牲,这种牺牲不单纯是生命的牺牲,不仅仅是部分人的牺牲,应该说是全民族的一种为子孙后代做出的痛苦的甚至是有些残忍的牺牲。红色中国的成长充分的证明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在所谓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资本积累的时代也是这样的,要不巴尔扎克、狄更斯、雨果等也写不出那么多人间喜剧悲剧什么的。
从西方国家到那些被西方国家认可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竞选,无一不是走马灯般的让一些政治明星在那里表演,这样的模式已经使西方国家的社会变的畸形,人性中的善良和正义早就被那些所谓的人权和民主所取代。早在20世纪末,美国就可以为总统裤裆里面的那点事儿花费纳税人6000多万美元,还说这是公道和民主。西方国家这样的泛民主流传到亚洲以后,也出现了弹劾总统的事件,最后法院说不行,也出现了为了所谓民主去牺牲公众的利益。其实这些都是那些利益集团在背后操纵。国际化的大财团公司为了各自的利益结合起来,他们选择自己的代言人,选择专业政治策划人员去蛊惑人心。把所谓民主的横幅变成了政治的旗幡。从20世纪末到现在,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和争斗,无一不是因为利益,为了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关键是要看是为了国家民主的利益还是为了小集团的利益。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中国无疑是做的比较好的。
司徒晟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黄发雄发来的求救报告,“香港立法会议员正在动用法律程序,准备弹劾特首,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历史从来没有的丑闻就要发生”,作为这些民选的“特首”其实并不代表普通民众的利益,这在香港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仅仅上任一年就要被弹劾在香港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黄发雄是被身后的利益集团推到台前来唱戏的,没想到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搞的众叛亲离唱不下去了。但是黄发雄并不是傻瓜,他清楚的知道中国人的面子高于一切,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向中央政府求助了。
香港经济历来以自由和开放著名,回归以后,从早期的大财阀的垄断到后来的群雄争霸,可谓演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司徒家族的三葵集团自从司徒汉从政以后逐步从香港的经济圈里淡出,集团的总部也从香港搬到了深圳,振兴了香港的工业以后,三葵集团就没有在香港继续发展工业,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当时的西北青海西藏一带,还有一部分放到了外兴安岭一带的新区。在香港的船厂和汽车厂航空发动机厂都被国家收购了,因为那些工厂现在主要是从事军工产品的生产,三葵公司仅仅是参与管理而已。司徒家族本身就没有几个人,大部分资产都捐献给了国家。由于占统治地位的司徒家族的退出,腾出的空间就成为众多财阀争夺的目标,从20多年前开始,这样的争夺就到了白热化。特首的位置也就成为这种争夺的直接体现。
黄发雄本身学历不高,年轻的时候也是在香港打打杀杀的“狠拼”过一阵子,后来从事远洋运输业务,在开发新美国的过程中着实赚了一点。十年前在一些朋友的怂恿下开始从政,从区议员做起,逐步步入香港核心政客的行列。以说直话著称,做事泼辣简洁,人称黄快手,原来道上的朋友这么叫他是形容他在搏斗的时候出手既快且狠,后来的人这么称呼他是形容他做事速度快,有想法会立即施行。从政的早期他也为民众争得了一些利益,获得一定的声望,可是自从以汇德洋行为核心的英派利益集团找上他以后,其从政的风格逐渐转变为这些集团的代言人,去年参加特首竞选,在几个利益集团的共同推举下终于入主香港特区政府。黄发雄上任以后,政策偏斜的明显,激起其他集团的强烈不满,首先,他在今年的预算里面提高了香港已经有近百年没有动过的“利得税”税率,虽然提高的很少,但是在香港这样一个经济相对稳定的地区里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担心的不是这次的提高,担心的是这样的口子开了以后,今后还会有多少次的变动,更有甚者是这样的提高对那些富有阶层没有影响,而对靠工薪维持生计的中产阶级的影响就大的多,有评论认为这样一刀切的政策明显是偏向富人而不是为广大民众谋利益,政府的开支尽管也是用在民众身上,但是,靠提高税收来增加开支的做法被香港人形容为“杀穷济穷”。而在救助贫困居民的开支比率上,下降较多,更激起了贫困线以下居民的强烈抗议。
