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宁怀瑾。好在宁怀瑾知道他去了阮茵宫里,心里放心不下,于是压根没回临华殿,而是一直在宫里等着他。
    “阮茵怎么说?”宁怀瑾问。
    “说是要出宫修行,一辈子不回来了。”宁衍解下披风递给何文庭,有些疲累地揉了揉额角。
    “这是好事,怎么陛下看着不大高兴?”宁怀瑾问。
    宁衍没说话,将手里的木盒子递给了宁怀瑾。宁怀瑾一头雾水,掀开盒子将两封遗旨一一看完,心里倒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还好陛下今天去见了阮茵。”宁怀瑾也有些后怕:“不然事情就麻烦了。”
    宁衍拉着他坐在榻上,说道:“但皇叔好像不太意外。”
    “是皇兄能干出来的事情。”宁怀瑾说。
    “我有时候都不知道父皇在想什么。”宁衍苦笑着摇了摇头:“明明是他一手让我和三哥刀兵相接的,又非要留下这么封圣旨保着三哥——你说他是心狠还是心慈?”
    “我觉得都不是。”宁怀瑾说。
    “嗯?”宁衍有些意外宁怀瑾能说出这样的话:“怎么说?”
    “当初皇兄选定陛下时,其实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或许给这个天下换个不一样的君主,这天下会更好些。’”宁怀瑾说:“所以按皇叔的性子,这大概是个保障。”
    “之所以这封旨意给了舒清辉而不是阮茵,想必就是为了这个保障。”宁怀瑾伸手点了点那封旨意,说道:“先帝他,大约就没想让这封圣旨现世。”
    宁衍微微一怔。
    “我想,若是陛下没有因一念之差放走宁铮,今日就必定得娶舒秋雨了。”宁怀瑾说。
    宁衍猛然间明白了。
    宁宗源定是早算到了,舒清辉根本不会在意宁铮一个人的死活,只会更在乎他的家族昌盛。所以,若宁衍没杀宁铮,这封密旨就派不上用场了。而若是宁衍真的杀了宁铮,舒秋雨也绝不会提前拿出这封圣旨,只会留着这东西,等到宁衍犯了错,再拿去跟他谈条件。
    只不过先帝千算万算,没算到宁怀瑾这一遭。
    舒清辉知道宁衍不可能在立后之事上妥协,于是只能被迫彻底站上阮茵那条贼船,将这封圣旨也托付给她,从而想寻个远路达成目的。
    而知道实情前的阮茵原本就恨他恨到了骨子里,有这样一个让他满盘皆输,打破自己底线的机会,又怎么会不抓紧。
    “……好险。”宁衍忽然一把攥住宁怀瑾的手,后怕道:“我赢了三哥,却差点输给先帝。”
    正文 “皇叔自己知道这件事吗?”
    宁怀瑾几乎没听过宁衍用这种生疏的称呼叫过宁宗源。
    其实宁怀瑾很了解宁衍,他幼年时被惨死在面前的宁煜吓到了。是以虽然不怎么喜欢宗亲们,但也不是个冷漠的人。别说是宁宗源,就是阮茵宁铮之流,他也从来都是“母后”“三哥”一样的称呼。
    但今天他似乎真的被宁宗源这种万事皆能算计且都算计成功的模样伤到了,整个人都有些恹恹的,提起宁宗源时也很是疏离。
    宁怀瑾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宁宗源就是这种人,他十好几年之前就知道,现在要安慰也说不出什么,难不成要说“别怕,反正他已经死了”吗?
    宁怀瑾只能无言地陪他坐了一会儿,中途叫何文庭送了点热腾腾的点心进来,可惜宁衍心情不佳,什么也没吃。
    宁衍在阮茵那时尚且能端着八风不动,可回来后,心里却百转千回地说不出滋味。
    先前猜到他和宁铮这一战是宁宗源故意为之时,宁衍其实还没像今天这样多想,他当时只觉得这也没什么,做父亲的生前没来得及一手调教自己的儿子,于是觉得不放心,留了个陷阱来磨砺孩子,宁衍不觉得奇怪。
    哪怕是宁宗源这手段偏激又狠心,宁衍也觉得没什么。毕竟皇家子弟,大多都要经历这一遭的。
    但今日从阮茵那回来,他却觉得胸口仿佛破了个口子,凉风无端端地往里面倒灌,吹得他浑身冰凉。
    他蓦然有一种整个人都在操纵下的错觉,仿佛宁宗源人虽然已经魂归九天,却依然在暗处看着他一样。
    舒秋雨是,宁铮也是——那之后呢,他是就这么赢了,还是宁宗源还有后手等着他。宁衍不得而知,也不愿意去想。
    他只觉得心里空落落地发慌,一时间像是一脚踏空,整个人都悬在了不上不下的境地里,分不清他这十年来到底是在“做”一个好皇帝,还是在被宁宗源“算计”成一个好皇帝。
    宁衍一时钻了牛角尖,只觉得他那些可引以为傲的“功绩”都变得无关紧要了起来,仿佛为此自得的自己也跟着成了个跳梁小丑。
    他心乱如麻,又怕影响宁怀瑾,于是也没提留宿的事儿,跟宁怀瑾一起坐了一会儿,便叫人送他回临华殿了。
    宁怀瑾也觉得这时候叫他自己静静也好,于是也未曾说些什么,只临走前跟何文庭吩咐说若是宁衍情况不好,就随时去叫他。
    好在何文庭那边一直没来,宁怀瑾提心吊胆地等了半宿,等到紫宸殿那边来了消息说陛下睡下了,才敢自去歇息。
    第二日早朝时,宁怀瑾还留意观察了下宁衍的脸色,发觉他神色尚可,没什么疲累伤怀之色,便放下了些心。
    宁衍离京两年,终于复朝,场面自是极大无比,殿内殿外乌泱泱站了上百号人,几乎是有资格面圣的都来了。
    宁铮的事不必宁衍亲自讲,之后自有大理寺张贴公文。今日上朝,不过是论功行赏,顺手敲打剩下的朝臣,场面大是大,却委实有些无趣。
    在前线搏杀过的几位将领自不必说,宁衍借着军功,将当年谢永铭的一品护国公重新还给了谢珏。
    郑绍辉也授了四品宣威将军,年后便会动身前往西北联防府,入军戍守边疆。虽一时不是主帅,官职也不高,但明眼人大概都看得出来,这郑绍辉已然搭上了东风,成了宁衍身边的亲信,只等历练着攒攒军功,就好替宁衍接掌西北联防府了。
    宁衍倒是没多给宁怀瑾什么封赏,只是授了他禁军指挥使一职,将整个禁军都丢给了他管。
    原本的禁军指挥使则以“护卫皇城有功”的名头升了一级,平级调去了安庆府,收拾当地府军和九江府的封地军。
    

章节目录

定江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顾言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顾言丶并收藏定江山最新章节