这次香港“黑衣”大游行其实是其他利益集团不满的产物,区区香港哪里会有那么多“乞丐”不过要说香港生活在贫困线附近的人可就不少了,优裕的生活和社会福利使很多香港年轻人不求进取,大多数这样的人都寄希望发一笔横财,从此可以省去了为生存打拼的“苦难”,就是在工作的香港人有这样的想法的也不在少数,他们尽管在每天辛勤的去劳作,可是也都希望会天降横财,而这样的横财来的最合法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政府允许的博采了,所以香港人大多好赌,而毗邻的澳门则完全得宜于香港人这样的心态,几十年来澳门特区政府把这个传统的行业发展的登峰造极,几乎让所有的人都相信世界上真的是有公平的赌博,因为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从那几个张大的虎口里走出的千万富翁,都会有张灯结彩的庆贺。没有谁去在乎那区区几个新进富翁是在牺牲了大批的中产乃至老富翁的前提下产生的,就是知道也不过是以“富翁轮流做,明天到我家”的心态去对待。
特殊的社会文化产生特殊的民风,香港人好赌善博,对于政治人物的态度也是这样,它会给任何人机会,但是也会对任何人关上大门,对于黄发雄来说就是这样,民众给了他机会,现在看到他倒行逆施则要向他关门了。那些和现政府对立的利益集团以及把黄发雄推上台的利益集团这个时候也是墙倒众人推般的大声喊“打”,黄发雄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黄发雄想起了中央政府。
中国人是讲面子的,就是黄发雄的确不能再担任特首,那么下台也应该找出一个体面的办法,如果真的动用了弹劾的程序,那么,这种面子就没有办法保全。而泱泱大国的特别行政区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中国政府是不能够允许的,黄发雄是吃准了这一点才向中央政府求救的。对于黄发雄的来电,几乎所有政治局的人都感到头疼,牛华西干脆把皮球踢给了司徒晟,“他不是很有智谋吗现在是常任副总理,让他去解决吧”于是大伙都顺水推舟的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司徒晟。
绿色#小说&网网
第十九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3
第三节
黄发雄的确把这样一个难题交给了中央政府,而蓝琼也知道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尽管是让司徒晟去处理,但是,最后表态终归是要中央政府出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是香港人的难题还不入说是中国政府的难题。
“小晟啊,你看香港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啊”蓝琼在司徒晟刚刚看到电报的时候就打来电话询问了。
“香港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过我自己倒是有个有利的条件可以使用,因为我的户籍是在香港的,我打算去香港一次,相信会有妥协的办法。”司徒晟的语气很镇定。
“对哟我怎么忘记了你还是香港人哪这个情况可是很有利用的价值,好你去吧,我们随时保持联系。”蓝琼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司徒晟是出生在香港的,因为她的母亲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移民香港的,那个时候还是港英当局在管理香港。尽管司徒晟是出生在本世纪初,但还是在香港政局比较稳定的时候出生的。后来跟着父母在内地生活,几乎没有谁知道司徒晟是香港居民。
“您放心吧,我会随时跟中央联系,毕竟大事还是要集体讨论解决,我不能一个人乱来的。”司徒晟在电话那边说。
作为中国政府的常务副总理,司徒晟来到香港就是一件大事了,可是如果是一个普通的香港居民,回到香港那就再普通也没有了。司徒晟的母亲是个细心人,尽管在后来的20年里他们基本没有回去香港,特别是死老头子倔强的不听招呼,但是,她还是几乎到期就去把全家的回乡证和其他证件都去更换一次,儿子司徒晟的证件当然也更换了,当司徒晟这个时候想起这些证件的时候,母亲在电话那边告诉儿子“都在,有效”,司徒晟于是先回到深圳看望父母亲,新媳妇由于身子重,马上要临盆了就没有回来。老父亲已经年近九旬,“修炼”的对所有的事物都漠不关心,每天的活动就是在村里不停的散步和到海边去钓鱼,八十多的母亲除了还能打麻将以外也是对其他的事情不感兴趣。司徒晟的大儿子早就到中学去住校读书了,平日里也就是两个老人在家,作为这个小村的“终身村长”,司徒汉基本上是天天“玩忽职守”,好在村子里也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他去当家管理,村委会有一帮年轻人在那里尽忠职守,各家都有保姆和勤务员照顾,鸡犬相闻,和睦相处,还真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这里的老人平均年龄都在79岁以上,又大多是共和国早年呼风唤雨的人物,晚年在这里都涵养极高,修炼极深,偶尔回来的下一代大多也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反而在岛上“闹事”最多的是孙子或者重孙子辈的,不过在“当地政府”管委会的干预下大多会“小事化了”。
“爸、妈你们身体还都好吧”司徒晟难得回家一次,见了父母高兴的叫着。
司徒汉的须发都白了,白的没有一根杂毛。本来不大的眼睛被长长的眉毛遮掩的几乎看不到眼神。“我和你妈身体都好,我零件还都是原装的,你妈倒是换了几个零件了,还给我准备了几个,不过现在还都用不上。这次你回家是不是要去香港转转”老人的智力还是那么敏锐。
“死老东西,你那零件早就该换了,非死撑着,儿子,你回来后劝劝他。你看他现在都老成啥样了”老太婆由于更换了心脏,现在说话底气还是那么足。
“活那么长干啥自然规律是要遵守的,咱们活的久了就占了年轻人的地儿了。”老头子喝了口清茶。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能活的长点有什么不好我看挺好的,你要是想走你自己走,我还想看看咱们那没出生的孙子哪”老太婆还是那么厉害的数落着他。“你媳妇现在怎么样你不能老是这么在外面跑,女人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在身边,别学你爸,生你的时候都不知道死哪去了”
司徒汉叹了口气没有搭理老婆,“这次你回去看看你姨妈和舅舅也是必要的,你已经好多年没有去看他们了,他们的身体没有我们好,你也可以劝劝你舅舅去换个零件什么的,在香港老是信那些私家医生早晚把他们自己玩完。”
“爸,你怎么知道我要去香港”司徒晟惊讶的问道。
司徒汉没有吭声,站起来晃悠悠的去拿钓鱼杆,自从老搭档阿松去世以后,老人变的更加沉默寡言,“让香港的那些大老板们多看看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要不他们今后一个子也挣不着”老人冷不丁的撂下一句话就走出了院子。
“你爸是什么人啊,就你肚子里那点小九九能瞒得过他吗东西都给你收拾好了,那边还有几本你爸写了几个字的书,你按照名字给他们就是了。”老太太对儿子说。
司徒晟惊奇的看着一叠包装朴实的为人民服务的单行本,“老爷子这是玩的哪一出啊让资本家看为人民服务资本家要是为人民服务哪还叫资本家吗”他楞在那里思考。
“你爸知道你会转不过弯来,写了这个给你,你自己去琢磨吧我是看不懂”
司徒晟低头一看,原来是周易上的第一卦,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看了这个东西,司徒晟心中似有所悟。
副总理来到深圳,自然是忙坏了当地的保卫部门,好在司徒晟要求是一切从简,第二天一大早,海关的闸门刚打开,作为第一批过境的人司徒晟就过了海关,除了司徒晟是持回乡证以外,跟着的几个保卫人员都是持其他出境证件过关的,陆平在昨天晚上就提早过去了,香港那边也是派出了大批的警员,黄发雄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封电报竟然把一个当今共和国最炙手可热的副总理给弄来私访了。
司徒晟对这些保卫人员的瞎忙活不以为然,但是自己在印度的时候曾经被暗杀过,也曾经被政治局严厉的批评,他唯一经常受处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任意取消保卫造成重大后果,按照政治局委员的保卫规格自己恐怕受到的保卫可能还要严格,所以,从那以后,他对保卫这方面也就迁就那么一下了。
司徒晟这次来港是省亲,过关之后他就来到西贡的老宅,现在是表哥的儿子在这里照看,房子是父亲早年买的,后来从政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住过。司徒晟孩提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等到稍微懂事的时候就被送到姑姑那里受教育了。所以一到香港,司徒晟就到这里看看自家早年的房子,表哥的儿子倒是孝顺的实在,还把房契拿了出来,上面还清楚的写着司徒晟母亲的名字。
早年的司徒晟身上是没有一点香港人的影子,就是他母亲去更换证件的时候,人家也只不过是认为是个与副总理同名同姓的人罢了,谁能想到一个在香港出生的,有着香港户籍的男子竟然在不声不响中担任了共和国的副总理
由于是回乡省亲,因此在中国官方的媒体上没有任何报道,香港的记者也是在今天早上被告之有一个国务院副总理来到香港省亲。问题是哪个副总理有香港的亲戚啊他们查遍了资料都没有清楚的显示,因为司徒晟的籍贯是湖北,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跟随父母在内地长大的。就算是联系到司徒汉,在官方的资料上也显示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陆人,仿佛跟说白话的广东根本就不沾边。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司徒晟是用回乡证和身份证回到香港来的消息还是不径而走,毕竟那些一大早在海关上班的海关属雇员亲眼目睹了共和国副总理的过关,而且是拿着无可挑剔的香港证件过关,这样的消息怎么可能封锁副作用则是那些在香港的司徒家的亲戚,他们一下子变的可风光了,一会是这个记者采访,一会是那个电视台上镜,反倒是他们比司徒晟还要忙活。不过让那些记者失望的是这些亲戚中没有一个是姓司徒的。
陆平早就在香港的驻军营房宾馆给首长安排了房间,倒不是为了什么,主要是考虑首长的保卫问题比较好解决。
解放军在香港驻军从1997年到现在也快半个世纪了,一直是保持着相对独立和安全的地方,中央的一些干部去香港如果不希望当地人打搅大多就会在部队的营房宾馆下榻,有时甚至会不承认来过香港。司徒晟此次到港在这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当然也不会随便去接见什么人的了,所以他也同意在营房宾馆下榻。
黄发雄摸不清中央的意图,他不知道这个分量极重的副总理会给他带来什么,由于不是官方通报,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拜见这个名义上的上级。从礼节上来说,他似乎应该去主动拜见,但是他又惧怕会吃闭门羹,那样岂不是等于告诉大众,中央已经抛弃了他黄发雄更摸不清那些现在极力要推他下台的那些人的意图,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的人单势孤。以往跟自己走的很近的那些江湖大佬现在大多都躲着他。而自己对于政治斗争的技巧是一窍不通,糊里糊涂的上台,现在又要糊里糊涂的下台了。
司徒晟在自己的故居转了一圈以后,中午在香港的山顶会所宴请自己在香港的所有亲戚和故旧,当然也包括阿松伯伯的后人。司徒晟在第二代人里是年纪最小的一个,由于当年父母的特殊遭遇,他几乎是在母亲还具备生育能力的最后一刻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因此在众多亲戚和故旧中属于那种年纪小辈分高的长辈。阿松兄弟的先后离去使司徒汉成为这个集团里仅存的唯一创业长辈,后来三葵的业务主要转移到中国内地,留在香港的大多是第三代的后辈,他们有从事各个行业的,基本上没有去继承祖上的人,阿松的大女儿今年也已经年近七旬,把公司的发展早就交给了自己的女婿,公司的管理也早就改成了聘用职业经理人的模式,至于司徒家的股份也早就被司徒汉送给了国家和一些其他的亲戚,从根上说司徒家已经跟三葵的关系不大了。可是在三葵,处处都是当年司徒在这里遗留下来的痕迹,整个企业的运做也同司徒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司徒汉担任西北工作委员会书记的时候,三葵公司是第一个到西北去投资的,也是第一个帮助司徒汉在香港集资和募捐的,司徒汉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时候,也是三葵这样巨型的跨国公司逐步向国家靠拢的时候,按照司徒汉的话说,“公司大了,不靠近国家是会出麻烦的。”三葵最后的归宿使两个家族的后人不能依靠祖业去坐享其成,他们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在这个世界上谋生,但是,所有的后人都可以在三葵基金里获得读书的费用和失去劳动能力的救济金,这也是当年阿松和司徒汉共同制定的政策。
来赴宴的人熙熙攘攘的有好几百人,大多司徒晟都不认识,许多年纪跟他差不多的都要尊他为叔叔,这让司徒晟多少有些尴尬。
闻讯而来的还有许多记者,他们在门口拍了不少照片和镜头,还预约了许多人事后采访,当然这些都是司徒晟故意安排放水的,如果不让这些记者靠近他的宴会,相信以目前的地位和家族实力还是能够做的到的。司徒晟这样做有几个作用,首先,作为风雨飘摇的特首黄发雄就会想很多,作为私人回乡省亲,司徒晟不叫他来,他就不好走过来,起码必须要先联系才行,不能用在官场的礼节前来拜访,那么,中央在这个时候派人到香港省亲就值得他思考了。其次,那些轰轰烈烈倒黄的集团头目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考虑司徒晟的动向。司徒晟是中央政府的实权派加实力派人物,并不是浪得虚名,共和国几次大的事件都跟司徒晟有关,司徒晟的工作能力也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偏偏在这么忙又不是年节的时候来到香港省亲,那么中央是在向香港的各种政治势力暗示什么再次,司徒晟是大张旗鼓的来到香港省亲,那些市民也会有想法,最近这十几年香港的经济跟大陆相差的越来越远,不是大陆追上了香港,而是香港现在已经落后了大陆,许多港人都已经回到内地去谋求发展,香港的工业在司徒家族中兴以后现在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以前赖以获得大笔外汇来源的旅游业现在也逐步凋零,经济变的越来越差,这些都给市民造成了一种急切盼望变革的心态,也有相当的中产阶级开始考虑如何去面对当前的局面。热中于那些作秀的选举的人是越来越少。最后就是那些媒体开始连篇累牍的猜测司徒晟到港的意思了,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极端的说司徒晟是来挑起是非的,和稀泥的则说香港不能再内耗了,应该着眼向北看,。
下午,黄发雄突然接到通知,司徒晟作为一个即普通又有些特殊的市民要来拜见他这个父母官了,而且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香港的各大媒体。有些报纸甚至出了号外,这在香港的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司徒晟准时在下午4点来到了香港政府大厦外面的一个咖啡厅里,今天,这里已经被包了下来,小报记者了解到包这个下午的定金在三天前就由阿松的一个后人送来了,也就是说司徒晟在几天前就策划了今天的所有行程,这分明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私人回乡省亲的举动了。于是小报的猜测就更多了。
“黄特首,您好请座吧”司徒晟看着有些成惶成惑小心翼翼走进来的黄发雄,热情的招呼着这个从来没有谋面的父母官。
“司徒副总理好谢谢”黄发雄用半生不熟的国语说道。
“你不用憋的那么辛苦,我可以讲白话的。”司徒晟一看黄发雄的国语那么差劲立即用流利的白话跟他寒暄起来,“点讲我都是香港人啊,家乡话还是应该会说的。”
“这样好,这样好”黄发雄这个时候已经是汗湿了脊背,尽管咖啡馆里的空调并不差。
“我这个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我们切入正题好了,你觉得你现在还适宜担任特首吗”司徒晟开门见山的说。
“这个特首我根本就不想当,是被推上来的,现在就是想落台也找不到台阶啊”
绿色#小说&网网
第十九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4
第四节
黄发雄也是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话的骨子里还带有点影射的意思。
今天的黄发雄是自己一个人进来的,平时总会有一些随从跟着他,一些在西方国家镀金的高参们叫他这样,叫他那样,甚至微笑都要训练,黄发雄就是在这些人的指挥下步步成为政治明星的。
司徒晟当然明白这个黄发雄的想法,当年的快手雄不仅是出手快,脑子也转的快。司徒晟的脑子也不慢,他很清楚的知道即便是帮助眼前这个“快手雄”度过政治难关,最后的结果是他并不一定感谢中央政府。毕竟现在的特首是在泛民主的前提下产生的,本身就不具备为整个香港社会大众服务的属性,泛民主的选举结果只能是代表一定阶层的想法,甚至连这部分人的利益可能都顾及不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泛民主选举成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国家的管理者像走马灯般的换来换去的根本原因。可能会有那么一个或者两个选举明星维持着表面上的光鲜,但是作为政府的核心阁员却会不停的“引咎辞职”,一方面代表着内部利益的不平衡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却被说成是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其实,老百姓要的不是这样的清白做官,要的是稳定和具有连续性政策的管理者。中国由于文化的缘故,从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相对稳定的安排着国家的管理者,即便是在十年浩劫的时候,国家政权的管理也是具有相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泛民主所天生不具备的优越因素,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中国能够大踏步的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阔步前进,而不是像一些国家那样,可能今年要进两步,然后明年又退几步,从一个相对的时段来看则是经济发展缓慢。
香港也不例外,港英当局在撤离的时候着实培养了一批受西方教育和熏陶的民主人士,不过早期的这些人士的智力也实在叫人难以开目,这些人除了会使用歪理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智慧,他们一方面反对崇拜,一方面却崇拜西方文明,一方面呼喊着理性,另一方面却煽动各个阶层的市民闹事,甚至他们自己都在做“凡是政府提倡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政府反对的我们就支持”这样的傻事,这也让香港的政治生活变得像菜市场的闹市。特别是最近几界的特首基本上是不能够完成任期,说是五年一期,可是现在大多干不到3年就要落台,这也成了最近几年的一种习惯。
“黄先生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我想问问你,你到底是为什么答应他们上台的,你上台以后又为什么不能跟你后面的支持者不能合拍”司徒晟直截了当的问黄发雄。
“我其实也没有答应他们什么,不过是跟他们妥协的好一点,按照他们的话说还比较听话,就这样我给他们推了出来。我是底层出身的人,没有豪华的背景,也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我知道普通市民需要什么,也想给他们谋些福利,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像个木偶一样的被他们派给我的智囊班子牵来牵去。我真的很苦恼,就是给中央的电报也是通过原来的弟兄从其他渠道发的,在政府办公室里,我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黄发雄苦恼的说着。
“从你的电报里,我们就知道了你的情况了,所以我才到这里来省亲,既然大家都现在还不撕破脸,那么也不是没有办法挽回这个面子的。”司徒晟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说到,“所以,今天只叫你一个人来,你的那些智囊班子恐怕现在正忙着向他们的后台老板汇报哪,这样也好,起码可以让他们先紧张起来。”
“我没有想过这个,我自己都来的有些战战兢兢。”黄发雄坦白的说。
“其实,我找你来就是想看看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说你愿意为公众服务,有那个信念,那么,我是会帮助你的。注意,我说的是我,而不是代表的中央政府。香港是高度自治的地区,作为中央政府只有在发生马蚤乱而这里的政府控制不了的时候才会管理,其他的时候都是咱们自己弄,我作为一个香港市民还是有权利和义务来帮你的。”说到这里,司徒晟狡讦的向黄发雄笑了笑。
这个时候黄发雄好像有些明白了些什么,又什么都没有想明白,他张大了嘴巴一时闭不上。
“我来到香港本身就是一种暗示,没有谁会轻视这个暗示,但是,中央政府说话是算数的,是绝对不会干预香港的内部事物的,这就是为什么香港这么多年的选举弊病中央都没有出声过的原因,中央相信香港人民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事实上香港人民也的确是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你自己的弱点在于不熟悉政务,不熟悉政治斗争,对于一些直接反映出来的问题看的比较浅薄,因此被人家不断的抓了一些小辫子。要想取信于民还是要多关心大多数人的疾苦,决定一件事情首先要看对社会对大众有没有利,否则,你老是顾忌这个大佬那个集团,那么你永远也挣脱不了他们的控制,你说是不是”司徒晟可没有顾忌这个比自己大不少年纪的特首的面子。
“那么我现在应该具体怎么去做他们大概在下个星期就会启动弹劾程序了。”黄发雄的眼神里好像在期盼着什么。
“不是还没有到下个礼拜吗你该去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不要再被人家牵着走就行了,其实你还是很亲民的。我私下了解了一下,如果你能把亲民的心态用的好,也许是制约你身后那些人的一张牌。”司徒晟还是那么淡淡的说。
司徒晟在来之前已经通过情报部门了解了一些香港的状况,这次来,如果以中央政府官员的身份来恐怕说话要受到很多的限制,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香港市民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这也正是司徒晟精明之处。司徒晟这样的双重身份着实让操纵香港政坛的那些人感到意外,整个计划全部被打乱。当他们知道司徒晟又以三葵公司创始人的身份去宴请香港工商界的名人大佬的时候,他们更是吃惊司徒晟在宴会上的讲话,那简直就是在向他们宣示决战的开始,司徒晟在宴会上说: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今天很高兴能够和这么多工商界的精英在一起共进晚餐。更高兴有这么多前辈前来捧场,这使我很感动。这里有许多是当年振兴香港工业的功臣,也有不少是支撑香港经济的后起之秀,我首先向你们敬一杯,感谢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感谢我们都还关心香港的未来”
司徒晟把手中的酒杯高高举起,左手平展扶着酒杯,完全是一副传统中国人敬酒的标准姿势,“来让我们尽饮此杯”说罢司徒晟仰脖一饮而尽。开场白就这么简单的完了。然后他做了个大家随便的手势就边走边说了起来。
“我来这里之前脑海里也想了不少事情,撇开我是br gt;
yuedupageup
37
yuedupagedon
read;
reade:
天降系列之第37部分阅读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